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雷是中國人發明的,快來看看中國古代的地雷啥模樣?

2021-01-11 蘭臺夜讀

抗戰時期,中國的軍事工業相對於日本,那是非常落後,但是,為了抗擊日寇,聰明的中國軍民各顯神通,在各大抗日戰場上大搞「地道戰」、「地雷戰」、「麻雀戰」,把小鬼子搞得狼狽不堪、魂飛魄散,大長了國人的志氣與威風。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八一電影製片廠就以膠東抗日根據地發生的真實故事為原型,拍攝了一部名為《地雷戰》的電影,一直影響了幾代人。

地雷,是民兵最喜歡的武器之一,人們親切地把它叫做「鐵西瓜」。「鐵西瓜」不斷地給人們帶來勝利和信心。「鬼子少了咱就幹,鬼子多了咱就轉,躲在暗地打冷槍,埋好地雷遠遠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個人影也看不見。」「步槍加地雷」在當時是很成功的戰鬥經驗。民兵們充分發揮現有武器的作用,自己動手,造出了石雷,使地雷戰廣泛地開展起來,成為群眾性的殺敵運動。

地雷作為殺敵武器,並不是近代的新發明,其實,早在宋金時代,地雷就被作為軍隊的輔助武器,運用於戰爭。據史料記載,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金軍攻打陝州,宋軍就曾使用埋設於地面的「火藥炮」(即鐵殼地雷),給金軍以重大殺傷而取勝。

都說眼見為實,在山西朔州馬邑博物館裡,就珍藏了金人製造的「瓷地雷」——那兩枚金代的地雷,以瓷製作,外施青釉,內裝火藥,竹管能引爆炸。因其形如蒺藜果,故又名火蒺藜。

山西朔州馬邑博物館館藏的這兩枚金代的瓷地雷,出土至今已整整60年了。1958年,朔縣酒廠在施工時,一次性發掘出200多枚這樣的地雷,除了收藏進博物館的外,其他多已丟失。

中國人之所以很早就發明了地雷,並將地雷運用於作戰,這是與火藥的發明有著密切關係的。中國自古就有個古老的職業——煉丹士。《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差點就被太上老君煉成丹丸了,也許是火候不到,孫悟空不僅沒成丹,還煉就了一雙火眼金睛。

正是由於有了這些長期奮戰在「科研第一線」的煉丹士,他們滿懷能點石成金,或是煉就能使人長生不老的仙藥的希望,紮根丹房,結果,黃金、仙藥沒煉成,卻陰錯陽差地發明了火藥。

《太平廣記》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隋朝初年,有一個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訪一位煉丹老人。當天半夜杜春子夢中驚醒,看見煉丹爐內有「紫煙穿屋上」,頓時屋子燃燒起來。這可能是煉丹家配置易燃藥物時疏忽而引起火災。還有一本名叫《真元妙道要略》的煉丹書也談到用硫磺、硝石、雄黃和蜜一起煉丹失火的事,火把人的臉和手燒壞了,還直衝屋頂,把房子也燒了。隋唐的煉丹者已經掌握了一個很重要的經驗,就是硫、硝、碳三種物質可以構成一種極易燃燒的藥,這種藥被稱為「著火的藥」,即火藥。由此可知,火藥發明於我國的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

中國發明了火藥首先運用於製造煙火,不久後就將其運用與軍事,並發明了世界第一根火箭。大炮和火槍在宋代中國火藥的軍事運用已經相當成熟,使得中國的科技遙遙領先於世界。而使用火藥製造地雷,正是發揮其軍事作用之一。

1580年,中國明朝名將戚繼光駐守薊州時,曾製造一種「鋼輪發火」地雷,當敵人踏動機索時,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引爆地雷。鋼輪發火裝置提高了地雷發火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獻中,已有多種地雷的詳細記載,這說明當時中國的地雷已發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歐洲在15世紀的要塞防禦戰中才開始出現地雷。

19世紀中葉以後,各種烈性炸藥和引爆技術的出現,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樣化發展,從而誕生了現代地雷。

