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2020-12-23 小屁孩兒

文|文兒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如果現在誰家老人願意幫子女帶娃、接送孩子上學、做飯、做家務,那真是讓那些沒有老人幫忙的人羨慕。不過,這是「受益人」的想法,那麼「出力人」怎麼想呢?

昨天,收到一位大媽留言,她說自己今年60歲了,是一位退休職工,每月有4000多塊錢的退休金。因為有一兒一女,她退休後又直接「上崗」,輪流去給兒子女兒帶娃。但是,不管去哪家帶娃,她都不開心。用她的話說:「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

這位大媽的遭遇,其實也是目前很多老人普遍遇到的情況。為什麼老人帶娃,出錢出力,付出這麼多,還得不到尊重呢?

付出感太強,把年輕人給慣懶了

其實,我們的父母付出感都太強了,一輩子都是為子女而活。看國外的父母,都是把子女養到18歲就掃地出門。所以,付出感太強的父母,容易把年輕人慣得太懶。就像現在很多老人帶娃,出錢出力,結果子女不懂感恩,還各種嫌棄。

所以,作為父母,體諒年輕人工作忙和累可以,也要讓年輕人看到你的忙和累。帶孩子、做家務也不是輕鬆的活兒,而且相對於年輕人,老人體力也不行,更需要體諒。所以,家裡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要捨得使喚年輕人。就比如,下班後接替老人帶娃,掃地、刷碗、整理房間等,年輕人不能懶。

年輕時的教育有問題,導致子女都理直氣壯「啃老」

再說說開頭那位大媽吧,她說「孩子我帶,家務我做,家用我出,還要低三下四看子女臉色」,很明顯年輕人得了好處還甩臉色,是名副其實的「啃老」。而且,「啃老」還啃得理直氣壯,就好像老人欠了他們的。這其實,是老人年輕時對子女的教育有問題。

比如,很多老人,年輕時自己不捨得吃不捨得穿,把什麼好的都留給孩子,孩子習慣了心安理得接受,就覺得父母為自己付出都是應該的。而且,父母還總是跟孩子灌輸一種思想——「我努力工作賺錢,都是為了你」、「我以後的錢,早晚都是你的」。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不理直氣壯「啃老」才怪。

越老越懦弱,傳統養老觀,是阻礙老人挺直腰杆的「枷鎖」

或許,很多網友會不解,老人自己有手有腳,還有養老金,為什麼還低聲下氣去給子女帶娃,還要看子女臉色呢?父母真是越來越懦弱,自己作為長輩應該是管著子女的,為什麼反而成了家裡的受氣包呢?

其實,父母越來越懦弱,是受傳統養老觀的影響,覺得老了要靠子女,再辛苦、再受委屈,也得忍著。久而久之,這就成為了阻礙他們挺直腰杆的「枷鎖」。其實,現在養老方式很多,除了依靠子女,住養老院、居家養老、親友「抱團養老」等,晚年都可以舒舒服服,沒必要非得低三下四受子女的氣。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覺得老人出錢出力,還得看子女臉色,可憐嗎?

