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爹退休金每月一萬,我在公司加班月薪三千,我可以啃老吧?

2020-12-24 遠小曈max

小編的部門最近招了一名實習生,上個月發工資那天,手機一響,他看了看屏幕,簡訊上顯示「XX銀行:工資到帳2600元」,隨即嗤笑一聲,說:

歐耶,再翻四倍,就快趕上我爸的退休金了。加油,奧利給,我能行!」

工資比不上父母的退休金是什麼感覺?

小編對這個問題很感興趣,問了問身邊的同事,結果非常耐人尋味。

同事A,老爸是事業單位退休員工,退休工資逐年上漲,到今年,已經到八千多了,而同事自己工資才六千不到;

同事B,爺爺參加過數場重大戰役,最後從航空口退休,現在退休金過萬,還有各種補貼,醫保全報銷;

同事C,父母均從國企退休,退休工資也是吊打現在20歲~30歲的普通公司員工的月薪……

當然也有相反的情況。

來自農村的同事,或者父母不是從體制內單位退休的,就沒有這麼好的待遇了。

比如同事D,父母在他六歲的時候下崗,從此自謀生路,用各自僅有的技能(電工+百貨公司銷售員)養活他們姐弟二人。

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家裡的確不寬裕。

但好在一家人齊心協力,互相幫襯,姐弟倆也爭氣地分別考上了重點大學,各自找了還不錯的工作。

現在一家人都過得平凡幸福,雖然父母沒有所謂的退休工資,只有社保的養老保險,晚年也還算平穩安詳。

同事E,來自農村,他算是我問了一圈下來,經濟負擔比較重的。

農村的養老金似乎不多,那點錢不夠花,父母至今還在辛苦勞作,賺一點生活費。

他還有兩個弟弟妹妹都還未成年,作為大哥,將來弟弟妹妹讀書上大學,怎麼說也要幫忙帶帶,壓力可想而知。

綜合來看:

從小生活在城市裡的、父母是體制內職工的,這樣的職場人,通常養老壓力不會太大。

有些甚至就像我們那實習生,老爸的退休金已經遠超了他的工資,根本不用他養,……

就算是如今的2020年,就算是在我們薪資偏高的網際網路行業,月薪過萬也不是人人都能達到的水平。

很多人會說,現在年輕人才參加工作沒兩年,隨便做做什麼,工資就有五六千了,以前工資只有幾十元幾百元,那能比麼。

小編想說:

現在的工作可不是「隨便做做」啊,真隨便做做,老闆第二天就開了你啊……

現在的錢,哪有那麼好賺呢?不論是月薪過萬,還是三千五千,都得拼死拼活沒日沒夜996才能到手啊。

怪不得很多年輕人會在網絡上抱怨:

老年人退休金比我們996的上班族還高,不公平!

真的是這樣嗎?

一、退休金比年輕人上班工資高,是不是不公平?

很多人會說,退休在家不做事,還能拿幾千上萬,而年輕人一天到晚加班,也不過三四千工資,太不公平了。

社會中每個活動的效果都是有延續性的,現階段的努力,往往跟當下的收穫不成正比,這種現象很普遍。

長輩們辛苦了幾十年,之前也都是幾十塊、幾百塊的工資,相對於他們當時的付出來說,顯然收穫的太少了。

而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之前的活動綜合作用後產生的結果啊。

而且,「工資薪酬」和「退休金」本就性質不同:

工資,是你當下勞動價值的物質反映;

而退休金,則是社會保障制度的綜合體現。

現在的年輕人也沒經歷過幾十年前父輩們經歷的苦日子,二者本就沒有可比性。

很多年輕人說:

他們都退休了,不上班也不勞動,憑啥那麼多工資?

