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浣碧,是果郡王的原配嫡福晉,贏了甄嬛,卻輸給了她

2020-12-23 騰訊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有一句話特別令人感慨:「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從古代的「爭寵」,到現代的「打小三」,女人似乎更喜歡跟女人鬥,無論什麼好姐妹、好閨蜜,在面對爭男人這件事上,瞬間就能反目成仇,化友為敵,鬥得你死我活。看過《甄嬛傳》的朋友想必更能體會到這一點。

一部《甄嬛傳》將古代的宮鬥演繹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個人物很值得推敲,就是浣碧。浣碧雖為一個配角,但是她始終沒有放棄想要取代主角甄嬛的野心,甄嬛喜歡雍正帝,浣碧就打扮得花枝招展想要勾引雍正帝;甄嬛愛上果郡王,浣碧也愛上了果郡王,最後還費盡心機讓自己嫁給了果郡王,可以說,她一直在默默地跟甄嬛爭,因為她潛意識裡是很嫉妒甄嬛的,在劇中她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因為是私生女,所以她不能光明正大地做甄府的二小姐,只能給甄嬛做丫鬟,處處服侍甄嬛,她自然會心理不平衡。

看著甄嬛既有雍正的寵愛,又有果郡王的痴戀,浣碧心裡自然很不是滋味,於是她精心策劃了小像風波,一舉成功搶走了果郡王,而且浣碧還因此得到了本該屬於她的名分,成了甄府的小姐,有了與父親一樣的姓氏——鈕鈷祿的姓氏,光明正大地嫁給了果郡王。

能夠嫁給果郡王應該是甄嬛夢寐以求的願望,可是礙於他們各自的身份,甄嬛永遠也不可能嫁給果郡王,她只能守著自己厭惡的男人(雍正)過一輩子。在這一點上,浣碧就贏了她,浣碧名正言順地嫁給了果郡王,不僅得到了自己最愛的男人,也得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身份,可以說是一箭雙鵰。

當然,與浣碧一起嫁給果郡王做側福晉的還有一位大家閨秀,就是孟靜嫻。孟靜嫻痴迷果郡王多年,終於如願嫁給了他,還通過一些小手段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但是孟靜嫻根本不是浣碧的對手,最後被浣碧下毒,生下一個兒子後,毒發身亡。

那麼,在歷史上,真有浣碧這個人嗎?翻閱清史,我們發現果郡王一共娶了兩個福晉,一個是嫡福晉鈕鈷祿氏,一個是側福晉孟氏。對比之下,我們可以判斷浣碧歷史原型應為果郡王的嫡福晉鈕鈷祿氏,孟靜嫻的歷史原型應為果郡王的側福晉孟氏。

這位嫡福晉鈕鈷祿氏並非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她的出身比甄嬛原型熹貴妃要顯貴很多,她是滿洲鑲黃旗人,父親鈕祜祿·阿靈阿是清初輔政大臣遏必隆的第七子,為從二品官員,還是果郡王的老師。出身不凡的鈕鈷祿氏,嫁給果郡王直接做嫡福晉,只是她與甄嬛傳中的浣碧的遭遇相同,很不得寵,嫁給果郡王后始終沒有生育,她輸給的並不是甄嬛,而是輸給了她——果郡王的另一位側福晉孟氏,孟氏嫁給果郡王后先後生下一子一女,雖然這兩個孩子都早夭,但是這至少證明了孟氏才是果郡王的最愛,而甄嬛原型熹貴妃與果郡王八竿子打不著,也不可能存在戀情。

嫡福晉鈕鈷祿氏的最終結局還是挺慘的,她的父親阿靈阿和兄長阿爾松阿,皆因為是八爺黨的成員被革職,丈夫果郡王也只活到41歲就去世了,可以想見,無依無靠的鈕鈷祿氏後半生該是多麼的悽涼無助。

