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仙李白

2021-01-17 徐菁講故事

李白,字太白,被後世之人稱作詩仙,他是大唐盛世的最佳代表與體現,他的詩一般以抒情為主,很善於從景色,生活和神話中汲取精美的經典用於創作詩句,所以他的詩句不僅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浪漫主義色彩,更是讓人體會到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與喜怒哀樂,是我國最為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一生寫下了詩文有上千餘首,可謂詩人中的頂尖翹楚,如果說大唐是一大盛世,那麼我覺得,因為有了李白,大唐才是真的強大。

李白二十五歲之前都一直在蜀地,他沒有做一些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但是他一直在閱讀各種文化典籍,不知不覺中李白的文學天賦得到了突飛猛進的進展。他被召至長安時已經擁有了當世冠絕的文學天賦,文章風採名動一時,深受唐玄宗的賞識,但是李白其他天才並不相同,他有自己的看法與性格,他怎麼能屈身於那些靠著金錢爬到權力頂端的權貴,他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的心境,他怎麼能接受的了那些趨炎附勢的做派。於是他寫下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毅然決然的離開了長安城這座看似繁華,看似繁華的地方。那美麗的山川河流,那在平頭百姓之間的人情世故才是可以使他發揮才智的地方,他有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他曾經使貴妃研墨,讓高力士脫下他的靴子。他的內心充滿了人間感情卻又有「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扶檻露華濃」的神仙眷侶的想像力。他熱愛自己醉酒之後那醉生夢死的感覺,因為他早就知道酒與水的區別,他在酒後忘卻了世間殘酷才能更加不受約束的創作。

同時期的杜甫曾用「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來形容他的無限風採。他在遇到杜甫與高適之後與他們成為好友,但是李白沒有杜甫那只是一味訴苦的悲慘心境,他不是一個憤世嫉俗的無能之輩。三人分別後李白獨身仗劍天涯,此時安祿山史思明起兵反叛,各地紛紛起兵勤王,李白雖然是一介文人但是喜愛劍術羨慕那江湖之中俠士勇敢與將軍上陣殺敵的英雄氣概,他手握寶劍寫下了後人聽後都會汗毛直立的俠客行,那其中的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何等的豪氣,好似波瀾壯闊的千軍萬馬奔騰而來,而自己卻依舊閒庭信步毫不慌張。那其中的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是何等的狂傲何等的孤高,這是獨屬於他一人的狂傲,是獨屬於天才的狂傲。在他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下是他不甘心就此屈服於那些豪門望族的後裔手下,他們的才智根本不配擁有指揮支配他的資格。此時的李白已經四十二歲,但他相信自己將會像曾經的朱買臣一樣,此一去必定會大展身手飛黃騰達,從此一展抱負。

但是天不如人意,大病一場耽誤了他投軍報國一展抱負的行程,等到他可以再次啟程的時候安史之亂已經結束,而他又不能為國報效了,並且還被捲入了太子之爭中,李白從此心灰意冷決心再不入仕途,隨後的十多年裡專心創作詩篇,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千古詩仙。在李白六十一歲那年,他離開了人世,那曾經的筆墨煙臺,那熱愛的詩書字畫,那手中緊握的寶劍,都要就此分別了。但是李白不會有一絲的不甘不會有一絲的悔恨,因為他已經留下了他身上最為寶貴的東西,這些東西將會名垂千古,將會讓身後萬代世人所銘記,將會成為之後所有詩詞作者所渴望不可及的傳奇,無人能及。

在我看來,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仿佛就像在訴說他自己的一生一樣,如那奔流不息的黃河之水永不回頭,永遠浪漫的走盡人生路,嘗遍世間冷暖。那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仿佛在訴說自己對後世之人的留戀於擔憂,他希望後世詩人都可以像自己一樣提筆成詩,人人都可以與詩為友。他留下的每一篇佳作都富含絕對的浪漫主義色彩,都充滿了無與倫比的藝術色彩。是他對世間人情的總結之後完成的經典,是後世所有人無法比擬的如同神話一般的詩句。讓人會想像,就像人們看見他的詩句後認為這詩句就好比天上文曲所創一般,令人羨豔而又欣賞。

