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不死 第三季》人體器官好吃指南

2020-10-13 叼煙的戈達爾

「小鎮滋味」第三季剛上線,便火速開啟了追劇模式。

還是熟悉的血漿,還是原來的口感,簡直不要太下飯。

一口氣追完後,只能用一個字來形容!爽!

關於劇情,這裡就不多說了,只能咬斷手指強烈推薦。

總之,它繼承了「行屍走肉」的血腥暴力,又融合了「喪屍樂園」和「殭屍肖恩」的風趣幽默,為喪屍片類型鋪設了一條通往高潮的荷爾蒙管道。

「小鎮滋味」中,除了喬爾的各種護妻日常外(為了滿足妻子的食慾,幫她殺人、肢解、掩蓋證據等等),

整部劇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就是,茜拉在吃人肉時,那種享受和得意的表情。感覺這個世界上,沒有比人肉更好吃的東西了。

由於自己沒吃過(這是肯定的),所以只能從她的評價裡,來判斷各個器官的好吃指數。

1)吃人肉會上癮 【指數:★★★★★】

其實一開始變成喪屍後,茜拉還能吃諸如雞肉、牛肉、豬肉等,甚至蝸牛也挺對她的胃口。

只不過,自從吃了一次人肉之後,她就再也吃不下去其他肉了。

可見人肉這個東西,就像白粉一樣,吃一次就會上癮,而且愈發嚴重。

2)死人肉很難吃 【指數:☆☆☆☆☆】

看著茜拉餓得肚子直叫,身為老公的喬爾很是心疼,兩個人跑到了一個停屍間。

喬爾花了500美元和一張星巴克卡,買了死屍的一隻腳。

茜拉試著嘗了一口,立馬就吐了,覺得肉太老,難以下咽。

3)最好吃的是手 【指數:★★★★☆】

茜拉在吃肉的時候,還不忘給喬爾普及一些知識。

就比如手腕部位的肉,相當於菲力牛排所指的牛裡脊肉,非常美味。

4)腎臟也很好吃 【指數:★★★★☆】

為了防止自己在外面隨便吃人,茜拉把自己鎖在了地下室。

喬爾特地為她做了一道菜——腎臟,以鼓勵其這種大無私的奉獻精神。

這個部位對於茜拉而言,應該是意義非凡。因為她嘗了一口後,表情很享受,還說口感很豐富。

5)牙齒=零食 【指數:★★★☆☆】

羅恩把自己的乳牙送給了茜拉當禮物,她一口一個嘎嘣脆,像吃花生豆一樣停不下來。

茜拉表示,味道特別像老蛋卷。

6)耳朵=洋蔥圈 【指數:★★★☆☆】

琴被轉化成喪屍後,茜拉帶給她的第一頓午餐就是耳朵。

用茜拉的話來說,「又香又脆,相當於人肉版洋蔥圈」。

7)更便捷的吃法 【指數:★★★☆☆】

不方便正大光明吃的時候,還可以把人肉做成其他食譜。

比如把肉放在攪拌機裡,打成糊狀液體,然後裝在不透明的水壺裡,肚子餓了就隨時吸一口。

8)器官的其他作用

有時候,器官除了吃之外,還有其他用處。

比如,可以把心臟當成減壓球,壓力大的時候就捏一下。

最後,這些器官都可以放在冰箱裡保鮮,餓了就肢解一部分吃,為此茜拉還專門買了一個冰櫃。

話說,自從茜拉變成喪屍後,看人的眼神都不一樣了。一會兒說這個人是行走的奶昔,一會兒又對著另一個人的肌肉流口水,搞得喬爾很無奈。

值得一提的是,茜拉從來沒講過大腦的口感,不知道會不會像「約定的夢幻島」中的那樣,非常美味。

註:以上內容純屬劇情,不代表個人立場。

相關焦點

  • 《真愛不死 第三季》相濡以沫,真愛永存?
    或者是真愛永存,繼續相濡以沫白頭到老?今天要跟大家聊的美劇就是如此腦洞大開,就是如此不按套路出牌!男主角含情脈脈選擇了真情相伴之後,生活就像上了一列不受控制的疾行列車,搞笑共驚悚一色,噴飯與戰慄齊飛。整個觀劇過程就是一個字,爽!茜拉與喬爾經過十幾年的婚姻,早已經失去生活的激情。
  • 《真愛不死 第三季》真愛不死 第三季
    第三季不如前兩季精彩,笑點和梗變少了,看得出來編劇絞盡腦汁想要做出新意,但是在拓寬人物支線的時候感覺亂糟糟的,新出現的人物和劇情衝突開始和結束都挺突兀,而夫妻二人為了食物來源成為類似於vigilantes的角色看久了也會覺得厭煩。還有就是Shiela的永生不可避免地會扯出一些諸如人生意義之類的問題,如何平衡好感性與笑點也是很難把握的一點。
  • 《真愛不死 第三季》哈哈哈哈哈...這不是一部喪屍劇!
    maogevideo▼仔細思考一下喪屍題材真的被人們玩壞了搞來搞去,基本上要麼是《生化危機》式血腥的屠殺要麼是《行屍走肉》式的人性之爭最多在玩點黑色幽默,賺點眼淚,也就這樣了所以,喪屍題材是時候來點新花樣了——《返生餐單》第三季
  • 《真愛不死 第三季》平凡生活中的升級打怪
