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肺病,可以扎太淵穴,簡單安全有效!

2021-02-12 馮家人

周末休息刷了幾集《老中醫》電視劇,有一段經典臺詞:

電視劇《老中醫》

值得深思的一段話

病人:我有的是錢,只求這條命,如果你能把我的命治好,我絕不虧待於你……

翁大夫:病已入膏肓,無回天之術....

家人:我們不怕花錢

翁大夫:銀子雖然金貴,可是碰上命了,就如塵土一般!

健康不是第一,而是唯一,臟器出了問題 永遠沒有配件更換,提前預防,且行且珍惜!!!

看完這段臺詞,句句扎心,有沒有?

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倪海廈老師說【太淵穴】,太淵穴的主治功能治療心律不整,肺虛,以及針灸補瀉手法。

再來是太淵,太淵穴呢,《難經》說「脈會太淵」,寸口脈會太淵,太淵是俞穴。太淵屬土。陰陽五行來說是土生金。既然是土生金,土是媽媽嘛,手太陰肺經的母穴就是太淵手太陰肺經的子穴就是尺澤,本穴就是經渠。 

每個經絡都有子穴母穴,陰經就是木火土金水,陽經就是金水木火土。

太淵脈病治此。脈怎麼會有病呢?這個脈跳跳停停,西醫叫心律不整 ,可以在太淵治療。你摸到脈後,先用指甲切一下,把脈切開,針再下進去。這個穴道剛好在筋和血脈的中間,不要扎到筋上面,扎到筋會很痛。一開始我就說過,穴道不會在筋上面,穴道都在兩個中間,一定在縫隙裡面。筋和血脈中間的地方,不用指甲去切的話,一紮下去就是脈,然後就會腫一塊起來。 

太淵是母穴,既然是母穴,所以肺虛,肺家的虛症在這治,久咳為虛,咳好幾個月了,為虛症,在太淵下針。

 

我們在介紹穴道,中府雲門天府俠白尺澤孔最,我們是一路從身上往四肢走,因為我們介紹穴道是按氣血流注的方向來說的,所以太淵要補的話是對著大拇指方向為補。因為氣是這樣下來的,對著身體方向是瀉。如果沒有對到方向,平補平瀉也可以,因為穴性是母穴,只要針扎到就是補。肺經裡面很多到處都有咳嗽的治症,只要是久咳就是虛症,久咳為虛,都在太淵下針。 

【針灸操作】

避開橈動脈,直刺0.3-0.5寸。

【課程回顧】

昨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倪海廈老師說【反關脈】,反關脈與經渠穴,因為他們的位置相近,以及補瀉手法!

公眾號倪海廈老師課程採取連載的方式,帶領大家一天學點中醫,關注公眾號,就可以每天連載看了。學好中醫,保護自己的健康,但求天下無疾!

如果你認為本文有益,轉發出去,讓更多的人一起學習中醫!

     

 馮家人

  堅持分享中醫

        養生的公眾號      

       

