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品蓮韻」旗袍文化校園展開幕 全國百場旗袍文化公益展啟動

2021-01-18 中國財富網官方

12月2日,「梅品蓮韻」旗袍文化校園展在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開幕,展覽展出了晚清、民國100件(套)旗袍,以及與旗袍相關的配飾、老照片、手包、月份牌……這些經歷了歲月的老物件,展現了當時女性的優雅和知性,每一件旗袍的材質、款式、工藝均有其獨特之處,這也側面展示了中國服飾的演變史。據展覽策展人、古董旗袍收藏家張雙蓮介紹,旗袍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為了讓更多人了解旗袍背後的文化,此次展覽同時開啟「全國百場旗袍文化公益展」活動,本著弘揚傳統文化的初心,她們將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旗袍文化的公益展覽。

值得一提的是,在開幕式上,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創作研究員陳訓勇老師代表廣州藝術家,為本次展覽題詞:旗開得勝,陳老師表示,傳統文化需要我們繼承下去,平凡中孕育著力量,衷心祝福展覽的成功開幕。

旗袍博物館明年開館

「梅品連韻」旗袍文化校園展主辦方是青島雙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一位有著數十年旗袍收藏經驗的張雙蓮,她與旗袍的結緣與父親有直接的關係。「父親在工作之餘非常喜歡收藏,我從小就看著他樂此不彼地收藏,而旗袍也是他收藏的重要部分。」張雙蓮告訴記者,父親對傳統文化的喜愛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讓她從小就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繼而慢慢也喜歡上了旗袍收藏,至今收藏已經超過200件旗袍,可謂古董旗袍收藏大戶。

記者了解到,展覽共有100件(套)藏品,包括從上世紀20年代——40年代的旗袍,以及相關的配飾、老照片、手包、月份牌等等。為了順應觀眾「觀展打卡」的需求,現場還特意布置了「與民國旗袍美女合照」的打卡座位,觀眾可以和民國的旗袍美女來一場跨越時空的合影。

據了解,因為旗袍面料的特殊性,旗袍不易保存,因而古董旗袍收藏一直是小眾收藏,目前國內尚未有專門的旗袍博物館,這個展覽也是少有的旗袍品類較為齊全的展覽。張雙蓮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古董旗袍藏家,更多的是對傳統文化發自內心的熱愛,此次展覽將是百場旗袍公益展的首展,接下來,她將根據展覽場館的具體條件,分門別類展出所有的藏品,未來,我們可能會在博物館、美術館、大學校園、甚至在社區看到這些散發著歷史時代氣息,卻仍不失優雅的古董旗袍。

張雙蓮還透露,她正在籌辦旗袍私人博物館,這個位於山東青島的博物館將於明年開館,屆時,觀眾便可以近距離欣賞到這些精緻的古董旗袍。

為了豐富旗袍文化傳遞的與女性有關的文化信息,展覽還特意展出了一塊乾隆元年(1736年)的《貞淑流馨》牌匾,這是由賜進士第特授廣東嘉應州鎮平縣知縣林黌為節婦謝門黃氏立,此匾距今283年,保存完整,殘留的金箔依舊金燦燦。元、明兩朝特別鼓勵殉烈,清代更重視寡婦守節撫養幼孤侍奉公婆,表彰節婦一直延續到民國初期。

旗袍上世紀20年代即受到歐美潮流影響

1925年,沈從文先生在《遙夜》裡描寫夢中佳偶時,這樣寫道:「她是如何的可愛!我雖不曾認識她的面孔便知道了。她是又標緻,又溫柔,又美麗……她必是穿著淡紫色的旗袍……」對於夢裡的這位佳人,都要按心意為其著上一襲旗袍,足見旗袍女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也暗示著當時的審美趨勢。

展廳中有一件海外回流的「1920s—繡花緞交領時裝旗袍」,這是上世紀20年代的旗袍精品代表。此袍周身運用盤金繡、盤銀繡、五彩平繡、輯線繡、對花繡等多種傳統刺繡工藝,刺繡出海水疆牙、仙鶴、蝙蝠、蝴蝶、老鷹等紋飾,這件精工刺繡古董旗袍雖本色已被其他顏色暈染,但依然不影響其整體價值。展覽講解員、近現代歷史實物收藏家黃永亮介紹,據其查閱資料發現,這件旗袍採用的是宮廷服飾的工藝,作為一件定製旗袍,她同時還有紀念意義,曾有行內專家將此袍定為「1920年代某愛國華僑女性訂製著用」。「這種具有特殊意義的定製旗袍,基本只有一件,雖然面料因為保存的原因有顏色暈染,但款式放在今天,依然非常時髦」。黃永亮表示。

