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離婚補償款買「女人的夢想」
最近,朋友們都在討論熱播劇《三十而已》,劇中各位女性的生活態度引發了大家許多共鳴。主角之外,有一個叫「陳女士」的小角色讓大家很是心疼。
那位陳女士穿著一件淡灰色運動衣和一條凸顯身材缺點的牛仔褲,背著一個很大的買菜包,走進了奢侈品店。
她沒有化妝,頭髮也是隨手扎的馬尾。表情小心翼翼,姿態緊緊張張。
沒有誰會覺得她有能力在奢侈品店買得起任何一件東西。觀眾甚至都懷疑,那條正好在她離店後丟失的價值一萬八的褲子,是她裝在買菜包裡偷走了。
可就是她,用百萬全款訂購了一套珍藏珠寶,成了這家高奢店幾年來開出的最大單。
這個女人真是讓人費解,直到她講出了自己的故事:
二十多年前,她和丈夫一起推著快餐車、串著羊肉串艱苦謀生,有點資本後,開了家計程車公司,再發達一點之後,買了山上的地,做起了果園。一時間也有了千萬身家。
後來有兩塊地被徵用,一大筆補償款到帳,讓他們徹底實現了財務自由。
但也就在那時候,丈夫把一直養在外面的女人帶了回來。
當她看到「那個女人渾身名牌,保養得很好地站在自己面前的時候」,她懵了,也離婚了。
然後她拿著離婚分到的錢,買起了「所有女人的夢想」。
她和丈夫一起走過了那麼多的苦日子,一起守著攢著,到了千萬身家時也沒有像那個小三一樣渾身名牌、保養自己。
從一輛快餐車奮鬥到一個公司,再拼到擁有山地果園,陳女士是那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力量,她有足夠的能力和理由對自己好甚至對自己奢侈,可是她沒有,可她雖沒有「敗家」,家卻自己敗了。再怎麼維繫,還是離了散了。
也就像劇中的女主顧佳,為了孩子,背著一大筆貸款換到了富人區的學區房。
她心裡總想著自家還欠銀行貸款,所以都不怎麼敢給自己買新衣服。但她卻捨得在奢侈品店給老公挑選定製西裝,想方設法送兒子去全上海最頂尖的幼兒園。
只是哪怕她是這樣能持家守業的「完美人妻」,卻還是難以避免婚姻裡的重重危機。
她們都不「敗家」,相反都很是顧家。但當她們為了家和家人苦自己、犧牲自己時,卻沒有好的回報。
這像極了現實中的我們。
2.
「斷奶三年了,我還穿著哺乳胸罩」
我想起了剛子和小芹,他們是一對來找我做諮詢的夫妻。
兩人快要離婚了,因為小芹發現剛子的淘寶「足跡」裡幾乎全都是內衣,收入購物車的那幾件價格都在1000元以上。
而小芹沒有收到過剛子送的內衣,所以認為他肯定是出軌了。
「斷奶三年,我還穿著那兩件舊的哺乳胸罩,他居然費盡心思給別的女人挑那麼貴的內衣!認識他快十年了,我從來都不知道他居然這麼變態這麼無情……」
小芹在諮詢室裡哭掉了半盒抽紙。連衣裙的領子剛一傾斜,我便看到了她松垮的胸罩肩帶,褪了色也起了毛球。
同為女人,我能理解對於她來講「胸罩」二字所涵蓋著的隱秘、屈辱和憤怒。
「你能想像一個女人快把胸罩穿出洞的樣子嗎?我就是想給她挑一件合身的內衣,有什麼錯?她為什麼第一感覺就覺得我一定是買給別人的呢?她難道不知道一件好內衣對於夫妻關係的重要性嗎?」
剛子氣得直跺腳,說完還取下眼鏡擦了眼淚。
對於小芹來說,丈夫的購物車裡那件1000元以上的胸罩,絕不可能屬於她。因為她衣櫃裡幾乎沒有一件衣服超過這個價位的,更何況是裝不出門面的內衣。
儘管她每個月的工資都可以買好幾件。
「一件別人看不見的內衣而已,能穿不就好了嗎?我為了這個家節約錢,不惜讓自己這麼可憐,我還有錯了?」
勤儉節約不「敗家」的小芹,穿著三四年前的舊內衣,和丈夫爭論不休。
「你應該謝天謝地,我不是個敗家娘們兒!」
「如果你花錢買件新內衣我們的家就要敗了,那就趁早敗了吧!」
我又想起了好朋友素素曾經說過的。
「為了一瓶神仙水,我差點給老公跪了。我不太會買些好東西,也不敢對自己好,挺怕為自己花錢的。當時我老公支持我買一瓶化妝品的時候,我感激得要兩眼冒星星了。」
其實她不缺錢,光是每個月的兼職所得就能買一瓶神仙水了。當她一味地付出之後,其實她內心的不公和不平一直隱隱在戳,戳他們的婚姻,戳他們的關係。她也會用其他各種「作」的行為來提醒丈夫和孩子,要他們記得,她曾為家庭付出過多少。
3.
