美女教練兼職做外賣騎手 靈活就業增加額外收入

2020-12-28 看看新聞Knews

如今疫情向好,工廠、健身、商業等不少領域都已經復工,雖然這些行業的員工之前的收入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目前已經都走上正軌。然而,健身行業雖然開放,但依舊處在限流狀態,這也讓不少健身教練想到找份兼職做做。周小姐就是一名健身教練,限流階段,她被安排的跳操課程少了很多,績效工資也相對降低。於是,她想到去做一名兼職外賣騎手。那效果如何呢?

周小姐在健身房中擔任有氧操教練。疫情開始後,她每天一大早就來到窗邊陽光下,進行瑜伽、普拉提訓練,以保持狀態。如今,疫情向好,健身房也逐步恢復正軌,她又重新開始為學員們授課。但鑑於健身房限流措施,跳操班開設不多,這和以往行業峰值期間,收入還是有些差距。

周小姐:「四月份的話,可能我們課程會開起來,但沒辦法恢復到以前課程那麼多。」

收入雖然縮水,每月也有3000元的房租要交;但周小姐心態還很樂觀,因為在一次和朋友間無意的聊天中,她發現自己閒暇之餘可以做一名外賣騎手,一來可以保持運動狀態,二來也能有額外收入。

周小姐:「我朋友也有推薦,你可以去跑跑外賣,第一你可以熟悉你家附近環境,第二你可以鍛鍊一下,第三你可以賺點外快,她當天跟我說,我當天就註冊了。」

臨近中午送餐尖峰時段,周小姐換了外賣工作服,拿起外賣箱,走出了小區。和其他專職騎手不同,她並沒有花成本再買輛電瓶車,而是選擇共享單車代步送餐。這樣雖然效率降低,但每天午餐和晚餐時段,依舊可以賺一百多元,堅持一個月就有三千多元進帳,甚至可以抵消自己的租房成本。

周小姐:「助動車去購買成本比較高,騎單車可以訓練心肺功能,我個人覺得是有氧運動;說不累那是假的,肯定沒騎電瓶車舒服,習慣了就不是很累的;最遠一天配送距離三十多公裡吧。」

作為新手,周小姐搶單顯然沒有其他騎手熟練,最終她選擇了單程7公裡遠的訂單,騎自行車從江橋到華漕地區取到麻辣燙後,再騎往申長路。周小姐說,隨著健身課程不斷增多,或許這份兼職她不會再做很久,但這份經歷讓她收穫了樂觀和希望。

周小姐:「不僅我是女生,還有很多不同行業的人會來送外賣;外賣這個行業給很多人,包括寶媽,包括年齡比較長一點的,工作悠閒一點的人,帶來額外經濟收入。」

從今年1月底開始,美團外賣配送平臺新招聘7.5萬名以上勞動力成為外賣騎手,該數量還在穩步增長。調研數據顯示,新增騎手中37.6%來自餐飲等生活服務業,27.2%來自製造業企業,13.8%來自小微創業者。他們當中,有理髮師、IT從業者、健身教練、老師、網約車司機、攝影師、在校大學生。目前新增7.5萬騎手中有六成以上是眾包騎手。眾包騎手根據自己的時間決定配送時長,有正式工作也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接單賺錢。

據了解,為進一步舒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及從業者壓力,更好地發揮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吸納就業的作用,美團於2月24日宣布啟動「春歸計劃」,以「就地就近就業、靈活隨時就業、不等不靠就業」的理念,再提供逾20萬個長期就業、靈活就業崗位。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浩亮 攝像:張俊 編輯:佩佩)

