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毛澤東兒子毛毛

2021-01-07 光明時政

  2011年05月11日14:33來源:《黨史文苑》劉曉農

  1953年春光明媚的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省長邵式平,接到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安子文從北京拍來的加急電報,電文的意思是:1934年10月中央蘇區紅軍長徵前夕,有一些負責幹部和紅軍將士將他們的子女寄養在瑞金等地的群眾家裡,中央委託江西幫助尋找這些紅軍留下的孩子們。這裡面特別注意找到毛澤東主席的孩子毛毛……

  邵省長閱完電報,馬上想起另外一件相關的事情:不久之前,居於上海的賀子珍也給他寫來親筆信,說她在瑞金生下一個男孩,由毛澤東取名叫毛毛,長徵之前通過毛澤覃、賀怡夫婦把毛毛寄養在群眾家。那是毛澤東最為疼愛的孩子,現在拜託邵省長千萬千萬幫助找到毛毛……

  邵式平決定親自布置這件事。他要秘書通知省民政廳廳長朱開銓,立即到辦公室來。一個多小時之後,朱開銓來到了邵式平的辦公室,邵式平起身對這位瑞金籍的老紅軍招手:「來,這邊坐,交給你一個大的任務……」

  王家珍受命

  朱開銓從邵式平辦公室回到省民政廳,坐下思慮了十幾分鐘,忽然點著頭自語地「嗯」了一聲,拿起電話通知優撫處的幹部王家珍來見他。

  王家珍,這個來到省民政廳上班才兩個月的年輕人,帶著軍人的幹練作風出現在朱開銓面前。王家珍是贛南信豐縣人,1950年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鬥了3年,今年1月初帶著戰場上留下的兩處槍傷,轉業到了省民政廳。當聽了朱開銓用贛南話說了找他來的緣由時,立刻感受到這是組織上交給自己的一項艱巨任務。

  更讓王家珍心頭蒙上沉重鬱結的,是朱開銓講到的一件事情:賀子珍的妹妹,亦即毛澤覃之妻賀怡,新中國成立後擔任中共吉安地委組織部副部長。她為了尋找毛毛,於1949年11月中旬從贛南乘吉普車回來,經過泰和縣橋頭的豐塘村時發生車禍,汽車墜入3米多深的水溝,賀怡與古柏之子古一民當場死亡,古柏夫人曾碧漪及警衛員等三人負傷。這時的賀怡年僅38歲,正是為黨工作的黃金年齡段。

  對於賀子珍,王家珍是有所知曉的。那是他參軍以後,聽一些老戰士講到的。賀子珍在井岡山鬥爭時期與毛澤東結為夫妻,兩人在中央蘇區共同生活、戰鬥了6年,生育了3個孩子。極為惡劣的戰爭環境,不允許賀子珍把小孩帶在身邊,第一個女兒送給了龍巖的老鄉,第二個孩子毛毛長徵前夕留在瑞金一帶,第三個孩子產後夭折。賀子珍從蘇聯回國後一人居於上海,思念兒女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對於這位從井岡山起就歷經了戰火考驗,長徵路上為了救護紅軍戰士身上多處負傷的革命老大姐,王家珍懷著一種深深的敬意,同時對她充滿傳奇色彩而又命運多舛的遭際有著難以言表的同情。現在,組織上把這樣一項任務交給自己,倘若能夠完成,這不是對賀大姐最切實的幫助嗎?想到這些,王家珍心情激動地向朱開銓表示:不管有多大的困難,哪怕走遍瑞金的村村寨寨,問遍每一個上了年歲的老人,一定要盡力地去找。即使毛毛不在人世了,也得把情況弄清楚,給賀大姐回報一個準確的信息。