說實話,他們年輕時候為社會做的貢獻,他們曾經的勞動價值,比我們這些天天在辦公室敲鍵盤的小職員多多了……

別槓,這是事實。

長輩們辛苦了一輩子,這是他們應得的收入。

人家工作好幾十年了,現在的八零後、九零後上班都比較晚,二十幾歲才開始工作,充其量也就十年左右的時間,就不要跟人家比了。

在艱苦的年代建設國家,更早的一代人,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則是為國家流血犧牲,換來的今天的和平。

沒有人比他們更值得。

二、有高昂退休金的父母應該感到幸運。

首先有較高退休金的中老年人應該體制內、事業單位或者大國企的居多,作為他們的子女,你應該感到慶幸,自己的養老壓力沒那麼重。

其次,我們還可以往前推算,這樣的家庭,在父母年輕的時候應該過得也不錯吧。

你應該是當時上學時,同學們都羨慕的那種雙職工家庭,你的童年和青少年時期應該過得很舒適。

所以無論是之前還是現在,你都是一個幸運的人。

別忘了,你幸運,是因為你的父母。

三、父母養老金高,子女會有更多的發展的機會

某戶網友分享了自己的經歷。

他的父母現在五十多歲了,沒有一分錢的退休金。

有人問難道你們家是農村的嗎,不對啊,就算是農村的也應該有農保吧?不能一分錢也沒有啊

網友說:

他們是城鎮戶口,但父母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單位黃了。

兩人都出來做小生意,一直也沒自己交社保,所以現在就沒有養老金可以拿。

因為常年的辛苦做生意,母親落下了一身的病,每個月吃藥打針就得兩千多,贍養父母的的義務就落在了兒子身上。

而他現在也賺不到多少錢,每個月滿打滿算就五千塊,他把四千寄回家,就留一千塊自己生活。

什麼提升能力,什麼富人思維,什麼職場充電……

說實話,這些東西,都是給有閒心有閒錢的人準備的。

像他這樣每個月絕大部分收入都要拿來生存的人,其實感覺很無力,也看不到什麼希望。

所以,如果你的父母有不錯的退休收入,你真的已經很幸運了。

有時候,你覺得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是靠你自己掙來的;

殊不知,你的父母,已經默默為你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你才有機會放心飛,飛得更高,更遠……

經常看到網上有人曬出自己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工資條,調侃說「天天996玩兒命加班,還沒有我爹在家養花養魚賺得多呢」;

