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啤酒侯孝海:「刀尖向內」關廠,才能更好的提升效率

2020-12-18 海峽網

企業要想有大發展,就必對標先進的企業,華潤雪酒的參照物對標是百威和嘉士伯,要想趕超它們,就要不斷的優化產能、提升產能效率,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擁有更多的主動權和成本優勢,因此,華潤啤酒CEO侯孝海把「刀尖向內」開啟了一場大變革,不斷的關閉落後產能,開啟新的產能優化,這樣做的目的是提升生產的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管理的水平、提升人員的專業能力。

雪花啤酒位於東北的工廠 圖片來源:華潤啤酒

7月19日,有媒體報導,華潤啤酒未來平均每年將要關廠3家。對於關廠計劃的詳細內容,華潤啤酒將在8月下旬的業績公告中對外明確本年度關廠計劃。關於具體每年關廠數量,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沒有得到華潤啤酒方面的及時回應。

但另一則消息同樣令人側目。7月6日,中國啤酒行業門戶網站中國國際啤酒網刊登了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新增12萬聽小時包裝線項目的中標變更公示。由於哈爾濱安裝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放棄中標資格,按照相關法規,排名第二的中樂建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中標人。預計中標價格3000多萬元的項目到明年1月竣工。

「內部整合的大面積改革已基本到了尾聲。未來的工廠關閉是常態化的關閉,和大工廠的建設和專業化建設同步。」去年底,曾同時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和哈佛商業評論採訪的侯孝海早有全盤規劃。

「感謝這些離開的人,他們為雪花啤酒贏得了未來發展更大的機遇和能量。如果雪花啤酒將來和現在發展不錯的話,軍功章絕對首先要頒給他們。」

啤酒行業作為先進位造業,在發展黃金期用跑馬圈地應對激烈競爭,導致產能利用率嚴重不足。在國內,大幹快上的不止雪花啤酒一家,青島啤酒、重慶啤酒、燕京啤酒……比比皆是。一靠併購,二靠擴建,三靠新建。過了快速發展期,遍地的啤酒廠產銷參差不齊,有的成了包袱或雞肋。

第二個弱點是品牌屬性不強。消費升級了,啤酒要跟消費者有互動,有場景,他才能真正認為這個品牌是你的。品牌重塑,立足高端,同樣需要公司變革。

到去年底,華潤啤酒共關了30家工廠,全行業關廠最多。

「我們關閉最快,沒有發生任何後遺症。這場仗打得非常不錯,但很艱難。」侯孝海說,在中國關閉工廠,比較難,關國有工廠,更難。關中央企業的工廠,難上加難。去了歐洲他才知道,關廠比中國難。但不關不行。

關廠的實質是裁人。華潤啤酒旗下的華潤雪花啤酒有限公司(下稱雪花啤酒)從五萬多人「優化」後只剩下兩萬八,三年之內完成。「連私企都沒人這麼幹的。」侯孝海說,一般的國營企業堅決不幹,重要企業連門都不要想的事,雪花啤酒幹了。

「人到中年,拖家帶口,真的不容易。有的老職工畢生就在雪花工廠,為了雪花啤酒未來的發展,犧牲自己自謀出路。雪花今天改革的成效,跟他們做出的貢獻密不可分。我們只能用良好的政策和激勵來感謝他們。」侯孝海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說。

「我們的政策是參考行業裡員工優化最好的水平,N(工作年限)+3(年限),也是大公司最好的水平。」侯孝海透底,雪花啤酒特別比較了百威英博和嘉士伯,還把啤酒行業裡其他外企的數據分析完後,制定了一個略高於外資公司的費用補償政策。具體而言,補償標準比外資公司高了一點點,既符合央企特點,又滿足了關愛員工還不能高得太過分。

「三年裁員,政策從未改變,一以貫之。」他說,一旦隨便更改,大家都打報告。

但沒有一種政策會讓所有人都滿意。

「肯定有部分員工不滿意的,就要做說服和各種工作。」侯孝海想起一件事。有個領導提醒他辦公室裡準備一瓶辣椒水。在四川呆過很長時間、喜歡吃辣椒的侯孝海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後來才明白意圖:領導怕減上萬人、關幾十家工廠的他不小心吃虧。

「我們有專項小組對每一個人,發動員工親戚、家人一起來勸說。」侯孝海回憶,有個司機得離開,專項小組把他以前所有領導都找來了,還不行,就把他兄弟姐妹從其他城市請過來幫忙。還有老公願意,老婆不願意的。各種情況,比較複雜,只能一人一冊或一戶一冊,然後做出服務。

