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與「死神」賽跑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產業作者|習睿

編輯|譚松

來源|一鳴網

2月13日,離武漢封城已經過去20天。武漢成為一座「孤島」,但孤島裡的醫護人員一刻也沒停歇,島外的醫護人員也不斷去前線支援。爆發的疫情總會讓人不自覺和17年前的非典相提並論。從目前的情況看,此次疫情的波及範圍和影響程度都超過17年前的非典,但另一方面的不同在於,17年後的今天,人工智慧的加入,為此次全民抗疫提供了科技的力量。

一線:與時間賽跑

根據公布的數據,新冠肺炎的嚴重性不在於致死率而在於傳播率。「與確診患者短暫接觸十秒被感染」的新聞讓人不得不高度警覺。與病毒賽跑便要與時間賽跑。

2月12日0時—24時,湖北臨床診斷病例13332例,確診數字創歷史之最,數據激增引發矚目。部分原因在於湖北省境內特設臨床診斷病例這一分型,這意味著在湖北省內,疑似病例確定僅需要兩條臨床表現: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如果患者在疑似病例基礎上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無需核酸檢測即可被列入「臨床診斷病例」。方案實施後大量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的疑似患者當據此歸入確診。確診時間縮短,確診人數自然快速增長。

確診方式的跟換加快確診時間,而CT影像快速確診的背後離不開人工智慧的幫助。人工智慧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其實已經探索多年,但在疫情之前,人工智慧的應用一直沒能成為焦點。

目前,診斷一位新冠肺炎患者,相關醫生需要仔細觀察超過300幅的CT影像,確診速度快於試劑盒檢測但醫生的工作壓力隨之增大且醫療資源會進一步緊缺。而通過「影像人工智慧肺炎輔診系統」,300幅胸片僅需10秒即可處理完成,輔助診斷、量化評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目前北京市海澱醫院投入使用人工智慧診斷系統,幫助醫生提高效率。

通過CT影像確診患者後,更加繁瑣的細節工作在於患者入院時的信息採集建檔以及後期治療期間的用藥情況、診療狀況等病情信息登記。截止13日11時,湖北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達到48206例。這對於普通民眾來說是令人警覺的數字,但這對於一線的護士來說,是巨大的信息採集工程。

因此,曾應用在物流中轉站、商超等場景的智能數據採集設備在醫療領域也發揮著作用,方便一線護士數據採集以及信息追蹤。受人矚目的火神山醫院就已經在使用商米捐贈的智能數據採集器,提高效率的同時幫助醫院後期信息智能化處理,以及疫情過後的數據分析。

在一線,人工智慧代替簡單勞動,幫助醫護人員提供效率的另一方面在於「無人設備」的使用。

2月2日,火神山醫院交付使用,其中醫院無人超市的無售貨員、無接觸收銀成為亮點。節約一線工作者時間的同時,最大程度上減少人員接觸。無人零售這個一直不被看好的風口也再次讓人看到其內在的價值。

另一方面,智能配送機器人的運用同樣在提高醫護人員工作效率的同時減少人員接觸,避免交叉感染,保護一線工作者的健康安全。智能配送機器人主要用於物品的遞送,目前武漢第九醫院、火神山醫院和一些定點隔離酒店已經配備使用智能配送機器人,武漢第九醫院的1臺智能配送機器人能承擔50%-60%的配送任務。

防控:與病毒隔離

在這特殊時期,無人設備的應用除在一線外,在疫情防控方面也發揮著作用。例如,各場景都存在的測體溫。檢測是否感染病毒的第一步在於是否發熱,量體溫成為各場景都存在的工作,智慧機器人再一次成為焦點。在部分社區或是鄉鎮入口已經採用測溫機器人來代替人工測溫,但在大型交通樞紐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測溫機器人即使能保證人員無接觸但效率卻較為低下,在等待測溫期間反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如何在公共場所,尤其在返工高峰時期,保證高效無接觸測溫成為另一難題。但問題的解決仍然需要藉助人工智慧。

針對疫情,相關科技公司開發AI測溫系統用於各大交通樞紐,該系統可以幫助各個公共場所工作人員可以實現大於 3 米的非接觸遠距離測溫,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通行人群,大眾無需摘下防護品,也無需排隊聚集,大大提升公共空間的安全性和檢測效率。

疫情防控的另一難點於在於基層。鄉鎮的醫療資源遠不如一二線豐富,幫助醫療資源欠發達地區實現問診一直都是AI+醫療的發展方向。根據一鳴網所了解,在山西、山東等地都有各企業開發免費在線健康諮詢、問診與新冠風險篩查系統,可幫助基層醫生診斷,也可幫助患者自查,有效解決當前及以後各種疾病患者到大醫院看病不方便,以及交叉感染的問題。

民生:與民眾融合

其實,在疫情期間,普通民眾最容易忽略同時也是最頻繁享受的便是信息的實時發布系統。這背後都是大數據在做支撐。

百度旗下產品推出發熱門診地圖、遷徙大數據和疫情出行消息查詢工具等功能;丁香醫生APP推出疫情實時更新動態頁;騰訊問典、百度醫生、搜狗搜索等推出在線問診服務;12306提供確診病人車上密切接觸者信息,方便民眾準確迅速地找到自己所乘坐的班次是否有確診患者存在。

