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精的上限,就是成為槓精中的霸主

2021-02-16 曾不才在別處

《武狀元蘇乞兒》裡,老乞丐洪日慶跟周星馳說:「我看閣下從頭到腳趾頭,沒有一個地方不露出乞丐的形格。如果我沒看錯,你會成為乞丐中的霸主。」

周星馳一聽來勁,反問:「乞丐中的霸主?那是什麼?」

洪日慶煞有介事地轉了轉頭,回答:「還是乞丐。」周星馳倒下……

大概,一個人的骨子裡的思維方式、行為模式,便決定了他怎麼努力,也擺脫不了身上的標籤,所謂穿起龍袍也不像太子。

在周星馳的電影裡,表面土豪,骨子裡草根的角色,除了蘇燦,還有《食神》裡的史蒂芬·周、《美人魚》裡的劉軒……

同理,槓精每日在網上孜孜不倦地指點江山,有一些筆耕不綴,勤奮過真正的kol(Key Opinion Leader),存在感無敵強,但哪怕如此,他們還是槓精,只不過存在感達到極限,便可以成為槓精中的霸主罷了。這是由他們獨特的動機和思維模式決定的。

槓精的邏輯:不完美=垃圾

本來,我們不應該給反對者都貼上槓精的標籤,這跟槓精相比,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人類史上,很多偉大的人的思想都有經不起推敲的地方,正是反對者與之交鋒,才能碰出思想的火花,從而不斷接近事實的真相。人類知識的進步就是在這種交鋒中不斷進步的。如果沒有反對者,我們今天仍把泰勒斯的「世界的本源是水」奉為圭臬,那要什麼時候才有元素周期表?

彌爾頓甚至認為,接觸到各種不同的觀點可以提高讀者的品格。永遠依賴別人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他們就不會獨立思考。真理就像鬥士,只有不斷和對手鬥爭才能保持健康。因此,壓制經不起推敲的觀點本身就是錯誤的。

並且,從古至今,沽名釣譽欺世盜名之徒便數不勝數,網絡時代更是有不少所謂大v是混水摸魚者。有很多甚至通過輸出毒害社會的價值觀獲取擁躉。打倒他們,也是功德一件。

問題是,槓精跟真正的反對者的思維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奉行的是一種簡單的二分法,即你不是完美的,便一定是垃圾。所以,他們熱衷於抓住別人細枝末節的錯誤,然後往死裡潑髒水,妄圖徹底打倒他們。

所以,聲名顯赫的人同時也被黑子黑地最聲名狼藉的。NBA自網絡的繁榮時期以來,黑子最多的,恰恰是最偉大的科比、詹姆斯、杜蘭特、庫裡……

電影圈裡,張藝謀、馮小剛、周星馳的電影一上映,按照慣例必須先被罵一圈。在豆瓣,便有一群人熱衷於挑電影劇情上的漏洞,從而將之打入爛片的垃圾堆。哪怕是9分的電影,也一定有一撮人陰陽怪氣地進行諷刺。

問題是,這世上並不存在完美無瑕的作品。陳墨在《重讀金庸》這本書裡對金庸的15部小說進行專題點評,每一章都在最後一節列出了該小說情節上的漏洞,這些文字加起來估計超過5萬字。但我相信,這不過是金庸15部小說漏洞的一部分。金庸的小說龐雜、縱橫交錯,因此總會有某些情節處理不當,有些漏洞甚至是硬傷。

但是,這依舊無損金庸小說的偉大。而陳墨為金庸寫了十幾本書,挑毛病的比重只有幾十分之一,這才是真正不吹不黑、客觀公正的評論。這也說明,我們不是不能挑作品的毛病,只是不能持「不完美=垃圾」的傲慢態度。

同樣的,《三國演義》裡也有非常多的常識錯誤。過五關斬六將從地理上就不可能;「六郡八十一州」的提法也完全是笑話。東漢時期全國只有十三個州,且州下面才是郡。

但你能因為這些錯誤,就說《三國演義》是垃圾麼?

