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演奏的互動裝置藝術

2021-02-19 藝術plus科技

藝術+科技,點上方藍字關注

該作品是由新媒體/聲音藝術家h0nh1m(Chris Cheung)和國際獲獎獲得者COLLECTIVE建築設計工作室合作完成的互動式裝置,該裝置將多種樂器合併到一起,對它們的形式、視覺效果和互動體驗進行了重新詮釋。

▼觸覺樂器概覽,view Haptic Organ from a distance

「觸覺」一詞源自希臘語「haptikos」,意為通過接觸接感受的信息都是觸覺,就像在這個裝置中出現的那樣,基於動作交流(表達力量或位置),即通過手動操作帶動視上的覺演示和聲音上的變化,使觀眾感受到熟知的反饋,並學習如何操作該樂器。

▼多種樂器合併後的重新詮釋,an reinterpretation of various musical instruments juxtaposing together

創意組合COLLECTIVE和h0nh1m設計的這個「觸覺風琴」,旨在使音樂可觸、可觀、可共享,以鼓勵在聖誕節期間能有更多的互動。

這是一個4米高的螺旋式樂器,上面附有可識別的弦樂元素。這件樂器是通過在非接觸式觸覺界面上揮動手勢,來調節音符的,它像管風琴一樣,每20跟透明管狀物纏繞在一個螺旋物上,每個透明管狀物內都裝有一個金屬球,通過揮動手勢帶動的空氣運動可以使在管內的金屬球上下運動; 操作者可以看到金屬球的運動,並可以通過八個傳感器隨意調整即興創作的音樂。另外的弦樂,木管樂器,豎琴和雪橇鈴的音調也是通過在觸覺界面上方上下揮動手勢來控制音量的。

▼演奏過程,Playing process

h0nh1m以創作的音樂表達著聖誕期間喜悅和和平祝願。借用約翰·列儂和小野洋子創作的「快樂聖誕(戰爭結束)」的旋律,宣揚和平行動主義:期望和平、平等的道來,和戰爭、歧視的結束。

▼該觸覺樂器細節,details of Haptic Organ

交互裝置作品《The Planck Universe》是日本著名電子音樂作曲家、視覺藝術家池田亮司的代表作品。他通過對聲音的頻率、振幅大小的解析,將自己的聲音藝術延伸為圖形藝術以及裝置藝術,給予參與者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的全新體驗。此裝置擁有一個巨大的地面視頻投影,一些三維粒子圖案和黑白線條在畫面上不斷閃爍,並延伸到觀看者腳下,觀看者可以脫掉鞋子走到投影下。與此同時伴隨著畫面的變化,觀眾還可以視聽到一些極為神秘的高低頻率音樂聲效。



鼓風琴是在Summerfest 上展出的一種由Aurora驅動的交互式音樂裝置。路人使用觸摸板鍵盤來觸發來自一系列光導管的聲音和燈光交互。

Mainstage與Marty Peck合作,設計,建造和編程了這一非常獨特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並全年向公眾開放。鼓風琴由分布在五個「鍵盤」上的二十個「鼓」組成,使訪問者可以通過「演奏」樂器來創建自己獨特的燈光和聲音表演。鼓風琴的聲音庫可更改,而且用途廣泛。控制系統包括許多設備,包括Interactive Technologies CS900 CueServer,Limbic Media Aurora和ETC MTS觸控螢幕。該設備控制著幾種Color Kinetics燈具:二十個Archipoint燈具,二十一個Colorburst燈具和四個Color Blast燈具。

照明設計師提供了一個第三方控制器,它可以作為一個帶有DMX輸出的可視化工具。當不使用該系統時,該可視化器在雕塑上播放燈光,當它作為一個工具被用戶輸入時,它也會在雕塑的各個部分上播放效果。CS900處理來自visualizer的DMX輸入的控制,並允許我們根據看到輸入的部分來控制雕塑的各個部分。

由波蘭最大的音樂節之一「MęskieGranie」委託創作的互動式輕型裝置藝術。

該裝置藝術作品由15個鼓組成,這些鼓會觸發光波,向漂浮在該地區上空的一個3米高的氦氣球體傳播。

邀請觀眾共同打鼓,共同創造一個視聽奇觀——其強度取決於擊鼓的速度和強度。這實現了創造互動藝術體驗的主要目標,觀眾可以積極參與其中。

參與活動,而不是被動地享受音樂,聚在一起玩。

在落地方面,安裝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整個佔地面積約300平方米,可定製的裝置藝術作品構件適合不平坦的地形,重量約為2噸的快速組裝。裝置作品用了大約200米的可尋址RGB LED,並從頭開始開發了所有硬體(LED控制器除外)和軟體,從而使作品能夠將LED動畫與投影同步,以響應用戶與鼓的互動。整個安裝過程在2個月的時間裡在波蘭的不同城市進行了7次組裝和拆卸。它可能是波蘭有史以來最大的互動燈光裝置。