相關焦點

  • 「幫子女帶孩子是我最錯的選擇」,老人的哭訴,值得每個人反思
    所以大多數年輕人會讓老人幫忙帶孩子,年輕人繼續出去賺錢養家。那麼老人真的心甘情願幫子女帶娃嗎?其實大多數都不願意,但子女開口,即使心裡不願意,也要做一個明事理的老人,為了子女以後家境能好一些,老人犧牲自己的幸福晚年,開始了帶孫子的艱辛路。
  • 「我不要你們養老」,老人拒絕幫子女帶娃獲網友支持:為自己而活
    我之前聽過這樣一個真實故事:父母倆辛辛苦苦供女兒讀書,女兒也用優異的成績回報他們,後來女兒到國外留學後,告訴父母自己將在國外與男友結婚,和男友共同度過餘生。在中國傳統的親子關係中,父母永遠是把子女放在第一位的。他們為子女辛苦了一輩子,最後還要為自己的養老問題擔心。
  • 讓孩子做家務?我家原則:我做好家務,你管好自己
    不過我想,在堅持讓孩子做家務上,不搞混「孩子做家務」和「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這兩件事,可能特別重要。有的要每天督促孩子洗臉、洗澡、刷牙、睡覺、換衣服,還有的,要每天花一兩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管理孩子的學習事務,督促他寫作業、陪著他寫作業,跟他做所謂的「親子共讀」,還有陪他學英語、背詩詞……甚至有的父母還得每天在孩子寫完作業之後,幫他收拾書包、檢查第二天要上學要帶的東西帶齊沒有,幫他準備好第二天的衣服鞋襪……這些,其實都是孩子自己的事
  • 「我多出點彩禮,以後家務你全包,行嗎」「我不想跟你做生意」
    兩個人在聊到一些以後的生活細節時,基本上都是柳婷在說,小何幾乎沒有主動提出過什麼,似乎一切都跟他沒什麼關係,他只是在完成一個任務,或者說只是按部就班地進行一件每個人一生中都要做的事情,他甚至覺得這宛如一筆生意,雙方正在談合作的細節。後面說到婚後做家務這件事,柳婷希望他們兩個人可以共同分擔,一直對什麼都表示無所謂的小何終於有反應了,提出請保姆的想法,但被柳婷否決了。
  • 這個世上最愛我的人是母親,而我最愛的人是我的孩子
    這個世界上最愛我的人是母親,而我最愛的人是我的孩子。有時候我覺得有點愧疚,是對母親的。母親愛我就如同我愛自己的孩子。懷胎十月,辛苦生下了她。從出生只有五十公分長,到如今長的比我還高;從懵懵懂懂不知世事,到如今遠在兩千多公裡的地方求學。
  • 「孩子隨我姓,家務你做,給你30萬彩禮」有多少男人願意?
    我女朋友說,孩子跟你姓,將來我還得為孩子犧牲事業,帶娃,做家務。同事接著說,後來我女朋友說:孩子隨我姓,家務你做,娃你帶,我給你30萬彩禮,你願意嗎?這句話就給我說的沒詞了,我們家就有一個兒子,就算我願意,父母也不會同意的。雖然話趕話說到了這裡,但是有時候彩禮確實可以壓垮一對戀人。
  • 「兒媳,家務活我幹,孩子我帶,你要錢我給,你卻幹這樣的事」
    一個再優秀的兒媳,婆婆也會有看不順眼的時候,一個再善解人意的婆婆,兒媳也總覺得婆婆包容得還不夠。婆媳相處,不能太計較,又不能太親暱。適當的距離,反而可以使兩個人保持著一定的客氣,有幾分客氣的婆媳關係,才不會變得理所當然,才不會變得斤斤計較。金茹沒想到,和前男友聯繫的事,被婆婆發現了。
  • 夫妻都不做家務,為何家人只指責我?
    每當別人用羨慕的語氣說「晶晶你多幸福呀」,我就想從這個家逃離。我現在保持每兩天加班一次的頻率,工作成了我的避風港。 二寶出生時,我媽剛好退休,我就請父母幫忙帶孩子。我以為有親媽幫忙可以鬆口氣,沒想到卻要承受另一重壓力。 我不擅長做飯,每次吃飯時我媽都嘮叨:「什麼時候你能做一頓現成的!」
  • 越愛做家務的男人,智商越高
    我曾去他家吃過幾回飯,那場景簡直棒呆了,一個一米八的大個子圍著圍裙,在燃氣灶前忙得大汗淋漓,身邊的小女人幫忙洗菜切菜,兩人有一茬沒一茬地聊天,偶爾還要爆發出一陣大笑。越愛做家務的男人,智商越高。這句話看似簡單,其實藏有許多深意。愛做家務的男人,必然是懂得分擔的。事實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會真正地愛做家務,下班回家還要洗衣做飯,誰都會覺得累。
  • 「為子女辛苦一輩子,老了成為子女的出氣筒,看他們臉色過日子」
    文|秘籍君父母從小為孩子操勞,幫助孩子。久而久之,子女就習慣了這種待遇,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甚至有時候父母做的事情讓他們覺得不滿意,還會挑三揀四,甚至出口大罵。我只想說養育出這樣的孩子,父母這一輩子值得嗎?
