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58」關聯單位現民營診療機構,籌款文案被指誇大

2020-12-22 重案組37號

貴州女孩吳花燕,24歲的生命消逝在冬季。吳花燕身後,曾主導其網上募捐的9958救助中心,陷入輿論的風暴眼。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作為一家具備網絡募捐資質的專業機構,9958在執行吳花燕的籌款過程中,存在主觀誇大的嫌疑,使外界產生其「因貧致病」的觀感。此外,以同一案例在三家平臺籌款,總金額達到百萬之巨,直到吳花燕去世前,家屬只收到兩萬元善款。

針對上述問題,新京報記者多次聯繫9958救助中心多名管理層人員,截至發稿前未獲回應。

全文2490字 閱讀約需5分鐘

募捐文案存誇大嫌疑

尋找救助對象,了解具體需求,然後發布籌款文案,執行募捐,是包括9958在內的公益機構的日常工作模式。

吳花燕的經歷引發關注後,不少慈善機構曾主動聯繫其親屬。吳花燕所在學校的黨政辦副主任張輝偉介紹,9958方面主動聯繫到吳花燕的弟弟,稱想「幫他們籌款」。

這一說法得到9958的主管單位,中國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的證實。後者的公開回應顯示,2019年10月25日,9958救助中心「核實評估了吳花燕家庭貧困,病情危重,需要長期治療的情況,因此接受了吳花燕及其家屬的求助需求。吳花燕及家屬隨後填寫了9958救助申請表,正式進入救助流程。」

這一模式化的流程中,如何能夠保證籌款文案的真實性以及準確性,一直是行業痛點。

鄭鶴紅是資深公益人,自稱曾參與9958項目的創立。其向新京報記者介紹,以吳花燕為例,最初的募捐文案中,包含」「父母雙亡」、「長期營養不良」、「沒錢治病」、「等待死亡」等表述,向外界傳達出一種感覺,即吳花燕是因為貧困,「吃不起飯」而成病。

項目故事中寫道:「4歲後,父母相繼離世。」但經了解,吳花燕的母親在其4歲時離世,其父親則是在其18歲時因肝病去世。

鄭鶴紅介紹,從吳花燕一開始的診斷證明來看,心源性水腫應該是先天性心臟病引發的一個症狀。包括後來診斷出來的腎源性水腫,是後期發展出來的,身體條件差的人也可能患病。

實際上,吳花燕生前曾解釋,自己一直得到當地政府和學校的資助,屬於精準扶貧戶。「我們志願者粗略計算了下,吳花燕每月實際有1000元左右的生活費,這個對於她來說,足夠吃飯了。」鄭鶴紅說。

▲2019年11月11日,貴州盛華職業學院關於吳花燕在校期間享受資助的情況公告。微信公眾號「貴州盛華職業學院」截圖

1月14日,吳花燕的母校貴州盛華職業學院表示,「花燕同學從2017年9月入校到2019年12月,共享受政府助學金20650元、學校助學金23000元、學校愛心教師資助17000元,共計60650元(住院前47500元,住院後13150元)。」

吳花燕在2019年住院期間受訪時表示, 「精準扶貧」政策和師生的幫助,都對自己幫助很大,絕非僅靠300元的低保度日,此外,自己弟弟的醫療費是可以通過醫保報銷。

多平臺籌款家屬不知情

善款的去向,在網路募捐行為中一直備受關注。在籌款階段,9958以同一個案例,在多個平臺籌款。

鄭鶴紅介紹,根據吳花燕的情況,治療方面,醫保的報銷比例是90%,且不需要自己先行墊付。

9958在明知醫保能夠覆蓋大部分費用的情況下,還分別通過水滴籌、微公益進行了三次籌款。其中,水滴平臺籌款60萬餘元,微公益平臺2期籌款40萬餘元。認領時間分別在2019年10月28日和29日,同時開始接受捐助。

