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邵逸夫將事業重點轉移到了
當時新興的電視產業,
香港無線電視廣播公司——
這個即將影響了幾代華人的
傳媒巨擘應運而生。
幾年後,與「邵氏」的明星制理念
一脈相承的無線藝員培訓班成立。
或許邵爵士自己也想不到,
這個原本自產自用的明星培養基地
日後竟然撐起了香港、
甚至整個華人演藝圈的半壁江山。
藝員訓練班自1972年起每年開辦一期,1979年第9期開始由無線電視獨自主辦。向來都是全日制教學,一開始學制為一年,前半年主要是課堂教學,學習表演的理論,後半年多是實習為主,同時還有少量的課程輔助。
人生離別幾度秋。
回望這個名副其實的
「香港明星的黃埔軍校」,
他們中有的早已湮滅無名,
有的依舊如日中天;
有的還在默默耕耘,
有的則蓄勢待發。
看看這些
讓我們感動與歡樂過的名字,
看看這些曾
讓我們頂禮膜拜魂牽夢縈的名字,
有多少情懷可以重來,
又有多少時光不會遺忘?
1972年第一期
學員包括:
陳嘉儀、陳美琪、莊文清、
呂有慧、程可為、招振強、
關聰、劉緯民、黃允財等。
傑出代表——
許紹雄
從藝訓班出來後的許紹雄並未成為男一號,但他卻是第一個駕駛奔馳上班的藝員,「Benz雄「從此得名。而如今的」歡喜哥」讓我們看到綠葉王縱橫娛圈的後勁相當凌厲。
甘國亮
幕前的方寸空間不能滿足才子遨遊,幕後才是甘國亮發光發熱天地,他是金牌編劇更是香港文化創意教父。
蘇杏璇
長相的成熟蘇杏璇20歲在演40歲的角色,40歲在演60歲的角色,是TVB一眾當紅小生的「媽打」,最為人熟悉的角色當屬《義不容情》裡的雲姨了。可惜5年前蘇杏璇因糖尿病併發症去世。
郭鋒
無論是正氣澟然的警察、唯利是圖心狠手辣的奸商、好色的小人物等都難不倒這位金牌綠葉王,絕對的好戲之人。
1973年第二期
學員包括:
宋豪輝、吳沅儀。
傑出代表——
盧宛茵
珠圓肉潤的盧宛茵不是生來就是「媽子」「闊太」的模樣,她年輕時明眸皓齒、圓潤可人,20歲出道就當女一號,歷經婚姻失敗後卻成了金牌綠葉,一句「做人最緊要開心,你餓唔餓,我煮碗面俾你好唔好」,盧宛茵不知說了多少遍。
伍衛國
有香港電視皇帝之稱,遊走於『』麗的『』『』無線『』『佳視」,古裝時裝皆宜,由於外表出眾,訓練班還未畢業就被欽點為多套電視劇的男主角,是唯一兩次飾演賈寶玉的港星,也是劉曉慶的前男友。
1974年第三期
學員包括:
任達華、林嶺東、吳孟達、
伍潤泉、鄧英敏等
傑出代表——
周潤發
1973年18歲的周潤發在報紙上看到藝訓班招收學員,他就和朋友一起報名,完全沒有表演經驗的他表現非常糟糕,大多數評委都看不上他,但評委之一的資深演員、導演、電視製作人鍾景輝看到周潤髮長得高高大大,於是就一票「通過」,並說服了其他人,當時鐘景輝對其他考官說:「這是一個表演天才,只是他現在還不知道如何收放自如」。
1974年周潤發順利從訓練班畢業,經過短暫的龍套生涯,馬上成為了無線的首席小生。
盧海鵬
正宗西關大少,在廣州時已經是歌舞團團長,到香港後即刻接受港式演藝訓練,他反應快、模仿能力強,很快成為《歡樂今宵》臺柱,2012年憑《奪命金》獲金像獎男配角,是對這位默默耕耘的演藝勞模的最大肯定。
