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盈昃
1
公元701年,這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詩仙李白出生了。
李白的出生地至今都令眾多學者不解,有人說他出生於碎葉城,也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
當然有文章為證,作為李白的小迷弟範傳正就曾說過隋末「被竄於碎葉」,還有人說他生於蜀中,因為出蜀仗劍天涯的事跡太多,如此諸多猜測,弄得我都想去李白那個時代一探究竟,所以就出生地的事我就不聊了,因為不管出生在哪裡,他都長成了我們喜愛的模樣,永遠都是那個不羈瀟灑的青蓮劍仙。
李白一生都在入世和出世中做選擇,到底是求仙問道還是入仕為官,後來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的一番話使我們知曉他的選擇,「以為士生則桑弧蓬矢,射乎四方,故知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乃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我李白有大志,不願埋沒於歷史長河中,我要尋求大業。要「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奮其智能,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事君之道成,榮親之義畢,然後與陶朱、留侯,浮五湖,戲滄洲,不足為難矣。」
不知為何,看到這段話我當即想起了金庸先生說的「人生就是大鬧一場,悄然離去。」這也許是很多人的選擇,當然也是李白的選擇。
他想像範蠡一般,成就大業後醉心山水,「五湖煙水獨忘機」可是世間不如意者人生當有十之八九,權貴不願李白這般瀟灑,便在成才路上一阻再阻。因為誰都不是賀知章,會為了李太白金龜換酒為樂。
初入長安的李白想求助張垍幫忙,可張垍不願。張垍是誰?玄宗的女婿,行吧,剛開始這事便黃了。但後來他又聽說喜歡提拔後進的韓朝宗擔任荊州的長史兼任襄州刺史,當即便寫了《與韓荊州書》前去拜訪,無奈失意歸去,因為這人不賞識他。
兜兜轉轉,一年一年的,李白就在這想成大業卻無路可走的愁苦中度過寒來暑往,當然自信如李白,雖然那時諸多不如意,他還是那個輕狂男人,始終覺得自己能夠被賞識。
所以李白後來終於有機會做官了,他開心嗎?不用說,因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那些年,我李白一直希望輔佐明君,在這繁華裡,看盡河山的美,因為那其中有我李白的功勞。可是事又有不如意,唐玄宗並未讓李白做朝廷大臣協助自己,只讓他做了個侍從文人,就是翰林待詔,也就是李翰林的由來。
這種官職充其量就是娛樂皇帝妃子的,皇帝想起來了就召李白寫寫詩,享受一下文人筆下的彩虹屁。實在是與李白的政治路大相逕庭,誰不知道李白就是個傲嬌,表面看起來不屑一切,心中可想要去做官。但是此刻我們的李傲嬌只能自己展現出想歸山之意。賜金還山的他也和一般人一樣,「拔劍四顧心茫然。」
高力士給爺脫靴,楊貴妃給爺磨墨,仿佛我們眼中的李白就是這般狂妄,當然這也許就是民間的美談。李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且特別不同。要是將這些話本之語放在杜甫王維身上,我們總覺得偏了位置,可若放在李白身上,不管真偽,總覺得就該如此。
站錯隊伍,被押入獄,流放夜郎,病死途中。我不知道那時的他有多失意,但他想「一佐明君」的機會破了,他想「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的願望沒了,我們永遠不能說李白在仕途上面多麼失敗,因為孰對孰錯,孰勝孰敗,不是我們三言兩語可以言說的,因為他是李白,只此一人敢稱詩仙的李白。是那個天上地下唯我酒中仙的李白。
2
後來我便想,要是李白不這樣了行不行?不去想做官,就做個俠客行不行?這種想法在我腦子裡不斷周旋。外面清風拂過,鳥鳴清脆,我想應該可以吧。
