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驗方(附穴位圖),身上重要的30個艾灸穴位
高清經絡循行動圖,人體穴位大全!
穴位配好對;治痛翻10倍!(最全收藏版)
九種體質的艾灸方案(非常全面)
史料中這些驚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讀!
艾灸配穴一覽表
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收藏)
最全艾灸排病反應,艾灸愛好者必收藏!
【艾灸】常見病症的艾灸配穴
★
古人云,問好藥,必學中醫、學中醫,必學經絡、學經絡,必學穴位、學穴位,必了解五腧穴。五腧穴是人身上最重要的一部分穴位,今天我們就和大家分享學習一下,五腧穴中的「井穴」。
我們知道,古人對天地的認知十分超前,認為人與天地相應,人就是一個獨立的小天地,通過觀察萬物的變化,用來反映人體的變化。
劃分經絡也是一樣,古人把身體比作大地,經脈就是大地上的江河,經脈中的血液比作河水。血氣在體內的情況,如同河流一樣,由小而大,由枝流匯成幹流,身上的穴位都是這些支流細流的一份子。
井穴,則被認為是取水的源頭,經絡的源頭。《黃帝內經.靈樞 》記載:「
以上下所出為井。」點刺出血3~5滴,使血由紫黑轉淡即可。扁桃體發紅腫大,導致喉中劇痛、咽水即感困難阻塞不通者,針刺出血後可以立即減輕症狀,能進飲食。
商陽是手陽明大腸經的井穴,陽明經為多氣多血之經,商陽為經脈氣血運行的源頭。
商陽穴又在食指末端直接聯繫著相表裡的肺經,而肺為水之上源,主一身之皮毛,艾灸商陽穴可以同時激發肺經與大腸經氣。
凡外邪侵襲肌表發病時,可商陽開發皮膚之毛竅,疏洩外衛之陽,從而解表開鬱、退熱發汗。
比如便秘,多因腹內積熱、津液受灼、腸腑不通所致,通過點按或艾灸商陽,可使熱邪宣降得暢,氣機調理,水液下達濡潤腸道,促進排便。
《玉龍歌》:「中風之症疾非輕,中衝二穴可安寧,先補後瀉如無應,再刺人中立便輕」。
中衝為心包經的井穴,是陰陽經脈交接之處,針瀉中衝可糾正陰陽離決,調整陰陽平衡。心熱極盛,熱盛生風,風火相併,蒙蔽清竅所導致的中風,證見突然昏倒,不醒人事,應及時刺中衝醒神蘇厥。
救治氣厥、痰厥、暑厥,根據昏厥時間長短和程度輕重針刺深淺,昏厥時間短病情輕的可淺刺3~5mm,昏厥時間長病程重的可深刺入中指中節。
危急之時在中衝穴重力切掐,也多能促使患者清醒,收效迅速。肝經風熱或熱毒上擾眼瞼,致局部氣血瘀滯造成的麥粒腫,三稜針中衝擠壓出血5~10滴,一般1~3次即可消除眼目紅腫疼痛。
心火熾盛所致的舌體腫脹疼痛,亦可刺中衝穴放血以清心洩熱、涼血止痛。
《玉龍歌》記載:「三焦熱氣壅上焦,口苦舌幹豈易調,針刺關衝出毒血,口生津液病俱消」。關衝穴是手少陽三焦經之井穴,這個穴很小,除了艾灸,需要用指甲掐捏才能比較好的刺激到。但它用處巨大,是三焦經的出氣筒,人心裡堵悶,心煩意亂又說不出是哪兒難受的時候,就應多灸多捏關衝,把心中的氣放出去。
關衝穴還可以調理暈車,暈車的時候揉關衝穴通常管用,因為暈車是肚子裡有濁氣上來,讓人噁心,只要打幾個嗝,暈車就會大大緩解。關衝穴就是這樣的排氣口,刺激它能幫助把濁氣散一散,讓人舒服一點。除了這些像咽喉痛、急性咽喉炎,等疾病,艾灸或揉按關衝穴也有調理作用。
《內經》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經主要負責給心臟補充血液,然後讓心臟更好地推動周身的血液運行。少衝穴是心經的井穴,在五行屬木而為心之母穴,特點是清心除煩。《玉龍歌》記載:「膽寒心虛病如何,少衝二穴功最多,刺入三分不著艾,金針用後自平和」。現代人多心血不足,常有心虛之證,容易心悸怔忡、驚惕不安、健忘、多夢,或者呼吸急促心下暴痛等症狀,應該多灸少衝穴。
少澤為手太陽小腸經井穴,小指為小腸經、心經交接之處,刺既能調心氣、通血脈,又能調小腸、化精微,對婦女產後缺乳具有佳效。
《玉龍歌》:「婦人吹乳痛難消,吐血風痰稠似膠,少澤穴內明補瀉,應時神效氣調」。「吹乳」是「乳癰」的別稱,相當於現代的乳腺炎,多由肝氣鬱滯或胃熱壅盛,復感外邪,經絡壅滯結毒而成。
而刺激少澤穴可以清熱散結,宣暢乳絡疏通乳腺閉塞,使氣行血活,腫毒自消。
常灸少澤,既能疏洩肝氣的鬱結,又能瀉胃經之積熱,通經活絡,散瘀破結。以上就是人手上的6個井穴,每一個都是對應經絡的起始,活水的源頭,經常艾灸或者掐揉這些穴位,對於強化經絡功能,清熱安神,調理臟腑都有不錯的反饋,能幫助人們解決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毛病和麻煩。
☞☞進【美容院從業者微信群】,與全國美業人交流學習!請點擊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