企圖吹毛求疵把意見領袖拉下神壇,是一種網絡時代民眾獲得話語權後的「多數人的暴政」。

槓精的動機:不為求知,而為贏

槓精之所以會有這種幼稚的行為,是因為他們本就不是為了求知,而是為了贏。正是這種基本動機決定了他們永遠只能是槓精。

首先,觀點交鋒不是打架,也不是搬磚,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會取得了滿意的結果。如果你預設的觀點站不住腳,便再怎麼胡攪蠻纏也不可能成立。你最終能贏的,也只是口舌之爭。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你再鍥而不捨地狡辯,它也不會變成1萬米。

而僅僅滿足於口舌之爭上的勝利,便永遠都是用錯誤的方式進行論證。如此,無論多麼努力敲鍵盤,你的思維能力也不可能有本質的提高,最多就是從蠻不講理變得更加蠻不講理,講道理的人愈發對你敬而遠之。

另一方面,那種「要麼完美、要麼垃圾」的二分法,會阻礙他們學習別人的優點。你一直抓著別人的錯誤不放,對他們的優點視而不見,又如何能夠真正從對方身上學到東西?每天都在孜孜不倦地挑毛病,樂此不疲地倒掉美食,然後在鍋裡找燒焦的鍋巴,當然只能是營養不良病入膏肓了。

而那些真正用心在求知、輸出知識的人並不會因為他們的胡攪蠻纏而有任何損失。要知道,大多數kol的創作都是可以變現的,他們把寶貴的時間用在真正的創作,換取體面的價值,而槓精的時間都用在抬槓,甚至幫kol提升熱度。此消彼長下,彼此的差距就越來越大。

把抬槓撕逼的時間都用在學習,創造價值上,槓精也不至於只能通過招人恨,惹人煩來尋找存在感。

可惜的是,學習過程是艱辛的,抬槓卻是一種低成本投入獲取快樂和成就感的方式。敲一敲鍵盤又不用什麼成本,挑毛病更是比真正的建樹要低難度地多,至於時間,槓精是最不缺的。他們最煩惱的,反而是怎麼樣把時間打發掉。