據了解,上世紀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視上衣下裙裝為時髦而紛紛效仿。上衣多為腰身窄小的大襟衫,擺長不過臀,袖短露肘或露呈喇吼形,袖口一般為7寸,稱之為倒大袖,衣擺多為弧形,略有紋飾。裙為套穿式,初尚黑色長裙,長及腳踝後漸至小腿上部。

當時的上海是當時公認的服飾時尚中心,其盛勢遠遠領先於全國各地並左右著中國服飾時尚的變化。上海旗袍時尚的最初,是以無袖的長馬甲形式出現的,短襖外面的長馬甲代替了長裙。據1926年的申報記載,長馬甲同短襖合併後,就有了民國新旗袍最初的款式。上世紀20年代末旗袍開始收腰,受歐美短裙流行潮流的影響,擺線提高至膝下,裝飾性質的鑲滾趨於簡潔,甚至完全取消,色調也力求淡雅和諧,總體上顯得十分筒潔方便。

陰丹士林旗袍曾是民國知識分子首選

張愛玲曾說,旗袍是女人一生中最該收藏的兩樣東西之一,而民國的旗袍可謂最有代表性。進入1930年代後,旗袍可稱得上是盛行一時了,這時的旗袍造型完美成熟,堪稱經典之作。上世紀30年代旗袍的款式有兩大特點:一是中西合」,二個是變化多端。中西合壁的旗袍被稱為女裝七大派中的「別裁派」。別裁派將旗袍與西式服裝結合起來,或是局部西化,或是在旗袍外配搭西式外套。旗袍的裁剪首先跟隨西方潮流而更為合身了。除兩邊開衩外,前後也可開衩,並出現了左右開襟的雙襟旗袍。到了上世紀30年代末,又出現了一種「改良旗袍」,就是將旗袍舊有不合理的結構改掉,使袍身更為適體和實用。改良旗袍從裁法到結構都更加西化,採用了胸省和腰省,打破了旗袍無省的格局。同時第一次出現肩縫和裝袖,使肩部和腋下都變得合體了。還有的甚至在肩部襯以墊肩,謂之「美人肩」。改良旗袍的出現奠定了現代旗袍的結構,全世界家喻戶曉的旗袍,被稱作chinese dress的旗袍,實際上指的正是上世紀30年代的旗袍。

在展廳的顯眼位置,一件旗袍歷經歲月的洗禮,依然散發著亮麗素雅的青藍色,這就是上世紀30年代流行的「一字扣混邊高領全內襯陰丹士林布旗袍」,這是一種新興染料染色的布料,用陰丹士林染料染制的布匹,顏色鮮豔,抗日曬和洗滌。這類布匹自民國早期開始在中國行銷,其中藍布最為暢銷,陰丹士林旗袍也成為當時女知識分子的首選。著名作家汪曾祺曾在緬懷當年西南聯大學生時代時就曾說:「那時聯大女生在陰丹士林旗袍外面罩一件紅色毛衣成了一種風氣,穿藍毛衣、黃毛衣的極少……」

上世紀40年代是旗袍走向經典的過程,這也是其黃金時代在時間上的延續。出於經濟、便於活動等實用的功能考慮,上世紀40年代初的旗袍不復三十年代衣邊掃地的奢靡之風,長度縮短至小腿中部,高時到膝蓋處。炎夏季節多傾向於取消袖子,領高降低,省去了種種繁瑣的裝飾。使其更為簡便,適體,從而形成了這一時期旗袍獨特的風格。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

