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宗穴

2021-02-12 醫之艾灸

導讀:天宗穴歸屬手太陽小腸經,有豐胸美乳、治療肩膀酸痛、五十肩、氣喘等作用。天宗穴的位置:位於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詳見本文圖解天宗穴的準確位置圖及穴位療法。

   【天宗穴的準確位置圖

   【圖解天宗穴的位置

    天宗穴位於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左手搭上右肩,左手掌貼在右肩膀二分之一處,中指指尖位置即是)。

    【穴位解剖】在岡下窩中央岡下肌中;有旋肩胛動、靜脈肌支;布有肩胛神經。搜索關注醫之艾灸公眾號《moxabustion》,名師帶你學艾灸。

   【穴名解說

    天宗穴  Tiān zōng(SI11),出處《針灸甲乙經》、《靈樞·經脈》,屬:手太陽小腸經。作用:散風、舒筋、止痛。

    「天宗穴」,「天」,穴內氣血運行的部位為天部也。「宗」,祖廟、宗仰、朝見之意。該穴名意指小腸經氣血由此氣化上行天部。本穴物質為臑俞穴傳來的冷降地部經水,至本穴後經水復又氣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朝見之狀,故名「天宗穴」。

    【穴位含義】小腸經地部經水在此氣化上行天部。

    【氣血特徵】天宗穴氣血物質為地部經水及經水氣化的天部之氣

    【運行規律】由本穴循天部層次上行頭頸。

    【功能作用】生發陽氣。

   【天宗穴位的作用功效

    1、治療肩膀酸痛、五十肩、氣喘、乳癰、肩部疾病等;

    2、緩解肩關節周圍肌肉勞累、促進氣血運行,豐胸美乳、對於預防乳腺增生效果很好。搜索關注醫之艾灸公眾號《moxabustion》,名師帶你學艾灸。

    【作用功效】舒筋活絡, 理氣消腫。

    【臨床運用】現代常用於治療肩胛部疼痛、肩關節周圍炎、慢性支氣管炎等。

    【天宗穴位配伍】天宗穴配肩外俞穴治肩胛痛;天宗穴配羶中穴、足三裡穴治乳癰;天宗穴配秉風穴主治肩胛疼痛。

    【文獻摘錄】

    1)《針灸甲乙經》∶肩重,肘臂痛,不可舉,天宗主之。

    2)《外臺秘要》∶胸脅支滿,搶心咳逆。

    3)《針灸大成》∶肩臂酸疼,頰頷腫。

    4)《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肩胛痛,臂肘外後廉痛,頰頷腫。

    5) 《外科大成》∶頂疽。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療法原則】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之或水針。

    【按摩天宗穴的手法】用雙手,由頸下過肩,以中指的指腹按揉天宗穴位,如果可以正坐或者俯臥,可以請他人用雙手大拇指的指腹垂直按揉穴位,穴位處有脹、酸,痛感,先左後右,每次各按揉穴位大約1—3分鐘,也可以雙側穴位同時按揉。刮痧也是可以的。搜索關注醫之艾灸公眾號《moxabustion》,名師帶你學艾灸。

    【針灸療法】直刺或斜刺天宗穴0.5~1寸,局部酸脹,針感穿過肩胛傳導至手指。遇到阻力不可強行進針。

    【艾灸療法】艾炷灸或溫針灸天宗穴3~5壯,艾條灸天宗穴10~15分鐘。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其實「艾」很簡單

求醫不如求己,在醫療暴力的今天,

我們如何以最小的代價捍衛自己的健康?

21世紀最綠色最有效的自我療法,

艾灸療法你了解嗎?

關注醫之艾灸,名師帶您走進「艾」的殿堂!

想了解更多經絡穴位圖、艾灸知識

就找它

↓↓↓

 戳下方「閱讀原文」名師帶你學艾灸!