而你讀了那麼多書,查了那麼多資料,費了那麼多腦細胞洋洋灑灑幾千字,他們還不是敲下鍵盤打幾行字,就把你打入垃圾堆?起碼在精神上,他們是贏了你的。

槓精想要的,不過就是這種精神勝利法而已。

既然如此,你也沒必要跟他們槓了。不為了求知而為了贏,就已經偏離了寫作的初衷。如此,你跟槓精本人又有何區別?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本人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槓精」到底在槓什麼?|防槓精自救手冊
    就像她說的那樣,槓精並不會真的對社會產生巨大的影響,但是槓精的極端性情緒、強烈的恨意會讓他具有超強的戰鬥力,而這種戰鬥的力量,是溫和的人很難匹敵的。槓精是怎樣產生的槓精的世界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理解,但是每一個槓精的身體裡都住著一個受過傷的靈魂:也許他們就是曾經被各種虐待的,所以他們更願意相信他人是惡者。也許他們從來沒有機會體驗過被尊重和充滿愛意的對待,所以他們並不了解,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還有戰鬥之外的相處可能。
  • 日本槓精殺人事件:知名博主教人應對槓精,卻被槓精捅死...
    在21世紀,有一種神奇的新新物種,它的名字叫做槓精。
  • 「槓精」 心理學
    一個小小的例子,反映現實網際網路中常見的一個群體,被網友用「槓精「一詞概括,他們從抬槓中獲取快感,沉迷於唱反調,針對性的反對一些言論而忽視原文邏輯與客觀事實。他們總是能找出一些所謂的證據,從各種各樣的角度找出反駁的理由,自」辯論「中尋求優越感與「正義感」。當然,許多網友認為」槓精「的存在體現了多元化思想和批判性思維,一定意義上對於輿論會有積極的影響。然而,也有一些人對這樣的行為感到厭惡,主張以反對為目的的反對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辯論。」槓精「群體背後有什麼心理動機?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樣的行為?如何避免一種趨同?
  • 網絡熱詞「槓精」的英語怎麼說?
    所謂「槓精」,就是熱衷抬槓,或者說抬槓成精的一類人。無論你說什麼,他們都能找到突破口跟你槓,似乎天生的使命就是給你添堵。
  • 閉嘴吧槓精!不好好做祖國的花朵,偏去做祖國的槓精?
    於歸、閔瑤、清歡、沅桑:閉嘴吧阿球,你個槓精!大家好,小可愛們,我是猴猴,客套的開場白咱們今天就不說了,接下來說一個「社會性」話題:槓精。「槓精,一群精於抬槓的人」經過了這件事情,我對現在社會上的這些槓精群體有了新的思考。所以呢,今天就想來跟大家盤點一下:這些年,我們交涉過的槓精。
  • 十二星座「槓精」排行榜、到底哪個星座才是槓精本精?
    推薦語:生活中會出現很多槓精,這些人骨子裡很強勢,自己永遠是對的,就算不對也要爭得三分理,天下武功,唯槓不破,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十二星座槓精排行榜吧。如果真的出現抬槓這種事情,對於天蠍座來說就是一種對自己的挑戰,心裡默念這是個人是傻×吧,你想打架嗎?NO.08 摩羯座摩羯座有自己的原則,他們只會為了自己的原則而抬槓。但是如果說對方非要抬槓,除非是因為利益,不然摩羯座對於這種沒有任何好處的抬槓,是不予理會的。
  • 這21種「觀眾」,叫做槓精!
    「網絡槓精」。槓精:「別的不說,《摔跤吧!爸爸》簡直是惡臭的直男癌,讓女性成為父權的奴隸。」  槓精:「問題大了!在不自覺中流露出對法西斯戰犯的同情。」   槓精:「為什麼沒有人敢說出《教父》就是一部爛片的事實呢? 是我欣賞層次不夠還是這片子本身就是皇帝的新衣?」
  • 遇到槓精,你怕了嗎?
    以後誰罵人就截圖,讓一直道歉@傑嬸兒:現在的判決真是與時俱進@非酋:這個可以有~@旅人也Absurd:哈哈哈,笑死了,這也算是跟得上時代的步伐的懲罰方式了不僅僅是發朋友圈罵人有人還會在朋友圈評論裡反駁、挑刺、抬槓大家是否有過類似的經歷關於朋友圈 你有這些心態嗎遇到槓精
  • 槓精:沒有人可以逼我講邏輯
    面對令人頭疼的槓精,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生活中這些看起來「不懷好意」的人到底是如何思考的,即槓精的邏輯;而後,深挖槓精何以成為槓精;最後,我們該如何應對槓精。俗話說的好,小槓怡情,大槓傷身。在生活中偶爾和朋友、愛人槓一槓,還是很有情趣,並且無傷大雅的。而當一個人習慣性地不按邏輯出牌時,TA就很有可能會被稱為「槓精」了。