  朱開銓對王家珍的表態感到滿意,在心裡相信這位經過戰爭考驗的年輕幹部,是不會辜負組織的重託與期望的。

  朱道來浮出

  王家珍背著朝鮮戰場帶回來的軍用挎包,來到了贛南腹地瑞金。

  因為「掘地得金,金為瑞」,故名瑞金的這片土地,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上有著獨特而不凡的地位。這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前身——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的首都,是中國共產黨對於治國理政進行探索、實踐的起源地。在那個革命求變的年代裡,黨在這裡創造了締建一個嶄新的赤色中國的奇蹟。而紅軍將士們曾經在瑞金留下的妻子們、孩子們,就是留在這塊紅土地上神奇、神秘的一部分。當年曾經歷了五次反「圍剿」殘酷戰爭的著名老區,在近二十載歲月的洗滌下,依然這樣的年輕,充滿著社會主義的青春活力。

  王家珍首先找到了瑞金縣縣長劉輝山和副縣長、紅軍女戰士黃長嬌,向他們匯報了自己的工作任務。兩位縣長滿口答應,將盡力支持、協助這項工作。第三天,劉縣長在縣政府主持召開了老紅軍、老蘇區幹部座談會,在縣城工作的十六七位老紅軍參加了座談會。他們紛紛打開記憶的匣子,回憶紅軍長徵之前,某某首長把孩子寄養在某某老鄉的家裡。但是對於毛毛留在什麼地方卻是無人知曉。老紅軍們在發言中都講到:當年紅軍留下孩子的事,都是秘密進行的,為的是怕消息洩漏出去帶來國民黨加害的危險,因此一般沒有人知道。而且紅軍走了以後,國民黨軍隊由反動民團配合,在紅區實行一次又一次的剿殺,許許多多的紅軍後代被殺害了,即使有倖存下來的,在那個災荒頻發、病疫又多的年代裡,有多少紅軍子女能活到現在,這是可想而知的。

  在座談會上坐了半天的王家珍聽到這些情況,心裡涼了半截,因為老紅軍們對於毛毛的下落提供不了一點線索。一個面積2000多平方公裡的縣份,方圓二三百裡,居住著30多萬人口,到哪兒去打聽毛毛?村村寨寨走得完嗎?王家珍心中一片沉重,但他再難也要尋找的決心卻絲毫沒有退縮。

  「只有走下去,到群眾中進行調查!」王家珍帶著這樣的想法,獨自開始了一村又一村的調查了解。然而1個半月過去,走過的村莊七八十個,仍然找不到一點這方面的音信。

  心頭終日盤旋這件事的王家珍,有一天萌生了去檔案館查找歷史資料的想法。果然,他在縣檔案館收藏的1934年《瑞金縣誌》看到了這樣的記事:「共黨魁首毛賊澤東,生有一子寄留瑞邑。」雖然這段文字並不能成為什麼線索,但王家珍堅信毛毛確實被寄養在瑞金。「只要毛毛還活著,我一定要找到他!」這是王家珍的心語。

  一天傍晚,住在葉坪鄉政府的王家珍,在村口遇上兩個收工回來的農民,同他們聊談起來。一個年過六旬的老農忽然想起來了,告訴王家珍:聽說朱坊村有個叫朱盛苔的農民,在當年收養過一個紅軍的孩子,據說孩子的父親是一位紅軍的「佬子」。

  無形中獲得一個重要線索,王家珍大喜過望,決計第二天一早就去朱坊。

  朱坊村,離葉坪鄉政府所在地8華裡,是個散落著200多戶農家的貧困村莊。王家珍進到村裡經過打聽,找到了朱盛苔及其妻子黃月英。這對50多歲的夫婦聽了王家珍的發問後,幾乎同時點頭作答:「我們是收養過一個紅軍孩子,叫朱道來。」「哦,道來他人呢?」王家珍驚喜得睜大了眼睛,心裡升騰起巨大的喜悅。可是,農民夫婦的回話又讓他不由自主地愣了一下,禁不住驚出了聲音。朱盛苔神情有些悽然地回告王家珍:「道來他,被人領到南京去了。」