唐代有三絕,李白詩歌、裴旻劍舞、張旭草書。有傳言說李白劍術師承裴旻,裴旻是誰?那可是唐代第一劍客,若李白師承其下,李白該有多厲害?可是那也只是個傳言罷了,沒有考證的。換個角度來說,就李白這種性格,要是真師承裴旻,還不得拿支筆到處去炫耀,一邊炫耀一邊給大家表演個左手拿劍右手揮毫。
但他會劍術這一點還真的不是吹的。「王者榮耀」裡面給李白定義的就是個刺客,我覺得挺貼切的,一身白衣,一把青蓮劍,嘴裡念著「大河之劍天上來」。
李白從五歲到二十四歲(705年—724年),是他在蜀中讀書以及任俠的一個時間段。那麼俠客有怎樣的特徵?李白有資格成為俠客嗎?我們先把眼光轉移到金庸先生的著作上面去。
俠客特徵一:嗜酒。
《天龍八部》喬峰:那大漢(喬峰)微笑道:「兄臺倒也爽氣,只不過你的酒杯太小。」叫道:「酒保,取兩隻大碗來,打十斤高粱。」那酒保和段譽聽到「十斤高粱」四字,都嚇了一跳。酒保陪笑道:「爺臺,十斤高粱喝的完嗎?」那大漢指著段譽道:「這位公子爺請客,你何必給他省錢?十斤不夠,打二十斤。」
恭喜李白選手,這點符合。「會須一飲三百杯」,這是他自己說的,雖說誇張,可他的作品不都是這喝喝那喝喝嗎?連杜甫也說他「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所以不管他酒量如何,自來世人都認為李白嗜酒毋庸置疑。
特徵二:不在乎世俗。
《神鵰俠侶》楊過:「什麼師徒名分,什麼貞潔清白,通通都是放屁。」「世上所有人都重男輕女,我楊過偏偏要重女輕男。」
恭喜李白選手,這點也符合。《百家講壇》有一期是康震老師說詩仙,他如下描述;「他給自己女兒取名叫平陽,這個其實很不嚴肅,為什麼呢?會讓人聯想到衛子夫很低賤的出身,但也許李白根本不在乎這個,因為李白的觀念裡面,就沒有這麼多的禁忌。」
確實如此,他才不管別人看法,自己女兒漂漂亮亮就好。妻子宗氏是反面人物宗楚客的孫女,但李白也不在乎。其實這樣的人一生過的才痛快,舒舒服服做自己。怪不得李榮浩也寫歌唱「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特徵三:狂的要命了。
《天龍八部》是的,又是喬老大。「我喬峰要走,誰能阻擋?」「我喬峰要殺你,隨時都可以!」「就是天王老子也沒資格對我發號施令!」
這都不用說,李白鐵定符合。他在《俠客行》中寫道「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在《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中寫道「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在《江上吟》中寫道「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諸如此類,太多太多。俗話說見字如面,我覺得曉文知性。只單單看李白的詩,便能知曉他這個人的性格,如此不羈,如此與眾不同,紙張都不能框住他的狂妄,只需拿筆來隨意灑墨。
特徵四:有武器,會武功。
關羽擅長青龍偃月刀,呂布擅長方天畫戟,自來人物都有自己擅長的武器或者絕學。例如郭靖有降龍十八掌,楊過有黯然銷魂掌,張無忌有乾坤大挪移。
要說叫李白飛天遁地倒也不可能,但是持劍防身,行俠仗義李白也符合。「乃仗劍去國」武器有了,那麼此劍何名?他在《夜別張五》中寫詩道「龍泉解錦帶,為爾傾千觴」如果他沒有亂說,我就可以亂說了,李白擅長龍泉劍。
李白在《與韓荊州書》中寫「十五好劍術,遍幹諸侯。」在《贈從兄襄陽少府皓》中寫「託身白刃裡,殺人紅塵中。」魏顥在《李翰林集序》中說他「少任俠,手刃數人。」這麼一看,武功也是有的吧,只是沒有李白寫的這麼誇張,畢竟殺人犯法。
最後俠客特別好劫富濟貧。
有人說李白家很富,他是富二代,說他們家世代為商,積攢了不少錢財,這且不管。在《上安州裴長史書》中李白自己說過「曩昔東遊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有落魄公子,悉皆濟之。」他雖沒去劫富,卻把自己的錢劫了去幫助落魄公子這不難看出,李白人很善,也很符合俠客的特徵。
以上幾點李白都符合,那麼李白的俠客之路我覺得可以去嘗試一下。
3
可是若李白真的去了江湖,他還會是李白嗎?我不禁把思緒從窗外的晴翠中轉移。世間道路百種,可是有些路真的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嗎?