  • 扒一扒抖音的沙雕槓精評論
    什麼是槓精?當你說:我好喜歡吃蘋果啊槓精回:我TM問你了嗎?
  • NMN遇到槓精怎麼辦?小心挨板子
    NMN槓精往往手握真理,是網絡的鍵盤俠和生活中的「勝利者」,罵架和胡扯是他們的主戰場,缺少裡子,所以面子大於一切,一切都是為面子。初遇槓精,對槓精說,我用了赫曼因NMN腸溶感覺年輕了好幾歲,槓精說,1929年的諾貝爾獎在今天已經過時了,你的感覺不準,年輕都是錯覺。後來陸陸續續我發現了一系列的NMN槓精特徵,對槓精的系列騷操作漸漸無語無視。
  • 抖音直播碰到槓精黑粉怎麼辦 直播間如何對付黑粉槓精
    人在網上衝浪,主播開直播,難免遇上槓精和黑粉,那麼在直播間要如何對付黑粉槓精呢?下面我們來看看應該如何解決吧。
  • 用英語巧妙回懟槓精,超有趣
    江湖中流傳著這麼一個傳說, 有這樣一群武藝不高,但極其擅長使槓, 無論應對什麼招數, 只要使槓一臺,武功路數如出一轍, 但就是如此簡單的招數, 致使人連連敗退
  • 動漫中的槓精有多強大,他們有的槓贏了世界
    現在,大家無論是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網上,最怕遇到的就是槓精了。這個詞也成為了網絡流行語。總之只要你提出自己的看法,總有人抓住了某一點來跟你抬槓。他們的行為多半都是理解能力不好,卻戰鬥力爆表,表達能力不好,卻存在感爆表。人家說的啥沒看懂,也沒空仔細看,先反駁了再說。所以非常讓人反感,更有甚者,連反語都聽不出來,就開槓。
  • 中國VS美國:同一個世界,不同的槓精
    前幾天牛媽被槓精懟了。還不是我們熟悉的中國式槓精,而是美國式槓精。
  • 小谷電臺|比「槓精」更可怕的是「標籤精」!
    過去我在網上發表觀點,最怕遇到的是「槓精」。比如我看到一個段子,覺得很好笑,就隨手轉發一下,結果他評論一句「難道只有我一個人覺得不好笑嗎?」,再附上一個抬手的表情。但現在我發現,比「槓精」更可怕的是「標籤精」。「槓精」只是缺乏同理心從而顯得情商低,至少還是在發表自己的看法。
  • 網絡上的「槓精」有哪些普遍的邏輯謬誤?
    網絡的言論自由,帶來了各大平臺的熱鬧嘈雜,其中聲音洪亮且直搗你面門的「槓精」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往往熱點事件剛剛才生,前應後果尚不清晰,就會有部分人開始了他的「情緒釋放工作」。有反權威型的,只要是大號主流號發的一些帶觀點的表達,就會有人開槓;有維護型的,某些與「槓精」維護者相關的訊息下,如果你發表質疑的觀點,會被迅速攻擊;有情緒型的,他不為任何利益,只是為了讓對方難受而槓;有陰陽怪氣型的,對你的發言冷嘲熱諷;有同情施害者型的,明明某些事件輿論一邊倒,受害者收到了傷害,有些槓精會發表「XX(施害者)也挺可憐的,他也是沒辦法」。
  • 我嘗試了一下用科學角度理解槓精,結果...
    槓精:我就不信古人,不隨便坐著,還天天跪著,沒文化裝有文化。文獻事實邏輯怎麼樣都不重要,只要先槓上一句,存在感就出來了,連入土的古人也不放過。生活中也不乏有些槓精因為工作生活不順心,產生出各種不滿情緒。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礙於社會規則及禮儀道德不好發洩,只能憋在網上到處攻擊。這種方式非常隱蔽,情感成本幾乎為零,故意攻擊不認識的網友也無大礙。
  • 《編輯部的故事》槓精們的「多人運動」
    [愛卡汽車 試駕評測 原創]  就在上期《編輯部的故事》「點擊回看」中,我們組的幾位「槓精」編輯為大家找來了時下最熱門的幾款帶有「空氣淨化功能」的車,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對這幾款車進行了空氣淨化能力進行了對比,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中,也表示很喜歡這種紀錄生活的形式。
  • 「鍵盤俠、噴子、槓精」英語怎麼說?
    這裡的「俠」並非褒義,而是指躲在屏幕背後的一群人,他們通常在現實生活中膽小怕事,卻在網絡上佔據道德制高點,發表「個人正義感」和「個人評論」,躲在網絡背後抨擊事實、盲目跟風,抒發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壓抑。類似的還有「網絡暴力、噴子、槓精」等表述。這些常見的表述如何用英語表達呢?Amy Hirschi@amyhirschi/unsplash「鍵盤俠」英語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