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書丨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

2021-02-19 讀者


前世的愛情構成了野夫心中隱秘的驕傲,那是整整一代人的驕傲。


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劇照

留在省城的戀人叫小雅。

那是真正有過初吻的戀人。在那個年代,也僅限於擁抱和熱吻了。人生初次,不能說沒有真愛,只是那種愛裡面,少了一些疼痛感。又或者說就像古代的定親,男才女貌門當戶對,沒什麼可以挑剔,但缺乏一些意外和來歷。

她是團幹部,我是壞同學,本來是要奉命動員我入團,結果卻被我拉下了水。在一般人看來,符合世俗美滿的一些條件,但在各自的價值觀方面,卻又天生有些出入。她對組織的信託,和我對社會的叛逆,構成了一對冤家關係。老師警告她說這個戀愛走不長,當時在學校,我則更要為此賭氣,只為打破那些教師的預言。

就這樣,我們開始好上了。好上了是一般人對戀愛的定義,但在我看來,這是一種近乎於談婚論嫁的曖昧關係。我理解的愛情,似乎要有些驚心動魄傷筋動骨的東西。如果沒有痛感,而只有快感,那就是成年人的一種兩性關係而已。

小雅是一個理性的女人,對於畢業分配時,學校對我故意的放逐還鄉,她是有些失落和不滿的。她對出雙入對獻花送禮的愛情禮儀,有一種痴迷。在她的潛意識裡,愛情是需要表演給別人看的。兩個人衣冠楚楚地挽臂漫步,遠比床上的耳鬢廝磨和異地的望穿秋水,更像是完美的愛情。回鄉的我,遠隔千山之後,仔細反思我與她的情感,總覺得有些若有若無。似乎食之無味,但又棄之可惜。

那天回到鄉公所,老田給我一封信,是小雅從省城寄來的。

她在信中說--我深知小別能加劇思念,但太過漫長的分離則會衝淡感情,因為愛是需要共同的時間和空間來一起構築的。因此,我特別希望你不要融化在你故鄉的山水中,而淡忘了我的存在。我需要你重新考出山來,我相信你只要稍加用功就會考回省城的,你不要讓我絕望地一直等下去……

這封信的意思,你還不能說她不是充滿柔情。只是這樣的溫柔逼迫,對我這種天性懶散和叛逆的人來說,有些看出那未盡的警告。我將信揉搓一團,扔之於地,呆立窗前,遠望小街一角。思忖良久,復又撿起信團,仔細展開,用茶杯熨平,裝入信封放於屜中。我深深知道,某一天她是可能會要檢查這些情書的下落的。

我的情緒忽然有些沮喪。我不知道該何去何從,我似乎為我的內心找到了本然的歸宿,並可以為此放棄一切功名利祿,以及喧囂都市的浮華生活。但又無法確知,這僅僅是我的一廂情願?抑或是孤獨中的感動、困境下的垂憫?

我與麗雯的邂逅重逢,顯然打亂了我的既定生活。我開始逼視自己的內心,發現她依舊是我至真至純的初戀。我仍舊想擁她在懷,但又深恐我的冒失,會唐突她的聖潔。然而如果我不努力,不去捅穿那一層窗紙,與她就此失之交臂,也許我便失去了一切一切……

我穿過月色仿佛看見,她在臥室心煩意亂地編織毛衣。忽然發現織錯了,又拆線卷團,忽然線團滾落床下,她起身拭圖拉出線團,結果線越扯越長,線團就是不出來。她生氣地扔下毛衣,對鏡解開發辮,梳了又編,編了又解,變換著髮型。我恍惚看見鏡子中忽然幻現出一個新娘的裝束,掀起蓋頭,看見一張凝滿淚水的眼睛。我又從她的眼中仿佛看見一抬娶親的空轎,正於悽涼的嗩吶聲中在山路上遠去……