吳花燕的姐姐稱,9958先後發起兩期的總計40萬元的愛心籌款,「吳花燕本人並不知曉」。

鄭鶴紅說,「我們也遇到過很多心臟類疾病患者,做心臟瓣膜手術只需要20萬左右的費用,各大醫院和專業人士都可以預先評估,確立適當的籌款目標。但9958籌得100餘萬,這明顯是超額籌款。

即便如此,籌得的款項並沒有轉交至吳花燕的家人手中。這一籌款項目中,9958籌得共計100萬餘元,但僅轉款2萬,剩餘的善款在何處?在9958救助中心為吳花燕發起募捐的信息中,籌款用途一欄裡寫明「所有善款都將及時撥付,指定孩子治療專用。」

這意味著,手術並不是撥款的必要前提條件。吳花燕在醫院的每一天,都有「治療」開銷,但其並沒有「及時」收到餘下的98萬元善款。

《慈善法》第五十七條規定:慈善項目終止後捐贈財產有剩餘的,按照募捐方案或者捐贈協議處理;募捐方案未規定或者捐贈協議未約定的,慈善組織應當將剩餘財產用於目的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慈善項目,並向社會公開。

▲9958救助中心2017年度接受捐贈收支的專項審計報告內頁顯示,民營的重慶萬家燕鴻源醫院有限公司多次出現在應收款明細表中。 受訪者供圖

1月14日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在官方微博發布《關於9958救助中心救助吳花燕的情況說明》,說明中證實了9958救助中心於2019年11月4日共計轉款2萬元至醫院,用於吳花燕的治療。

說明中稱,結合當地政府啟動救助機制的現實情況,吳花燕及家屬同時提出要求,希望餘下的98萬元善款預留至手術和康復治療再使用(經核實,吳花燕病情有反覆,尚未達到手術條件),因此餘下善款未能撥付至醫院。

吳花燕的戶籍所在地——貴州省松桃縣沙壩河鄉鄉長彭湃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未與9958方面接觸,也未干預善款使用。

關聯組織頻現民營診療機構

新京報記者獲得的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8年間,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連續四年獲得基金會年度收入第一。

計算發現,9958兒童緊急救助項目的年度支出比,從2014年至2017年分別為60%、51%、67%、37%。但在2018年,其年度收入年度16,688萬,年度支出為18,499萬,支出首次超過收入。

9958的項目收款明細單中,一些民營診療機構頻繁出現。其中包括一家名為重慶萬家燕鴻源醫院有限公司的機構。

這一情況,鄭鶴紅曾提出質疑,9958與一家不具有醫療資質的診療機構合作,卻不選擇知名的公立三甲醫院,且年交易額達百萬之巨。

▲中華兒慈會9958救助中心與重慶萬家燕鴻源醫院有限公司合作的「燕之夢關愛兒童救助基金」掛牌成立。9958平臺網頁截圖

在9958的籌款連結裡,吳花燕的年齡介紹為23歲,據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官網紹,其組織使命是「募集社會資金,開闢民間救助渠道,救助有特殊困難的少年兒童,資助和促進民間公益慈善組織為少年兒童服務。」

「我曾是9958的創始人,按照救助宗旨,我們主要針對的救助對象為兒童、少年,也就是最大年齡在18歲以下的。」鄭鶴紅認為,吳花燕的年齡顯然超過救助範圍,但卻得以進入正常的募捐流程。

針對上述問題,15日,新京報記者在辦公時間段多次致電9958平臺的兒童緊急救助熱線,但均無人接聽。

9958平臺曾對外宣稱,此熱線電話為「24小時輪班不間歇的兒童求助熱線」。

隨後,新京報記者致電兒慈會秘書長王林、新聞發言人姜瑩、財務部鄧金枝、舒偉紅、趙燕霞、李遠,均在「滴」聲後無法接通。僅陸衛軍接聽電話後告訴記者,「自己已經離職。」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吳淋姝 張熙廷 李桂 實習生 王亞會 編輯 王煜 郭琛