正是有這些企業以及多年在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方面的耕耘才能早爆發疫情後短時間內實現信息的公開。也正是信息的公開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普通民眾的恐慌。

在民生生活防控的另一面,是美團、餓了麼、京東等企業將「無接觸配送」的進一步落實。據了解,美團率先在武漢、北京兩地試點運營「美團智能取餐櫃」,為小區、醫院用戶提供便利服務,推行無接觸配送;京東採用無人配送車和無人機等方式進行「無接觸配送」,保證後方民眾的正常生活。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測算數據顯示:人工智慧正在促進人類社會發生轉變,這種轉變將比工業革命「發生的速度快10倍,規模大300倍,影響幾乎大3000倍」。人工智慧是否會代替人類,一直是全球都探討的議題。但經過這次疫情,人們或許會發現,人工智慧的應用場景及領域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豐富,而人工智慧的存在不是代替,而是幫助。

相關焦點

  • 王林昶:與死神賽跑 為扶貧竭盡全力
    2017年8月,是駐馬店市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轉折點,也是王林昶與時間賽跑、與死神搏鬥一個新的起跑點。8月下旬,做完膽管癌手術不久的王林昶去鄭州醫院複查,這時他從工作群中得知,市委、市政府重新組建了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的消息後,不顧家人的勸阻,一個人從醫院提前返回工作崗位。新組建的市扶貧開發辦公室當時一共7個人,下設三個科室。王林昶負責的督導考評科就他一個「光杆司令」。
  • 貨車失控連環撞,男子與死神賽跑「夾縫逃生」,走過鬼門關的男人
    小編今天要聊的話題就是「貨車失控連環撞,男子與死神賽跑「夾縫逃生」,走過鬼門關的男人」具體是什麼樣的情況,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如果您平時也是一個關注社會新聞的小夥伴,歡迎關注小編哦,每天不定時更新。世界上有很多驚險的瞬間,有的人不幸離去,而有的人則幸運的在鬼門關走一趟,相信更多的人都喜歡看到那種劫後餘生的喜悅,而不是無盡的遺憾和悲傷吧。
  • 「天使與死神賽跑,你必定是贏家」 西安盲人學生創作《天使讚歌...
    西安盲人學生創作《天使讚歌》致敬一線醫護人員。趙子豪說,在寫歌詞的過程中由於感情傾注,他幾度淚目。他說,真希望疫情早點過去,醫護人員能夠早日歸來與家人團聚,就像歌裡寫的那樣——「天使與死神賽跑,你必定是贏家,明天太陽照常升起,屬於病魔的黑夜即將耗盡」。
  • 黃金四分鐘 | 你就像超人一樣與時間賽跑,和死神搶人!
    與時間賽跑,他分秒必爭
  • 膠州:與死神賽跑,爭分奪秒打通患者「心路」
    面對這些急重症患者,片刻的猶豫可能就會失去搶救的時機,正是千百次的歷練,打造了我們堅實的急救團隊,讓我們奔跑在為生命接力,與死神賽跑的競技場,這就是生命的禮讚!半島全媒體記者 黃超 通訊員 馬洪濤返回半島網首頁>>
  • 與死神賽跑!以色列出動摩薩德 全球搶購醫療物資 呼吸機是重點
    與死神賽跑!以色列出動摩薩德 全球搶購醫療物資 呼吸機是重點摩薩德,全稱為以色列情報和特殊使命局,其使命準則是「為了國家利益,沒有什麼是不能幹的」。隨著以色列的疫情日益嚴重,摩薩德稱該情報機構正將注意力從國家安全轉向獲取醫療設備。以色列電視臺12頻道在其調查新聞節目中播出了一篇專題報導,披露了這場秘密戰爭。
  • 一場與「死神」賽跑的生命爭奪戰
    最終,眾人從死神手裡奪回吳某某的生命。直到晚間,參與搶救的民警才感到疲憊。盡管如此,搶救全程中,4名民警無人離開急救室,也無人坐下休息。 在與「死神」賽跑的路上,呈現出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搶救場景,生動展示了黔東所民警較強的業務素質和處置能力,演繹了司法行政戒毒民警默默奉獻、大愛無疆的精神。
  • 長泰縣總醫院急診科:與時間賽跑 與死神交鋒
    急診科是醫院的前沿陣地,擔負著各種急危重症的救治及突發事件的應對處置等工作,是和時間賽跑守護生命的第一道關口。疫情就是命令。2月6日上午9點多,急診科收住一位80歲男性突發急性心衰,病情十分兇險,在陳煥平主任的指導下,梁幼斌、陳春龍、戴文超、高鋅奇等醫務人員同心協力,與時間賽跑,在與患者家屬進行溝通後,對患者進行插管、呼吸機、溶栓等治療……經精心救治,該患者3天後就撤除呼吸機,4天後拔除氣管插管,第5天轉出急診病房,第8天順利出院!
  • 以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卻不知可能在和死神賽跑
    這種緊急情況下,幾乎就是在和時間賽跑。不過好在你家孩子發現及時來得早,還沒到特別嚴重的地步。這種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耽誤晚了,孩子可能就沒了。開了腎上腺素和布地奈德讓我們先做霧化,如果沒有好轉,再考慮進一步的治療。
  • 吉狄馬加: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
