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喉癌手術出院當天就去了辦公室!直到葬禮那天,女兒才知道父親...

2020-12-19 瀟湘晨報

76歲「禁毒爺爺」吳敏強的辦公室,在餘杭志願者之家一樓,進門沿著走廊到底就是。

窗臺上,兩盆植物已耷拉下來。辦公桌上,一部電話,一本日曆本,翻到10月2日,一本筆記本,攤開看,寫著幾段「人生感悟」:「人的一生,總是沒有想像中那麼好,每個人的背後都會有辛酸,都會有無法言說的艱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淚要擦,都會有自己的路要走……」

吳敏強的筆記本

椅子上,有薄被疊成的靠墊,搭著件咖色西裝,是吳敏強生前常穿的外套。

退休後成為熱線志願者團隊中年齡最大的「吳爺爺」

吳敏強生前拍過一個視頻故事,叫《陽光人生》,是去年夏天拍的,視頻裡,他臉頰凹陷,普通話裡帶著點上海腔。

吳敏強不算土生土長的餘杭人,他從小在上海長大,上世紀80年代來到杭州。退休前,他在汽車東站一個小商品市場做管理。

2004年退休後,他進入12355青少年熱線,此時的他已經做公益十年時間了。「我是夕陽再就業」,他在視頻中說。

當時正值餘杭區團委招募熱線志願者,吳敏強看到了主動報名。他曾說,在市場上班時,總看到一些孩子雖然生活在父母身邊,但因為父母忙生意,疏於管教,孩子們任意「生長」,像待在城市裡的「留守兒童」,有的還成了「問題孩子」,他想幫幫他們。

就這樣,吳敏強退休後的每天都是在「喂,你好,這裡是12355熱線,有什麼可以幫到你?」這句開場白中開始的。

這句開場白,說了16年,說了5840個日日夜夜。

他一天24小時在線,晚上,他把電話轉接到手機上,哪怕凌晨睡著,他也不會掐掉。在他眼裡,熱線就是生命線,漏掉一個電話可能就是漏掉一個挽救生命的機會。

吳敏強生前工作照

他成了熱線志願者團隊中年齡最大的「吳爺爺」,餘杭區團委做了統計,吳敏強這些年接了45000多個青少年的諮詢電話,志願服務時長超過56000小時。

「我幫助了你一個就是挽救了一個家庭」禁毒是吳敏強公益事業中的另一個重點,2015年,他被評為浙江省首屆「最美禁毒人」,被稱為「禁毒爺爺」。

在《陽光人生》裡,吳敏強說:「曾經有個經商人員染上毒被判了刑,他的孩子因為失去了父親,沒辦法只能回到老家」,在這些年的禁毒宣傳中,他見多了發生在吸毒人員身上的人間冷暖,「我幫助了你一個,就是挽救了一個家庭」。

因為吸毒人員的心不太容易走進去,他特地學了點心理學,他說自己把吸毒人員視為親朋好友,他懂他們,「他們心裡糾結的時候需要宣洩」。

一個女孩曾因想減肥誤入歧途,吳敏強一直開導她,監督她戒毒。一天,女孩媽媽去找吳敏強,託付給她一件事,「我身體真不行了,我把女兒交給你,你要把她當自己孩子一樣啊,好好照顧她,像女兒一樣對她」,吳敏強在拍視頻回憶起這段經歷時,聲音哽咽,「我真的很難過」。

有人不理解吳敏強,拉著問他,又沒有鈔票的,你去做這個幹什麼?他搖搖頭,笑笑,走開了。

吳敏強是施紅英公益路上的引路人。2014年,施紅英創辦「陽光公益」,當時她的辦公室在他的樓上。她之前看過他的報導,得知老人就在樓下,就上門打招呼,兩人一見如故。

她和吳敏強老人最長的一次通話從晚上11點多打到了凌晨3點多,從家庭聊到公益,她把積壓的所有情緒,通過電話向那頭的老人傾訴。說到最後,施紅英自己也覺得不好意思了。吳敏強對施紅英說:「你可以把我當作自己的父親。」