1975年第四期
學員包括:
李國麟、劉仕裕、潘嘉德等。
傑出代表——
杜琪峯
在電影界有自己一套「杜氏美學」的大導演當年先在TVB當打雜,加入第四期藝訓班後也只能演龍套扮匪兵,自感無發展空間,畢業後轉幕後師從王天林拍戲,從助導一步一腳印走到今天。
黃杏秀
杏花薄粉氣質脫俗,黃杏秀是公認的古典美人,藝訓班畢業後便成了TVB力捧的第二代花旦之一,前途無可限量,可惜被陳百祥收為己有,成了叻哥的限量版。
1976年第五期
學員包括:
李楓、駱應鈞等。
傑出代表——
關錦鵬
高中最後一年考進藝員訓練班,然而卻沒有走到幕前,關錦鵬,男人的腦,女人的心,拍電影要求完美,愛情至上,性別無畏,性與欲望全為感官和真愛服務, 用藝術向商業宣戰,被譽為最難馴服的香港導演。
1977年第六期
學員包括:
陳復生、劉雅麗、廖安麗等。
傑出代表——
呂良偉
60年代呂良偉由越南抵港,不久考入藝訓班,畢業3年後以《上海灘》丁力一角躍升為一線小生,比起他的演藝事業,他的感情生活更受關注,「港姐收割機」美譽真不是吹的,從周海媚到鄺美雲,都是美貌與智慧並重的新女性。
廖偉雄
畢業後便在《網中人》裡飾演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程燦」而名噪一時,為他帶來「阿燦」的綽號。此劇其中一段他一口氣吞下了30個漢堡包,成為當年的熱門話題。「阿燦」也因此成為香港對中國大陸新移民的俗稱。
陳玉蓮
陳玉蓮,人如其名,像玉石般圓潤,那股倔勁兒也如玉磐般堅不可摧。她塑造過一系列經典無法超越的角色,有影迷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來形容她,寵辱不驚永遠是她示人的常態。而劉德華更讚嘆她根本就像小龍女,看淡世事,不爭不問,但求有自己的一個小世界。
1978年第七期
學員包括甘國衛、鄺佐輝等。
1979年第八期
學員包括:
景黛音、周秀蘭、
黃造時、陳安瑩、陳敏兒、
徐威信、李成昌、梁潔華等。
傑出代表——
湯鎮業
家貧的湯鎮業先打工後再考入訓練班,他的外形條件實在是萬中無一:長身玉立、五官秀氣,有點兒脂粉味、亦有幾分書卷味,天生貴氣,更難得是眉宇之間的憂鬱眼神,這是他先天優勝的條件,與演技無關。如果不是與翁美玲的感情糾紛,他的演藝道理應該會走得更寬廣。
廖啟智
如今,廖啟智就是實力演技派的代名詞,他1976年落選第五期藝訓班,三年後如願以償,而陳敏兒同是這一期藝訓班出身,廖啟智在相識三個星期後問敏兒會不會嫁他,敏兒答到會嫁,兩人於1987年註冊結婚。
1980年第九期
學員包括:
譚玉瑛、姚鳳絲、
李青山、吳麗珠等。
傑出代表——
苗僑偉
年輕時的苗僑偉有小鮮肉該有的鮮嫩陽光,年長後的三哥有著歲月沉澱下來的成熟淡定、從容不迫、信心十足的男士魅力,無論在演藝界還是商場,苗僑偉雙雙取得卓然成就,令人欽佩。
黃日華
作為無線五虎將之一,黃日華是20世紀80年代港劇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影視劇中塑造的大俠形象承載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他演技樸實,表演自然清新,多次將金庸筆下的大俠鮮活地展現在觀眾眼前。更贊的是他為人厚道,性格與郭靖十分相似。