照明設計公司Fisher Marantz Stone與Digital Ambiance進行了接洽,為大西洋城(Atlantic City)的硬石賭場(Hard Rock Casino)帶來了生動的立面燈光裝置效果。這個概念要求沿著庭院的內立面,從u形庭院的一端到另一端,沿著周圍的光線模式環繞主入口,這將反映賭場的季節性變化。在庭院的中心將是一把40英尺高的發光吉他,吉他上的弦是由Jones Sign製作的像素映射弦。這將作為安裝的核心,並包含許多音頻反應的外觀編程的數字氛圍。光的圖案將從立面通過吉他流動,統一了體驗,給庭院一個獨特的外觀,有時微妙,戲劇性和引人注目。

立面照明的設計需要一個定製的電氣和通信系統,以通過UL現場檢查。正如大多數新物業所要求的那樣,所有照明設施都必須通過嚴格的安全和質量控制才能獲得保險。Digital Ambiance與許多設計師合作,將他們的想法雕刻成可行的設計,這個項目也不例外。

這個項目是另一個與世界級建築照明設計公司合作的數字環境的例子,以實現他們對複雜照明功能的願景。利用電子工程、LED編程和UL流程領域的專業知識,數字氛圍為生活帶來了另一個史詩般的建築特色!

「Playdodo」是韓國首爾數字創意公司Raonsquar發明的音樂播放聆聽牆。這面交互式觸摸牆上的元件是由導電油墨繪畫而成,當遊客用手觸摸這些樂器,樂器通過投影進行渲染,並產生對應的美妙之聲。

Playdodo綜合了面向未來已來的高新技術和富有想像力的創意,塑造了音樂與繪畫相結合的體驗方式。

維也納為了增加城市印象,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旅遊聖地,一直在歐洲各個著名的景點和遊客聚集地開展新奇有趣的多媒體互動項目。這次改造的是客流量最多的絕佳宣傳地點——裡約火車站,在那裡正在進行一場有關鋼琴的音樂互動體驗。

這是一個將立體的鋼琴變成平面直觀體驗的互動裝置,一個4×4×4米的大立方體為LED牆搭建了框架,上面裝有一個中空的鋼琴體,鋼琴體內部安裝了一個特別定製的互動裝置系統,地面則鋪上了八個鋼琴鍵,供遊客彈奏,當他們演奏出正確的旋律時,鋼琴師會出現在俯瞰鋼琴角度的LED牆上,坐在鋼琴後面開始演奏。

觀眾只要踩到「維也納音樂階梯」上的一個鍵,就會聽到鋼琴彈奏出一個音符,連續彈奏還會聽到一小段鋼琴演奏。看似簡單易操作的互動裝置,對硬體有很高的要求。比如考慮到硬體必須經受住眾多用戶的體驗,並符合消防規定,因此底座是用鋁製成的,為了突出更好的視覺效果,當琴鍵被彈奏的時候,琴鍵上的字母在內部被照亮等等,眾多的藝術化,人性化考量,讓此項互動裝置完美地呈現在遊客的眼前。

「光譜大寧」首度獻演領銜2座開幕大秀,臺灣數字藝術家王新仁與電子管風琴、童聲團體上演意想不到的感官震撼。

空間影像與原創音樂共同呼吸,人與光譜互動遊藝未知靈感。音樂、視覺、即興表演,五感沉浸式體驗,一觸即發!

「光譜大寧」裝置以慢節奏的EBM音樂為背景,配合日常辦公中常見的聲音,如鍵盤的敲擊聲以及辦公室中匆忙的腳步聲,當你凝神靜聽時,仿佛可以看到辦公室中忙碌而充實的白領生活。

▼複製網址觀看視頻

1.https://v.qq.com/x/page/c0544t30bae.html

2.https://v.qq.com/x/page/m055342wnxm.html

3.https://v.qq.com/x/page/m13257nfr4y.html

兩旁柱子內的彩格用手觸碰時會發出不同的音符,色彩模塊也會呈現不同的變化組合

在裝置的互動屏幕上還「暗藏玄機」!四塊互動屏分別代表著一種樂器,分別是鋼琴、鼓、弦樂、貝斯!體驗者可以自己演奏,也可以和小夥伴們組成一支小樂隊,裝置上的色彩光影會伴隨著創作演繹出跳動和變幻!