相關焦點

  • 夏之戀——行走的旗袍文化
    這次夏之戀率隊參加「肆韻芳華 炫美百湖」第二屆旗袍文化節團體賽,在與全市31個隊伍三輪的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一舉奪冠,這就是對夏之戀訓練和節目排練成果的充分肯定,實現了錘鍊隊伍,為今後走出大慶,走出龍江,走向全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親愛的旗袍家人們:這次團體賽特等獎是夏之戀整個團隊共同努力,旗袍會領導大力支持的結果。
  • 撫州啟動首屆「雲裳絲路?百旗爭豔」旗袍文化大賽活動
    為了體現中國女性魅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展示廣大女性群眾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發生的巨大變化,由「雲裳絲路•百旗爭豔」組委會主辦、經濟晚報網撫州頻道聯合承辦的撫州首屆「雲裳絲路•百旗爭豔」旗袍文化大賽於12月20日啟動,目前已經進入網絡投票評選階段。
  • 【傳承中華國粹 弘揚旗袍文化】杭州湘媛旗袍文化隆重揭牌!
  • 吳橋旗袍秀亮相全國旗袍服飾文化藝術盛典
    9月16日,在全球旗袍春晚組委會組織的《我愛中華·2020年中國「夢想杯」旗袍服飾文化藝術盛典》活動中,吳橋秀慧旗袍協會編排的旗袍走秀節目《花語蝶》獲亞軍。當天上午10點,廈門嘉庚劇場演出大廳金碧輝煌,大舞臺霓虹閃爍,吳橋秀慧旗袍協會成員自信滿滿,邁著優雅的步伐,伴隨著一曲《花語蝶》激情綻放在廈門瑰麗的舞臺上。優雅端莊的姿態,行雲流水的隊形,傘花隨人轉,人隨傘花飄,贏取一片掌聲。「我們選擇了旗袍,更是旗袍選擇了我們。
  • 青島·臺灣旗袍文化交流峰會舉行,兩岸模特同臺走秀共推旗袍文化
    ,宛如從畫中走出……今天下午,由青島玫瑰旗袍會、中華旗袍文化推廣協會主辦的「芳香流轉玫瑰綻放」青島·臺灣旗袍文化交流峰會在青島海明威大酒店隆重舉行。  據了解,青島玫瑰聯盟旗袍會從2014年3月8號成立。意在傳承旗袍文化內涵,展現商務女性魅力。而這次,旗袍更成為了青臺兩地的女性交流的紐帶。臺灣中華旗袍文化推廣協會會長王月要說,這次帶了25個姐妹來青島參加這次交流活動。這一次來就能認識很多的姐妹,大家都有共同的熱愛,就能把旗袍這個服飾做更多的發揚和傳承。
  • 電影、旗袍、黑膠,這個展覽帶你看到、聽到、感受到海派文化的魅力
    圖說:展覽現場 官方圖作為海派文化的發源地,上海電影的搖籃,徐匯與電影有著天然的淵源,從早期電影製片廠原址,到百代唱片公司舊址,再到衡山電影院等電影文化空間,徐匯在中國電影史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膠聲入影——電影、旗袍和黑膠」主題展以電影為核心,融合服裝與音樂兩大元素,打造生動、豐富的「電影+」內容,促進優秀文化資源的整合與交流,打響徐匯的文化品牌。
  • 湖南首屆「湘妹子」旗袍文化旅遊活動周在新邵縣舉辦
    12月24日,由湖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湖南省婦女聯合會、邵陽市政府指導,新邵縣委、新邵縣政府、邵陽市文化旅遊廣電體育局、邵陽市婦女聯合會、湖南省旗袍文化促進會共同主辦的湖南首屆「湘妹子」旗袍文化旅遊活動周暨第二屆「康壽新邵」文化旅遊節在邵陽市新邵縣白水洞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啟幕。
  • 《旗袍女神》對推動旗袍文化的發展意義深遠 是國內首部萬人旗袍電影
    近期,有很多朋友認為《旗袍女神》是一個活動,還有的朋友認為《旗袍女神》是一部微電影,其實這都不是,這是一部九十分鐘以上的電影
  • ...第四屆紡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大會和第二屆中國(瀋陽)旗袍文化節開幕
    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遼寧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這場盛會,促使紡織非遺與旗袍產業在「旗袍故都」瀋陽的結合,進一步展示了瀋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服飾文化和時尚魅力。
  • 2020上海旗袍文化藝術節開幕啦!(國慶期間,穿旗袍的女性門票半價)
    一年一度的上海旗袍文化藝術節,今天在上海影視樂園開幕啦!錦繡中華,大美旗袍。今年旗袍節從10月1日至10月8日,活動持續整個國慶長假。而且,活動期間身著旗袍的女性成年遊客,還可享受正價門票半價優惠哦~下面,小編這就帶大家到現場看看!
  • 旗光藝彩 | 和樂正德 旗韻浦東——2019年浦東海派旗袍文化推廣活動側記
    正德以出樂,和樂以成順錦袍襯嬌鶯,婀娜盈美韻
  • 市民文化客廳|「旗袍美探」,探海派旗袍之美