  毛毛被寄養

  王家珍從驚愕中回過神來,對朱盛苔夫婦說道:「大叔、大嬸,你們坐下慢慢說吧。」

  已經逝去20個年頭的往事,是那麼清晰地浮現在朱盛苔、黃月英的腦子裡,夫婦倆懷著複雜的心情,互相加以補充,形成對往事的敘述,讓王家珍聽得入神起勁。

  1934年農曆九月底的這幾天,是包括朱坊村群眾在內的瑞金人民心情沉痛難過的時日,因為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風快地傳遍了各地:紅軍的大部隊已經離開瑞金,離開中央蘇區十幾天了!紅軍這麼一走,國民黨的部隊就要打進來,老百姓就要遭大殃受大罪,這是每個人都明白的。聽了這一消息的人都在心頭擱上了重壓,大家的心情就像打著薄霜的清晨一樣陰冷。朱盛苔一家人正在吃著剛挖的紅薯煮粥,忽然門外狗吠。只見一名姓朱的鄉蘇維埃幹部與兩位紅軍直接進到他家。其中一位好像在哪兒見過,看樣子像是紅軍幹部,手中抱著一個裙布包著的孩子。另一位紅軍則提著一個包袱。聽了鄉幹部的介紹後,抱孩子的紅軍幹部對朱盛苔夫婦說道:「朱老鄉,這是紅軍的一個孩子,大部隊走了,我們也要去打遊擊,請你們幫助撫養,給你們添大麻煩了!」

[責任編輯:曾繁華]

