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個城市的發展都離不開自來水,城市的居民每一天都需要自來水。自來水是一個城市的命脈,是人民群眾的生命之源。
河北滄州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城市。筆者查閱資料,早在1994年滄州市自來水公司就有論文表示,水資源缺乏,供水壓力不足,四層以上的樓房常年見不到自來水,哪怕是二至三層樓房在用水高峰時也會斷水。
差不多30年過去了,到了如今的2021年,這樣的情況依然存在,而且非常普遍,據小編調查,在滄州自來水水壓不足、停水,對於很多滄州人民可能是家常便飯。
然而,滄州地處九河入海口、東臨渤海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沿海地區,奈何面朝大海,自來水卻不自來?滄州的自來水水源情況如何?為什麼沒有進行海水淡化?
滄州水源短缺
滄州市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約為13℃,大部分時間乾旱少雨,市區年平均降雨量為600毫米左右,但是蒸發量卻非常大,年平均蒸發量高達1919毫米,是不是有點入不敷出?
不過,降水月份集中在7、8月,佔全年降水量的58%,整個夏季6-8月的降水量佔全年降水量的71%。所以,夏季以外的其他季節滄州是非常缺水的。
還好,滄州有水可以調度。滄州市區自來水水源以大浪澱水庫為基點,以地下水源(多是自備井)為支撐,通過位山和潘莊兩條引黃線路,經南運河從德州為大浪澱水庫、楊埕水庫引入黃河水。
南水北調中線通過石津乾渠向滄州市區供水,在石津乾渠開閘後,丹江口趕來的長江水和德州來的黃河水在滄州首次相遇,最終為大浪澱水庫提供水源。滄州市區已經用上長江和黃河的混合水。
可見,滄州市的自來水水源取決於大浪澱水庫。為了保證水質,大浪澱水庫已經設立了一級水源保護區。
然而,這些並不能滿足滄州人民對於水資源的需求。以2015年為例,滄州可供水量8361萬立方米,而全年取水量8896萬立方米,不得不通過開採地下水來彌補。滄州漏鬥形成的地面沉降就是這麼來的。
滄州供排水組織宣傳活動
不過,這是五年前的數據,如今有了黃河和長江水,應該情況好不少。但是,依然出現居民家中水壓不足、停水的情況,可見水資源還是短缺的。畢竟,降雨量少蒸發量大,黃河和長江水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用水問題,五年後今天的滄州經濟和農業也發達了,需水量也是在不斷上升。
會不會供水管道老化、漏水,浪費了不少水資源呢?一般供水管道的漏水率在12%,城區老化的管道漏水率可能高達20%。
滄州供排水組織水質健康宣傳進社區活動
在滄州,海水淡化很貴嗎?
很多滄州市民心中總有一個疑問,我們是一個沿海城市,面朝大海,為什麼沒有海水淡化來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是因為海水淡化很貴嗎?
滄州供排水公司組織開展"世界水日"
我們來看看滄州目前自來水的價格:第一階梯,每戶每年120噸以內,水價為5.8元/噸;第二階梯, 120-180噸, 8.2元/噸;第三階梯, 180噸以上, 15.5元/噸。
根據國家海洋局發布的數據,目前我國海水淡化的成本為5-8元/噸。在山東沿海城市青島,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廠,市政使用成本僅為3.12-4.25元/噸。
滄州供排水公司組織開展"世界水日"
在滄州應該很少有市民每年用120噸以內的水,因為這樣一個月才用10噸水,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大部分市民用水量在120-180噸,甚至更多,這樣下來,市民的水費應該集中在8.2元/噸以上。這個價格的自來水遠比海水淡化的水貴。
所以,問題來了,價格不是限制海水淡化的原因,那麼是什麼限制了滄州進行海水淡化?
滄州渤海新區
滄州為什麼沒有海水淡化?
或許,我們把海水淡化看得太簡單了,因為水的價格只是一個方面。全面的評價海水淡化,不單單只是從價格來考慮。
建設新的海水淡化廠成本。一個海水淡化廠的建設成本不低,而且需要鋪設新的水管道,與舊的管道銜接。這回是一個不簡單的自來水工程。
並且,滄州附近海域的水質非常渾濁,給海水淡化帶了很小的技術困難。
滄州海域靠近岸邊的海水非常渾濁
環境影響不確定性。其實,目前海水淡化的長期環境影響是不確定的,海水淡化多使用反滲透膜,不僅僅只是產生了純淨的水,而且反滲透會產生1:1體積的濃縮海水,需要進一步處理。這麼高濃度的濃縮海水,倒入海中,不會影響周圍的海水環境嗎?
滄州海水淡化水廠
不過,據小編查閱資料,滄州已經有小型的海水淡化廠投入調試運營。滄州渤海新區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多是向周邊企業供應淡水。
網友們拭目以待滄州日後會不會發展海水淡化技術吧。
「自來水博士,研究自來水已14年,專注於分享和解答居民用水問題。若信息和圖片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