「細緻的工作,勝過所有的政策。」侯孝海深有體會。

除了補償,幫助員工再就業同樣重要。

雪花啤酒在各個工廠成立了再就業辦、困難職工辦和困難救助辦。「我當時說了,就算一個員工都不去這些辦公室,也得把牌子給我掛起來!你可以不需要我,但我們願意幫助你。你想跟公司打官司也行,我們提供第三方法律援助。」侯孝海說,這樣做下來,小事兒肯定有,但沒出大事。

關完一家工廠還要開會檢討、復盤。一溜兒關下來華潤啤酒不斷總結,比如確定關廠了,工廠的牌子就要提前拆下來;所有的登高處都要上鎖。對待困難戶和孕婦,要仔細再仔細。

三年下來,雪花啤酒大部分工廠整廠全關,很多廠長自己關掉自己,最後也走了。但雪花的改革也初見成效。

2019年的財報相當亮眼。華潤啤酒當年的綜合營業額為331億元,雖同比增長4%,但股東應佔綜合溢利同比大幅增長34%,為13億元。增幅主要來源除收購喜力中國帶來的貢獻和無企業年金計劃撥備外,排在最前面的兩條原因分別是實施產能優化導致固定資產減值虧損減少,效率提升令成本節省。去年,公司確認的固定資產減值及存貨減值分別為7億元及3.52億元。

有關有擴

「未來的工廠關閉是常態化的關閉,和大工廠的建設和專業化建設同步。」

侯孝海去國外考察後致力於做的事情是,把該做大的工廠做大,發揮集約化的魅力。

「中國啤酒過去低價酒低,地域性品牌比較強。通過整合後,全國性品牌突出,產品價格提升。是消費升級和交通改善讓啤酒瓶可以走得更遠。」侯孝海坦言,原來1000個啤酒瓶只能走150公裡外,現在走三四百公裡都行。所以,他認為一個省其實一個啤酒廠產能就能覆蓋。

7月17日,青啤股份(600600.SH)在山東平度智慧產業示範園舉行了100萬噸啤酒擴建項目的竣工儀式。總佔地面積808畝的項目規劃啤酒總產能高達200萬噸/年,被稱為世界最大的單體啤酒生產廠。

不光青啤股份在建,華潤啤酒也有這樣的大工廠。疫情期間停產的武漢工廠佔地500多畝,年產啤酒100萬噸,是雪花啤酒重要的基地工廠之一。不少高端和特色啤酒均產於此。由於復工較晚,浙江蕭山公司上半年曾接手由武漢工廠生產的雪花臉譜系列、勇闖天涯superX、雪花純生啤酒等品種。現武漢工廠已完全正常生產。

2019年上海酒博會上的雪花啤酒展區 文靜攝

按照侯孝海的設想,新擴建的雪花啤酒工廠,單體產能規模至少要在100萬噸左右。

產能優化不止是產能大轉移,還有聽裝線的上馬和瓶裝線的調整。

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簡稱黑龍江工廠,是華潤啤酒自建工廠。從2006年發展到現在,一期二期改造多年後已是老廠。按照59萬噸的設計年產能,黑龍江工廠不在關閉之列,但需要改造,比如增設聽裝生產線。

讓華潤啤酒願意擴建的還有喜力中國的工廠。2019年年報首次披露了華潤啤酒的併購成效:加上收購喜力中國的影響,去年,該公司中高檔啤酒銷量同比增長8.8%,啤酒整體平均售價同比上升2.8%。

去年底,浙江省嘉興市人民政府與華潤集團籤約,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在大消費板塊,華潤雪花啤酒規劃3億元左右,擴建喜力啤酒嘉善工廠,產能從目前的20萬噸擴建到30萬噸,全面推動喜力啤酒轉型升級。

這是繼去年4月29日,華潤啤酒收購喜力中國的交易完成股權交割後,對收購品牌的大投入。

華潤啤酒的「刀尖向內」的改革,成效顯著,到2019年底,雪花啤酒的工廠從98家減少到74家,年產能約2050萬噸,產能利用率提高到53%;華潤啤酒產能從目前的20萬噸擴建到30萬噸,從這些看得見摸得著數字中,能夠看出改革的「碩果」,因此,華潤啤酒CEO侯孝海有信心帶領華潤啤酒在未來3-5年實現企業戰略目標。