由臺灣藝術家王仲堃,領銜噪咖事務所操刀設計的永久性視聽藝術裝置「光譜大寧」

在視覺上,兩側的互動屏以方塊為主要表達元素,伴隨著音樂,通過方塊元素自身的形狀大小變化以及多個方塊元素間的融合與分離,隨著每一次編程控制的音樂響起,錯落有致、黑白相間的方塊都會呈現出不同的排列組合,截然不同的視覺效果,給人應接不暇的驚喜感。

聲音+影像的多維互動,將視聽藝術、互動科技和音樂融會貫通

指尖遊走觸碰,色彩光影便伴隨著音符跳動和變幻,盡顯數字藝術的魔力

WAVE音樂節是每年在美國科羅拉多州Breckenridge舉行的輕藝術活動。為期4天的節日由Breckenridge創意藝術界的偉大人物構思而成,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來點亮Breckenridge。此互動裝置藝術作品是一種照明,多用戶,可觸覺的樂器。CacheFlowe與Audiopixel合作,後者為該項目帶來了製造和交互式照明方面的專業知識。「Interphase」是一個8英尺高的觸摸感應八邊形,也可以用作8通道步進音序器。每個物理牆代表不同的聲音和序列模式,參與者可以通過簡單地敲擊結構來控制它們。最終的音頻引擎產生了數小時的原創音樂,這些音樂受到了用戶實際參與的影響。

Laser Light Synths,是一個大型室外交互式燈光裝置,由英國媒體藝術家Seb Lee-Delisle(賽博·李-德利斯)創作,並且參加了流明展(The Lumen Prize)的展出。這個互動裝置讓公眾有機會感受到表演現場音樂的樂趣。

它配備4個定製的超亮LED圖案合成器,強大的雷射投射視覺效果對音樂作出回應,將閃爍的舞蹈燈光投射到建築物表面。

合成器被設計為採用精心挑選的音階,讓相互之間保持完美的和諧。這確保了簡易的操作性,但又足具表達力,讓參與者獲得完全控制的感覺。

▼複製網址觀看視頻

1.https://v.qq.com/x/page/v0511y142sw.html

2.https://v.qq.com/x/page/d0511pvsdyt.html

藝術家對於怎樣從一種語言轉移到另一種語言特別感興趣,例如視覺語言轉移到聽覺語言,語言轉移到視覺語言等等。


在這件裝置作品中,藝術家觀察並記錄每天北京空氣中PM2.5的含量數值,並把這些看起來抽象的數值轉換成琴弦的長度。根據我制定的製作規則完成了這件由二十個樂器組成的裝置作品。

一個樂器代表了一天的空氣品質,空氣越好PM2.5的含量越低,數值越小,琴弦越短而細,聲音越是清脆,反之空氣越差,琴弦越長而粗,聲音也隨之粗悶。

▼複製網址觀看視頻

https://v.qq.com/x/page/t019748rykc.html

觀者可以按順序波動琴弦,用聽來體會看不見的空氣,或新鮮或汙濁。

由布魯克林設計工作室Stereotank設計的

「HeratBeat」情人鼓

由環保材質製作

一個巨大的發光的心

在心形裝置上安裝了鼓

讓人們可以用鼓槌在上面打擊奏樂

一起創造心跳般的音樂節奏

彈奏我,點亮我(PLAY ME LIGHT ME)是一個交互式聲光裝置,設計旨在喚起人們參與、創作和發明和諧城市景觀的意識。公共空間中擺放著一架可供參觀者自由使用的電子琴。經過編程,觀眾彈奏每個琴鍵,都可以點亮周圍的空間。

作品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可以表達自我、充滿趣味的交互式資源。任何人都可以創作屬於他們自己的旋律,並在城市景觀中留下短暫的視覺標記。

不要退縮!請上前隨意彈奏!無論是藝術大師還是徹頭徹尾的初學者,不管你是誰,請盡情地表達自我並創作吧!彈奏出屬於你自己的樂章,為這片場地帶來勃勃生機吧!