做公益的這些年是他人生最快樂的日子2007年,吳敏強被查出喉癌中晚期。醫生說即使手術成功,也只有五年時間了。

住院時,他因為喉管切除了一半,還插著一根塑料管子,不能講話,熱線電話打進來時,他就用筆記下來,讓女兒幫著做,著急時,他就拿紙巾堵住喉管後再說話。

出院那天下午,老人就去了辦公室。

2018年底,吳敏強又一次躺在了手術臺上,這次是為了做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

去年,吳敏強又查出肺腫瘤,身體狀況更差了,體重掉到了90多斤,輪椅成了出門必備,上下樓梯更是要人背,

接電話的時間一長,不只聲音沙啞,還需要吸氧。

老人只能把辦公地點換到了臥室,許多宣傳講座也只能「再等等」。辦公室那兩盆老人平時愛擺弄的植物也漸漸枯萎。

但他放不下。

去年,餘杭區一個禁毒活動的啟動儀式,吳敏強坐著輪椅出現在活動現場。上臺時,大家想推著他上去,他顫顫巍巍站了起來,自己走上了臺。

吳敏強的女兒吳璇嵐,勸他好好休息,別操心這些事了。但他不肯,去年,只能在家辦公後,女兒明顯感覺到父親的情緒低落,也不再勸了。

「做公益就像他的精神支柱一樣。」女兒後來聽親戚說起,父親曾說做公益的這些年,是他人生最快樂的日子。

兩年前悄悄留下遺囑第一條就是捐獻眼角膜吳璇嵐是吳敏強一手拉扯大的。他曾經開導過那麼多陌生的青少年和吸毒者,和他們一聊就幾小時。但面對女兒時,他像很多父親一樣口齒笨拙,兩人很少溝通,有時還會起爭執,「我和我父親都不善於表達」。