1981年第十期
學員包括:
戴志偉、符鈺晶、徐錦江、
潘宏彬、張之亮、
洪羅拔、張南雁等。
傑出代表——
劉德華
劉德華到無線報名讀藝員訓練班時,黃日華坐在大門口負責發放表格,當時劉德華心裡就想,連發表格的小工也這麼帥,自己就不用考了,一定不被錄取。而劉德華本來對寫劇本當導演很有興趣,還曾經寫過一個講《少女問題》的劇本,拿過比賽冠軍。在最初進無線藝員訓練班時,他也打算往導演方向發展,最後是被訓練班老師發現他的潛質,劉德華才走上了演員這條路。
梁家輝
在無線藝員訓練班上課時,曾有一次跑龍套的機會,當時導演讓梁家輝和劉德華扮演周潤發的助手。當晚,梁家輝一夜沒睡,絞盡腦汁想了一晚上表演的方法,第二天,當導演開拍的時候,梁家輝一身黑衣墨鏡登場,飛揚跋扈,頓時把周潤發的風頭都給搶了。
吳家麗
因為深受電視劇《上海灘》影響所以報讀藝員訓練班,不過和同窗們相比,一直默默無聞,只能充當一些妓女、情婦之類的角色,直至跳出公仔箱,在大銀幕上以風塵、豔麗的氣質殺出一片天地,多次成為影后。
戚美珍
戚美珍扮相古今皆宜,也是TVB《歡樂今宵》「三小花」之一,1984版《笑傲江湖》中,戚美珍版的嶽靈姍既美麗又可愛,精緻的妝發讓她天真中透露著嬌俏,連任盈盈的風頭都被她搶去不少。
黃耀明
甚少人記得黃耀明出道自藝訓班,從藝訓班畢業後並無從事幕前工作,反而在《婦女新姿》和《香港早晨》擔任助理編導。
1982年第十一期
學員包括:
關禮傑、吳廷燁、麥景婷、湯鎮宗、
李子雄、張兆輝、林俊賢等。
傑出代表——
梁朝偉
藝訓班時期的梁朝偉演技已顯山露水,一次考試要演情侶分手,眾人都表演哭哭啼啼,偏偏梁朝偉演法不一樣,他在事前設計了一些小動作,當女演員在訴說無可奈何之際,他正在劃火柴點菸,女演員說出了已嫁人這一句話之際,他劃火柴的雙手突然一抖,接著苦笑,這一個演法已經比其他人高明N倍。
周星馳
周星馳的藝訓班道路頗為坎坷,第一次報考是劉德華這一屆,結果卻沒有考上。第二年和好友梁朝偉一起報考,結果梁朝偉上了,他卻落榜,後來因為劉德華的同班同學戚美珍是他的鄰居,特地在老師面前替他說情,周星馳才被錄進了夜間班,但只能算是備取生資格。訓練班每個星期五天課,訓練的項目有演技、編劇、場控、戲曲、舞蹈、場記等,這些課程在一年內全部學完,時間緊課程多。訓練班遵循著優勝劣汰的原則,每三個月都會進行一次考試,考試過後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學員,周星馳就是在這樣一個環境下成長起來的。
吳鎮宇
吳鎮宇考了四次訓練班,前三次都未被通過,只好邊工作邊想辦法。恰巧看到電視上廣告「短期出家」,自己又有7天假,從小向佛的他便報了名,到妙法寺做了7天和尚。至今戒疤仍在。之後也因這剃頭,而幸運得以入訓練班。
歐陽震華
歐陽震華自認在訓練班裡面是最醜的那個,當時老師給大家寫評語,梁朝偉及湯鎮宗等人的評語是「一級小生」,吳廷燁則是「武打小生」,而歐陽震華的則是空的,沒有評語。