相關焦點

  • 《流放之路》3.9破壞者電弧地雷+冰矛地雷BD進階玩法介紹
    ,擁有非常高的強力傷害,很多玩家都對這個BD感興趣,來看看流放之路3.9破壞者電弧地雷+冰矛... 流放之路3.9破壞者電弧地雷+冰矛地雷BD進階玩法是一個目前最新版本非常流行的玩法,這個最新的玩法非常的優秀,擁有非常高的強力傷害,很多玩家都對這個BD感興趣,來看看流放之路3.9破壞者電弧地雷+冰矛地雷BD進階怎麼搭配,S10破壞者電弧地雷+冰矛地雷BD進階玩法攻略。
  • 《殭屍世界大戰》闊劍地雷怎麼樣 闊劍地雷武器介紹
    導 讀 《殭屍世界大戰》闊劍地雷屬於陷阱型武器,觸發後能夠造成成噸的傷害,這個道具怎麼樣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一篇「RustyS」分享的闊劍地雷武器介紹,
  • 解密《地雷戰》:歷史上真實的地雷戰什麼樣,你知道嗎?
    電視劇 《地雷戰》是根據在抗戰時期大展神威的海陽人民地雷戰的傳奇歷史創作改編而成,劇中主人公趙化龍等人物原型,也都取自海陽地雷戰民兵英雄趙守福、于化虎、孫玉敏等人物。   1995年,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周年,山東省和濟南軍區在地雷戰舊址趙疃村舉行民兵地雷戰實戰演習,生動再現了地雷戰激烈場面,時任中央軍委委員、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為地雷戰紀念碑親題「地雷戰精神永存」碑文。
  • 黃裕棠·地雷字!
    因為在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國人把已經當成迷信,把關於文字磁場,文字的這一類書籍全部都焚燒掉了保留最完整的在臺灣老師,剛好是臺灣人,所以機緣巧合完整的傳承到了目前關於文字磁場,地雷字這些,除了黃老師本人和本門的弟子會,外面沒有任何老師會
  • 女子點地雷菜被炸 地雷菜是什麼菜?地雷菜為什麼炸了(2)
    前日在沙坪垻區,就有一盤菜真的「炸」了:一女顧客在和朋友就餐時,出於好奇點了餐館推出的新品「地雷菜」,並按餐館的指示點燃了「地雷」上方的引線。不料當引線燃盡後,大家原本以為「地雷」會裂開,露出底下的菜品,誰知菜品還沒看到,「地雷」下的熱湯就飛濺了出來,將顧客的臉部燙傷,飛濺的火花還將女顧客的羽絨服燒了幾個小窟窿……就餐點了份「地雷菜」3月11日,家住沙坪垻區的王女士與30多年未見面的老同學陳女士見面了。「我們是高中同學,她回國探親,就約著一起吃頓飯。」
  • 《地雷戰》真正起源於哪裡?
    然而實際上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初期,海陽民兵並沒有地雷,也沒有用地雷打擊敵人的經驗,那麼地雷戰的真正起源地是哪裡呢? 因此海陽地雷戰的真正發源地是青島平度大澤山,電影中民兵發明的石雷、絆雷、頭髮絲雷、連環雷、水雷等武器,是平度大澤山區人民智慧的結晶。 「進了大澤山,把命交給天」,這是日偽軍踏進大澤山後發出的哀嘆。
  • 《流放之路》3.4冰川之刺地雷BD怎麼增傷 冰川之刺地雷BD增傷手段...
    導 讀 流放之路3.4賽季中最火的BD無疑就是冰川之刺地雷了,那麼玩家們怎麼來加強呢?
  • 你不知道的科貿選課地雷,必擼
    地雷評價:不是你想的高大上,就是這麼無聊地雷指數:地雷評價:上課就是看 魯豫有約新聞聯播新聞30分期末作業: 寫通訊稿(感謝勺火林、阿怡提供)地雷指數:地雷評價:消費心理學,內容會特別充實,點名就看心情;生活中的心理學,老師語錄:別以為點了名就能走,你們走後,我再點地雷總結:心理學老師都是玩心大師
  • 古代中國發明100種
    唐朝時,我國杭州有一個叫楊務廉的工匠,研製了一個僧人模樣的機器人,它手端化緣銅缽,能學和尚化緣,等到缽中錢滿,就自動收起錢。並且它還會向施主躬身行禮。杭州城中市民爭著向此缽中投錢,來觀看這種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為主人撈到數千錢,真可稱為別出心裁,生財有道。會捉魚的機器人。唐代的機器人還用於生產實踐。唐朝的柳州史王據,研製了一個類似水獺的機器人。
  • 地雷是現代戰爭中才出現的武器?其實早在五百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地雷是現代戰爭中才出現的武器?其實早在五百多年前中國就有了眾所周知,地雷是一種埋入地表下或者是布設於地面的爆炸性火器,由於造價低廉,防不勝防,殺傷力比較大,曾經一度在戰爭中被廣泛使用,其實說起來,地雷並非是現代戰爭中才出現的武器,其實早在五百多年前中國就有了。
  • 漫畫教你埋(排)地雷:工兵有幾種辦法排雷?地雷又有哪些分類?