吳璇嵐結婚前就和丈夫說好,父親身體不好,只有她一個女兒,她肯定是要照顧他的。

父女吵架大多時候是因為抽菸,吳璇嵐經常在父親房間的窗臺下發現許多菸頭,「他寫文章的時候就要抽菸,說是提供思路」。

兩人誰也不肯退步,直到吳璇嵐懷孕。外孫女出生後,父親克制了起來,只在半夜偷偷在房間裡抽幾根。

吳璇嵐很後悔,在父親最後的時光,兩人沒有好好談一次,「如果我知道他的生命只剩那麼短的時間,我真的不會和他吵了」。

10月2日那天中午,吳璇嵐煮了一碗餃子端進父親的房間,老人當時正躺著睡覺,吳璇嵐放下餃子,走了出去。

下午去晾衣服的時候,她看見父親坐在床上,喘不上氣,一直在捏自己的手。

吳璇嵐趕緊過去問他怎麼了,這時,他已經講不出話了,她急忙叫丈夫打120。

送到醫院後,醫生說老人是急性腦梗。

整理老人東西時,吳璇嵐發現了父親鎖進抽屜的一份遺囑,是2018年底老人手術前寫的。這件事,他誰也沒說。

吳爺爺的遺囑

遺囑上,第一條是捐獻的事,「器官眼角膜捐獻,第一時間報告區紅十字會……」

10月24日,吳敏強去世,享年76歲。

10月25日,他捐獻的眼角膜移植給了兩位病人,他留給世界的最後一份禮物是讓其他人看到光明。

生前獲得的榮譽

直到父親葬禮那天,吳璇嵐看見許多陌生面孔,她才知道原來父親幫助了那麼多人。

首席記者 楊麗

通訊員 陸佳燕 華敏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英媒刊登疫情逝者家屬採訪:「這是第一個沒有父親的父親節」
    父親是一個風趣的人,很慷慨,非常看重家庭。他在國防部工作,但早就退休了,他喜歡在花園裡擺弄花草,或者在家裡自己動手做點什麼。我對他最美好的回憶是在2018年我的婚禮上,他陪我走紅毯。那時他剛剛做完開胸手術兩個月。
  • 長期吸菸男性更易患喉癌,聲音嘶啞須警惕
    喉癌是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過去,大多數喉癌患者需要接受全喉切除術,術後喪失發音說話的功能,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保留喉功能」曾一度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當天手術隔天出院!省人民醫院婦科日間手術每年開展2000多例!
    當天手術隔天出院!省人民醫院婦科日間手術每年開展2000多例!當天在門診完成手術第二天就辦理出院福州的陳女士由於子宮內膜增厚,每個月的例假時間長、出血量大,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婦科檢查後,醫生建議做一次宮腔鏡下檢查和治療。
  • 布朗尼·詹姆斯:我一直不知道我父親的影響力有多大,直到那天
    布朗尼·詹姆斯:我一直不知道我父親的影響力有多大,直到那天 北京時間1月6號,洛杉磯湖人隊當家球員勒布朗
  • 嗓子嘶啞或許是喉癌
    他來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就診,經診斷為「鱗狀細胞癌」,也稱「喉癌」。為什麼聲音嘶啞會變成喉癌?據了解,72歲的楊大爺聲音嘶啞已經有2年時間,當時不痛不癢,楊大爺沒當回事兒,一直認為是咽喉炎。
  • 50歲的男人「破嗓」了,一查竟是喉癌。專家提醒:聲音嘶啞超過兩周...
    3月初,張先生忙完年關的生意,在家人催促下,去了當地醫院檢查,醫生做了視頻喉鏡。一查,發現他雙側聲帶長了新生物,考慮喉癌。聽到這個消息,張先生一家都驚慌失措,張先生本人更是夜不能寐。當地醫院建議張先生儘早手術,切除腫瘤。喉嚨還能保住嗎?以後還能說話嗎?
  • 「中西合璧的夜鶯」吳碧霞:我的喉癌父親將嗓子給了我
    吳碧霞的父母吳碧霞1975年出生於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父親王華安是當地花鼓戲劇團的團長,母親吳秀英是花鼓戲演員。吳碧霞隨母親姓吳,她上面有個姐姐叫王碧瓊。15歲的她獨自來北京求學,王華安不放心女兒,經常來京看望吳碧霞。為省錢,他住便宜的小旅館,吃廉價的盒飯,卻捨得給女兒買磁帶、音樂書籍。每次看著父親來去匆匆的背影,吳碧霞眼裡都會湧出淚水。在附中求學期間,吳碧霞各科成績都在90分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優等生。1993年,吳碧霞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讀本科。1996年,她榮獲國家文化部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一等獎。
  • 「中西合璧的夜鶯」吳碧霞:我的喉癌父親將嗓子給了我
    說起身患喉癌的父親,她一次次飆淚……吳碧霞的父母吳碧霞1975年出生於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區,父親王華安是當地花鼓戲劇團的團長15歲的她獨自來北京求學,王華安不放心女兒,經常來京看望吳碧霞。為省錢,他住便宜的小旅館,吃廉價的盒飯,卻捨得給女兒買磁帶、音樂書籍。每次看著父親來去匆匆的背影,吳碧霞眼裡都會湧出淚水。在附中求學期間,吳碧霞各科成績都在90分以上,是師生公認的優等生。1993年,吳碧霞被保送到中國音樂學院讀本科。1996年,她榮獲國家文化部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一等獎。