之後訓練班導師更問他有沒有興趣轉幕後,隔了兩個星期還問他有沒有興趣做體育組記者。直到最後無線才籤了他,原因是有人不籤才輪到了歐陽震華。
1983年第十二期
學員包括:
吳啟華、陶大宇、
劉淑儀、何華超、商天娥等。
傑出代表——
劉青雲
17歲時寄信去投考藝訓班,但在限期的最後一天仍收不到取錄電話,當時劉青雲幾經扎掙,終於硬著頭皮打去查詢,原來已被取錄,只是信件失誤,於是他立即去報到。慶幸打了這個電話,而改變了他的一生,不然電影界就少了一個影帝。
吳君如
家父是老戲骨的吳君如16歲就進入藝訓班學習,那時的吳君如,對於自己日後的表演風格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定位不定位,而是抓住每一個機會。機會有了,再加上豁出去的性格,造就了喜劇天后吳君如。
劉嘉玲
劉嘉玲在投考時,曾經因為不會說粵語未被錄取,校長曾委婉地對她說,「你回去練習講粵語再過來考吧。」當時劉嘉玲堅決地回答,「一年後我會再來的。」第二年她果然又出現在考場上,粵語的程度好得令人吃驚,以至於後來陳樹楷導演與她合作時,覺得她的粵語說得比普通話還好。
曾華倩
17歲的曾華倩陪同學報名藝員訓練班,反被遊說填表格交出港幣十元,一輪面試通通過關,畢業後被選去主持兒童節目,從此踏上星途。
藍潔瑛
20歲那年,本是陪好友楊羚考試的藍潔瑛意外考取了訓練班,靚絕五臺山的她初入行便被黃霑大叫「驚為天人」,得力捧,主持《430穿梭機》、《K-100》等,並擔綱多部劇集主演,劉嘉玲、吳君如等人最初都只能給她演丫鬟。
從1983年下半年開始,
無線藝員訓練班有了新的改制,
分為藝員招募、
舞蹈藝員招募和司儀招募,
訓練期也由一年縮為半年,
頭3個月學習基本知識,
後3個月則進行實習。
1984年下半年起,
藝員招募命名為藝員進修班,
訓練期由半年恢復為一年。
1984年藝員招募班
學員包括:
詹秉熙、龔慈恩、
陳庭威、黎美嫻等。
傑出代表——
邵美琪
1983年邵美琪陪朋友報考TVB卻被選中,1984年19歲的邵美琪進入藝員招募班,三個月的培訓後,邵美琪成為無線籤約演員。她第一個角色是在《皇上保重》中飾演劉德華的妃子。
鄧萃雯
招募班畢業後的鄧萃雯在1985年即領銜演出《薛仁貴徵東》,並和無線籤下了5年長約。可以講未經過渡期就擔任女主角,這是藝訓班畢業生裡最幸運的一個,當年她憑藉璞玉無雕的純粹演技並被譽為翁美玲接班人。
1984年舞蹈藝員招募班
傑出代表——
郭富城
1984年19歲的郭富城在朋友代為報名下考入舞蹈藝員招募班,當時他的基本功只是一般,但他學習能力很強,短時間內他表現已能成班中的前列分子。第二年在《健美小姐》決賽中出色的表現被時任TVB藝人經理馮美基賞識,1987年轉入藝員訓練班成為學員,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 。
謝天華
相比同班同學郭富城,謝天華的演藝道理要曲折得多,舞蹈藝訓班畢業後在TVB混了幾年,直到1992年成為「風火海「一員,然而都沒嘗大紅大紫滋味。眼見同期的夥伴紛紛走紅,而謝天華仿佛萬事俱備只欠一點東風,一等就是二十年,直到2009年laughing gor,他才最終收穫成功。才型兼備,遲暮何妨,這才是TVB的戲骨!