     長按二維碼   關注

相關焦點

  • 針灸穴名解——肺經腧穴 太淵
    太淵 【別名】  大泉、太泉、鬼心。 【定位】  在腕掌側橫紋橈側,橈動脈搏動處。 【特點】  為手太陰肺經原穴,八會穴中的脈會。 【主治】  外感,咳嗽,氣喘,咽喉腫痛,胸痛,無脈症,腕臂痛。 【來源】  本穴最早見於《靈樞·九針十二原》。 【釋詞】  太,古作大,亦作泰,同大而有加甚之義。
  • 神技坊:每日一針——迎香穴(鼻寒、目赤腫痛、口眼歪斜)
    尤其是當您上齒牙痛時,指壓迎香穴,可以快速止痛【穴位配伍】鼻塞不聞香臭:迎香、人中、上星、太淵(《楊敬齋針灸全書》)。多涕:迎香、上星、肺俞、風池、風府、風門(《新針灸手冊》)。鼻淵:迎香、囟會、合谷、太衝(《簡易針灸學》)。
  • 傳說可以氣死醫生的按摩手穴治療疾病法
    具體治療方法: 位於食指的二間穴、手掌的魚際穴、手腕的太淵穴三個穴位。 在感冒初期, 用這三個穴位治療,可很快治癒。 把六到十二根牙籤紮成一束, 用強刺手法治療。  魚際區也稱胸腔呼吸區、只專治感冒、哮喘等呼吸道疾病的區帶。加刺食指的大腸和商陽穴、無名指的肺穴、小指的前谷、手腕的陽池會有效地防治感冒。
  • 《針灸大成》馬丹陽天星十二穴,用好十二穴,幾乎可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明朝的一位醫生因為用穴的方便性,以及有效性,發展了十二個穴道,在《針灸大成》中稱之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十二個穴道都是在「正經」上面,而且都是屬於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絡穴或大關節上的穴道等,臨床應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幾乎這十二個穴道,已經可用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 肺病患者適合吃什麼?食療菜譜有哪些,吃這些或能緩解肺病
    肺作為身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一旦出現問題對身體的健康影響還是蠻大的,所以發現肺病後一定要儘早治療。日常除了用藥物控制肺病的病情之外,也可通過飲食的方式來改善和緩解肺病。生活中有哪些食療的菜譜適合肺病的人吃呢?
  • 彭靜山獨特取穴大揭秘:一點二穴三線四面
    「一點」就是每次只選用一個穴,只用一針,扎一下而達到治療目的,又叫「一針療法」十四經只有任脈、督脈是單行穴。
  • 每日一穴:心俞
    心俞為經穴名 。出《黃帝內經靈樞·背腧》。屬足太陽膀胱經。心俞是心的背俞穴。心即心臟,俞即輸注,本穴是心氣轉輸於後背體表的部位,故名心俞。
  • 十四經穴歌
    手太陰肺經經穴歌(共11穴):  手太陰肺十一穴,中府雲門天府訣,俠白之下是尺澤,孔最下行接列缺,更有經渠與太淵,魚際少商如韭葉。 手陽明大腸經經穴歌(共20穴):手陽明穴起商陽,二間三間合谷藏,陽溪偏歷復溫溜,下廉上廉三裡長,曲池肘髎五裡近
  • 道醫穴解:足陽明胃經之厲兌穴
    什麼病呢,比如鼻淵,陽明胃氣積熱而不降,導致太陰肺氣不升而不宣,鼻塞鼻淌黃涕(胃積熱故涕黃,肺氣不宣故鼻塞),此穴主之,配伍太淵或者魚際有奇效。厲兌善於治療肺胃不和諸病,主要是陽明胃盛而太陰肺虛的病症。厲兌為足陽明胃經之土中金穴,是為胃經子穴,胃經五行為土,此穴五行為金,土生金,金為土之子。實則瀉其子,故胃經實證多取厲兌穴瀉之。
  • 性功能要穴—新八髎的取穴方法
    謝文志氏說:「目前對於腰痛牽引少腹、季肋之下以及竄至腹股溝部疼痛(骶業神經炎、肌纖維炎等)取八髎穴,其療效尤為顯著」,鄭魁山氏進一步指出:「上髎與次髎、中髎、下髎合稱八髎穴,是治療婦科和二陰疾患、腰痛的常用穴」,而劉冠軍氏則把其主治作用歸納為「理下焦,利腰腿」六字概括之。次髎穴乃八髎之一,是足太陽膀胱經腰骶部的重要腧穴。
  • 自己在家怎麼按摩豐胸 簡單不花錢的方法就可以
    在了解人體穴位的同時,需要注意一定要知道什麼穴是什麼穴,不要只看理論,在實踐之時,最好找一個專業人士諮詢以下,以免因為亂按穴位引起意外不適。怎麼按摩豐胸第二步:擠壓乳房怎麼按摩豐胸?右手食指和中指並在一起,然後從下向上開始用力按壓,注意力度最好以微微有痛感為好,太輕了沒效果,太重了,容易傷到自己。每次按壓要停留五到六秒鐘,然後再緩慢的放開,這樣就可以對乳房形成一個按壓。