  • 你們看完《囧媽》,談論怎麼教育孩子,我只想帶我媽做熱氣球
    特事特辦,利益集團當然不肯罷休,但是我對此舉是雙手贊成的。畢竟,《囧媽》是一個時效性很強的電影,如果不在這個時段播出,在其他時段播放,首先在季節、觀感上就不合時宜。今日頭條,我真沒看錯你!大年初一,我也在家用投屏技術觀看了這部電影,看到很多朋友也曬出觀影后的感受和圖片。
  • 讓孩子做家務吧
    近日發了兩條朋友圈,曬閨女分次做的8菜一湯,引來一片讚嘆和羨慕,直呼「別人家的孩子」。放在半個世紀前,十五六歲的女孩做飯是很常見的事,現在卻成了「稀罕現象」。估計跟孩子少了,父母比較金貴,捨不得讓孩子幹活有關;更重要的原因是學習的權重加大,家務成了「下品」。其實,做家務好處很多。
  • 我出軌、我家暴,都是因為我老婆不做家務……
    被石錘對婚姻不忠,私生活混亂之後,居然有「知情人士」出來爆料,說渡建部出軌可能是因為對妻子不做家務有所不滿,說佐佐木希「看起來像是完美妻子,但是在收拾家務方面卻超級懶散,家裡經常亂到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 五年級作文:我來做家務
    今天我和媽媽約好了,我幫她做家務。我知道做家務非常辛苦,如果我們小孩兒都理解做家務辛苦。就不會讓大人受苦了,小孩兒也會幫大人一起做些簡單的家務。例如:擦桌子、刷碗、掃地。就會讓大人減輕一些苦勞。如果真是這樣就好了,今天我就幫媽媽做一次家務吧。今天媽媽一大早就出去,她說:「我今天要出去辦事,你要完成好你的任務喲。」說完,媽媽隨手一關門。只聽「框檔!」一聲,緊接著傳來急促的下樓梯腳步的聲音。我鬆了一口氣,我本來是準備看電視的,可是不知為什麼,我的腦子裡突然閃出一句話:「我一定要做家務,我一定要幫媽媽幹活。」緊接著我不知不覺的拿起掃把、撮鬥開始掃地了。
  • 84歲老人坦言:自從給子女日結工資,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舒心
    陳大爺說,自從我老伴做了個小手術後,我就跟3個子女商量,他們輪流來我這裡照顧我們的生活起居,我每天日結工資。現在,我的子女自動排班,輪流來我這裡做事,我感覺我的晚年生活越過越好。
  • 如何理解孩子做家務這件事
    ,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為86.92%,認為「只要學習好,做不做家務都行」的家庭中,子女成績優秀的比例僅為3.17%。枯燥的學習生活需要穿插一些有興趣的動手活動,比如家務活動。這些家務活動看似很簡單也很重複,但是對於孩子來說意義較大。做家務的孩子比不做家務的孩子其快樂感也會隨之提升。高爾基認為勞動是世界上一切歡樂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只有勞動能創造美好未來,也只有勞動能成就美好人生。二、孩子應該做哪些家務?
  • 做家務,帶孩子,製作早餐!舒適又溫馨的小日子~
    「寬敞、乾淨」是網友們對她曬出的房子的第一印象都覺得她家大概是300㎡的豪宅實際上おさよさん的家只有普通的90㎡!而Osaya的超強收納功力也為她贏來了更多的人氣如今她不僅僅在Ins上分享照片還拍攝了視頻記錄了自己做家務的日常
  • 為何總是聽說全職寶媽帶娃抑鬱的,卻沒聽過婆婆帶孩子有抑鬱的?
    外面的世界誘惑太大,結婚前自由自在地玩慣了,總之比我們那一代差遠了,同樣我們這代也比不上我們的母代受得苦受得委屈,她們有傳統孝敬公婆,相夫教子,可同時也像個男勞力一樣上班勞動,回家還要做家務,而且丈夫很少幫手,更慘的是每個女人都生養4到5個孩子。我們這代是只生一個到2個,丈夫也不會當老爺了,多少幫一點家務。但擔子年輕媽媽還能自己挑。
  • 「我想找個老伴過日子,卻沒想到67歲了,還要給他兒媳當保姆」
    老川的小兒子有兩個孩子,二胎已經4歲了,在上幼兒園。小兒媳得知公公找了老伴,就請婆婆楊舒幫忙帶下孩子,就是接送一下孩子上幼兒園。 楊舒覺得,名義上自己也是個婆婆了,就答應了。 每次楊舒接到孩子送回家時,小兒子和小兒媳一點都不見外,沒有一聲感謝,覺得這是她理所當然應該做的。
  • 「我媽60還給兒媳端吃端喝,入贅獨生女家庭的我要不要離婚?」
    文\好孕姐如今男性娶妻越來越不容易了,在有些地方娶二婚帶娃女性,還得排隊。所以,為了能娶上媳婦,為了自己的血脈可以延續,很多男性會選擇「入贅」這條路。我堂哥,家裡兄弟三個,在農村老家娶媳婦特別難。因為,出不起彩禮錢,女方也嫌嫁到兄弟多的家庭日常相處關係太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