相關焦點

  • 甄嬛傳:難怪果郡王要許諾甄嬛「嫡福晉」的名分,看他啥企圖?
    導語:《甄嬛傳》中的果郡王每每以嫡福晉之位誘惑甄嬛。那麼,甄嬛真的會在乎這個王爺嫡福晉的名分嗎?果郡王要許諾甄嬛的,真的僅僅只是個嫡王妃?其實不然。
  • 浣碧的歷史原型,不僅是果郡王嫡福晉,出身還比甄嬛高
    其中,身為甄嬛妹妹的浣碧,也是劇中宮鬥戲份的重要人物。在劇中,浣碧的出身不高,因為她的母親是罪臣之女。所以即便她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卻也只配給甄嬛當丫鬟。後來得以認祖歸宗,才取名為鈕祜祿·玉隱,並如願嫁給心上人果郡王為側福晉。可惜劇中果郡王深愛著甄嬛,浣碧得不到丈夫的心,最終在果郡王死後撞棺而亡,十足是個悲劇人物。
  • 《甄嬛傳》中果郡王的兩位福晉,歷史原型是誰,結局如何
    出於這種嫉妒心理,導致浣碧凡事都想和甄嬛搶。見甄嬛喜歡皇帝,她就想辦法引誘皇帝,後來甄嬛愛上果郡王,她也想嫁給果郡王,結果還成真了。如此一來,浣碧的身份才得以曝光,她終於能夠正大光明擁有自己的姓氏,鈕祜祿氏。浣碧是個有心計的角色,她使手段得到了果郡王,後來又使手段,害死了果郡王的另一個福晉(小說中是她害死孟靜嫻)。
  • 歷史上的果郡王,不愛甄嬛,也不愛浣碧,真正愛的人其實是她
    《甄嬛傳》播出期間可謂是火遍大江南北,它不同於其他的後宮劇中,可算得上是一部非常正統的歷史劇了,這部劇講述了少女甄嬛在後宮的勾心鬥角中逐漸成為一代太后的故事。《甄嬛傳》中果郡王一共娶了兩位妻子,一位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浣碧,因被雍正賜婚,所以允許入族譜,改名為甄玉隱,成為果郡王的側福晉。
  • 《甄嬛傳》浣碧從奴婢到側福晉,其實,她愛的根本不是果郡王
    而浣碧,說不得幾個字,只會伺候人和耍小聰明。和浣碧認識那麼久,這些果郡王都是看在心裡的。但為了甄嬛,他還是娶了浣碧。給了浣碧名分和體面,新婚之夜睡在她的房裡,卻始終不曾愛她。他讓浣碧料理家事,就是為了讓浣碧有事可忙,少點糾纏。因為一看見浣碧,果郡王就會想起甄嬛。浣碧的存在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著果郡王,他和甄嬛的那段情,那段虧欠。
  • 《甄嬛傳》中浣碧的歷史原型,是皇親國戚,還受到果郡王一生寵愛
    隨著銀幕上宮廷劇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大家對於古代的生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前段時間,出現了一部非常經典的宮廷劇,它就是《甄嬛傳》。《甄嬛傳》讓我們了解到了許多關於滿清皇室的故事。而《甄嬛傳》這部劇其實是由歷史改編而成的,所以劇中有許多人物的確在歷史上出現過,例如這次我們要說的浣碧。浣碧在歷史上的真實身份要比劇中的甄嬛更加顯赫,她是皇親國戚。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歷史上的浣碧,她的母親是皇帝的妹妹,她的姑姑是當時的皇后,她的表哥是當今的皇帝,而浣碧本身也被夫君寵愛一生。
  • 甄嬛傳:甄嬛誤解浣碧的背叛?果郡王3個花心留情是根源