我今早去叫她時,在她枕頭下偷偷放進了一首詩。這時,我仿佛看見她終於從枕下翻出了那一紙詩箋,展開細讀,淚水滴於紙上……

親愛的,請給我一個家

一座厝放遊魂的靈塔

  不會坍塌的床,對著湖山如畫

  悠閒的晚餐是無盡的情話

  像驅寒的一盞溫酒,微醉的憨傻

  像衝不淡的回憶,柔情的茶

  像常青藤的手臂,擁著春天開花

  像曠野的篝火,燃盡流浪人的倦乏

  只給我一句許諾一聲回答

  就跟你相誓,牽手走遍天涯……

我似乎感到她忽然掩面抽泣不已,我對這樣的幻象,也猛然淚下青衫了。

《1980年代的愛情》是一段發生在80年代初期的愛情故事。故事主人翁小關在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鄂西利川縣一個土家族山寨工作,偶遇了自己的中學初戀麗雯,兩人再續了一回糾葛虐心的愛戀。最終,以小關回城作結。


作者簡介:野夫,本名鄭世平,網名土家野夫。曾出版歷史小說《父親的戰爭》、散文集《江上的母親》(獲臺北2010國際書展非虛構類圖書大獎,是該獎項第一個大陸得 主)、散文集《鄉關何處》(被新浪網、鳳凰網、新華網分別評為2012年年度好書)。

編輯:wizard小寧

《讀者》2016年徵訂季贈送好禮:《小王子》、《松浦彌太郎:生活中的巧思與發現筆記》、BookDarts書籤任選其一,更多徵訂信息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讀者·文房」轉轉吧!