若李白真成了俠客,我相信《俠客行》那類的詩將不勝枚舉,可能還會更好,而且就不單單只是「十步殺一人」了,而是一步殺十人。捫心自問,我不喜歡這樣的李白,因為這樣的李白沒有了中國人的精氣神了。他真真正正的出世了,不再憂心朝政,不再拈花吟詩,不再天馬行空。
當上帝在造李白的時候,加了一瓶充滿詩情的藥水,所以李白會寫詩,再加了一瓶充滿自信的藥水,所以李白的詩歌裡有了盛唐的味道。上帝覺得不滿意,又加了一瓶充滿奇思妙想的藥水,所以李白的詩有了仙氣,飄飄的。上帝還在添加其他充滿神奇BUFF的藥水,李花怒放一樹白,最終李白誕生,他成了我們盛唐的模樣。
他自信,他一生將自己比作大鵬鳥,不管是開始的《大鵬賦》,「此二禽已登於寥廓,而斥鷃之輩,空見笑於藩籬。」還是他將死後的《臨路歌》,「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大鵬鳥從他降生後便一直飛旋於盛唐之上,替他飛翔,替他登高。這是李白的自信,也是盛唐的自信,更是余光中先生口中「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的自信。
不管路遇如何挫折,他始終都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就算投錯隊伍,入了李璘幕府,五十幾歲的老頭子,還能高談論闊,「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真的就像個小孩子一樣,不管時代如何待他,他永遠用最清澈的眼睛看這個世界,去愛這個朝代。
他天真,他其實根本就不了解政治。他不知派別,就去站隊;他不知時事,就去議論。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天真,所以他的詩看著都很純淨,特別是《長幹行》,「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李白用大人的身份寫了一對市井兒童的生活,沒有煙火氣,全是「清水出芙蓉」的味道,全文看著很溫馨,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士農工商,古人的三教九流分的很清楚,可李白不會,《長幹行》中的男孩子最後做了商人,但有什麼關係呢?李白寫下了他們。
他浪漫,他可不單單只是個文人,不僅求仙問道,還擅長縱橫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是一個浪漫的詩人,他的詩歌裡面不乏有仙人的腳步,好像只待時機,便將這謫仙人接了回去。
別人寫仙,我只覺得詩詞美,而李白寫仙,我恐他飛去九天之上。他還煉丹,這可驚到我了,「煉丹費火石,採藥窮山川」。其實也不難發現,因為李白崇道,你看他的朋友元丹丘就是個鐵錚錚的道士。當然鬼谷子的縱橫術他無論如何精通也起不了大作用,亂世可造此類英雄,可盛唐不允許。寫詩就夠忙了,他還有別的兼職,真是一個精彩的人。
其實還有很多形容詞可以修飾李白,但是越寫越發現,這樣的人,不管過多少年,我們依舊會一眼愛上他。所以說李白還是去兼任多職好一些,這樣的他我們更能感受到多彩以及驚喜。
若他真的一入江湖不回頭,我只怕茫茫紅塵再也不見,還好李白自己的獨特情懷控制住了他,所以,李白你好,還好你沒有丟下我們,還幫我們記錄下來這最美盛世繁唐。
「中國詩詞大會」第一季董卿老師問蒙曼老師想成為哪位詩人。
蒙曼老師毫不猶豫回答「就選李白,沒得說。」
歷史已經不知不覺走了幾千年,可是翻開書頁,仍然可以聽到那時人們的聲音,有咋咋呼呼的,也有平平穩穩的,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如此與眾不同啊,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