    #甄嬛傳#看過《甄嬛傳》的人,估計沒幾個不反感浣碧的,果郡王和甄嬛都相愛成那樣了,浣碧還非要倒貼去想辦法嫁給果郡王,結果費盡苦心,還是靠甄嬛給弄了個側福晉,本以為甄嬛回宮了,自己能做果郡王身邊唯一的女人,沒想到孟靜嫻這邊還等著呢,機關算盡太聰明,最後有果郡王孩子的還是孟靜嫻,自己啥都沒撈到。
  • 浣碧費盡心機嫁給果郡王,卻不想果郡王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她當妻子
    浣碧費盡心機嫁給果郡王,卻不想果郡王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她當妻子《甄嬛傳》可說是宮鬥劇中的經典之作,這部劇中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的特點,即便是大反派安陵容和宜修,她們也有不少人喜歡,我們今天要說的是這部劇中的一個小角色——浣碧,她是女主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
  • 甄嬛傳:果郡王大婚當日,為什麼要去浣碧的房間?原因細思極恐
    果郡王成親在《甄嬛傳》中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片段,因為他和之後甄嬛謀害皇上存在著巨大的關聯。看過《甄嬛傳》的小夥伴都知道,果郡王娶的是甄嬛的妹妹浣碧以及孟靜嫻兩位側福晉,果郡王的嫡福晉之位仍為甄嬛保留。不過小編在看這一片段的時候,有一個非常大的疑惑,那就是果郡王在大婚當日為什麼要去浣碧的房間,卻不去孟靜嫻的房間呢?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認為果郡王去浣碧的房間完全是看在甄嬛的面子上,至於他為什麼沒有去孟靜嫻房間的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他和孟靜嫻並不相熟。
  • 甄嬛傳:浣碧更名玉隱後,玉嬈對她的稱呼可以看出甄嬛對她的態度
    浣碧在中秋家宴上設計果郡王當眾掉出裝有甄嬛小像的荷包,甄嬛為了洗清自己的嫌疑只能極力促成浣碧和果郡王的婚事,最終用鈕祜祿氏二小姐的身份為浣碧爭取到了果郡王側福晉的位置,成全了浣碧多年來夢寐以求的願望。婚事定下以後,甄嬛認浣碧為義妹的事情也提上了日程,她讓內務府擬了三個名字供浣碧選擇,浣碧雖不滿名字從玉不從女,卻也只能妥協地選了一個「玉隱」作為自己恢復小姐身份的名字,從此玉嬈就從原先的二小姐變成了三小姐。
  • 《甄嬛傳》中的浣碧悲劇十足,歷史上的她又是一名怎樣的女子呢?
    前些年一部《甄嬛傳》可以說紅遍大江南北,從那時候很多人都成了甄嬛迷,在甄嬛傳中甄嬛有很多姐妹,有的好有的壞,我們今天說的這位是《甄嬛傳》中的浣碧,雖然她是個悲劇十足的人物,好不容易追求到自己喜歡的果親王了,最後還是隨果親王允禮死了。這說的都是電視劇,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的她又是一名怎樣的女子?
  • 難怪果郡王不敢以浣碧為正妻,看甄嬛說了什麼話?
    導語:看到《甄嬛傳》中那個皇帝給允禮和浣碧賜婚的這個橋段時,不知大家有沒感覺怪怪的不舒服?果郡王瓔珞中的小像明明已經疑似甄嬛了,當浣碧主動站出來擋刀頂替時,果郡王不但不順坡下驢,還一臉的不情願——這是腦缺氧了嗎?甄嬛要為浣碧爭取做個正福晉,果郡王更是斬釘截鐵的拒絕了,這是不是在作死?浣碧在拼命為他們打掩護,而允禮卻偏要拼命「自我暴露」,到底幾個意思?
