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裝置藝術作品欣賞

2022-01-09 東都匯美文旅

這件裝置藝術作品是通過累積光點所創造的立體作品;創作方式類似於點彩繪畫,即用各種彩點繪製圖像。在本作品中,由光所形成的立體物的集合體表現出的宇宙空間,是會全方位地無限擴張的互動藝術裝置。

Haze是日本新型沉浸式數字藝術裝置,它將客人置於光照漩渦的中心。這些聚光燈被鏡面地板反射,在Light Vortex II中也創造了類似的體驗,它使用相同的元素來編排完全不同的燈光秀。在光漩渦中,光線則組成了一道巨大的旋渦,將觀者浸沒其中。由於空間與立體物都是由光線所構成的,所以觀者的身體能夠完全進入裡面。

水用無數水粒子的連續體來表現,計算粒子之間相互影響,接著根據這些水粒子的移動在空間中描繪出線。而這些「線的集合」就形成了teamLab所構想的超主觀空間中的平面瀑布。當人站立在作品上時,人會成為能夠阻擋水流的巖石,觀賞者自身變成了障礙物改變水的流向。作品受到觀賞者的行為舉動的影響,不斷地持續進行變化。 眼前這一瞬間的畫面,錯過就無法再看到第二次了。

此文僅限於行業交流學習,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不用於商業!

TEL:18618330532/13606399527

微信號:sdmb_ts、sdmb_zm

郵箱:13606399527@139.com

公司網址:http://www.cctdf.com

 