相關焦點

  • 毛毛被送走,毛澤東一夜未眠,反覆寫這幾字:英,青,龍,紅
    1932年,賀子珍在福建長汀生下了她的第一個兒子。 毛澤東非常高興,他給這個孩子取名毛岸紅,小名毛毛。毛澤東開玩笑說,「我們家又多了一毛,我才一個毛,他卻有兩個毛,將來要比我強啊!」雖是玩笑,卻足以看出毛澤東對於這個孩子的喜愛之情。
  • 毛澤東和他的瑞金情緣——《紅色搖籃》史實尋蹤
    《紅色搖籃》劇照  落幕不久的央視一套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視連續劇《紅色搖籃》最後一集:瑞金沙洲壩一位老人八個兒子都參加了紅軍,自己臨終前想見兒子一面,可兒子們卻全部陣亡了。於是毛澤東帶著兒子毛毛去給老人送終,說自己是老人的「兒子」,要毛毛叫老人「爺爺」……  這一情節將全劇推向了高潮。
  • 毛澤東之子毛岸紅文革時被武鬥致死
    使王家珍為之疑惑不解的是,朱道來在北京那麼久了,已經那麼多的中央領導都說過「道來就是毛毛」的話,但為何沒有得到毛澤東的確認,而只讓道來一直生活在帥大姐家?王家珍當然無從知曉毛澤東曾經發話的情節。王家珍從其後的通信中得知,朱道來於當年的9月插班在清華大學附中讀書。1957年考取了清華大學,學的是理科。後來他畢了業,分配到一個國防科研單位從事科研工作。
  • 毛澤東生命中最後一個春節:沒客人 更沒親人
    在追隨毛澤東的數十個年頭中,毛尚元發現毛澤東有一個習慣:不太愛吃餃子。毛澤東晚年的生活秘書張玉鳳也描述:「主席相信吃五穀雜糧身體才會強壯。他經常散步,有意識地多吃雜糧,如玉米、紅薯等食物,有時還吃點野菜,如馬齒莧菜。主席也有不喜歡吃的東西,如麵食。我們老家過年吃餃子主席就不理解,說餃子有什麼好吃的?寧可吃糙米,也不吃餃子、饅頭。」
  • 毛澤東十個子女今何在:毛岸龍等3個孩子失蹤
    吃百家飯長大的毛岸英  毛岸英是毛澤東和楊開慧的長子,1922年10月24日出生於長沙清水塘。在那動蕩的日子裡,岸英從小就隨父母四處奔波。毛澤東感慨地說:「為了革命事業,這些孩子從小就吃百家飯,行萬裡路!」1930年10月,楊開慧被敵人關進協操坪監獄,小岸英也同媽媽一同關在監獄內。楊開慧就義後,毛岸英被釋放,後由黨組織將他們兄弟三人送到上海。
  • 電影《毛澤東和他的兒子》中的感人情節
    1991年上映的電影《毛澤東和他的兒子》。「彭總說」主席,我懂你的意思,你是想給全黨全國帶個頭,但岸英是你唯一的兒子,就留在身邊吧「岸英說」彭叔叔,你就讓我去吧,我不怕「彭總答應了。現在唯一的兒子又犧牲了,主席的悲痛之情可想而知。)《賀新郎·別友》 作者:毛澤東揮手從茲去。更那堪悽然相向,苦情重訴。眼角眉梢都似恨,熱淚欲零還住。知誤會前番書語。過眼滔滔雲共霧,算人間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 小小少年毛澤東
    大約十年以後,毛太華的兩個兒子,來到韶山沖安了家,他們兩人成為韶山毛氏的祖先,傳承到毛貽昌這裡已是第19代。看來毛家的基因還是強大,毛太華身材高大,成年以後的毛澤東身高達一米八五,繼承了祖先的這個身體特徵。按照習俗,毛貽昌找到當地一位有名的先生為自己的兒子取名,先生告訴他,這個孩子命裡缺水,名字裡必須有一個字跟水有關。
  • 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
    1938年12月1日、1939年1月28日,毛澤東先後在抗大第四期畢業典禮、第五期開學典禮大會上講古代的那個白鬍子老頭愚公移山:「不要因為失掉武漢、廣州這些城市而哭泣,我們是長期戰爭,總歸要打下去,一直到鬍子白了,於是把槍交給兒子,兒子的鬍子又白了,再把槍交給孫子,孫子再交給孫子的兒子,再交給孫子的孫子,日本帝國主義倒不倒?不倒也差不多了。」他特別強調:「這樣下去,何愁抗戰不勝,建國不成?
  • 毛澤東是怎樣教育和要求子女的
    兒子毛岸英、毛岸青等人在蘇聯學習的時候,毛澤東曾先後兩次給他們購置並寄送書籍。1939年8月,他致信毛岸英、毛岸青,「為你們及所有小同志,託林伯渠老同志買了一批書,寄給你們」。但令人惋惜的是,這批書在寄送過程中丟失。毛澤東遂又購置了一批,並於1941年1月致信兩個兒子:「關於寄書,前年我託西安林伯渠老同志寄了一大堆給你們少年集團,聽說沒有收到,真是可惜。現再酌檢一點寄上,大批的待後。」
  • 王者榮耀毛毛是什麼梗 王者榮耀毛毛是什麼英雄