相關焦點

  • 00後兼職外賣騎手有七成高校學生,靈活就業背後有法律空白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伴隨著這些新的變化,一個在我國法律中尚屬空白的新就業概念——「靈活就業」,受到更多關注。
  • 關注新就業形態:容量大更靈活,提高勞動者收入
    在拓寬就業渠道、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勞動者收入等方面,新就業形態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不少人就業的新選擇。下蹲、吸氣、起身、呼氣……每天晚上,22歲的李文慶都會在直播平臺打卡上班,帶領學員完成一節線上健身課程。「受疫情影響,傳統健身房招聘規模不大,我就加入了線上健身平臺,在網上帶團課,也有一對一指導。」剛畢業的李文慶選擇了線上健身教練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
  • 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_新聞中心_中國網
    00後兼職外賣騎手中有七成是在校大學生靈活就業背後的法律空白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滴滴出行平臺在8個月裡增加了150餘萬名網約車司機;在餓了麼外賣平臺上,有1.2萬名00後大學生開始兼職送外賣。伴隨著這些新的變化,一個在我國法律中尚屬空白的新就業概念——「靈活就業」,受到更多關注。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教授、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認為,靈活就業因工時長、收入不穩定、大部分未進入社保,導致就業問題突出,應高度重視。傳統意義上的「打零工」只是靈活就業的一種。
  • 女健身教練兼職送外賣,蹬著共享單車,一天...
    小周是一家健身房的團操教練,最近這段時間,她的工資降低了不少。為了補貼平時的開銷,她想到了去做一名兼職外賣騎手。受疫情影響,收入縮水,每月卻還有3000元的房租要交,小周感覺壓力不小。一次朋友間聊天中,她發現自己閒暇之餘還可以做一名外賣騎手,一來可以保持運動狀態,二來也能有額外收入。
  • 靈活用工漸成趨勢 外賣騎手的社保「誰來保」?
    來源:新華網原標題:靈活用工漸成趨勢,外賣騎手的社保「誰來保」?新華社天津1月16日電 題 :靈活用工漸成趨勢,外賣騎手的社保「誰來保」?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王井懷、梁姊、王暉外賣騎手奔忙的身影,為當地居民帶來了極大便利,也為當地城鎮正常運轉提供了有力支撐。近來,有網友在網上議論,稱很多騎手連社保兜底保障都沒有。疫情後,靈活用工漸成趨勢,穩定了就業,促進了新興產業發展。但以一些外賣騎手為代表的靈活用工人員沒有社保,無疑成為行業發展路上的「權益黑洞」。這個問題怎麼看、怎麼辦?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容量大、靈活性強,提高勞動者收入—— 就業新形態 擇業新舞臺...
    在拓寬就業渠道、增強就業彈性、增加勞動者收入等方面,新就業形態發揮了獨特作用,成為不少人就業的新選擇。    下蹲、吸氣、起身、呼氣……每天晚上,22歲的李文慶都會在直播平臺打卡上班,帶領學員完成一節線上健身課程。「受疫情影響,傳統健身房招聘規模不大,我就加入了線上健身平臺,在網上帶團課,也有一對一指導。」剛畢業的李文慶選擇了線上健身教練作為自己職業生涯的起點。
  • 社保有門檻、工傷無保障、勞動關係難認定,靈活就業三大痛點怎麼破
    當前,我國靈活就業形式多種多樣,從業人員規模2億人左右破解靈活就業群體的三道坎:繳納社保的戶籍門檻、工傷保險缺乏政策支撐、勞動關係認定難,應從多渠道打破桎梏,保障勞動者和用工單位的合法權益在江蘇常州某外企從事航空保障技術工作的張強(化名),從今年3月起利用空閒時間做了美團外賣兼職騎手。「企業業務減少,工資縮水一半,難以滿足家庭開銷。」
  • 外賣騎手崔大偉:一人就業,全家小康
    「你知道喀左縣的人均月收入是多少嗎?2000多元。你知道我現在的收入是多少嗎?月均4000元呢」。說到這裡,外賣騎手崔大偉的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崔大偉是一名退役軍人,小家庭出現變故那年,兒子才2歲,老父又年事已高,在這個小縣城裡做什麼工作既能養家,又能照顧老人孩子,讓大偉這個七尺男兒犯了愁。 3年前,一個偶然的機會,聽說外賣員能月入上萬,而且網上接單能自由選擇,大偉辭去了原來送米送面的工作走進美團外賣遼寧省朝陽市喀左站,戴上頭盔、騎上摩託,成為飛馳在大街小巷的一名外賣騎手。
  • 外賣騎手的解困之策-虎嗅網
    (2) 顧客靈活充值帳戶為了彌補實時動態定價在區分顧客對等待時間的實際需求和時間敏感性方面的不足,平臺可以建立靈活的用戶充值帳戶:在高峰期時段,如果需要外賣儘快送到,顧客可以向個人在平臺上的帳戶充入額外的金額
  • 靈活就業「加減法」
    國內靈活就業再添「加減法」。為全面強化穩就業舉措,落實保居民就業任務,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支持多渠道靈活就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拓寬靈活就業發展渠道,優化自主創業環境,加大對靈活就業的保障支持;同期,北京、寧波和上海等地方層面也在密集部署拓渠道、穩就業等政策措施。