相關焦點

  • 公益人實名舉報9958:43斤女大學生籌款項目是騙局
    吳花燕去世後,媒體報導名為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以下簡稱9958),在家屬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兩個平臺籌款。其中水滴公益籌款金額為60萬元,新浪微公益分為兩期,籌款金額均為20萬元。3個項目均已達成籌款目標。一時間9958被推倒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 吳花燕,人間對不住你;9958,你對不住人間
    吳花燕生死掙扎的時候,9958靜如死灰;吳花燕籌集到了20萬元的捐款後,9958聞風而動。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這家慈善機構,以吳花燕的名義,發起了一則「60萬」的愛心捐助。9958聲稱發起募捐是經過了吳花燕的同意和本人籤字的,可是搜狐新聞、封面新聞、時間新聞、澎湃新聞在採訪吳花燕的時候,吳花燕都說不知情。——嗯,一定是吳花燕記錯了, 一定是所有的主流媒體都在撒謊,9958說的肯定都是大實話。募捐了100萬,打款只給2萬,剩下的98萬也沒給付到醫院,那這錢放在機構裡幹什麼?
  • 水滴籌、9958先後被爆負面輿情,慈善項目何去何從?
    「豐衣足食」竟成了她的難以實現願望,就在網友們為她心痛不已的時候,卻有消息爆出: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關於吳花燕的籌款項目存在沒收捐款嫌疑,獲捐百萬當事人卻僅收到兩萬。數據說明:知微事見事情要從2019年10月說起。
  • 吳花燕事件內幕:慈善機構給你講了一個恐怖故事
    在9958立項籌款之前,在鋪天蓋地新聞報導之前,在9958公益機構給孩子貼上標籤之前,事實是怎麼樣的?吳花燕所在的學校明明免了她的學費。根據封面新聞報導:「學校黨政辦副主任張輝偉介紹,這其中,便有一個名為「9958」的慈善機構,主動聯繫到吳花燕的弟弟,稱想幫他們籌款。
  • 起底9958:募資總額超8億,項目醫院無執業許可,曾僅15名全職員工
    14日晚,9958救助中心所歸屬的中華少年兒童慈善救助基金會(下稱「兒慈會」)發表聲明稱,接受吳花燕及其家屬的求助需求後,9958救助中心為花燕在公募平臺開通了籌款項目,微公益平臺與水滴公益平臺共計為吳花燕籌款100.49萬元。
  • 24歲女大學生死亡:某慈善機構,你還要臉嗎?!
    與此同時,該慈善機構以吳花燕為噱頭,在多個公益平臺發起眾籌。短短5天,9958就籌到了100多萬捐款。關於善款用途,9958團隊給出解釋是:6%作為執行成本費。家長承諾按需使用捐款,如有剩餘,將轉捐給其他有需要的貧困患兒。
  • 9958籌款背後藏謊言?12306涉嫌侵犯隱私
    網易財經1月18日訊本周最大的黑幕應該就是9958了,43斤女大學生吳花燕1月13日因病去世,年僅24歲。在吳花燕去世次日,有關中華兒慈會旗下9958兒童緊急救助中心為吳花燕「募款百萬僅撥2萬」的質疑隨之而來。
  • 誇大病情強迫患者接受手術治療 惡勢力犯罪集團開門診部實施欺詐
    2015年1月至2018年9月,國安門診部及其醫護人員因誇大病情、醫療欺詐等違法行為,先後被市民舉報投訴34次,遭到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衛生監督所給予行政處罰10次。2018年11月底,國安門診部因「開發」患者疾病被曝光,被責令停業整頓。陳某桂在停業整頓期尚未履行完畢的情況下,將國安門診部註銷,並於2019年2月15日在原址上重新註冊深圳鵬深門診部繼續營業。
  • 央視起底9958背後的兒慈會:2018年帳上4億元買理財