更有甚者,因為父母的退休金比較充裕,覺得生活沒啥壓力,於是自己就躺平不努力了,潛意識裡總想著反正爹媽有錢,有啥事讓他們兜著就行了。

相關焦點

  • 月薪三千相親女的神邏輯:能為你家開枝散葉,三萬月薪我有資格提
    接著小Y便詢問起小A的工作情況,小A坦言說到:「目前從事某某化工企業運營部的經理,月薪平均兩萬,公司大事小事都要自己處理,經常加班加到十點十一點,聽說你的工作時間比較穩定,朝九晚六,我不是封建思想的人,以後結婚了,家務一起分擔,但是工作原因,可能還是需要你多幫忙料理一下。」
  • 西安月薪一萬的女生是怎麼消費的?朝九晚六,單休無加班
    西安月薪一萬的女生是怎麼消費的?坐標西安高新 朝九晚六 單休無加班 有五險 月工資加獎金1.2W左右 每個月依然是月光族 身邊朋友都不相信 今天算算上班代步車 奧迪 月加油500左右 公司和小區停車費月800 三個月左右保養一次1800 雖然花銷比較大 但是比起坐地鐵的麻煩安檢 還是比較舒服的手機至今用的還是蘋果8 用了3年多了 上個月孩子爸爸給買了蘋果12 我還是覺得換手機太麻煩了
  • 「兒媳婦,你經常加班住公司,主臥讓我閨女住吧」「你想得真美」
    都說婆媳是天敵,的確如此,但也不要忘記在婆媳中間還有一個人,她們的名字可以統稱為小姑子、大姑姐,與媳婦的關係也不比天敵弱多少。今天沈雪將以自己的故事講述自己和婆婆、小姑子的故事,我們來看一下。沈雪自述:我叫沈雪,今年29歲,剛結婚半年。
  • 奧運跳水名將郭晶晶,退役後每月多少退休金?網友:比我工資多
    不過,運動員一般退役的比較早,退役後還比較年輕,很多人就在想他們能拿到多少退休金?對我最深的一屆奧運會是2008年由中國舉辦的北京奧運會,而當時最喜歡看的項目就是女子跳水了,而當時印象最深的就是拿到奧運金牌的郭晶晶,也從那以後,郭晶晶的熱搜一直不斷一來是她的跳水事業,二來就是她的婚姻。
  • 「你月薪三千,卻捨不得給我買四百塊的禮物,無語,分手」
    兩個人剛認識時,男方媽媽見了張娜說,他家這有公司那有公司的,後來才知道他跟他爸在一家公司上班而已,公司並不是他家的。 過後張娜問男友,男孩子說他媽不懂,可在張娜心裡很不舒服,認為他家人不誠實。再加上前段時間,他家新房裝修,他父母美其名曰讓張娜決定買家具的風格,但基本上都是他爸跟他做的決定,很少有張娜的想法參與進去。
  • 68歲男人坦言:有房有6000退休金,想嫁給我四個條件不可少
    因為他設置了四個條件,全部符合才可以。我們來看看是哪四個條件吧!條件一:年紀要比宋大爺小,而且身體要健康。都說男人其實對待感情是最穩定的,因為無論到了什麼時候都喜歡年輕漂亮的。這不宋大爺到了68歲的年紀,對於對方的年紀依舊在意。他也希望對方年紀要比自己小,這樣兩人一起出門,宋大爺覺得自己很有面子。
  • 「我月薪一萬」相親男提出婚後三條約,姑娘甩工資條:不如我養你
    那天,朋友給梁小姐介紹了一個所謂的優質男士,在大廠上班,一個月月薪到手一萬,人據說也長得挺周正的,梁小姐就去了。 我呢,也已經29歲了,家裡人催得急,讓我30歲以前必須要結婚,所以我今天來相親本來就是奔著結婚去的,我想你應該也是吧。 我很忙,沒閒工夫套交情,就長話短說了,如果我們要是結婚的話,我有得先跟你說清楚,我有房子,但我的房子不會加女方名字,這個你不要想,我也不會付彩禮錢,我月薪一萬,不是付不起,只是單純不喜歡這種交易婚姻。
  • 「你不就嫌我窮嗎」女人分手後嫁給月薪三千的男人,鳳凰男被打臉
    曾經被他嫌棄「物質」的那個女孩,如今嫁給了一個月薪三千的男人。他曾經還跟朋友抱怨過對方的物質,可如今女孩這番操作和選擇,讓他驚愕的同時,也讓朋友紛紛表示:「真打臉」。 的確打臉。這個女孩叫玉婷。三年前,大威跟同事出差,恰巧遇上周末,兩個人打算晚回家兩天,準備在當地徹底遊玩放鬆一下。
  • 全家人組團「吸血」,六旬大爺崩潰大哭:我沒錢了,放過我吧
    有時候讓孫子來「哄騙」,有時候是言語威脅「人家爸媽哪個不是給兒子準備房車的,現在我自己買車,你們出點錢都不行嗎?」劉大爺只好把每月不到3000的退休金全給了兒子還車貸。  女兒知道後也來大鬧「都是爹媽生的,憑什么弟弟有自己卻沒有?」甚至還教唆小孩數落劉大爺和老伴,兩老沒辦法只能每月給女兒一千,當作是給外孫的生活費。
  • 30歲主管加班,被董明珠罵哭:「我勸你做個到點下班的人」
    正如董明珠說的那樣:「你勤勞但不一定有收穫,不能因為你辛苦,你天天在這兒上班,你做了個不好的東西,我也要用。」《北上廣不相信眼淚》中有個角色,在公司打拼12年,還只是一個小主管。在一次大區經理的競選上,他競聘失敗。心有不甘,去找領導哭訴:「我在這工作12年,沒日沒夜,天天加班,周末去拜訪客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我這麼努力,難道你們都沒看在眼裡嗎?」