    地雷主要用來做陣地防禦、道路封鎖、拖慢追兵和對敵佔領區的襲擾等,他和古代的機關陷阱作用差不多。當然,近現代也有用陷阱殺傷士兵的例子,比如越戰和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就經常被出其不意的陷阱花式虐殺。不過陷阱的布設實在太慢太繁瑣,而且佔地面積較大,容易被敵人發現。所以相比之下,利用火藥爆炸和破片殺傷,且只有罐頭盒大小的地雷更容易被軍隊批量使用。在越戰期間,美軍33%的傷亡是由地雷造成的。
  • 中國維和官兵向黎巴嫩兒童傳授防範地雷知識
    新華社貝魯特4月1日電(牛彥澧)每年4月4日是「國際提高地雷意識和協助地雷行動日」。在今年這一行動日前夕,中國第16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官兵為當地兒童舉辦了地雷防範知識宣傳活動。 黎巴嫩南部提爾市「帝國學校」的47名師生受邀參加活動。
  • 【向經典致敬】電影《地雷戰》
    軍區為了粉碎敵人的蠶食政策,加強邊沿地區的對敵鬥爭,特地從主力部隊抽調一批幹部,來組織和領導各地的民兵武裝;同時,還集訓了一批民兵骨幹,學習使用地雷的本領,號召人們對日本強盜展開地雷戰。影片劇情的組織生動、感人,導演以黃村民兵在威震敵膽的地雷戰中大顯身手的史實為素材,處理得質樸而靈活。民兵英雄的勇敢、智慧、不屈不撓與日寇的狡詐、兇險和殘酷形成尖銳的對峙,並在反覆較量中展現出各自的形象特徵。
  • 一個不成問題的問題,踩到地雷怎麼辦?
    碰到次數多了我也疑惑了,關電視劇啥事啊?一看宇宙國人是比較會玩,靠踩地雷來泡馬子,腦殘得光吃藥都好不了了。 三期重症腦殘,這得打點滴了吧?松發雷還可以設置成餌雷,壓在屍體、貴重物品、武器下方,搬動上方物品即引爆地雷。也可與其他類型地雷構成抗排系統,比如先埋設一顆松發地雷,再在其上放置一顆壓發或拉發地雷,上方地雷的重量在擺放時即解除了壓發雷的保險狀態,此時如試圖取走上方地雷則引爆下方松發雷。
  • 原來老電影《地雷戰》和平度大澤山還有這樣的淵源……
    「地雷戰」的真正發源地其實是我們青島平度大澤山電影中高家莊的原型就是大澤山高家村新華通訊社曾在一則新聞中這樣描述地雷戰:起源於平度縣、大顯神威於海陽縣的地雷戰,威震敵膽!抗日戰爭期間,高家村聯同周圍南臺、北臺、韭園、所裡頭村組成民兵聯防,運動石雷開展遊擊戰、麻雀戰、石雷戰,配合主力部隊先後作戰600餘次,斃傷俘敵2300餘人,在中國抗戰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 並不是所有地雷踩了鬆開就爆炸,還要分種類,具體地雷具體分析
    ,那只能自認倒黴了,因此地雷的種類也分很多種,地雷的引信有很多種,主要分為拉發,壓發,松發等這幾種地雷。每種地雷都有相應的作用,例如那種踩上以後鬆開才會引爆的就是使用松發引信的地雷,這類地雷使用者大部分都是防步兵跳雷,這種地雷在觸發以後,會把雷體向上拋起到一米左右的高度再引爆,由於爆炸的時候有一個高度,所以這種地雷基本上沒有殺傷死角,對於人員的殺傷效果也最大,這種地雷有一個缺陷就是容易被發現,在森林中容易被發現,但是只要踩住,如果沒有一個冷靜的頭腦,也會很容易被炸傷,這款地雷非常考驗士兵的心理素質
  • 「不止遊戲」遊戲中的地雷 真實威力有多恐怖?
    地雷在各類型射擊和戰略遊戲中,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道具。遊戲中的地雷也可謂是種類繁多,花樣百出。只要在關鍵地點部署得當,就能給對手沉重的打擊,甚至能直接翻盤。這期我就給大家講述遊戲出現的地雷真實的原型,和一些有趣的細節原理。地雷最早起源於中國宋代,當時宋軍使用埋在地面的火藥炮來抵抗金軍入侵。到了明朝出現了通過機械觸發的地雷。
  • 為什麼地雷不是一踩就爆?要鬆開腿才會爆炸的是什麼地雷?
    一般我們在電視或者一些電影中都能經常看到地雷的身影,地雷可以說在戰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軍事上的應用也是非常的廣泛的,但是稍微對地雷有點了解的人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地雷不是一踩就爆,而是還要鬆開腿之後才會爆炸呢?那麼要鬆開腿才會爆炸的是什麼地雷?
  • 警惕豆粕上漲途中的幾顆「地雷」?
    解鈴還須繫鈴人,豆粕上漲的構成因素屬於可變量,我們來分析下這些可能變成「地雷」的因素:首先,前日上漲的直接因素為美國中西部的連續降雨導致的洪澇災害,大豆播種不及時,且未來7天陰雨天氣依舊存在,於是很多吃瓜群眾認為大豆減產不可避免。
  • 你聽說過「地雷女」嗎?來看看男生們的描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黃婷】「地雷女」是不受歡迎的一類存在,男生一般會對這類女生避而遠之。那麼「地雷女」都有什麼樣的特徵呢?1.說人壞話前先自保這類女生明明心中不這樣想,卻在故意說人壞話前,先說「我知道自己不好」,「我知道不止我一個人不好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