李白不僅是大唐的偉大,更加是中國的神話。

相關焦點

  •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天寶元年(742年)李白居東魯,之後與道士吳筠一同隱居新昌。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
  • 自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詩仙李白,求官時卻是如此無節操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夢遊天姥吟留別》最後一句,詩作於李白出翰林之後,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返回家園。之後再度踏上漫遊的旅途。這首描繪夢中遊歷天姥山的詩,大約作於李白即將離開東魯南遊吳越之時。這裡所說的被權貴排擠,應該就是源於楊國忠研墨,高力士脫靴。
  • 村樵賞析唐詩名句(八)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 李白求官之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詩仙李白在我們的心裡總是有某種超然地位的,仿佛他代表的是大唐的某種仙風道骨,代表的是「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精神,代表的是「五花馬,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夢遊天姥吟留別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詩詞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遊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製的木鞋,攀登直上雲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
  •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ān nénɡ cuī méi zhé yāo shì quán ɡuì,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shǐ wǒ bù dé kāi xīn yán!使我不得開心顏!釋義(1).殷璠《河嶽英靈集》收此詩題為《夢遊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 李白是個官迷,最大理想是當宰相,仕途夢斷後才不得已成了詩仙
    如果我說李白是一個「官迷」,想必很多讀者會提出質疑:李白向來以藐視權貴、不慕名利、不喜做官而著稱,怎麼可能是個官迷?,大概是源於《夢遊天姥吟留別》中的那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所以,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當42歲的李白收到唐玄宗召他入京的詔書,不禁欣喜若狂,以為實現政治理想的機會到了,所以滿懷希望地寫下了《南陵別兒童入京》,並在詩中高呼:「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意思就是說:我怎麼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我馬上就要進京當宰相了!
  • 詩仙李白一生桀驁不馴才華橫溢,給我們帶來了怎樣的詩意人生?
    因之,自古以來,也只有李白配得上「詩仙」的稱謂。我認為,李白至少給我們做好了三點榜樣,活出了自我的詩意人生。其一,有主見,有骨氣,不為權貴折腰,彰顯文人士大夫的傲骨和高風亮節。人沒有骨頭不行,會變成懦夫,李白的骨頭很硬,給文人士大夫做了一個標杆。
  • 作為詩壇的泰山北鬥,為什麼李白是「詩仙」,杜甫是「詩聖」?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兩個字:唐詩!話音剛落,幾個同學頻頻點頭。這也難怪,作為中國人,誰的成長路上沒有唐詩的陪伴呢?千百年來,唐詩一直以其獨特的魅力,深受人們的喜愛: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如果唐朝有星座,詩仙李白一定是個雙魚座
    其代表性人物就是咱們的詩仙李白。雙魚座的男人博愛,善良、寬容,他們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他們想要去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他們或許看起來迷糊不清,沒有目的,但是他們卻擁有一顆敏感的心,能觀察到所有異動。他們看起來是軟弱的,是沒有堅強的意志力和忍耐力的,他們大多都不是功利的人,正如懟天懟地的謫仙人李太白,若是功利的話他也不至於在擁有一生才氣的情況下還一生不得志。或許這正是雙魚座們的難能可貴之處吧。雙魚座的男人擁有高尚的品格,無私的精神。
  • 「學生習作」我的偶像李白//李龍月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御龍班,ID:gh_67fdf8fffe5a】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我的偶像李白李龍月(勐海一中)各行各業都有我崇拜的人,但要說起「最」崇拜,那便是李白了。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傑出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仙」,與杜甫並稱「李杜」。他的詩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暢自然,描寫生動誇張。李白最喜愛的,就是月亮了,凡事都能「找月亮」。
  • 身為詩仙的他並沒有那麼灑脫,李白:寶寶心裡苦但寶寶不說
    李白:趕緊縮成個團,那涼快那呆著去。那是我心態好,加上我自己的努力,要不然我早就像杜甫老弟一樣是個現實主義,天天的淚如雨下了,早就不當啥浪漫主義了。其實我們不知道李白從小就是個神童,沒準上輩子忘了喝孟婆湯了吧。
  • 談談杜甫對李白的友情
    如果說中國歷史上有2次相遇足以不朽,那一定就是孔子見老子,杜甫見李白。2次相遇,猶如將遇良材,伯樂遇到了千裡馬,從此心有靈犀,惺惺相惜,彼此牽掛,成就了2段不同的佳話。詩仙李白猶如天生驕子,他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 李白:我想說真相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是杜甫為自己的偶像詩仙李白寫的一首詩,「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這是李白最真實性格的寫照,驕傲自負,意氣風發!我想提起李白大家都不會陌生,無論是小學課本中的《靜夜思》,還是初中課本中的《行路難》,亦或者是高中課本中的《蜀道難》,李白的作品可謂是貫穿了我們整個的學習生涯。
  • 「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詩」,欣賞詩仙李白22首精美詩作
    「帝遣銀河一脈垂,古來唯有謫仙詞」,欣賞詩仙李白22首精美詩作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
  • 李白的絕筆詩,道盡一生的無奈與悲哀,開篇兩句就讓人心疼
    李白,唐代最著名的詩人,被後世人譽為詩仙,在詩人滿地走的唐朝,除了詩聖杜甫之外,沒有人可以與李白相提並論。
  • 李白的詩是無病呻吟?告訴你們一個真正的李白
    被玄宗召見時揚眉吐氣高興的神採飛揚,所以才有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入官場後他深刻的感受到自己並不被重視,所以有青蠅易相點,白雪難同調。被趕出長安後憤憤不平又傲嬌自戀,所以才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詩仙李白,原來是個道士
    李白之所以成為詩仙,根本因為他是個道士。「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城。仙人撫我頂,結髮受長生。誤逐世間樂,頗窮理亂情。九十六聖君,浮雲掛空名。」天帝居所白玉京、仙人、長生……這些道教名詞在詩中毫無違和感,整首詩字裡行間透著一股仙氣。詩的作者李白,字太白,正是一名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