相關焦點

  • 2014臺灣最美麗的書: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
    2014臺灣最美麗的書: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 澎湃訊 2014-11-04 17:41 來源:澎湃新聞
  • 野夫小說《1980年代的愛情》拍成電影
    年代的愛情》(以下簡稱《1980》),改編自著名作家野夫的同名小說。在這部半自傳小說裡,野夫將一段屬於自己青春隱秘的個人歷史和屬於他們那一代人的共通歷史雜糅在一起,把一段清純的愛情與厚重的歷史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娓娓道來。  記者:《山楂樹之戀》與《1980》相比,有何不同?  野夫:《山楂樹之戀》是高幹子弟和一個有一定年齡差距、身世差距的小女孩的愛情故事,故事背景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
  • 《1980年代的愛情》首映式 野夫大讚蘆芳生
    蘆芳生《1980》利川首映  搜狐娛樂訊 近日,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在利川舉行回鄉首映式。首映禮以「故鄉,故人,故事」為主題,主演蘆芳生、楊採鈺和編劇野夫與當地市民共同觀影。蘆芳生出演的男主人公關雨波就是原著作者和編劇野夫以自己為原型塑造的,提到觀影感受,野夫讚美蘆芳生演的就是自己的前世,影片將於9月11日在全國影院公映。  蘆芳生愛而不得 終不得全  影片故事發生在湖北西部偏遠的土家族山區,蘆芳生飾演的大學生關雨波畢業後被分配到偏僻的公母寨鄉政府工作。
  • 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屬於還債式寫作(圖)
    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屬於還債式寫作(圖) 2015-09-11 10:05:30來源:揚州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唐云云   導演:霍建起  主演:蘆芳生 楊採鈺  適合人群:文藝愛情片簇擁,90後應該進電影院學習一下父輩是怎樣談戀愛的  由霍建起執導,蘆芳生、楊採鈺主演,根據作家野夫小說《1980年代的愛情
  • 我是野夫,關於1980年代的愛情和那些歲月的故事,問我吧!
    ,關於1980年代的愛情和那些歲月的故事,問我吧! 我是野夫,作家,生於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的一個村莊,故名「土家野夫」。我出版過散文集《鄉關何處》《塵世·輓歌》《父親的戰爭》《身邊的江湖》,小說《1980年代的愛情》,如今這部小說已經被搬上了熒幕。
  • 《1980年代的愛情》:看1980年代的愛與放逐
    《1980年代的愛情》是一部安靜的電影。較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說來就來的愛情,作為80後,對於前輩們要寫一百多封信,吹上長長久久的口琴,可能還拉不了姑娘一下手的愛情多少有些難以理解。  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作家電影,透著濃濃的文藝懷舊範兒,從影片籌拍起就沒有想著賺錢,野夫請來文藝片導演霍建起,扎紮實實講好一個愛情故事,卻引發了一眾老男人們的青春感慨與美好記憶,也激起了出生於不同年代的觀眾對於80年代的各自解讀,以及後來者的種種猜想。  野夫是一位經歷坎坷的作家,他敢於直面曾經走過的曲折與不幸,敢於把個人隱秘的情感寫下並搬上銀幕。
  • 愛情,1980年代的風格是克制
    (圖:《那山,那人,那狗》劇照)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愛情,不能說哪個時代的愛情是好的,哪個時代就是不好的。愛愛情本身一樣美好,不同的只在方式,只在風格。1980年代的風格是克制。以前,我從不懷舊,從不。在我看來,那是老年人的事,而我還很年輕,年輕得就像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的確,1980年代是春意盎然的。那時,國家剛從一場不堪回首的噩夢中解脫出來,所有人幾乎無不有著只爭朝夕和天天向上的少年壯志和情懷。
  • 《1980年代的愛情》:回憶愛情 也是在回憶一個時代
    導讀:談到「1980年代的愛情」這個書名,野夫說「每個年代的愛情,都有各自的歷史痕跡」。50年代的單純,60年代的壓抑,70年代的扭曲,80年代的覺醒和掙扎,再看看90年代的頹廢和新世紀以來的嚴重物化,大抵可以印證不同年代的世道人心。正因為當下的不可思議,才覺得這樣的愛情太多虛幻。」
  • 隱忍到底的愛情 ——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
    根據真實經歷改編 《1980年代的愛情》作家野夫,出生於湖北利川一個邊遠的土家族村莊,代表作有《鄉關何處》、《身邊的江湖》等。《1980年代的愛情》是他根據親身經歷改編的中篇小說。曾執導《那山那人那狗》、《暖》、《秋之白華》的霍建起接起導筒,與原作者野夫緊密合作,完成了《1980年代的愛情》從回憶到文字,再從文字到影像的最終轉化,併入圍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恩施大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