  • 甄嬛傳:浣碧和果郡王圓房了嗎?你看婢女對她的稱呼,一目了然
    其實浣碧這個人心高氣傲,在前期的時候只要有人讚美她,說她長得跟甄嬛有幾分相似,她就開始動了歪心思,甚至還妄想可以伺候皇上,只可惜皇上對她絲毫沒有感覺,這件事情也一直讓甄嬛耿耿於懷,不過好在後期的浣碧及時醒悟,在被華妃利用之後,浣碧才明白原來甄嬛才是她真正的姐姐,也是最愛護她的人,於是兩人這才重修舊好,在甄嬛出宮去感業寺的時候,也是浣碧在身邊服侍,沒有絲毫的怨言
  • 甄嬛傳:浣碧就算不自盡,甄嬛也不會放過她,只因果郡王傾心於她
    浣碧的結局不算太好,她為了果郡王殉情而撞棺自盡。可能很多小夥伴們看到這裡,都覺得浣碧對果郡王的愛實在是太偉大了。儘管她當初嫁給果郡王的手段並不光明,但就衝著浣碧能為果郡王殉情的事來說,大家覺得浣碧也是很不錯的。
  • 甄嬛傳:浣碧成親前,誰注意甄嬛對她說了什麼?讓浣碧無地自容
    浣碧和甄嬛雖然是姐妹關係,但她們兩個卻是同父異母的關係。大家都知道不是一個母親所生的孩子,他們的關係也不會太過親密,在《甄嬛傳》中浣碧和甄嬛正是如此。儘管她們兩個表面上非常要好,但是在各自的內心深處還是有幾分厭惡對方的。
  • 甄嬛傳:果郡王之母舒太妃在甄嬛與浣碧間,更喜愛浣碧,這是為何
    舒太妃是先帝康熙帝的寵妃,果郡王的生母,在先帝駕崩後,一直在凌雲峰上祈福修行。後來甄嬛因為「菀菀類卿」而對皇上傷透了心,自請離宮來到了凌雲峰修行時與舒太妃相遇。當時甄嬛與浣碧同見舒太妃,舒太妃卻對浣碧熱絡無比,百般稱讚。
  • 原來甄嬛傳中的果郡王,有真實歷史原型,但是真實結局比劇中更慘
    縱觀中國幾千年歷史,史書上記載的大部分都是帝王將相的歷史,其中提及王爺的,不多的是各種爭朝奪位,這次要介紹的是《甄嬛傳》中那風流倜儻的果郡王,當時果郡王可是吸了不少粉,而這個果郡王,也是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真實出現的人物。
  • 嫡福晉、側福晉和庶福晉之間有什麼區別?
    福晉是清朝特有的屬於皇室貴族婦女的一種稱謂,福晉本身也有很多種,比如大福晉、嫡福晉、繼福晉、側福晉、庶福晉,而因為滿人特有的婚姻制度,嫡福晉和庶福晉之間的關係並不能簡單歸結於我們所熟知的妻和妾的關係,總之,福晉這一稱謂在清朝時期是比較複雜的,尤其是尚未形成規制的清初時期,皇帝的后妃也用福晉來稱呼。
  • 果郡王明明看不上浣碧,為何新婚夜與她「圓房」?你看甄嬛說了啥
    所以浣碧從頭至尾都沒有得到過果郡王的真愛,一絲絲都沒有,反而果郡王認為她不通詩詞,沒有一些文人的修養,在甄嬛傳前期,浣碧與流朱之間有一個小小的細節,流朱與甄嬛對過詩詞,但從未與浣碧說過,這說明什麼?浣碧就不太喜歡這些,而果郡王與皇上都喜歡讀過書的女人,有氣度有修養。
  • 甄嬛傳:難怪浣碧一生無子,你看甄嬛送給了她啥?成全只是說說
    從本心來說,她一直嫉妒甄嬛所擁有的一切,在她為貼身婢女陪甄嬛入皇宮時,看到皇上對甄嬛的情誼,嫉妒甄嬛所擁有的榮華富貴。在果郡王出現之後,浣碧對果郡王一見傾心,但是果郡王卻只喜歡甄嬛。從而讓浣碧對甄嬛也有了一些不可明說的嫉妒感。即使是浣碧在甄嬛和果郡王分開期間,趁機進入,用手段嫁給了果郡王。但是甄嬛真的能甘心嗎?即使是親妹妹,對自己心愛的人也是不可分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