相關焦點

  • 創意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大集錦(一)
    >交流/合作 請加WX:18121118653科技在不斷創新,越來越多有趣、互動方便又好玩的裝置藝術作品出現在大家眼前,不斷給人們帶來視覺藝術衝擊,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和滿足了大家對有趣事物的好奇需求。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10組創意十足的互動藝術作品,快來雲欣賞這組視覺盛宴吧!圖片來源:Living SpiritsLiving Spirits的藝術作品利用技術促進有意義的觀眾互動,這種觀眾參與最終用於加強他們作品所傳遞的信息。思想的結晶是一種LED裝置,裝置的藍色令人迷戀。
  • 最新互動裝置藝術作品「BLOOM」
    ©Tom Montagliano羅切斯特彭菲爾德一間不起眼的針灸和整體醫學診所驚現最新而巧妙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此裝置藝術作品是一個二十面體(或20面的幾何結構)-由30個螢光燈管組成,這些螢光燈管由3D列印的五叉式接頭鉗工融合在一起。每個燈管包含150個led燈,總共4500個單獨的燈被排列成條狀,盤繞在燈管內的木榫上,用羊皮紙包裹。裝置藝術作品裡面有一把椅子,一個毯子作為臨時的靠枕,還有一副耳機。穿過一個三角形開口,然後你就可以在裡面安頓下來。
  • 那些可以演奏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
    Mainstage與Marty Peck合作,設計,建造和編程了這一非常獨特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並全年向公眾開放。鼓風琴由分布在五個「鍵盤」上的二十個「鼓」組成,使訪問者可以通過「演奏」樂器來創建自己獨特的燈光和聲音表演。鼓風琴的聲音庫可更改,而且用途廣泛。
  • 景觀互動裝置藝術,早就流行了!
    在景觀設計之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雕塑小品,既能看,又能...唉,不對,很少可以給人玩,與人互動的。但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你會發現越來越的的景觀之中會包含著互動裝置,就是那種可以通過你的行為、動作,讓它產生變化的景觀小品,統稱為互動裝置藝術。接下來,我們將從以下6個板塊,全面帶你認識互動裝置藝術。
  • 盤點那些可以演奏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
    交流/合作 請加WX:18121118653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那些可以演奏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音樂會即將開始,跟著旋律嗨起來!Mainstage與Marty Peck合作,設計,建造和編程了這一非常獨特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並全年向公眾開放。鼓風琴由分布在五個「鍵盤」上的二十個「鼓」組成,使訪問者可以通過「演奏」樂器來創建自己獨特的燈光和聲音表演。鼓風琴的聲音庫可更改,而且用途廣泛。
  • 裝置 | 海洋,生物,太陽,基於燈光的互動藝術作品欣賞
    文中介紹均為視頻中的解說Artist:Jill Anholt;Jill Anholt StudioLighting Design:Janelle Drouet, Yuliya Savelyeva,ArupMetal Fabricator/Installer:Richard Thacker;Richard Thacker Works第一件是基於燈光的互動藝術作品
  • 可以演奏的互動裝置藝術
    Mainstage與Marty Peck合作,設計,建造和編程了這一非常獨特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並全年向公眾開放。鼓風琴由分布在五個「鍵盤」上的二十個「鼓」組成,使訪問者可以通過「演奏」樂器來創建自己獨特的燈光和聲音表演。鼓風琴的聲音庫可更改,而且用途廣泛。
  • 臺灣花藝裝置藝術設計大賽作品欣賞!
    民眾可於現場欣賞多個同主題不同創意與設計的展覽。作品:蝶舞設計理念:以臺灣盛產的蝴蝶蘭為發想,透過線條的穿梭組合,象徵彩蝶飛舞在林間,為這花花世界增添許多色彩。作品:虛實之間設計理念:利用空間特性及花材的自然色彩亮度,將點、線、面的視覺美感,融入花卉裝置藝術設計,呈現出虛與實的創作趣味。
  • 互動裝置藝術
    國際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引領公共藝術發展潮流,發布公共藝術規劃,公共藝術教育,公共藝術研究,影視聲光藝術,城市雕塑文化藝術,空間展示藝術,園林景觀藝術
  • 化學元素周期表符號創作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你見過嗎?
    ©Erwin Redl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奧裔美籍藝術家歐文·雷德爾(Erwin Redl)的燈光互動裝置藝術作品「 GeNeSiS」,此項目位於羅德島大學博普雷化學與法醫學中心的中庭,由480個LED燈板組成。此裝置藝術作品最有趣的地方是它通過元素周期表的符號來演奏詩歌。
  • 互動式裝置藝術欣賞
    感應人體的流砂互動裝置砂子的潮流毫不間斷地以一定節奏不斷前進,而花朵也是接連不斷地誕生丶腐朽,然後再誕生。水上的互動藝術水幕電影產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技術的革新,和其具有無與倫比的光學效應。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在大型活動之中。
  • 國內外最流行的互動裝置藝術玩法,全在這裡了!
    在新媒體藝術不斷興起的今天,互動裝置藝術作為新媒體藝術的重要分支也不斷出現在演出、燈光節、藝術展、展館、品牌活動等等場合中,應用愈加廣泛、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互動裝置究竟是什麼?如何開始設計一個互動裝置?互動裝置有哪些創作手法與理念?
  • 這些藝術裝置作品,創意十足、高級還很有趣
    Core是由1024創意工作室設計的視聽裝置,並在2019年巴黎愛樂廳的電子展覽會上首次亮相。CORE將音樂轉化為動感的光線,以空間的形式體現,通過振蕩讓音樂能被看見。CORE / REBOOT 2019是1024為CORE特別創作的原始組合視聽作品,它是一種能與特殊製作的3D燈光秀同步的實驗性音樂曲目。
  • 「互動藝術」如何互動?
    但事實上,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出現了「互動藝術」實踐的雛形,最早的「互動藝術」是邀請觀眾「觸摸」作品、「走進」作品,打破傳統的藝術欣賞方式。在傳統的博物館展覽中,觀眾只能隔著厚厚的玻璃一睹《蒙娜麗莎》真容隨著觀念的解放和技術的創新,藝術與觀眾「互動」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化,藝術家們開始紛紛在自己的作品中授予觀眾進入作品和創作過程的「權力」,而觀眾也漸漸成為了藝術作品的一部分。
  • 這些藝術裝置作品,讓旅途值得期待
    賴純純《青春美樂地》裝置藝術作品,依地鐵南勢角車站內部之環境而創作,由十二個部分組成一件之完整創作品分布在車站內穿堂層、月臺層及三個樓梯挑空空間
  • 裝置藝術家華成:人人都愛裝置藝術
    我們再來欣賞一組華成在校期間的優秀作品。,研究的方向是裝置藝術。裝置藝術是一個比較新的藝術門類。相對於傳統藝術來說,裝置藝術更為開放,通過融合各種材料、融合聲光電,營造出來一個場景的打造,形成一個裝置,並與觀眾發生一個感應,達到能夠吸引觀眾、讓其有興趣參與進來的效果。
  • 2018SM廣場【聖誕交響曲】互動裝置藝術
    2018香港聖誕美陳活動大盤點2018香港聖誕美陳大集錦(上)2018 SM Supermalls 聖誕裝置藝術廈門SM聖誕「禮」程奇妙開啟,迎接從天而降的禮物香港旅發局斥資2300萬打造「國際燈光藝術展」世歐廣場
  • 科技景觀|玩轉互動裝置設計
    GeeksArt打造的一件互動燈光藝術裝置作品。 這個神奇的裝置藝術作品名為The Planck Universe池田亮司The Planck Universe是日本音樂作曲家、視覺藝術家池田亮司的作品,他通過對聲音頻率、振幅大小的解析,將自己的聲音藝術延伸為圖形互動裝置藝術,給參觀者帶來視覺和聽覺的全新體驗。
  • 裝置丨藝術家的沉浸式藝術裝置,永遠不缺想像力
    伴隨夜遊經濟火爆,夜遊項目中沉浸式夜遊順理成章的成為各大景區的首選,而採用各種各樣的新媒體藝術裝置來營造沉浸式的氛圍則是最常用的手段,今天小編給大家搜集了一些全球具有代表性的沉浸式藝術裝置,一起來欣賞下吧!2020振蕩是Miguel Chevalier的作品,他是虛擬藝術和數字藝術的先驅之一。
  • 【資源2020099】互動裝置中國鼓
    |Playground ² 新媒體互動裝置|「活動資源網」 ² 是一個新媒體互動裝置,由法國最具實驗性的先鋒藝術家團隊 Scale創作,並與POE 聯合呈現。這個作品是在原始版本 Playground 的基礎上進行的全新創作。藝術家用中國鼓代替了爵士鼓,實現了傳統音樂形式與新媒體科技的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