    第三季一出來,上周末(2019.3.31)就看完了。本季,兩條主線,Abby和Eric一條線,主要是解決Fracking site爆炸之後,自己不被抓的問題。Joel和Sheila一條線,主要是解決Knight of Serbia追殺自己的問題。兩條線互動不多。很喜歡Joel,面對妻子的變化,初心不改,在旁支持。
  • 《真愛不死 第三季》「難咽」而不俗
    終是近期看完了「返生餐單」第三季,從2017第一季到三季 over!都說處女座是個精神生理肉體都自我潔癖的人,oh sorry,我還真是個與眾不同virgo,通常重口味的劇我喜歡到崩潰,曾經一個影評人說到「此戲堪稱喪屍劇界的一股清流,家庭喜劇界的一股泥石流」,of course我認同的不得了,我已到不知道該怎麼評述了,因為太喜歡這部戲了,縱然有邏輯問題產生,但並不影響,借用Joel的一段「我懷念以前的生活嗎?
  • 人被拿掉哪些器官不會死?
    所以,就目前的研究來說,人體大多數器官是無法實現再生功能的。只有少部分器官,如肝臟等可以再生。人拿掉這8個器官也不會死,為什麼?有的器官不能再生,有的器官卻顯得很「多餘」。人體中有這8個器官,可以說用處不大,即使拿掉,人也不會死。
  • 《真愛不死 第三季》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變成喪屍
    看完了這部關於中年危機的喪屍喜劇:《真愛不死》第三季,依舊很不錯,愛他(她)就和他(她)一起變成喪屍,哈哈,這個結局厲害了,聽說這部劇今年第三季播完之後已經被Netflix砍掉了,有點可惜!
  • 《真愛不死 第三季》守住真愛,從變成喪屍開始(回顧篇)
    3月29日,網飛原創劇集《真愛不死》(Santa Clarita Diet)第三季正式回歸,這部小眾的高品質重口味喜劇,為你展現了夫妻中年的浪漫故事。生活在洛杉磯郊區小鎮的一對中年夫妻名叫喬爾和茜拉。他們牽絆於生活的瑣事,清晨醒來就無精打採,彼此的聊天都是自說自話,聽不進對方的抱怨。
  • 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組圖)
    閆娟供圖 攝   中新網太原9月13日電 題: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生死「擺渡人」  作者 範麗芳  「每天都會看到有人生、有人死,我的工作就是協助死者的家屬完成器官捐獻意願,同時讓等待移植的患者有活下去的希望。」
  • 《真愛不死 第三季》四月最佳喪屍喜劇:重口味人鬼情未了,行屍走肉remix絕望的主婦
    Santa Clarita Diet 譯為《小鎮滋味》/《真愛不死,評分 9.2分2019年3月29日,第三季播出,剛上映評分就虐狗第三彈∪・ω・∪成為喪屍後的Sheila雖然有了不死之身,但身體的內部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腳趾和眼球都會不自主的脫落,Sheila陷入了自我懷疑和強烈不安,她對丈夫說:「萬一這只是一個開始呢?萬一我要解體呢?或是失控了,而你不得不殺了我?」
  • 《真愛不死 第三季》小鎮滋味
    一個下午刷完了第三季,劇情好緊張,一直在擔心他們捅婁子會不會被發現,男主人帥還好體貼,無論發生什麼都一直支持著女主。女兒這對也很抓人,雖然一直沒給暗戀她的髮小機會,但他也一直無條件的陪伴著她沒有怨言。女兒在最後終於鼓起勇氣,大膽的邁出第一步。可惜沒有第四季了,很想知道女兒和她的青梅竹馬會怎樣發展,好不容易最後甜了那麼一丟丟。
  • 人體有多少器官?每顆牙齒都算一個器官嗎?
    自古以來,人類就試圖了解人體內臟結構,古埃及人將死者器官取出進行防腐處理,考古學家在中國古墓中發現的古代醫學手稿可能是迄今最早的人體解剖文字,幾千年後,我們知道人體有多少器官嗎?Lee)解釋稱,器官是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協同工作的人體組織集合體,每個器官都為人類的表現或者生存提供相應的功能。但並不是每個器官都是生存所必需的,只有5個器官——大腦、心臟、肝臟、腎(至少1個)和肺(至少1個)是生存絕對必要的。失去其中任何一個重要器官的功能都意味著面臨死亡。值得注意的是,人體可以在沒有其他一些器官的情況下存活,或者使用醫療設備代替一個沒有功能的器官。
  • 人體器官捐獻:因愛而生,為愛而捐 - 中國城市報-人民網