女人們為什麼通常不敢「敗家」
身邊的很多女人都活得這樣小心翼翼,給丈夫買什麼都行,給孩子花多少都值得,給老人多大紅包都不夠。
可為了自己,別說「剁手」和「敗家」,就哪怕是一條看了十遍的連衣裙,也下不了決心去買。
她們,我們,都不敢沾上「敗家」的名聲。這與實際收入多少無關。
因為日子過得好壞,人們會先看看這家女人是不是只顧著滿足自己的感受和需求。這種被評價的感覺太不好了。
也因為:
·有時候對自己大方點,會讓我們擔心被丈夫嫌棄、被家人討厭,好像只有苦著自己,才配得到他們的喜歡和愛;
·有時候對自己好點,又會讓我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值得擁有;
·有時候給自己多些享受,還會讓我們產生羞恥感和愧疚感。
當這些糟糕的感覺湧上來的時候,女人們對自己都是克制的。而《三十而已》中有句話,
「好的東西擺在那裡,每個女人看見了都會喜歡的呀。」
不「敗家」的好女人,好像都是有能力無視自己的這種「喜歡」的。
4.
有一點「敗家」的女人們,都在投資什麼
當然,生活中還有一些女人,她們很美很颯,她們生活得大膽而滿足,她們不做婚姻裡的「苦行僧」,她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以及怎麼要到。
她們看起來有一點「敗家」,而家卻是風生水起。因為她們常常在投資:
·美麗和自信
她們懂得:
一套化妝品並不會真的有多少奇效,只是因為它讓女人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和心思在自己的臉上。
是我們的關心和耐心,讓我們的皮膚由內而外地煥發出生機。
也就像穿一套剪裁得體的衣服,並不是衣服讓人變美,而是當我們在鏡子中看到自己這樣的形象時,會不自覺地「分泌」出自信。
·自我欣賞和自我關照
她們懂得:
在忙碌的生活中給自己留出一些時間,確認自己的需求,感受自己的內心渴望,這讓我們開始進入自我欣賞和自我關照的狀態。
能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愛什麼、追求什麼,不就又多了一個「知心愛人」嗎?
·健康和長久
她們懂得:
愛自己的孩子,愛自己的家,最終是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他們在一起,陪他們長大,送他們遠行,等他們回來。
這才是真正的長久。
·充實的精神世界
她們懂得:
所有的美好都是由內而外的自然散發,再好的化妝品和包包,再美的衣服和高跟鞋,都抵不過一個有趣的靈魂。
所以她們會買書學習,會旅行探索,她們努力尋找著生活的可愛。
另外,當她們發現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實現渴望時,會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
那些優雅的「敗家女」,都可能有上面這些特徵。
5.
如何優雅地「敗家」
曾奇峰老師說,「金錢是自我功能的延伸」。
在實際能力範圍內,為自己投入,讓自己得到滿足,這是一種自我功能的實現和提高。
當然,如果是嚴重超出實際水平的、盲目攀比的「敗家」,則不是真正的自我功能的實現。
就如知乎中有人提問,妻子花兩個月的工資買一雙鞋算不算「敗家」?
有一個高贊回答讓我覺得很是通透,
「如果是因為真心喜歡,那麼可以理解;但如果只是因為盲目攀比想融入某個環境、想達到某個標準,或是出於嫉妒想成為某種人,那便是『敗家』。」
優雅地「敗家」,有這樣一些可以注意的點:
·在實際能力範圍內去實現願望;
·用自己的實力而不是靠別人去實現願望;
·發現自己內心的感受,尊重自己的喜歡,而不是盲目跟風;
·用「願望實現」去激勵自己更好地擁有;
·滿足感之後不帶負罪感,相信自己值得擁有。
對自己付出,收穫的是內心的充實和情緒的穩定柔和。一個對自己捨得的女人,才會真正地愛別人。
全心全意為家庭付出,毫無怨言,並不意味著就要忽視自己。讓別人感動,並不是所謂的愛。
那麼從今天起,就讓我們做一個不因為結了婚就開始對自己「吝嗇」的女人吧。
* 來訪者案例細節均已進行虛構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