    由上海報業集團與旗下上市公司新華傳媒共同打造的「上海文化品牌」活動——市民文化客廳,迎來了第16期活動,今天的主角是海派旗袍。旗袍,旗人之袍,「出生地」雖不在上海,但在上世紀20年代來到了上海,成了「新上海人」,並有了一個新名字——海派旗袍。多了「海派」兩個字,旗袍的味道卻是完全不一樣了。
  • 摩登女神展風採!持續6個月的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圓滿落幕
    新民晚報訊 (記者 郭劍烽)昨天,由上海市婦女聯合會指導,上海海派旗袍文化促進會和浦東新區婦女聯合會主辦的「海派旗袍 東方雅韻——東方神韻旗袍實景秀暨6·6上海海派旗袍文化節閉幕式」在玖琰舫·國學茶文化中心成功舉辦。
  • 弘揚文化自信秀中國旗韻 首期旗袍模特藝術指導老師培訓班開班
    中國公益記錄者在線北京訊(公益記錄者 張秀豔 秦雯)文運同國運相連,文脈同國脈相連。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歷史的積澱展現。國家領導人指出「民族復興需要文藝復興,文藝是文化的窗口」在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由中國社會藝術協會指導,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大眾文化藝術委員會舉辦為期六天的首期旗袍模特藝術指導老師培訓班於2018年10月23日在北京拉開帷幕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副秘書長楊春暉、中國社會藝術協會大眾文化藝術委員會會長曾巍、北京服裝學院時尚傳播學院表演專業肖彬教授等出席開班典禮。
  • 「旗袍不僅是衣服,也是古典文化載體」
    2013年,她們成立株洲市旗袍協會,以一席華美的旗袍為載體,學習古典文化,進行公益活動,將旗袍不可替代的摩登和懷舊的氣質,融入自己的生活,展示中國女性的含蓄、沉靜與大愛。以旗袍為載體弘揚中國古典文化段雙燕熱愛旗袍,在她看來,旗袍更像是一種文化的載體。「它如同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你可以通過它,學習更多的古典文化。」她們將這種理念,傳遞給了在協會裡的每一人。
  • 2019—2020年東莞市旗袍文化藝術協會總結表彰大會舉行
    近日,2019—2020年東莞市旗袍文化藝術協會總結表彰大會暨首屆旗袍文化藝術節在東莞觀音山舉行,通過旗袍主題才藝展示、交流的方式,弘揚優秀民族文化。  東莞市旗袍文化藝術協會秘書長趙楊介紹,這是繼2017年東莞市旗袍文化藝術協會觀音山千人旗袍秀以來的又一次大型旗袍文化盛宴,從節目的數量、表演形式多樣化方面,讓大眾認識到旗袍文化藝術更多地是從語言、舞美、形象美學多方面進行培養
  • 中國旗袍文化節開幕
    楚天都市報9月23日訊(記者夏雨)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發布官方消息,日前,第二屆中國(瀋陽)旗袍文化節在遼寧瀋陽開幕。作為該文化節的重要內容,「錦繡旗袍·魅力盛京」作品展同期開展。10名模特身著剪紙旗袍藝術作品開啟舞臺走秀,成為一大亮點。美術展著重表現旗袍之美,圍繞旗袍與生活、旗袍與歷史、旗袍與文化、旗袍與城市等主題,涵蓋了中國畫、油畫、水彩粉畫、版畫等作品。書法展徵集了反映旗袍文化的歌詞、詩歌等優秀書法作品,匯集楷、行、隸、草、篆等多種書體。
  • 一帶一路 · 漢臺民間旗袍文化交流活動四 | 湖北省旗袍協會臺北故宮博物院行 與臺灣旗袍協會共建姐妹情誼
    ▲ 會員們認真參觀考察了明清瓷器的主要種類、明代和明代以前瓷器、清代瓷器系列展、瓷器上的傳統文化、瓷器標本等展覽。除了各朝代的珍貴文物,呈現女性飾品的「藻瓊集」展,頗受大家歡迎。劉玉增介紹,臺灣的旗袍文化保存相對完好,當地女生結婚必定會選擇一件旗袍作為結婚禮服,但近些年因為種種原因,旗袍文化「斷檔」二十年。
  • ...暢想海絲」海口埠旗袍秀活動為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
    11月21日,第二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暨第十屆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聯盟聯會、首屆臺山海絲史跡考古遺址公園文化藝術周「暢想海絲」大型旗袍秀活動在海口埠隆重上演,富有傳統文化韻味和藝術美感的精妙旗袍秀演繹
  • 祝賀洛陽「牡丹杯」「中華好太太」全國旗袍大賽暨首屆海峽兩岸洛陽旗袍文化高峰論壇在洛陽召開
    、洛陽體育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洛陽「牡丹杯」「中華好太太」全國旗袍大賽暨首屆海峽兩岸洛陽旗袍文化高峰論壇在牡丹之鄉洛陽洛邑古城隆重召開。2018年4月9日—13日,是舉行洛陽「牡丹杯」「中華好太太」全國旗袍大賽暨首屆海峽兩岸洛陽旗袍文化高峰論壇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