  • 5分鐘看懂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康復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指一組氣流受限為特徵的肺部疾病,氣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進行性發展。常見的病因有:吸菸、職業粉塵和化學物質、空氣汙染、感染、氣道、肺實質及肺血管的慢性炎症等。臨床症狀為咳嗽、咳痰、喘息、氣短和呼吸困難,晚期患者有體重減輕和食慾下降等。
  • 孫思邈曾說,此穴無所不治!3個動作拉開它,大病惡疾都遠離!
    歷代醫家多認為:膏肓穴有補益虛損、養肺調心的作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肺氣虛弱所致的咳嗽、氣喘、骨蒸盜汗、肺癆等病症;心氣不足、心火上擾所致的癲狂、健忘、遺精等病症;各種原因所致的羸瘦虛損。膏肓這個穴位比較隱蔽,針不方便扎進去,手也難以按到,想要活動膏肓,最好的方法就是通過艾灸和自我鍛鍊。膏肓穴是人體膀胱經上的一個大穴,在後背肩胛骨旁。
  • 2020年10月1日子午流注逐時開穴
    (點穴方法:每個穴位順時針揉壓30-100下+逆時針揉壓30-100下+垂直點按30-100下;不適合揉按的穴位可以用指甲切壓30-100下。其他注意事項請參閱本號的有關文章或視頻。) 壬寅時(3點-5點):崑崙穴、申脈穴、後溪穴、公孫穴、內關穴;曲泉穴(肝經虛證);尺澤穴(肺經實證)。 癸卯時(5點-7點):照海穴(男)、列缺穴(男)、內關穴(女)、公孫穴(女)、申脈穴、後溪穴;太淵穴(肺經虛證);二間穴(大腸經實證)。
  • 天宗穴
    天宗穴的位置:位於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天宗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天宗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天宗穴的位置】    天宗穴位於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貼在右肩膀二分之一處,中指指尖位置即是)。
  • 第二章 楊維傑經絡思路在董氏奇穴的應用 第一節 循經取穴思路與董氏奇穴
    因此透過經絡可以治療人體內外之病。以循經療法為主要思路結合奇穴與十四經穴,並與臟腑功能結合,臨床非常實用。少商、土水(魚際)、地士(孔最)、曲陵(尺澤)等穴可治咽腫痛。本經的特點:不論在呼吸系統病、心臟病或肺經之病,均系淺針有效,針刺不可過深。此即所謂以皮治肺。戒菸針列缺透陽溪,皮下橫針,亦治肺也。又本經和大腸經有著陰陽關係,所以病症上也密切相關,在臨床上不能不重視。喉痺(扁桃體炎)、鼻衄(鼻出血)均系肺部氣管上的病,皆可以肺經主之。
  • 站樁一、簡單、直接、有效
    站樁時間到了,雙手自然緩緩下垂,收身,雙腳緩慢併攏,自然靜立3分鐘即是收功,比較簡單。千萬不要模仿那些高深莫測的東西,否則反受其害。 7、    站樁時間的掌控,第一次站樁,能站多久,就站多久。比如開始只能站10分鐘,那麼就從10分鐘開始循序漸進站樁,直至每次一小時,或者你認可的效果即可。站樁切勿貪多,欲速則不達。並不是站樁時間越長越好,過猶而不及。
  • 飛揚穴,後枕部頭痛的常用穴,頭痛醫腳,當然腳痛也可以治
    今天我們要講的穴位是飛揚穴。飛揚穴歸屬足太陽膀經,在小腿外後方。外踝尖與跟腱水平連續中點(也就是崑崙穴)直上直上7寸的位置。或者從上往下看,在之前講治痔瘡的承山穴外下方1寸處。可以針刺,可以艾灸。正常來說虛的多用灸,實證多用針,無大毛病,養生多用灸。
  • 用「背俞穴」診病,一看就會
    艾灸配穴一覽表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收藏)最全艾灸排病反應,艾灸愛好者必收藏!【艾灸】常見病症的艾灸配穴★背俞穴是足太陽膀胱經在背部分布的俞穴,背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於背部的俞穴,並與人體內臟相互對應聯繫。:《靈樞·背俞》:「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難經·六十七難》:「陰病行陽,俞在陽。」指出五臟有病常在背俞穴上出現反應,按壓背俞穴可以協助診斷。同樣張景嶽謂:「五臟居於腹中,其脈氣俱出於背之足太陽經,是為五臟之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