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疫情向好,工廠、健身、商業等不少領域都已經復工,雖然這些行業的員工之前的收入或多或少受到影響,但目前已經都走上正軌。然而,健身行業雖然開放,但依舊處在限流狀態,這也讓不少健身教練想到找份兼職做做。周小姐就是一名健身教練,限流階段,她被安排的跳操課程少了很多,績效工資也相對降低。於是,她想到去做一名兼職外賣騎手。那效果如何呢?
周小姐在健身房中擔任有氧操教練。疫情開始後,她每天一大早就來到窗邊陽光下,進行瑜伽、普拉提訓練,以保持狀態。如今,疫情向好,健身房也逐步恢復正軌,她又重新開始為學員們授課。但鑑於健身房限流措施,跳操班開設不多,這和以往行業峰值期間,收入還是有些差距。
周小姐:「四月份的話,可能我們課程會開起來,但沒辦法恢復到以前課程那麼多。」
收入雖然縮水,每月也有3000元的房租要交;但周小姐心態還很樂觀,因為在一次和朋友間無意的聊天中,她發現自己閒暇之餘可以做一名外賣騎手,一來可以保持運動狀態,二來也能有額外收入。
周小姐:「我朋友也有推薦,你可以去跑跑外賣,第一你可以熟悉你家附近環境,第二你可以鍛鍊一下,第三你可以賺點外快,她當天跟我說,我當天就註冊了。」
臨近中午送餐尖峰時段,周小姐換了外賣工作服,拿起外賣箱,走出了小區。和其他專職騎手不同,她並沒有花成本再買輛電瓶車,而是選擇共享單車代步送餐。這樣雖然效率降低,但每天午餐和晚餐時段,依舊可以賺一百多元,堅持一個月就有三千多元進帳,甚至可以抵消自己的租房成本。
周小姐:「助動車去購買成本比較高,騎單車可以訓練心肺功能,我個人覺得是有氧運動;說不累那是假的,肯定沒騎電瓶車舒服,習慣了就不是很累的;最遠一天配送距離三十多公裡吧。」
作為新手,周小姐搶單顯然沒有其他騎手熟練,最終她選擇了單程7公裡遠的訂單,騎自行車從江橋到華漕地區取到麻辣燙後,再騎往申長路。周小姐說,隨著健身課程不斷增多,或許這份兼職她不會再做很久,但這份經歷讓她收穫了樂觀和希望。
周小姐:「不僅我是女生,還有很多不同行業的人會來送外賣;外賣這個行業給很多人,包括寶媽,包括年齡比較長一點的,工作悠閒一點的人,帶來額外經濟收入。」
從今年1月底開始,美團外賣配送平臺新招聘7.5萬名以上勞動力成為外賣騎手,該數量還在穩步增長。調研數據顯示,新增騎手中37.6%來自餐飲等生活服務業,27.2%來自製造業企業,13.8%來自小微創業者。他們當中,有理髮師、IT從業者、健身教練、老師、網約車司機、攝影師、在校大學生。目前新增7.5萬騎手中有六成以上是眾包騎手。眾包騎手根據自己的時間決定配送時長,有正式工作也可以利用空閒時間接單賺錢。
據了解,為進一步舒緩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及從業者壓力,更好地發揮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吸納就業的作用,美團於2月24日宣布啟動「春歸計劃」,以「就地就近就業、靈活隨時就業、不等不靠就業」的理念,再提供逾20萬個長期就業、靈活就業崗位。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吳浩亮 攝像:張俊 編輯:佩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