1985年藝員進修班
傑出代表——
周海媚
和當年的無數香港少女一樣,周海媚也有一個港姐夢,1985年18歲清澀的年齡和傻妹妹式不拘小節的表現與香港小姐高貴大方的要求不甚相符,因此被擯在決賽門外,幸好藝員部慧眼識珠,籤約後立即送往進修班打造,然後迅速擔任主角,周海媚的成功,完全體現了TVB造星流水線的有條不紊。
1986年藝員進修班
學員包括:
何美婷、歐瑞偉、
郭政鴻、林韋辰、王維德。
1987年第十三期
學員包括:
黃澤鋒、李家聲、吳啟明、
何嘉麗、林帆、吳詠紅、
潘芳芳、曾守明等。
傑出代表——
鄭伊健
1986年鄭伊健參加TVB新秀歌唱大賽,進了前l00名,後被邀請去試鏡, 由此進入藝員進修班學習。但鄭伊健性格羞澀加上緊張的緣故,三個月後結業時因成績差被淘汰。之後,鄭伊健當了幾個月文員,這時第十三期藝訓班招人,他決定再試一次,結果成功進入訓練班。
吳婉芳
1986年芳齡18歲的吳婉芳參加港姐競選,一舉得到亞軍、「最上鏡小姐」及「才華小姐」三等頭銜而成為港姐歷史上首位「三料港姐」,無線立馬與她籤下藝員合約;奪得港姐亞軍的第二天,無線便安排她拍攝世界盃的宣傳片,從而成為無線的形象大使;其後擔任第5屆新秀歌唱大賽的司儀;更前往加拿大世界博覽會香港館參加《香港之夜》節目的演出,TVB深知吳婉芳的演藝底子尚淺,於是派她入讀第十三期藝訓班,重點栽培下的吳婉芳也不負眾望,成為80年底末至90年代中期頗為耀眼的新星。
1989年第十五期
學員包括:
黃德斌、劉錫明、黎芷珊、
雷宇揚、麥長青等。
傑出代表——
甄子丹(旁聽生)
甄子丹1982年從北京學武返回美國,贏得當年武術冠軍,1988年重返香港,立志要在影圈闖出成績,對武打他滿有信心,但演技方面卻有感自己力有不逮,為了填補不足,自薦入讀藝員訓練班做旁聽生充實演技。課程雖為期一年,但修讀半年後,已經被提早召出班拍攝劇集。
林家棟
自小性格內向的林家棟,童年唯一娛樂就是看電視,他最愛一板一眼地模仿電視劇裡面的角色,甚至幻想自己長大後每天都能扮演不同的人、經歷不同的事。80年代末,一張TVB藝訓班招收學員的海報讓林家棟決心辭去原本的文員工作,經歷兩次考試後,他最終被藝訓班招收。
進入90年代,藝員訓練班又改為藝員進修班,曾入讀的學員包括:古巨基、趙學而、古天樂、劉愷威、陳展鵬、林峰、滕麗名、吳卓羲、胡定欣、馬國明等等,在此不一一羅列記錄。
後記——藝訓班大揭秘
【入校門檻】
不看出身 只看有無特質
你以為讀藝訓班一定是外貌協會?錯!藝訓班唯一的文化要求就是中五畢業(相當於內地高中畢業),面試標準由藝訓班導師把握。對於外貌,選有個性的比靚仔靚女更重要,還要看他們有什麼特質,是否適合做藝人。
【學習過程】
寬進嚴出 做人比演技重要
你以為進入藝訓班就等於踏進娛樂圈?錯!順利考入藝訓班不等於就一勞永逸,認真聽講就能順利畢業,完成訓練後,成績合格者的學員才會獲發證書;通過考評的學員,才有機會獲聘為TVB合約藝員,否則一樣被淘汰。
【藉機上位】
大牌也要靠跑龍套跑出機會
你以為從藝訓班畢業就會紅?錯!從訓練班畢業,也不足以成為一個演員,充其量也就拿到一紙證書。如同大學畢業生要絞盡腦汁找工作,訓練班出來的學員都希望儘快在TVB佔有一席之地,但幾乎每一個都要先跑龍套做茄喱啡,連周潤發、梁朝偉也不例外。
【學員待遇】
不收學費 跑龍套可賺生活費
你以為讀藝訓班要收學費?錯!讀訓練班有付出也有回報,每一次跑龍套都有錢賺!藝員訓練班開辦45年來,從來都沒有收取過半毛錢的學費,而且還有交通及夥食補貼,這就是為什麼至今為止,每次開班都能吸引過千人報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