    死神的速度比我們更快,因為它出奇不意,它在槍響之前已經跑在了前面。死神!這一次似乎更快,它莫非是造物主又一次最新的創造?還是人類在今天必須勇敢面對的更嚴峻的考驗?死神並非都戴著明顯的面具,這一次它同樣隱沒於空氣。
  • 以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卻不知可能在和死神賽跑......
    這種緊急情況下,幾乎就是在和時間賽跑。不過好在你家孩子發現及時來得早,還沒到特別嚴重的地步。這種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耽誤晚了,孩子可能就沒了。開了腎上腺素和布地奈德讓我們先做霧化,如果沒有好轉,再考慮進一步的治療。第一次面對陌生可怕的霧化機器,孩子顯得無比牴觸,不停地哭鬧。
  • 「新華網連線武漢」與死神賽跑的超能戰士:有病人需要我就上
    這項被稱作是與「死神」賽跑同時又是超能「白衣戰士」的工作,往往需要三級防護,即在防護服的外面需要再加上一層隔離衣,戴正壓頭罩,視野往往看不太清。但即使這樣,張智健也毫不退縮,主動請纓承擔了這項高風險的工作。每天進ICU病房2-3次,從早上八點,到晚上出病房,張智健一天下來要做數次這樣高風險的手術操作。
  • 別和死神賽跑!「多等5分鐘」刷屏,網友不買帳!消保委、美團也回應了...
    在外賣騎手聚集的百度貼吧中,有騎手寫道,「送外賣就是與死神賽跑,和交警較勁,和紅燈做朋友」。在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
  • 聚焦冰城抗疫醫院丨與死神賽跑43天,600多人日夜奮戰,清艙
    600餘名醫護人員日夜奮戰 救治61名重症患者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與死神賽跑43天終迎清艙曙光3月26日早上43天,來自我省13家醫院的600餘名醫護人員日夜奮戰,他們與死神賽跑,和病毒較量,不斷上演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生死營救。站在患者清零的路口,讓我們一起回望43天裡那些定格的瞬間。26日, 最後四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
  • 與死神賽跑,中醫不當「慢郎中」
    與死神賽跑,中醫不當「慢郎中」大疫當前,第一時間救治患者是當務之急。1月27日凌晨3點,王志勇鄭重寫下承諾書:「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異常嚴峻,我們必須與死神和時間賽跑……」當天,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以臨床「急用、實用、效用」為導向,緊急啟動了「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有效方劑臨床篩選研究」專項。加快啟動臨床觀察,這是非常時期的非常考驗。然而,第一批臨床觀察剛開始,就遇到不少障礙。
  • 疫情下的武漢救護車司機:與死神賽跑
    他把自己的社交媒體主頁背景換成了站在救護車前的照片,資料欄寫著:一輩子都在與死神賽跑。24小時踩緊油門 1月31日凌晨0點37分,值班室的求救鈴響起,向陽接到急救中心調度員的電話,要到江漢區接一位新冠肺炎的疑似病例。
  • 烈日下的江河湖海,這群上海人駕駛防彈艇乘風破浪,跟死神賽跑!
    危急時刻,他便縱身躍入波濤滾滾的黃浦江搶險救人,與死神賽跑。伏夏時節,李勤和同事們經受著高溫炙烤,奮戰在打擊水域犯罪和搶險救援第一線,時刻守護上海水域安全。窒息是什麼感覺?「夏季是人員落水事件高發期,各有各的原因……對我們來說,每一次水上救援,都是在和死神搶時間。」說起水上救援,李勤不無感慨。國際上醫療救援向來有「黃金4分鐘」的說法:心臟驟停4分鐘內施救,存活率可接近50%,超過4分鐘則會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即使救活也可能陷入植物人狀態。
  • 讀首詩|吉狄馬加: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朗誦:狄菲菲、孫悅斌)
    你說死神的速度比我們更快,不!我不相信!因為我看見這場與死亡的賽跑正在縮短著距離。請相信我們將會創造一個新的紀錄,全世界都瞪大著眼睛,在看著我們!死神正在與我們進行殊死的賽跑,它是病毒的另一個可怖的代名詞。讓我們在未知的空間以勇氣殺死它,不是用魯莽,而是用超過常規的理性和科學,讓我們隔離對流的空氣、看不見的水霧,但不影響我們心靈之間的溫暖和慰藉。
  • 「漸凍」院長張定宇,和死神賽跑的真漢子
    參考資料:1.人民網:《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用漸凍的生命 託起信心與希望》2.新華社:《拼漸凍生命 與疫魔競速——記疫情「風暴眼」中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3.央視新聞面對面:《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樂觀 就不怕》4.中國紀檢監察報:《記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與時間賽跑
  • 【懷念】趙勇 | 與死神賽跑 ——我與梁歸智老師的交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