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12月21日電(韓夢霖 羅綠萍)協調落實深度貧困鄉鎮200個生態護林員崗位、扶持林下種植產業、為貧困鄉鎮規劃鄉村旅遊、派出第一書記戰鬥在扶貧一線……近年來,重慶市林業規劃設計院(以下簡稱「林規院」)充分發揮林業調查規劃方面的專業技術優勢,積極協調項目資金,紮實做好萬州龍駒鎮、郭村鎮、奉節平安鄉、酉陽萬木鎮黃連村等貧困地區扶貧幫扶工作,為重慶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一己之力。
近兩年,林規院協調奉節縣林業局落實重慶市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奉節縣平安鄉200個生態護林員崗位,完成22.9萬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實施4萬畝森林撫育林業扶貧任務,既保護了生態,又增加了貧困人員收入。
林規院還對接落實萬州區郭村鎮林業產業發展項目,積極謀劃林業產業發展,培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扶貧造血功能,大力扶持林下種植——食用菌、辣木子產業加工項目,鼓勵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加強產業技術推廣與服務,提高附加值,擴寬產品銷售渠道,拓寬貧困勞動力的就業途徑,有效增加農戶的經濟效益,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據介紹,林規院在抓好技術扶貧的同時,也積極開展資金幫扶。如主動自籌資金,為奉節平安鄉平安社區和萬州龍駒鎮信義社區採購楠木苗、牡丹苗、黃櫨苗紅檵木、桂花、紫藤等6000餘株,格桑花種子15斤,並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指導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傳授栽植苗木方法,保證苗木成活率,有效提升了鄉村景觀效果和社區生態環境,改善了貧困地區人居環境。此外還捐助30萬元幫助開州區大進鎮雲鳳村用於消防水池建設,緩解貧困居民用水和森林防火壓力。
不僅如此,林規院還發揮智力優勢,為重慶深度貧困鄉鎮提出新扶貧發展思路。針對萬州區龍駒鎮自然景觀獨特,生態環境良好的自然資源本底,林規院在充分調研基礎上,提出依託現有鄉村旅遊民宿的基礎上,打造特色景點。充分利用貧困戶老舊特色巴渝民房,將其改造為特色農耕文化和黨史黨建歷史沿革展示展覽館,收集翻新並陳列展示當地特色傳統農具和建黨以來當地黨支部、黨員開展工作時存留的紀念章、工作筆記、黨員證等物件,充分體現了「既要留得住人又要留得住鄉愁」,打造一條結合當地特色的扶貧之路。
在巴山渝水間,也活躍著林規院「戰貧人」的身影。高級工程師張鵬同志主動請纓,被派到酉陽縣萬木鎮黃連村任第一書記。為全力抓好扶貧工作,張鵬攜妻兒舉家搬至酉陽,舍小家為大家,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助農增收脫貧奔小康。
到任後張鵬很快與百姓打成一片,盡心盡力為民辦事,很快為10餘戶貧苦戶落實了「一戶三殘」、「兩不愁三保障」資金項目、子女入學、低保續辦等幾十餘件民生急難事。他結合專業特長,鼓勵引導村民開展大戶承包,對廢棄茶山開展改造經營,積極帶動貧困戶就近務工,並幫助其申報特色效益農業項目,指導開展茶農間作,指導村集體經濟擴大油茶良種育苗規模,開展田間管理技術指導。他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以打造扶貧產業基地為目標,與村支兩委決定建設柑橘經果林示範基地100畝,自項目實施以來,他緊盯項目實施,親自測繪土地分戶面積,敦促籤訂土地流轉合同及租金支付工作,指導水池及灌溉系統規劃布局,會同村支兩委研究制定施工路線及實施方案,親自指導整地、施肥、苗木栽植及管理工作,為村集體增收和貧困戶脫貧做出積極貢獻。
接下來,林規院還將繼續立足林業智力資源,助力做強林業產業,提高林業扶貧設計和規划水平,為重慶打好脫貧攻堅持續貢獻「林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