    王者榮耀毛毛是什麼梗呢?王者榮耀毛毛是什麼英雄呢?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劉思齊:從毛澤東的乾女兒到兒媳到大女兒;婚禮信物是毛澤東大衣
    當毛澤東問起兩人婚禮打算如何籌辦時,毛岸英和劉思齊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婚禮越簡單越好,我們倆都有隨身的衣服,也有現成的被褥,不用再花錢買別的東西了。兒子兒媳的懂事既令毛澤東十分欣慰,又令他隱隱心疼。雖說婚事一切從簡,不擺宴席、不收禮金。但自己這個做父親的,請大家一起吃頓飯熱鬧熱鬧還是應該的。
  • 毛毛歌 -- 張帝
    平貓2020年10月14日毛毛歌詞曲原唱:張帝發行時間:1970年末每個人的身上面啊統統都有毛我來給你唱毛毛到底我們身上都有些什麼毛我來唱給你們知道鼻子裡的毛毛叫鼻子的毛耳朵裡的叫耳毛男人的嘴巴上面多了幾條毛我都叫它刷刷毛還有一種藏在這裡的毛毛(手指著腋下)我們大家知道叫腋毛男人的這個毛毛不重要很多小姐偷偷把它刮掉還有一個莫名其妙這裡也有毛我的這裡沒有毛
  • 毛澤東1934年因何事咬牙垂淚:「天亡我也!」
    毛澤東與賀子珍在延安窯洞前(資料圖)毛澤東晚上總是獨自一人坐在月光下仰望星空,發出長嘆賀子珍生下的第二個兒子毛岸軍由於體質太弱,也不幸夭折了。此次「圍剿」,蔣介石採取了「堡壘推進、步步為營」的戰術,在根據地周圍修築了近3000座碉堡,層層包圍,逐步緊縮,企圖逐漸消耗紅軍的有生力量,然後尋找紅軍的主力決戰,達到一舉消滅紅軍的目的。
  • 揭秘毛澤東選媳婦標準:非高幹子女 忠誠服從
    這段記錄應該錄自張文秋對邵華的轉述,如果原話確實如此,其中表露了毛澤東對自己一度患有精神疾病的二兒子的心疼,和為此去請求老親家點頭同意親事的一片苦心。這是非常明白的要求,毛澤東沒有說拐彎話,這樣的請求不容易拒絕。「幫扶岸青」四個字,是毛澤東對邵華一生的期許,也從此成了邵華後半生的任務。
  • 李慎明:毛澤東與賀子珍聯姻源於誤信楊開慧已犧牲
    (《毛澤東年譜(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第247頁)同書此後又作如下記載:「一九三○年十一月十四日,楊開慧在長沙瀏陽門外識字嶺英勇就義。」(《毛澤東年譜(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第325頁)  在閱讀此史料和其他相關史料時,人們心頭有時會泛起這樣的疑團:楊開慧1930年在長沙才犧牲,毛澤東為什麼1928年在井岡山就與賀子珍結婚了呢?
  • 影響毛澤東的6位女性:最愛楊開慧 江青成包袱-楊開慧 毛澤東與...
    楊開慧和兩個兒子岸英岸青  1922年,楊開慧生下第一個兒子毛岸英。1923年4月,湖南軍閥趙恆惕下令通緝毛澤東。毛澤東被迫離開長沙赴上海,把已懷上第二個孩子的妻子留在家中。翌年,楊開慧也到上海。不久,她隨毛澤東返湘,又隨同去廣州、武漢。  1927年夏,武漢國民黨政府反共,楊開慧帶著孩子回長沙郊外老家。
  • 與毛澤東有關的流行詞語 | 鳳凰副刊
    說的是:齊景公溺愛兒子,自己四肢著地,做牛狀,讓兒子騎在上面,口裡還銜著一根繩子,讓兒子像牽牛一樣牽著,兒子不小心從他背上掉下來,繩子一緊,把他的老牙扯斷了。這件事情過去了一兩千年,人們幾乎把它忘記了。但是,事情忽然因為一個大人物發生了變化。――所謂大人物,就是那些能夠使平凡事物忽然起變化並且使那個不為人注意的事物變得引人注目的人。
  • 毛澤東的攸縣摯友——龍伯堅
    這時,他認識了毛澤東,並與之結下了一段不平凡的友誼。毛澤東主編《湘江評論》,他們一起開會。龍伯堅對毛澤東辦事的毅力、才幹和文筆非常佩服。毛澤東那時寫稿用的是紅格子紙,字寫得瀟灑漂亮。尤其讓他受感動的是,毛澤東一邊寫一邊跟人談話,文思及書寫毫不受到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中,一下子寫上數千字,對毛澤東來說是司空見慣,不足為奇的。
  • 辛亥湖南故事:毛澤東送行宴有一碗紅燒肉
    我們把《悠悠往事湘江邊——毛澤東和他的新軍副班長》作為「故事」之前的故事,「講」給讀者「聽」。或許,我們可以從故事中悟出「奮鬥無窮期,人生當進擊」的道理,或許可以感悟出更多……一、湘江邊,安息著一位傳奇人物三伏天裡,記者來到衡東縣的三樟鄉柴山衝,尋找一個永遠安息在湘江邊畔的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