☟☟☟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透過敲擊喚醒發著光的蘑菇鍾精靈,漸變的七彩色燈揭開奇幻的序幕,在節奏催促之下,精靈們抖擻精神,魔法的時刻即將在此發生。

結合科技讓互動裝置「醒」過來,運用漸變的燈光開啟奇幻的漸層,透過互動敲擊出對魔法的想像。在自動演奏時,裝置內部的敲擊結構讓每個小蘑菇輕輕顫抖,擬態的錯覺帶來仿生的想像,鮮明的節奏讓兩廳院在歷史的洪流中多了一篇既童趣又魔幻的小小樂章。

☟☟☟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Nautilus是SOFTlab與Lincoln和Atlantic Re:think合作創建的互動裝置。該裝置藝術作品是一個由96個觸摸激活極點組成的區域,激活這些極點時,會產生聲音和燈光的交響樂。一次觸摸可產生一種旋律,與此同時進行的交互會創建複雜的分層合唱。每個杆還包含一系列的燈光,以響應裝置產生的音調。安裝在特定地點的裝置像桅杆一樣,位於曼哈頓歷史悠久的海港區的17碼頭,將碼頭邊緣與周圍的停靠船隻融合在一起。

設計者Scale是法國最具實驗性

先鋒藝術家團隊

曾與全國頂級歌手及樂隊成功合作

曾在巴黎大皇宮展出作品

不規則燈光會隨著音樂節奏此起彼伏

置身現場,酷炫程度超乎你想像!

你也可以隨心彈奏鋼琴

享受做一回操控燈光的演奏家!

你隨性彈出的任何音符

都將化身翩翩蝴蝶,舞動燈光間

讓燈光與音樂對話

讓眼睛看見音樂舞動

讓更多的人關注並回歸到

我們賴以生存的大自然

這便是設計者Scale創作的初衷~

☟☟☟

點擊圖片查看原文

藝術家組合: amigo and amigo (澳大利亞)

聲音設計: Otis Studio, Carlos Arango

留聲機是世界上第一款用於播放聲音記錄的電動設備。這件互動裝置藝術作品的靈感正是來自於留聲機喇叭(放音器)的形態。當27朵喇叭花從2米到6米的高度在你之上時,你將體驗一個巨人的音樂花園。散落在「喇叭花叢」周圍的互動按鍵則模擬了「小號」上活塞的樣式。當你沉浸在巨大的「喇叭花」花園裡時,你會覺得自己好像縮小了。每當觀眾按動按鍵時,對應的「喇叭花朵」將會鳴響音符,聲音由鼓、長號、小號和薩克斯管組成。發揮巨大的喇叭鍵,你就能製作屬於自己的花藝聲光表演。藝術家與多位音樂家一起,為作品創作了不同音高的特製「號角」音效,與繽紛的燈光效果一起激活夜晚。

此作品分別在雪梨燈光節及光影上海2019燈光藝術節上做過展出,深受觀眾喜愛!

本公眾號致力於分享藝術+科技的各類好文,部分原創,部分摘錄,若有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公眾號:excelite

長按二維碼關注

聯繫方式:

weixin:LH13916006895
qq: 2355755529
Mp:18516262353

Tel: +86 21 6597 5310

相關焦點

  • 那些可以演奏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
    他通過對聲音的頻率、振幅大小的解析,將自己的聲音藝術延伸為圖形藝術以及裝置藝術,給予參與者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的全新體驗。此裝置擁有一個巨大的地面視頻投影,一些三維粒子圖案和黑白線條在畫面上不斷閃爍,並延伸到觀看者腳下,觀看者可以脫掉鞋子走到投影下。與此同時伴隨著畫面的變化,觀眾還可以視聽到一些極為神秘的高低頻率音樂聲效。
  • 盤點那些可以演奏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
    交流/合作 請加WX:18121118653今天小編為大家盤點那些可以演奏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音樂會即將開始,跟著旋律嗨起來!他通過對聲音的頻率、振幅大小的解析,將自己的聲音藝術延伸為圖形藝術以及裝置藝術,給予參與者聽覺與視覺相結合的全新體驗。此裝置擁有一個巨大的地面視頻投影,一些三維粒子圖案和黑白線條在畫面上不斷閃爍,並延伸到觀看者腳下,觀看者可以脫掉鞋子走到投影下。與此同時伴隨著畫面的變化,觀眾還可以視聽到一些極為神秘的高低頻率音樂聲效。
  • 【資源2020099】互動裝置中國鼓
    |Playground ² 新媒體互動裝置|「活動資源網」 ² 是一個新媒體互動裝置,由法國最具實驗性的先鋒藝術家團隊 Scale創作,並與POE 聯合呈現。互動按鈕「舞毯互動」 - 通過16塊六邊形舞蹈感應區域,每個六邊形對應觸發不一樣的鼓點節奏,支持同步觸發,呈現超過20萬億種節奏組合可能性。體驗者可以隨意舞動,創造屬於自己的節奏。
  • 最新互動裝置藝術作品「BLOOM」
    ©Tom Montagliano羅切斯特彭菲爾德一間不起眼的針灸和整體醫學診所驚現最新而巧妙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此裝置藝術作品是一個二十面體(或20面的幾何結構)-由30個螢光燈管組成,這些螢光燈管由3D列印的五叉式接頭鉗工融合在一起。每個燈管包含150個led燈,總共4500個單獨的燈被排列成條狀,盤繞在燈管內的木榫上,用羊皮紙包裹。裝置藝術作品裡面有一把椅子,一個毯子作為臨時的靠枕,還有一副耳機。穿過一個三角形開口,然後你就可以在裡面安頓下來。
  • 化學元素周期表符號創作的互動裝置藝術作品你見過嗎?
    ©Erwin Redl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奧裔美籍藝術家歐文·雷德爾(Erwin Redl)的燈光互動裝置藝術作品「 GeNeSiS」,此項目位於羅德島大學博普雷化學與法醫學中心的中庭,由480個LED燈板組成。此裝置藝術作品最有趣的地方是它通過元素周期表的符號來演奏詩歌。
  • 【資源2020136】新媒體互動裝置中國鼓
    |Playground ² 新媒體互動裝置|「活動資源網」 ² 是一個新媒體互動裝置,由法國最具實驗性的先鋒藝術家團隊 Scale創作,並與POE 聯合呈現。互動按鈕「舞毯互動」 - 通過16塊六邊形舞蹈感應區域,每個六邊形對應觸發不一樣的鼓點節奏,支持同步觸發,呈現超過20萬億種節奏組合可能性。體驗者可以隨意舞動,創造屬於自己的節奏。
  • 國內外最流行的互動裝置藝術玩法,全在這裡了!
    在新媒體藝術不斷興起的今天,互動裝置藝術作為新媒體藝術的重要分支也不斷出現在演出、燈光節、藝術展、展館、品牌活動等等場合中,應用愈加廣泛、形式也更加多樣化。互動裝置究竟是什麼?如何開始設計一個互動裝置?互動裝置有哪些創作手法與理念?
  • 創意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大集錦(一)
    >交流/合作 請加WX:18121118653科技在不斷創新,越來越多有趣、互動方便又好玩的裝置藝術作品出現在大家眼前,不斷給人們帶來視覺藝術衝擊,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和滿足了大家對有趣事物的好奇需求。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了10組創意十足的互動藝術作品,快來雲欣賞這組視覺盛宴吧!圖片來源:Living SpiritsLiving Spirits的藝術作品利用技術促進有意義的觀眾互動,這種觀眾參與最終用於加強他們作品所傳遞的信息。思想的結晶是一種LED裝置,裝置的藍色令人迷戀。
  • 2018SM廣場【聖誕交響曲】互動裝置藝術