  • 健身教練也來送外賣了!新人騎手起步有多難?
    要說在疫情期間最有存在感的職業,外賣配送員一定榜上有名。根據美團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19年及2020年疫情期間美團騎手就業報告》,從訂單量看,疫情期間,騎手日均有效接單量與 2019 年相比有所提升。
  • 美團上半年有收入騎手近300萬 超五成騎手月收入超4000元
    疫情影響下,「兼職做騎手」成為就業新趨勢,近四成騎手有其他職業,其中不乏律師、舞蹈演員、導演、企業中層管理者、金融從業者、軟體工程師等群體。超五成騎手收入4000元以上 90後成騎手主力軍不同年齡段騎手分布情況(央廣網發 美團供圖)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美團平臺上的有單騎手數達到295.2萬人,同比增長16.4%,整體就業數呈現「V型」復甦態勢。
  • 武漢猝死騎手獲賠60萬元背後:「用生命裸奔」的靈活就業者
    縱相新聞了解到,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主要有兩類騎手,一是隸屬於配送站的全職「專送」騎手,有底薪、規定的上下班時間、接受系統派單與考核標準,一般沒有勞動關係的分歧。另一種則是武漢騎手肖某某等兼職「眾包」騎手,個人註冊後即可上崗,沒有底薪,自主搶單,來去自由。眾包騎手能在多個平臺註冊接單,不受限制,且平臺抽成較低。
  • 即興評述:外賣騎手送餐途中猝死
    (二)給出理由從此次事件來看,騎手與平臺屬於外包形式的合作關係,在現行法律下,也的確不存在勞動關係,因此外賣騎手的權益缺乏保障也是一種無奈的現狀。但早前平臺給出的2000元「人道主義」補償,也的確會讓人們感到憤怒與寒心,就這點來看,平臺的說辭和公眾的同情都是沒錯的,儘管最後平臺願意將補償提升至60萬元,但很大程度上也是源於輿論的力量倒逼平臺作出退步,而解決這類矛盾的方式,最主要還是只在於落實完善「靈活就業」勞動者的基本勞動權益。
  • 當外賣行業湧進58萬名騎手……
    疫情當前,不少行業受到影響,就業人數隨著行業總體業務量縮減而減少,為什麼外賣行業能承載58萬人的湧入?  你是否觀察到,這段時間街上的外賣小哥多了很多?  據美團研究院以及餓了麼的官方數據,疫情發生後的1月20日至3月18日,美團和餓了麼新增外賣騎手超過58萬人。
  • 外賣騎手,你的僱主是誰?
    與很多騎手一樣,陳鵬(化名)不知道自己在為誰打工。半年前,由於受不了工廠的管制和束縛,他從那裡逃離,在廣州越秀區做了一名外賣騎手。他起初有一個感受:自己從事的是一份自由且收入不低的工作。數月後,濃厚的「不安全感」縈繞在他心頭。
  • 10個被改變人生軌跡的普通人:來自各行各業,都當了外賣騎手 | 獵雲網
    據了解,此次新增的7.5萬騎手中有六成以上是眾包騎手。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決定配送時長,有正式工作也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接單賺錢。只有打算長期從事生活服務領域的人,才會選擇成為專送騎手。2月24日,美團宣布啟動「春歸計劃」,以「就地就近就業、靈活隨時就業、不等不靠就業」的理念,再提供逾20萬個長期就業、靈活就業崗位。
  • 她們為什麼做外賣騎手?:階級與性別視角下的平臺經濟
    基於網絡雲平臺的數字經濟時代,催生了許許多多服務行業,優步和滴滴司機,快遞小哥,跑腿配送員,及各類外賣平臺的騎手等,同時更多的女性從業者也不斷地進入大眾視線,在表面歌頌母愛偉大、憐惜女性不應靠苦力吃飯的同時,或許可以跟隨作者走入女性騎手的生存狀態。雖然會有工資低,收入波動大,有錢顧客態度差等問題,但也因自由、靈活、幫助他人、擅長購物的性別特點,有更多的女性選擇做騎手。
  • 天朝浮世繪:700萬外賣騎手的內卷人生
    這幾年外賣平臺的補貼在逐漸下降,但是外賣騎手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在增加,無論算法本身有多不合理,最核心的原因必然是競爭激烈,迫使他們不得不接受越來越惡劣的工作條件。這次到上海來本來也想談項目的,但沒有談妥,只能先兼職做外賣員。 第二位採訪對象,在網文圈有點小名氣,他給穿越小說《臨高啟明》提供了一個著名ID「梁存厚」。 梁存厚是廣州番禺人,已經46歲了。過去他家做對外貿易,生活無憂。後來運氣不好,生意做不下去了,只能下廠當工人。   當工人時,梁存厚的最高月薪有五六千,再加上比較低的五險一金。
  • 美女健身教練回憶2020:騎單車送外賣,5000元收入猶如雪中送炭
    在急轉的彎道中,周靜從未想過,闖入生活空白點的工作,是一份熟悉又陌生的兼職——外賣小哥。這份簡單但充實的工作,刷新了她對外賣騎手的認知,寶貴的收入猶如雪中送炭,陪她渡過了至暗時刻。經過報名、培訓、考試等流程,周靜發現自己從一個「吃外賣的消費者」,變成了一個「送外賣的騎手」。 她清楚地記得,第一次送外賣是3月9日。因為「新手上路」,系統會有14天的獎勵,優先派近一點的單子。周靜住在嘉定區,就近接單,第一天就接了5單,跑了20公裡,賺了幾十元錢。後來路況熟了,順路單增多,收入也慢慢爬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