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有一句話特別令人感慨:「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從古代的「爭寵」,到現代的「打小三」,女人似乎更喜歡跟女人鬥,無論什麼好姐妹、好閨蜜,在面對爭男人這件事上,瞬間就能反目成仇,化友為敵,鬥得你死我活。看過《甄嬛傳》的朋友想必更能體會到這一點。
一部《甄嬛傳》將古代的宮鬥演繹得淋漓盡致,其中有一個人物很值得推敲,就是浣碧。浣碧雖為一個配角,但是她始終沒有放棄想要取代主角甄嬛的野心,甄嬛喜歡雍正帝,浣碧就打扮得花枝招展想要勾引雍正帝;甄嬛愛上果郡王,浣碧也愛上了果郡王,最後還費盡心機讓自己嫁給了果郡王,可以說,她一直在默默地跟甄嬛爭,因為她潛意識裡是很嫉妒甄嬛的,在劇中她是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因為是私生女,所以她不能光明正大地做甄府的二小姐,只能給甄嬛做丫鬟,處處服侍甄嬛,她自然會心理不平衡。
看著甄嬛既有雍正的寵愛,又有果郡王的痴戀,浣碧心裡自然很不是滋味,於是她精心策劃了小像風波,一舉成功搶走了果郡王,而且浣碧還因此得到了本該屬於她的名分,成了甄府的小姐,有了與父親一樣的姓氏——鈕鈷祿的姓氏,光明正大地嫁給了果郡王。
能夠嫁給果郡王應該是甄嬛夢寐以求的願望,可是礙於他們各自的身份,甄嬛永遠也不可能嫁給果郡王,她只能守著自己厭惡的男人(雍正)過一輩子。在這一點上,浣碧就贏了她,浣碧名正言順地嫁給了果郡王,不僅得到了自己最愛的男人,也得到了本該屬於自己的身份,可以說是一箭雙鵰。
當然,與浣碧一起嫁給果郡王做側福晉的還有一位大家閨秀,就是孟靜嫻。孟靜嫻痴迷果郡王多年,終於如願嫁給了他,還通過一些小手段懷上了果郡王的孩子。但是孟靜嫻根本不是浣碧的對手,最後被浣碧下毒,生下一個兒子後,毒發身亡。
那麼,在歷史上,真有浣碧這個人嗎?翻閱清史,我們發現果郡王一共娶了兩個福晉,一個是嫡福晉鈕鈷祿氏,一個是側福晉孟氏。對比之下,我們可以判斷浣碧歷史原型應為果郡王的嫡福晉鈕鈷祿氏,孟靜嫻的歷史原型應為果郡王的側福晉孟氏。
這位嫡福晉鈕鈷祿氏並非甄嬛同父異母的妹妹,她的出身比甄嬛原型熹貴妃要顯貴很多,她是滿洲鑲黃旗人,父親鈕祜祿·阿靈阿是清初輔政大臣遏必隆的第七子,為從二品官員,還是果郡王的老師。出身不凡的鈕鈷祿氏,嫁給果郡王直接做嫡福晉,只是她與甄嬛傳中的浣碧的遭遇相同,很不得寵,嫁給果郡王后始終沒有生育,她輸給的並不是甄嬛,而是輸給了她——果郡王的另一位側福晉孟氏,孟氏嫁給果郡王后先後生下一子一女,雖然這兩個孩子都早夭,但是這至少證明了孟氏才是果郡王的最愛,而甄嬛原型熹貴妃與果郡王八竿子打不著,也不可能存在戀情。
嫡福晉鈕鈷祿氏的最終結局還是挺慘的,她的父親阿靈阿和兄長阿爾松阿,皆因為是八爺黨的成員被革職,丈夫果郡王也只活到41歲就去世了,可以想見,無依無靠的鈕鈷祿氏後半生該是多麼的悽涼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