    籌款平臺為何擅自籌款百萬元卻只撥款2萬元?這所謂已經撥付的2萬元,又是否真的撥付到位了呢?帶著這些疑問,記者16日來到了吳花燕生前就診的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進行了探訪。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醫保中心新農合辦主任 羅香香 :吳花燕同學入院的時候,交了三千元的預交金,整個住院期間產生了30798.28元的醫療費,我院從未向任何機構和個人公布向吳花燕救助的帳號。我院至今也未收到任何機構和個人打來的針對吳花燕的救助資金,她自己交的這部分預交金,應該能夠負擔個人負擔的部分 。
  • 東莞市民營牙科協會發出倡議書,促進行業規範經營
    近日,東莞市民營牙科協會發布行業倡議書,促進行業規範、有序、健康地發展,打造「誠信、責任、健康」的新時代口腔類醫療服務機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各行各業受到巨大衝擊,醫療機構亦不例外。針對口腔行業的實際困難,東莞市民營牙科協會作為東莞民營口腔行業的引領者,將積極向政府部門反映行業訴求。
  • 百姓叫好行業叫屈,「誘導式義診」被叫停,民營醫院該有自知之明
    2、存在誤導或者誇大等行為的活動。3、聘請、僱傭非醫務人員提供醫療、預防、保健諮詢的活動。隨著現在五花八門的義診層出不窮,有些地區甚至有非醫學機構開展的誘導式宣傳,非但沒有起到開展診療方便群眾的作用,還有可能涉及非法宣傳,給社會和患者造成不良影響,很多群眾對此也是怨聲載道。
  • 專家警告:大型民營醫院將現倒閉潮
    專家警告:大型民營醫院將現倒閉潮 摘要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不完全統計,至少有超過40家A股公司收購醫院類資產,「醫院重組」成為期間A股併購熱潮中最閃亮的板塊之一。時過境遷,2020年在新冠疫情催化下,很多公司本不富裕的主業雪上加霜,多家持有民營醫院的上市公司又在賣資產的路上「相遇」。
  • 「虛假診療」遭曝光 民營醫院醫生一夜之間蒸發
    《經濟半小時》315在行動對虛假診療的調查過程中,我們的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現在一些民營醫院的經營領域主要集中在特色專科診療上,比如口腔科、眼科、婦科、男科、肛腸科等等。徐醫生介紹,他們是醫保定點單位,這種pph手術可以部分報銷,而且手術過程20分鐘,無痛,做完手術就可以下床回家了。徐醫生告訴記者這個瘤現在肯定是良性的,但是這個東西有3%癌變率。徐醫生說,博大肛腸在肛腸疾病治療方面非常權威,他們在全國很多城市都有連鎖醫院,可以找到最權威的專家會診。看見我們似信非信,徐醫生找來了醫院最權威的權威專家王常福主任。
  • 166858份愛 9958寶貝別怕【關愛有我】支付寶平臺募款超200萬
    在支付寶公益平臺籌款共計2,044,227.87元166858位愛心人士為意外傷害貧困兒童緊急救治獻出珍貴的一份愛【寶貝別怕】9958兒童意外傷害救助基金隸屬於中華兒慈會9958兒童基金救助中心的子項目之一。
  • 後疫情時代,公益機構如何做好網際網路籌款
    公益機構如何開展網際網路籌款工作 李紅 首先,在開展工作前一定要清晰網際網路籌款的模式和平臺,這裡所說的模式主要是指次捐和定捐。對於公益夥伴而言,在這幾年的互聯籌款中都是聞風而動,過多的應用戰術,但在戰略層面沒有跟機構的戰略有機結合,缺少對各網際網路籌款渠道的深層次的認知和規劃,也因此缺乏持久性。如何更好開展網際網路籌款第二步,就是深層了解各互聯籌款渠道特徵和與自身機構優勢的匹配性,發揮各渠道優勢,將渠道與機構發展契合起來。
  • 成都市民營醫療機構協會放射專委會,第二次學術年會圓滿落幕
    12月5日,成都市從事放射專業領域的醫務人員、管理者及相關企業代表120餘人齊聚成都全景德康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參與「成都市民營醫療機構協會放射專委會第二次學術年會」。蒲紅教授專題報告四川省腫瘤醫院專家專題報告四川省腫瘤醫院許國輝教授在題為《原發性肝癌診療規範解讀》的視頻專題報告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