    2018香港聖誕美陳活動大盤點2018香港聖誕美陳大集錦(上)2018 SM Supermalls 聖誕裝置藝術廈門SM聖誕「禮」程奇妙開啟,迎接從天而降的禮物香港旅發局斥資2300萬打造「國際燈光藝術展」世歐廣場
  • 裝置丨藝術家的沉浸式藝術裝置,永遠不缺想像力
    伴隨夜遊經濟火爆,夜遊項目中沉浸式夜遊順理成章的成為各大景區的首選,而採用各種各樣的新媒體藝術裝置來營造沉浸式的氛圍則是最常用的手段,今天小編給大家搜集了一些全球具有代表性的沉浸式藝術裝置,一起來欣賞下吧!2020振蕩是Miguel Chevalier的作品,他是虛擬藝術和數字藝術的先驅之一。
  • 聲音裝置|演奏者是你,也可以是建築、光或海浪
    聲音裝置藝術不僅僅是發條驅動的音樂盒、異形的發聲物、帶聲音的裝置作品,正如裝置藝術的分支大地藝術(Land Art)以及場域特定藝術(Site-Specific Art)一般,同樣有一種聲音裝置,它們侵蝕著空間,侵蝕著周遭場域,將建築空間或自然空間轉化為一種聲音的容器。
  • 科技景觀|玩轉互動裝置設計
    GeeksArt打造的一件互動燈光藝術裝置作品。The Planck Universe池田亮司The Planck Universe是日本音樂作曲家、視覺藝術家池田亮司的作品,他通過對聲音頻率、振幅大小的解析,將自己的聲音藝術延伸為圖形互動裝置藝術,給參觀者帶來視覺和聽覺的全新體驗。
  • 「互動藝術」如何互動?
    但事實上,早在上世紀20年代就出現了「互動藝術」實踐的雛形,最早的「互動藝術」是邀請觀眾「觸摸」作品、「走進」作品,打破傳統的藝術欣賞方式。「互動藝術」帶來了遠遠超過預期的的美學影響。傳統藝術形式的支持者也不得不承認,計算機的介入平衡了藝術高冷的氣質,作品的價值不再局限於固有的形式,與觀眾的「對話」越來越多地定義了藝術創作的新面貌。「互動藝術」包含很多層面,從早期鏡面裝置的使用,將觀眾形象呈現在藝術作品中,到電視、影像、網絡的加入,越發豐富了「互動藝術」的形式。
  • 裝置藝術家華成:人人都愛裝置藝術
    ,研究的方向是裝置藝術。裝置藝術是一個比較新的藝術門類。相對於傳統藝術來說,裝置藝術更為開放,通過融合各種材料、融合聲光電,營造出來一個場景的打造,形成一個裝置,並與觀眾發生一個感應,達到能夠吸引觀眾、讓其有興趣參與進來的效果。
  • 這些藝術裝置作品,創意十足、高級還很有趣
    Core是由1024創意工作室設計的視聽裝置,並在2019年巴黎愛樂廳的電子展覽會上首次亮相。CORE將音樂轉化為動感的光線,以空間的形式體現,通過振蕩讓音樂能被看見。CORE / REBOOT 2019是1024為CORE特別創作的原始組合視聽作品,它是一種能與特殊製作的3D燈光秀同步的實驗性音樂曲目。
  • 別人家的互動藝術裝置|可以一起玩一起嗨,共同創造互動藝術體驗
    >交流/合作 請加WX:18121118653由波蘭最大的音樂節之一「MęskieGranie」委託創作的互動式輕型裝置藝術。該裝置藝術作品由15個鼓組成,這些鼓會觸發光波,向漂浮在該地區上空的一個3米高的氦氣球體傳播。邀請觀眾共同打鼓,共同創造一個視聽奇觀——其強度取決於擊鼓的速度和強度。這實現了創造互動藝術體驗的主要目標,觀眾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參與活動,而不是被動地享受音樂,聚在一起玩。
  • 互動式裝置藝術欣賞
    Cabrini醫院入口LUMES互動牆本來一面平淡無奇的牆,突然間因為你的經過讓讓上面的燈光圖案生動起來,更好玩的是,你還能跟它進行互動!可以是你喜歡的菠蘿,也可以是你喜歡的花朵,絕對讓你眼前一亮。水上的互動藝術水幕電影產生於上個世紀80年代後期,隨著技術的革新,和其具有無與倫比的光學效應。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在大型活動之中。
  • 2018 SM Supermalls 聖誕裝置藝術
    在SM North EDSA的聖誕裝置藝術中與你所愛的人分享樂趣,展現俏皮和超凡脫俗的一面顯示屏是一個交互式燈光裝置,可以根據音樂提示改變顏色。 靈感來自夜空的美麗,這是你聖誕自拍的絕佳聖地!在燈光隧道中或是在SM Iloilo的Southpoint聖誕裝置藝術中度過一個神奇的時刻。
  • 噓,傾聽世界的聲音 | 聲音互動裝置
    隨著數位技術的不斷進步,藝術家們已經能夠把聲音與視覺藝術等內容相結合,製作出新媒體交互作品,讓聲音不僅可以聽,還可以看。下面這張牆是一面可以留存聲音的多功能藝術裝置的牆壁,RedPaper Heart團隊通過自己定製的杯型科技裝置,對嵌入牆內的傳感器可作出反應,每個單元都能被激活,連接到不同的美麗故事。
  • 投石科技藝術時鐘24裝置鑄造時間的藝術
    時間讓世間萬物不斷在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