  • 66歲老人自述:退休金一月一萬多,卻連買塊肉的錢都沒有
    (為方便敘述,全文採用第一人稱)我今年66歲,退休六年了,因為我是部隊退休,退休金很可觀。按理說,我跟老伴過的日子,應該是輕鬆、快樂和幸福的,但我一天都沒享受過這樣的老年生活。月薪過萬,卻沒錢買塊肉吃;明明退休了,卻一點時間都沒有;明明可以安享晚年,卻整天忙碌的沒有一點時間。
  • 不想加班,但是全公司的人都在加班,我該怎麼辦?
    我現在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由於我的工作效率很高,所以每天的工作都能在八小時內完成。但是有一件很尷尬的事情就是,到了下午六點,明明下班了,但是同事都還坐在座位上對著電腦敲敲打打。我不想加班,但是我又沒有勇氣在一片工作的氛圍中下班打卡,特別是我們打卡是刷臉打卡,刷完臉後會有響亮的一聲「***,今天辛苦了,明天再見!」幾乎整個辦公室都能聽見。
  • 放棄年薪20萬,跳到月薪8千:我收入更高了.
    工作A:月薪15000,朝九晚九,周末經常加班,五險一金;工作B:月薪8000,朝九晚六,周末雙休,五險一金。應該絕大部分人會選工作A,雖然工作時間長點,但是工資也更高,也算是拿時間換金錢,也不能說不划算。
  • 【每天加班被嘲諷,我有錯嗎?】
    【每天加班被嘲諷,我有錯嗎?】 即將35歲的程式設計師同事,每天比我們晚下班一個小時,我們公司加班是沒有任何福利的。我們私底下見到領導都避而遠之,只有他每次見到領導很親密,有事沒事就愛誇讚幾句。 這引起整個項目組對這個同事的非議,大家一致認為他愛拍馬屁。
  • 月薪一萬是討飯,盤點月薪超過一萬的十大冷門高薪職業
    最近有一件事引起了讀者的極大興趣,甚至還流行了一句話:月薪一萬是討飯。該話來源於上海一女方家長,替女兒找對象,對男方要求相當高,,當時還留言:月薪一萬是討飯。看到該消息讓很多人汗顏,看著自己4位數的工資條,瞬間乞丐這個職業也高大起來。據調查,即便工作5年以上,很多人月薪也沒有達到一萬。
  • 弟媳學歷高賺錢多,而我每月只賺三千,婆家人都幫她打擊我
    天地良心,每月月初,我都會把學費轉給弟媳。上月,我送女兒去上課,正好手裡有現金,就給了她。沒想到,她竟跟公婆說我沒交錢!我快步走到弟媳面前,極力維持著平和的語氣:「何雯,上個月學費,我當面給你的,你是不是忘了?」
  • 爸媽給我姐10萬買車,如今老婆讓我媽每月給三千還房貸,我媽拒絕
    父母辛苦一輩子把子女撫養長大,當子女成家了,那麼他們就學會獨立生活,不能總指望著父母,可生活中總有一些子女不成器,總想著啃老。當我們成家了,父母能夠在經濟上幫我們一把,我們當然高興;倘若父母不能幫忙,那麼我們也不要責備。
  • 「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昨天,收到一位大媽留言,她說自己今年60歲了,是一位退休職工,每月有4000多塊錢的退休金。因為有一兒一女,她退休後又直接「上崗」,輪流去給兒子女兒帶娃。但是,不管去哪家帶娃,她都不開心。用她的話說:「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這位大媽的遭遇,其實也是目前很多老人普遍遇到的情況。為什麼老人帶娃,出錢出力,付出這麼多,還得不到尊重呢?付出感太強,把年輕人給慣懶了其實,我們的父母付出感都太強了,一輩子都是為子女而活。
  • 一家三口被「啃老」,八旬的大爺無奈落淚:放過我吧,我真沒錢
    一家三口「啃老」,八旬的大爺無奈落淚:放過我吧,我真沒錢王大爺今年已年邁八十,按理說,這是他該安享晚年,享年不老的時候了。但他卻堅持說,沒有一天過得好。究竟什麼事讓王大爺晚年還不能安享晚年?「我今年八十歲了,本來也不指望我的兒子來幫我養家餬口,靠著我那份養老金,我可以自給自足。可沒想到我退休後,這麼多年了,兒子兒媳孫孫都跟著我,平時的生活開支全由我承擔。看起來他們花的都是心安理得地,放過我吧,我真的沒錢。"本來是兒子和兒媳沒有固定收入,所以年復一年帶著孫子"啃老頭子終於受不住還要承受這樣的壓力了,決定和這個一向寵愛的兒子對簿公堂,不想再讓他老啃老了。
  • 一個退休獨居女人的自述:晚年能讓我依靠的,不是兒女和退休金
    導讀 作為一個女人,我不算特別有本事,和大多數人一樣,是比較平凡,比較平庸的,像大多數人一樣生活,有著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然而我卻不算特別幸運的,原本的日子就不算富裕,後來孩子大了也有了自己的生活,鮮少有在身邊的時候,這老伴也因為突然的疾病去世了,留下我自已一個人生活,就是這段獨居的日子讓我真切感受到晚年能夠依靠的並不是子女和退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