    「我其實很早就知道公民可以自願登記器官捐贈意願,但當時太小,不符合登記標準。」何思穎告訴記者。根據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志願管理系統給出的信息規定顯示,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8歲以上),願意在逝世後無償捐獻器官、遺體、角膜、組織用於臨床治療、醫學教學和科學研究,可以通過網絡或書面途徑進行志願登記,表達捐獻意願。
  • 《真愛不死 第三季》個人覺得第三季開始不好看了
    第三季雖然腦洞一如既往,但有很多不符合邏輯的地方啊……既然警察會因為沒有明確證據證明翠西殺了她前夫的時候逮捕她,那麼請問為什么女主殺那幾個納粹分子都不會被追蹤到,明明其他納粹分子已經知道了男女主身份。我還很搞不懂男女主所說的壞人好人的標準,如果他是一個納粹分子,但是他遵紀守法,沒有殺過人,他算是好人還是壞人?
  • 深圳市開展 「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月」系列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普及人體器官捐獻知識、傳播人體器官捐獻理念,營造全社會支持參與人體器官捐獻的良好氛圍
  • 王海波:建立人體器官捐獻和移植新體系
    王海波簡介 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醫生,自2004年起任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中國肝移植註冊中心助理主任。他是中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委員會和衛生部人體器官移植臨床技術應用委員會委員,自2011年起任衛生部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研究中心主任,主持研發了國家器官分配計算機系統。
  • 奔走於生死之間:我在人體器官獲取組織工作這十年
    而這三個人,從事同一個職業——人體器官捐獻協調員,隸屬於同一個組織——人體器官獲取組織(Organ Procurement Organizations,簡稱opo)。死亡,只是生命的結束,卻不是最終的結局。而在死與生之間,他們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因為「器官捐獻」這份來自生命盡頭的饋贈,是許多家庭重生的希望。
  • 科學家發現新器官 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
    3月29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一個研究團隊已識別出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器官,它可能是人體內最大的數個器官之一。他們發現,曾被認為遍布全身的密集結締組織實際上是充滿流體的間質(interstitium)網絡,並發揮著「減震器」的作用。
  • 《真愛不死 第三季》劇中女兒長得很像......
    為什麼多於140字才能發布,我已經沒什麼要說的了……好吧,我還很喜歡片名的譯法,真愛不死,這位先生的做法絕了,跟東北女人們有一拼,媳婦犯錯我道歉,媳婦罵人我叫囂,媳婦殺人我遞刀。
  • 新聞1+1|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
    2020年11月7日,「生命接力·救在身邊」 全國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十周年宣傳活動在浙江杭州舉辦。11月9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1+1》播出專題節目《人體器官捐獻,「大愛」下的法治》。今年,「一個人的樂隊」五位完全不懂音樂的移植受者站在了舞臺上,為澳大利亞捐獻者菲利普圓夢,去年「一個人的球隊」站在全明星籃球賽場上,為葉沙圓夢。如今,「一個人的球隊」和「一個人的樂隊」的成員們都登記成為了人體器官捐獻志願者,生命接力,愛在延續。十年來,從開始的零,到越來越多的人被這樣的故事激勵和影響著,愛在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