相關焦點

  • 《劍網3》衍天宗秘錄怎麼玩 衍天宗秘錄攻略大全
    導 讀 劍網3衍天宗秘錄怎麼玩 衍天宗秘錄 閱讀衍天宗秘錄 書籍獲取 【遷居西域】為衍天宗地圖碑銘,位置
  • 《劍網3》衍天宗門派跟寵幻狐怎麼樣 衍天宗門派跟寵幻狐推薦
    衍天宗門派跟寵·幻狐 跟寵介紹... 衍天宗即將在劍網3全新版本也就是10月29日的新版本中推出,對於這個門派大家都了解了什麼呢?最近官方又爆料了門派相關的寵物,具體是什麼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了解下吧。
  • 治療頸肩痛的「七星臺」組穴
    網上有些零星描述,肩部小腸經的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七穴呈北鬥星狀,用於治療頸肩疾病,或針灸,或按摩,多有療效。(研究生朱鍾妍)【我對七星臺組穴的點評如下】    我要講幾點,第1、2點是溯源;第3、4點講組穴原理;第5、6點講操作,這可能是大家最想知道的;第7點講客觀認識七星臺組穴。1、七星臺組穴的概念即無任何考證溯源,僅有的兩篇文章也是出自天津中醫學院畢業生之手。或許就是恩師王哲天老教授自己提出的吧。
  • 彭靜山獨特取穴大揭秘:一點二穴三線四面
    其他十二經中每一個穴都是左右對稱。每穴都是兩個,但只用一側的也叫「一點」。經外奇穴的四縫、八邪、八風都是八個點,十宣穴是十個點,十二井穴是十二個點。這都不在「一點」的範疇。若是只選用四縫、八邪、十宣、十二井裡的一個部位,仍然可以叫做「一點」。彭靜山獨特取穴大揭秘:一點二穴三線四面「二穴」,則是每次選用左右同名兩個穴,或不同名的兩個穴。
  • 秦時明月之曉夢特別篇:成為天宗掌門的修行之路,看破桎梏與陟岵
    這時,清玄的魚竿也有魚上鉤了,清玄使用天宗心法隔空引動水流,縮短了遛魚的時間。清玄一邊烤魚一邊和曉夢探討道家理論,沒有誰真正做到隨心所欲,即便是自由遊弋的魚兒也是被水束縛著。就連水本身也收到桎梏,再自由的生命也難逃命運的束縛。 秋天的一日,曉夢再次來到兩人的秘密據點,看到清玄在練習天宗的心法「萬川秋水」。清玄練習之後,一臉無奈地離開了。
  • 新門派衍天宗!校服和技能都是你想不到的……
    新門派衍天宗概念CG:衍天宗上下以天道為奉,秉持天道運行不以人事改變的理念,遠居大漠不問塵世,只觀星卜算,推演未來。然出世並非無為,入世也可能是「天道」的一環。若天命降臨,衍天宗自當義無反顧步入塵世化天下劫難。
  •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三)足陽明胃經穴圖及歌括  足陽明胃經穴圖一(四十五穴)足陽明胃經穴圖二 足陽明胃經穴圖三 足陽明胃經穴圖四(左右各四十五穴,共九十穴。)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四)足太陰脾經穴圖及歌括  足太陰脾經穴圖一(二十一穴)足太陰脾經穴圖二
  • 屋翳穴——開胸順氣,巧治乳癰
    「今天為師就給你講講屋翳穴吧!」太一接著說道。「好啊好啊!」「講這個穴位,還要從一個我早年診病的故事講起。」太一開始講述那個令他至今難忘的病例。想當年,一位中年男子走進了診室,詢問我是否可以到家裡為他的妻子診病。我有些疑惑,一個中年女子竟病重到不能來到診室嗎?「您的妻子有何不舒服啊?」我問道。
  • 董氏針灸依據什麼取穴?
