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哥說
秋風乍起,暑氣漸消。
馬上要進入9月啦。
每年9月的到來,都意味著大銀幕上的進口分帳片、批片即將紛至沓來。
今天給各位推薦一部9月7日即將登陸內地大銀幕的勵志神作《傳奇的誕生》,基本上就是一部《摔跤吧!爸爸2.0》
這是一個來自貧民窟擦鞋童的人生逆襲傳奇。
非常熱血、非常勵志、非常燃,能讓看故事的觀眾目瞪口呆&淚流滿面,化身「表情包」本包。
1
1950,那還是一個靠收音機「聽」世界盃的年代。
9歲的小男孩迪科趴在酒吧的屋頂上,偷偷掀開瓦片,聽收音機裡傳來巴西隊1:2不敵烏拉圭,落敗總決賽的消息。
淚流滿面。
爬下屋頂,站到黯然淚下的父親面前,小迪科說:爸爸,我會為巴西贏得一次世界盃的,我保證。
小男孩迪科,是貧民窟裡的「擦鞋童」。
這句臺詞出來的時候,一切都像是在痴人說夢。
迪科的爸爸——一個前職業運動員,如今的醫院臨時護工,流著淚翻了個白眼,沉吟半響後摸著兒子的腦袋說:迪科,如果你足夠聰明,就應該聽你媽的話,好好學習,永遠不要走上足球這條路。
2
小迪科要實現他那盛大的夢想有多難呢?
父輩曾經失敗的恐懼陰霾困擾著迪科的整個家庭:窮人家的孩子想做個職業足球運動員,哪怕天賦再高,風險同樣巨大。
不成功,就成「蟲」,一輩子在生活的泥濘裡掙扎、爬行;
艱辛的現實環境就擺在迪科眼前:沒有教練,沒有球場,甚至連個像樣的足球都沒有。
迪科業餘擦鞋,有空就和小夥伴們在小巷、街道裡「練腳」,腳上顛來倒去的「球狀物」,是靠一堆襪子、破布、爛裳現「團」出來的「布團」。
有錢人家的少爺約瑟,穿著齊整的訓練服,嘲笑這個趴在地板上做衛生的清潔工之子痴心妄想。
哈哈,你連球星「bile」的名字都能叫成「pele」,有什麼資格跟我們一起聊足球?
這個愛挑字眼的英(槓)俊(精)少爺,順手給迪科起了個外號——乾脆就叫你「pele(貝利)」得了。
那時候的pele(貝利),代表著笨蛋、蠢貨的意思。
3
「貝利」這個綽號,成為小迪科的恥辱標籤。
不信邪的他和小夥伴們,報名了少年杯的比賽,在球場上再次遭遇富二代少爺們的羞辱。
有錢人家的孩子們,遠遠地指著他們嘲笑,說——
看,那支球隊應該叫「光腳小分隊」。
是的,迪科的球隊窮到沒有鞋穿,光著腳。
唯一能象徵這是個團隊的「球服」,都是舊床單加工改造的。
但街邊小巷裡練出來的華麗球技,讓這個光腳小分隊憑實力打臉了那些嘲笑、羞辱、無視他們的人。
畢竟,天才的光芒,夢想的力量,向上的欲望,是連貧窮也掩蓋不住的寶藏。
4
貧窮給予的危厄、羞辱、挫折,或許曾讓小迪科和他的家人們,裹足不前。
連做夢都不敢。
只想認命。
但你知道,所謂的傳奇,就是一個有天賦的人,能遇到賞識他的伯樂,能在軟弱時找到可靠的精神支柱,能在自我懷疑時得到足夠的信念支撐,能在巨大的壓力下抓住那渺小的契機……
那個在小迪科發著大夢的時候,給他潑冷水的爸爸,卻會在迪科決定放棄足球夢時,告訴他,沒有足球,芒果也能「實操」的,無論什麼時候,你都要忠於自己的內心,才能足夠強大。
在迪科終於一步步打進國家隊,卻意外膝蓋受傷覺得人生無望時,一直反對他踢球的母親卻會在電話裡告訴他,當初重啟足球夢想的決定,是我們一起做的。
你無需後悔。
當迪科受到隊友排擠,飽受輿論壓力,所有人都不看好他,連他自己都對自己的「踢法」產生懷疑時,那個將他帶進俱樂部的伯樂跟他說:這樣的與眾不同又有什麼不好的呢?
因為與眾不同,才能成就精彩絕倫啊!
寫到這裡,你應該已經get,那個趴在貧民窟的屋頂上「偷聽」世界盃的小男孩迪科,就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運動員——「球王」貝利,那個17歲初登世界盃賽場,就驚豔逆襲的勵志範本。
這部勵志神作,可看性非常高。
基本上就是一部足球版的《摔跤吧!爸爸2.0》,將勵志和親情相結合,迪科的每一次球場逆襲都拍得動人心魄,熱血十足;
球場上的觀眾,銀幕前的觀眾,紛紛化身表情包,被少年迪科(貝利)亮瞎眼球。
這部電影最顯著的一個表現手法,就是用輿論的方式各種立flag,羞辱男主和他所代表的階層力量,然後男主用實力對這些羞辱進行一次次「打臉」,各種逆風翻盤。
眾人越說他不行,世界越歧視當年的巴西隊就是一群畸形,最後那張臉就被「打」得越「疼」,觀眾卻看得越「爽」!
為什麼?
誰不想看少年逆襲的熱血傳奇?
誰不想看一個底層的孩子,是如何把命運加諸他的羞辱,用實力,變成真正的「榮光」?
就好像貝利這個名號,一開始,富二代少爺說,這就是個蠢貨的意思;
後來,「貝利」卻等同於「球王」!
9月開學的第一個周末,同檔期電影裡最推薦的合家歡勵志神作,尤其適合家長攜孩子一同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