免責聲明: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繫(18731251601),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華潤啤酒侯孝海:關廠是去除落後產能,開廠是引進先進工藝
    關於具體每年關廠數量,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沒有得到華潤啤酒方面的及時回應。但另一則消息同樣令人側目。7月6日,中國啤酒行業門戶網站中國國際啤酒網刊登了華潤雪花啤酒(黑龍江)有限公司新增12萬聽小時包裝線項目的中標變更公示。由於哈爾濱安裝建設有限責任公司放棄中標資格,按照相關法規,排名第二的中樂建業集團有限公司為中標人。預計中標價格3000多萬元的項目到明年1月竣工。
  • 華潤雪花啤酒侯孝海:堅持去產能提質增效 推動高質量發展
    而這份成績單的背後,正是得益於產能的持續優化、產品結構的進一步提升,再加上收購喜力中國所帶來的貢獻。而在未來一段時期內,華潤啤酒產能優化還將持續推進。"為什麼要關廠?其實就是總體產能過剩,不僅過剩還不平衡。瓶子多了,聽(裝)少了,這個地方多了,那個地方少了。所以通過關廠,我們叫產能優化。因為有關也有建生產線,整個產能才匹配。"
  • 華潤啤酒通過關廠提升利潤,一年裁員7000人,侯孝海稱實現了彎道超車!
    近年來,啤酒行業通過提價、推高端的方式,實現了利潤快速增長,而作為啤酒行業的龍頭品牌,除了提價、推高端,在侯孝海(華潤啤酒CEO)執掌之下,華潤啤酒還在藉助關廠
  • 對話華潤雪花啤酒董事長兼總經理侯孝海——「雪花」飄揚潤市場
    華潤雪花啤酒的付出得到了豐厚回報。經歷了2月份至3月份的虧損後,公司銷售量在隨後幾個月內穩步增長,二季度整體銷量恢復到往年水平,6月份銷量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上半年淨利潤逆勢增長11%。事實上,經過20多年快速增長,啤酒行業產銷量已於2014年進入瓶頸期,全行業均面臨著產能過剩、增長放緩、增量下滑的局面。為此,各大酒企紛紛尋找突破口。彼時,侯孝海已經意識到,通過大規模整合併購「以量取勝」的時代已經過去,必須轉型到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上來,「唯有更好的啤酒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 雪花啤酒優化產能「關、建」並舉 大工廠專業化建設同步推進
    所以通過關廠,我們叫產能優化。因為有關也有建生產線,整個產能才匹配。」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00291.HK 下稱華潤啤酒)CEO侯孝海表示,行業都在關廠。雪花啤酒關廠不是最早的,但是啤酒行業最堅決、關得最多的。侯孝海一次去美國,當地一家企業問他管理多少家工廠?他回答道:「我管理93家工廠。」「我都想像不出來。
  • 華潤收購喜力中國資產內幕:侯孝海啤酒戰"方法論"
    7個月後,2018年8月3日,華潤啤酒和喜力集團共同籤署後來被稱為「很少見的成功大交易」的協議。同年11月5日,雙方籤訂正式協議。近日,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復盤了這起啤酒併購案,同時也是首次對外披露內幕細節。
  • 華潤雪花啤酒侯孝海:華潤啤酒與喜力中國「多個意料之外「的經典併購
    而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身為華潤啤酒(控股)有限公司(00291.HK,下稱華潤啤酒)CEO侯孝海抓住時機,果斷出手收購喜力中國,開始高端市場布局。近日,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復盤了這起啤酒併購案,同時也是首次對外披露多個意料之外的細節。
  • 萬馬奔騰強者恆強 侯孝海帶領華潤啤酒在高端化之路上闊步前行
    在渠道大會上,侯孝海做了詳細介紹。首先,第一個"3",是有質量增長、轉型升級、創新發展。這是針對華潤雪花啤酒過往做的事。一是"甩包袱",把最大的公司的包袱甩掉,例如關廠調整等。二是"強基礎",把過去整個基礎的管理能力、管理思路、管理理念做徹底的轉變。三是實現"蓄能量"的工作,例如跟喜力的合作,引領變革,積蓄更大的品牌能量。
  • 華潤啤酒攜手渠道夥伴決戰高端 侯孝海信心滿滿提出五年超越對手
    ,向高端戰略轉型。",確實頂著巨大的壓力:三年來,華潤雪花關閉了25家啤酒廠,員工人數減少了近3萬人。,我們把過去整個基礎的管理能力、管理思路、管理理念做了徹底的轉變,瞄向質量,瞄向轉型,瞄向創新,使得公司全國各地變成一個公司,執行力無比強大。
  • 侯孝海在華潤啤酒渠道夥伴大會上闡述"加速度" 決戰高端一年更比...