    一個組穴本身即常蘊有全息意味。例如靈骨、大白並用為董公溫陽補氣要穴,治病之多,幾乎全身無所不包,療效之高,亦非其它穴位所可比擬。大白位置與三間位置相符,系大腸經俞穴,靈骨穴在一、二掌骨結合部之前,兩穴合用涵蓋俞原所經之處,若以全息律而論,大白、靈骨皆以深針為主,又深透上、中、下三焦,因此不論縱橫,此二針皆涵蓋三焦,效果之大,自是可知。
  • 衍天宗:劍三新門派出來了後,是真的打算修仙了嗎?
    這一次出現的新門派據說是衍天宗,一個會佔星術的特殊門派。小黃雞知道的第一反應:基三這是真的要開始修仙了嗎?可能是因為新門派還沒有出來的原因,小黃雞在網上不怎麼能找到大圖,找到的這張圖總覺得有一種科幻的感覺。
  • 《劍網3》新職業衍天宗,輸出輔助都全能
    《劍網3》新職業衍天宗,輸出輔助都全能 常玩MMO遊戲的朋友都知道,幾乎每個角色都有固定的特性,比如輔助缺乏輸出,而輸出則幾乎沒有功能性可言,連魔獸世界都無法避免。
  • 豐隆穴——咳嗽時,你的腿疼嗎? 那些我們錯過的腧穴陽性反應
    不是重點穴臨床就可以不用嗎? 每個穴位都有它獨特的生命,都有他在臨床中獨特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應用場景。教材裡劃了星號但沒有講通的穴位:即便是重點穴,即便是重點講了,講全了嗎?記住了嗎?第二季裡,程凱老師為我們講解了神闕、天宗、合谷、復溜、五樞、內關、合陽、安眠、定喘、水分這十個穴位。
  • 曾經八歲的孩童曉夢,竟能打敗天宗六大長老,天賦如何?
    曉夢一個不可多得的武功奇才,曾經八歲的曉夢,一人之力的少年時就一個人挑戰了天宗的六大出名的長老,可見奪命厲害的風雲人物。後來成為了現任的道家天宗掌門,由於從小就功高蓋頂,任何人在曉夢眼裡都不屑一顧,然而又有著道家最厲害的傳程寶劍「秋驪」。
  • 【會陰穴】 一穴開 百穴開
    此穴又稱會陰穴、陰蹺穴、生死竅、海底輪等。經解剖,在球海綿體的中央,有會陰淺和深橫肌;內有會陰動靜脈分支;布有會陰神經的分支。除了解剖學提供的有關知識外,海底還蘊藏著人體的許多奧秘,歷來為密宗和道家所重視。
  • 一穴開,百穴開!
    此穴又稱會陰穴、陰蹺穴、生死竅、海底輪等。經解剖,在球海綿體的中央,有會陰淺和深橫肌;內有會陰動靜脈分支;布有會陰神經的分支。除了解剖學提供的有關知識外,海底還蘊藏著人體的許多奧秘,歷來為密宗和道家所重視。
  • 人有十二井穴,1穴勝10穴,不灸太可惜!
    艾灸配穴一覽表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收藏)最全艾灸排病反應,艾灸愛好者必收藏!《玉龍歌》:「中風之症疾非輕,中衝二穴可安寧,先補後瀉如無應,再刺人中立便輕」。中衝為心包經的井穴,是陰陽經脈交接之處,針瀉中衝可糾正陰陽離決,調整陰陽平衡。心熱極盛,熱盛生風,風火相併,蒙蔽清竅所導致的中風,證見突然昏倒,不醒人事,應及時刺中衝醒神蘇厥。
  • 曲差[cī]穴,像神經般彎彎曲曲的穴!
    我們是連載的形式,按照經絡把所有穴位串起來講完,幫助大家解決記憶穴位難的問題,熟悉了穴位之後,針灸艾灸如何取穴,今天給大家分享足太陽膀胱經-曲差穴。曲差穴在哪兒呢?標準定位:曲差穴在頭部,當前髮際正中直上0.5寸,旁開1.5寸,即神庭與頭維連線的內三分之一與中三分之一交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