  • 雷文斌:長期聲音嘶啞、痰中帶血,小心喉癌
    其實,喉癌並非罕見病,據傳,知名主持人李詠,還有李連杰的二哥,都是因喉癌而逝世。 如何預防喉癌?喉癌如何早期發現?聽聽雷文斌醫生的建議。
  • 嗓子啞了,一查居然是喉癌!這個50歲男人,喉嚨和嗓子還能保住嗎?
    3月初,張先生忙完年關的生意,在家人催促下,去了當地醫院檢查,醫生做了視頻喉鏡。一查,發現他雙側聲帶長了新生物,考慮喉癌。聽到這個消息,張先生一家都驚慌失措,張先生本人更是夜不能寐。當地醫院建議張先生儘早手術,切除腫瘤。喉嚨還能保住嗎?以後還能說話嗎?
  • 「法海」乾德門葬禮特悽涼,親生兒子不原諒父親出軌拒出席!
    生前乾德門為了給母親治病跑去開計程車、兩度開餐廳被朋友吃垮、飽受疾病折磨,重病期間親生兒子乾正從未去醫院看望過他,即使是乾德門彌留之際,乾正都未去醫院見父親一面,這成了乾德門最大的遺憾。死時兒子不在身邊,那麼葬禮兒子也應該披麻戴孝來給送終吧?可是,乾德門的葬禮非常悽涼。據臺媒報導,乾德門的葬禮在2月24日舉行,而乾正自始至終都未現身。
  • 民警劉國棟:只有「戰」在崗位上,心裡才踏實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做完心臟支架手術出院後第3天,就忍著病痛與基層幹警們並肩戰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第一線。他說,只有「戰」在崗位上,心裡才踏實。「如果沒帶身份證,您得去辦個出入證,特殊時期嚴格管控是為了大家好,配合一下,互相理解!」這些天劉國棟經常往返於勸返點及公園、超市等場所進行勸返、巡查。
  • 【警營先鋒】女兒手指受傷要手術 警察父親含淚堅守辦案現場
    長微博重點講述了金山派出所民警陳俊升8月12日的一天,當天一直忙於工作的他在晚上11時許,他接到妻子來電,稱女兒受傷,但此時他正在準備抓捕,不能立即到奔赴醫院。直到抓捕行動塵埃落定,已是凌晨2點多。他這才驅車趕到醫院,得到的消失卻是1歲多的女兒正面臨截去一節手指的手術……長微博記載的真實事跡感動了許多網友,有網友點讚留言:「眼角有點溼潤,社會需要這樣的正能量。」
  • 我,性別男,做完了結紮手術.你有什麼想問我嗎?
    本文作者周花卷,在2017年迎來妹妹(女兒)的到來。妹妹出生之後,他就去醫院做了結紮手術。他把這段經歷寫出來,給好奇的或者有興趣的粑粑麻麻們參考一下。主任說,那就幫你約下周過來手術吧,哦對了,讓你愛人也過來,手術同意書要她幫你籤字的。我說哎呀這個很為難,我家老二才一個多月,她要在家照顧,手術只能我一個人來。主任說,哦,那這樣吧,你讓你愛人寫一張知情同意書,到時候帶過來好了。接下來主任安排了一些常規的術前檢查,就是驗血常規、凝血功能和心電圖。做完回家之後,我草擬了一份知情同意書,讓夫人籤字,夫人說哎喲這麼麻煩啊還要籤這個。
  • 李亞鵬曬李嫣舊照,女兒做完裂唇手術躺爸爸懷裡,父女對視顯溫馨
    李嫣乖巧地躺在爸爸懷裡,雖然只露出了側臉,但能看出她的嘴巴上還粘著膠布,應該是剛做完裂唇手術,李亞鵬也曾分享女兒三次手術時他的心路歷程,父親對孩子的心疼、手術過程中苦苦的煎熬,成為了他這一生最難熬的時刻。
  • 男子受傷,做完手術後短了一截?!醫院回應了
    半個多月後出院,他們才發現受傷手指竟然短了一截。舒先生說,當初要求醫生保住手指骨頭,但最終沒保住,手術前醫院並未盡到告知的義務。手指被機器削掉一塊肉做完手術發現中指變短舒先生介紹,受傷工人叫小黃,10 月 25 日,小黃在使用衝床時操作失誤,左手中指被機器打壓,導致指甲處被削掉了一部分。
  • 甲狀腺癌手術48小時內就能出院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日前,安醫大一附院在省內率先開展甲狀腺日間手術。因授課任務重休息時間短,腫瘤位於甲狀腺背側擔心手術後出現聲音嘶啞,經過完善的術前檢查及評估,符合日間手術標準。  入院當天,安醫大一附院普外科劉斌主任醫師就為陳先生進行了手術。經術中病理證實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按預案施行了甲狀腺改良根治術,術後恢復順利,第二天陳先生就拔除引流管出院了。  近年來,甲狀腺疾病的患病率和檢出率逐年上升,需要手術治療的患者人數也逐漸增加。
  • 嗓子癢竟然是喉癌
    嗓子癢基本上不是喉癌的表現。嗓子癢只是咽喉部常見的臨床症狀,多見於急慢性咽喉炎、氣道敏感、變異性哮喘、長期抽菸酗酒、辛辣刺激飲食、鼻後滴漏症候群以及反流性食管炎、胃酸刺激等等。而喉癌的臨床症狀主要是持續漸進性的聲音嘶啞、發音無力、喉部異物不適感或者是漸進性的呼吸困難,以及反覆的咳血,或者是頸部轉移性包塊。
  • 丟下在醫院手術的妻子,奔赴奶奶的葬禮,這樣的男人值得託付嗎?
    到底是陪妻子手術還是去參加奶奶的葬禮,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選擇與妥善安排。這個男人最終的選擇是坐兩天的車去奶奶葬禮,丟下了手術的妻子,表面看來他好像很孝順,可是我認為他並不值得託付,因為,他不懂婚姻的價值,不懂得一個身為丈夫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