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第五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維護國家統一和全國各民族團結的義務」。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從古自今我們中華民族都是兼收並蓄,海納百川的統一多民族國家。我們從不主張侵略別國,對於其他國家我們都是奉行友好互助,互不幹涉原則,但若涉及對我國不好的行為,我們雖遠必誅!
01
眾所周知,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東起東海西至新疆,北起黑龍江南至南沙群島。劍之所指,皆我中華,每一塊土地,每一條河流都是深深刻印中國二字,是任何人任何國家都無法撼動的事實。然而,有越南人卻時常無恥的嘆喟:如若兩廣地區(廣東、廣西)沒有失守,那麼越南將會十分強盛。事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廣東和廣西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不容置疑的。廣東省是中國南端靠海的一個省份,因為在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故而稱「廣東」,簡稱為「粵」。據《漢書》記載,公元前222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後,就派大將屠雎攻打嶺南蠻夷之地,收復嶺南地區之後,設立桂林,象,海三郡,將嶺南地區劃入中央行政範圍,廣西廣東地區大部分屬於南海郡,所以廣西廣東自秦開始就屬於我國管轄。
秦末,中央集權能力大大削弱,南越被龍川縣令趙佗所佔領,自立為南越王,建立了南越國,是如今越南的前身。如今,趙佗被越南人民認為是越南的開國皇帝,奉為祖先。兩漢時期南越地區又被收復,並在南越地區設置了十三個常駐監察機關。三國時期,交趾太守士燮實際上掌管了南越交州一帶的管轄權,士燮被東漢中央政府遷任衛將軍,士燮後來歸順於東吳。
02
兩晉南北朝時期,西晉三王滅吳後,嶺南地區又重歸到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政府中。隋朝隋煬帝時期設廣州、循州;唐時期對各州省實行道制,嶺南地區劃分東西兩道,也是從此時開始,有了廣西,廣東之分。五代十國期間,嶺南地區被劉氏集團佔據,自封為漢,後世稱之為劉漢政權。劉漢建立之後依然是使用的唐朝官制典章律法,始終未脫離中原政權的爭奪!
時間來到宋朝。北宋建隆元年(公元69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北宋政權,並將劉漢政權消滅,再一次將嶺南地區收回中央管轄。隨後在嶺南地區實行路制,在承襲唐朝舊制的基礎上稍加變動,將粵西粵東分得更加清楚。元朝疆域之廣,嶺南地區未有多大變動,將廣州定為了廣東道道治。明朝洪武年間,中央將廣東,廣西兩省界限清晰劃分,結束了廣西廣東長期共同屬於雷州半島的局面,至此,廣西廣東兩省的輪廓基本成型。
廣西省一直到1958年被中央人民政府設置為廣西壯族自治區後,才不再用此名稱。清朝時期設置兩廣總督,這其中的兩廣熟知歷史的朋友就應該知道了,這裡的兩廣就是廣東廣西。我們熟知的歷史人物如林則徐,琦善,張之洞,李鴻章,曾國荃等都擔任過此官職。清末由於清朝政府的閉關鎖國,軟弱無能,被迫與列強籤訂諸多的不平等條約,但是哪一條條約都沒有說是將兩廣割裂出去。
因此,我們敢拍著胸脯,毫不猶豫地對那些說「要是廣西廣東沒失守,越南國家將會非常強盛」的越南網友說:純粹就是在顛倒是非黑白,恬不知恥!1950年中越建交,中國遠徵軍冒著生死危險援助越南人民,幫助越南人民抗擊日軍。在越南革命鬥爭中,我國為越南人民提供源源不斷的物資,支持越南抗擊侵略者。1970年,越南卻對我國南部邊境發動攻擊,逼得我國人民不得不自衛反擊。所以,請越南人民正視歷史,尊重歷史,兩廣地區自古以來就隸屬中國,這一點不容置疑。
結語
無論是歷史上各朝各代,還是現今和平年代,我們都有充分的證據和理由證明廣東廣西兩省自古以來就是隸屬於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廣地區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條溪流都深深烙印著中國兩個字。反觀越南人民,在說出這種涉及損害他國領土完整的事實上,請不要信口雌黃隨口就來,這樣的做法不僅是不尊重歷史的表現,更罔顧兩國人民之間深厚的友誼。
參考資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