    "今年是我們'十三五'戰略收官之年,也是馬上開啟'十四五'戰略之年,在這個歷史交匯點,雪花啤酒將要開啟更大的一個夢想。"華潤雪花啤酒(中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侯孝海認為,啤酒行業的勢能正在向雪花加速積聚。
  • 高端啤酒市場競爭激烈,華潤雪花啤酒用亮眼成績突顯黑馬潛質
    據介紹,華潤雪花啤酒為落實高端化戰略,完成對喜力中國股份的收購,受益於產品結構提升,其中高檔啤酒銷量按年增長8.8%,使整體平均銷售價格按年上升2.8%。從銷量來看,其報告期內完成啤酒銷量1143.4萬千升,同比上漲1.3%。
  • 七大戰略舉措開啟華潤啤酒再造轉型 收購喜力中國打響國際品牌
    經歷了2月份至3月份的虧損後,公司銷售量在隨後幾個月內穩步增長,二季度整體銷量恢復到往年水平,6月份銷量更是創下了歷史新高,上半年淨利潤逆勢增長11%。堅持高端化發展除了要了解疫情期間的市場動向,敦促侯孝海"馬不停蹄"走市場的另一個原因是,為華潤雪花啤酒新戰略的實施提供市場依據。
  • 業績快報 | 華潤啤酒2019年淨利增長超34%,收購喜力中國向高端市場...
    有關增幅主要源於:自2019年4月29日完成對喜力中國的收購以來,喜力中國所作出的貢獻;集團實施產能優化所產生的固定資產減值虧損同比減少;效率提升以致成本節省等。 報告期內,集團整體啤酒銷量按年上升1.3%至約114.34億升。同時,受益於品牌重塑戰略,產品結構進一步提升,疊加收購喜力中國所帶來的貢獻,集團中高端啤酒銷量按年增長8.8%,使整體平均銷售價格按年上升2.8%。
  • 華潤啤酒謀奪高端市場龍頭:狼性凸顯捆綁經銷商「搶客」,啤酒業將...
    華潤啤酒(00291.HK)終於亮劍了。近日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在首屆全國渠道合作夥伴大會上表示,預計到2022年,旗下高端銷量能夠接近主要的競爭對手或者行業內量大的對手,預計2025年高端、利潤和市值均實現反超。
  • 華潤啤酒:三到五年反超百威
    侯孝海在會上提到,按照計劃,華潤啤酒希望在2020到2022年實現在高端產品的份額上接近於主要的競爭對手,進而在2023到2025年實現反超。雖然會上侯孝海沒有明確點出反超對象,但不難判斷,2019年佔據中國高端啤酒46%的市場份額的百威,將是這家公司要追趕的主要目標。華潤啤酒CEO侯孝海。
  • 操盤喜力的華潤啤酒半年賺20億!CEO說決戰高端的重大機遇來了
    侯孝海在會上表示,該公司在上半年分別關閉了位於湖南和吉林的一家啤酒廠,並順利完成了員工安置工作。據其介紹,在緩解了產能負擔和產業結構矛盾的問題後,產能優化已非華潤啤酒工作的「重中之重」,但這方面仍有繼續提升的空間。「我們現在(把產能優化)叫做常態化、日常化的管理。」侯孝海透露,目前很難預測未來會繼續優化的工廠數量,但大規模的產能優化規劃基本沒有了。
  • 2020開年遭遇「黑天鵝 」,華潤啤酒拿什麼打敗百威亞太?
    華潤啤酒CEO侯孝海表示,「國內啤酒競爭已經進入決戰階段。華潤啤酒從大到強,決戰就需要在高端啤酒方面打敗百威。」華潤啤酒打敗百威的底牌來自哪裡?業內普遍認為,華潤啤酒「叫板」百威的底牌源於喜力。那麼,喜力能否成為華潤啤酒手中的一張王牌?
  • 最冷啤酒季:華潤雪花營收下降半年賣174億,三年關27家工廠
    華潤啤酒方面介紹,這與公司關廠降低成本,以及發展喜力等高端品牌有關。啤酒行業整體低迷背景下,2017年起,華潤啤酒持續關停工廠。截至2020年6月底,已關廠27家。同時推出喜力銀星、雪花馬爾斯綠啤酒、黑獅白啤等售價更高的高端新品。華潤CEO侯孝海介紹:「華潤已經最大,但不是最強。啤酒競爭已經進入決戰階段。
  • 華潤啤酒開啟第二個三年計劃,向中國高端啤酒頭把交椅發起衝擊
    撰文:Ethan信息源:界面、小食代、中金、百威亞太招股書近日,在2020年華潤雪花啤酒全國渠道合作夥伴大會上,華潤啤酒CEO侯孝海再度強調了「決戰高端」這一關鍵詞,並提出要在2025年拿下中國高端啤酒「第一」。
  • 喜力集團CEO六月卸任 任期內促成喜力與華潤啤酒聯姻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喜力集團CEO六月卸任,任期內促成喜力與華潤啤酒聯姻 喜力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Jean-Franois van Boxmeer將在今年6月1日正式卸任。此外,作為全球第二大啤酒生產商,喜力預計上年盈利與預期一致,按年增3.9%至40.2億歐元,今年營業利潤將增長數個百分點。由於銷量及價格增長,加上消費者轉向購買更昂貴的產品,成本適量增加,導致營業利潤增長數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