    《1980年代的愛情》這是一段發生在80年代初期的愛情故事,主人翁小關在畢業後被分配到鄂西利川縣一個土家族山寨工作
  • 野夫:有關江湖,亦關愛情
    野夫這位「仗劍攜酒走江湖,恩怨都寄醉夢中」的典型江湖俠士做派的人,更是如此。9月8日下午,《環球人物》記者如約給野夫打長途電話,想再補聊前次在京見面中未盡的話題,結果他電話中告訴記者,回老家,喝太多了。幾句之後,乾坤顛倒,只得掛斷。那天跟著野夫回老家的,還有他任總策劃和編劇的大銀幕作品《1980年代的愛情》。
  • 《1980年代的愛情》 蘆芳生被贊「夢中情人」
    由蘆芳生、楊採珏主演的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即將於9月11日公映。原著小說是著名作家野夫的半自傳類作品,該片還原了也夫青年時期的愛情故事,男一號蘆芳生的劇中角色算得上是年輕時野夫的一個映像,因而更受矚目。
  • 野夫談80年代愛情:我是一個多情的少年
    野夫騰訊文化實習生 陳豪 編輯整理根據野夫小說《1980年代的愛情》改編的電影日前上映,其中有些情節來自作家本人的親身經歷。那個年代,浪漫而哀傷的愛情舉不勝舉羅兵:我們剛剛光說到大時代,沒有說到愛情,這部電影裡講的那些事,跟您有什麼關係,是您的故事嗎?野夫:是我的故事,但是作品肯定是有加工的,有虛構的一部分。羅兵:您給我們分享一下不加工的。野夫:我和柳紅大姐一樣,都是78級考上大學,80年代是我們青春最好的時光。
  • 《1980年代的愛情》今日公映 易中天寫影評力挺
    《1980年代的愛情》海報。網易娛樂9月11日報導 易中天影評:以前,我從不懷舊,從不。在我看來,那是老年人的事,而我還很年輕,年輕得就像野夫《1980年代的愛情》。的確,1980年代是春意盎然的。那時,國家、人民、執政黨、軍隊和知識分子都剛從一場不堪回首的噩夢中解脫出來,幾乎無不有著只爭朝夕和天天向上的少年壯志和情懷。在那百廢待興的時代,就連復出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充滿青春活力,更不用說像野夫和我那樣考試入學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只不過,有的人有愛情,有的沒有。我屬於曾經有過的。
  • 《1980年代的愛情》首映 任志強、柳傳志發評論
    當天,導演霍建起由於在印度拍戲未能到場,影片原著作者野夫攜主演蘆芳生、楊採鈺、馬書良等人出席活動,任志強、柳傳志、俞敏洪、楊錦麟、吳徵、許戈輝、柯藍、薩頂頂、葉寧等眾多商界和傳媒界人士也到場助陣,並在映後評論交流。據悉,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將於9月11日登陸內地院線。
  • 《1980年代的愛情》:隱忍厚重的感情,揭示愛情的真諦
    作家野夫在其著作《1980年代的愛情》這部半自傳體的愛情小說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特定年代的愛情故事。  作者野夫想通過此書回顧逝去的1980年代,用過來人的眼光再次審視80年代的年輕人的感情經歷。  書中通過對一個剛畢業,下鄉工作的年輕人關雨波,成麗雯二人的感情描寫,讓我們能夠真實的感受到身處於80年代的愛情是怎麼樣的。  年輕的關雨波的身上有一腔熱血和抱負,渴望用自己的微弱的力量,去扭轉時代的軌跡。
  • 1980年代的愛情長得什麼樣子
    人文之愛情篇文/紫燕子看了老友所拍的唯美照片,這是他親自去了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現場拍攝地所拍下的。望著這些照片,思緒也飄回了那個久遠的純真年代。而小關在最終明白麗雯對自己的深情後,將再也無處安放剩下的餘生……編劇野夫回望自己的前世,將共和國歷史上那段清純時代的愛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娓娓道來,讓人經由暗中淚水透視慘痛的歷史之時,明了了作家及一代人心中隱秘的驕傲。那時,野夫年輕,愛情更年輕;那時,野夫純潔,不敢褻瀆神聖的愛情。
  • 《1980年代的愛情》北京首映 百位大咖矚目恩施利川
    (小娟 & 山谷裡的居民 - 我倆永隔一江水)9月10日,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在北京召開首映發布會,並吸引了柳傳志、俞敏洪、徐小平等百餘位大咖悉數到場為其吶喊。州、市主要領導王海濤、沙玉山出席活動並推介恩施州利川市。
  • 愛無罪-《1980年代的愛情》
    --讀《1980年代的愛情》又是一氣呵成般的讀罷野夫先生的三部曲(大陸公開發行)之一的《1980年代的愛情》。相比與前兩部《鄉關何處》和《身邊的江湖》,在親情和友情之外,又領悟到了野夫先生的愛情觀。這部小說嚴格來說,不是他完全的自傳體小說,按他自己和好友的論定算是半自傳體的小說了。是結合自己的經歷改編過的,有他自己的影子,但是又不完全照搬。
  • 《1980年代的愛情》,不同年代的愛情,一起重溫下!
    霍建起執導,根據野夫小說改編的電影《1980年代的愛情》,講述了一段發生在80年代繾綣而悽美的愛情。其實,每個年代的愛情都美好,每個年代的愛情都甜如蜜,和年代無關,和物質多寡無關。1.《1980年代的愛情》這是一段發生在80年代末期的愛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