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工藝 | 日本雛人偶製作過程

2021-03-01 泥緣坊

         「雛」即人偶,被日本人看作具有魔力的咒具。「 雛人形」是在階梯式木壇上鋪紅布,擺上模擬天皇和皇后的一對偶人以及各種古代宮廷人物,襯配屏風、六角紙燈、車駕、坐轎、鏡臺、櫥櫃、箱匣等裝飾器物,極為精緻。  

        雛祭是日本女孩子的節日,亦稱偶人節、女兒節等。家中有女兒者均於當天陳飾雛人形(小偶人),供奉菱形粘糕、桃花,以示祝賀並祈求女兒幸福。

▼日本偶人節陳列的身著傳統宮廷禮服的偶人。        

 頭部及髮型 
▼頭部材料由細木屑與膠混合,在模具中翻制而成。晾乾後粘上眼珠,表面塗白堊與明膠的混合劑。

▼開眼後,用墨水在表面描繪眉毛、髮際線及紅唇。

▼在頭皮上刻畫凹槽,植入頭髮。

▼用髮型模具輔助塑造髮型。

▼最後裝飾頭飾,完成頭部製作。

 手的製作 

▼將桐木刻畫成大致手型,插入導線,修剪長短形成手指。

▼表面塗上明膠和白堊混合物,刻劃成手的造型。

▼刻劃指甲,塗上顏色。

 衣服和軀幹 

▼將和紙裁剪為所需尺寸,作為織物襯邊防止變形。用棉花增厚織物使之挺括。

▼縫紉完成的華麗女裝。

▼軀幹材料是由一捆稻草製成。

▼製作胳膊和腿,添加服裝。

▼外部服裝需層層添加。

▼調整手臂姿勢。

▼安裝頭部,完成。

        偶人的頭部、髮型、身軀、手足、裝飾品,都是由工匠師傅分工手工製成,所以每一具偶人的表情都不相同。衣裳由專門的衣裳手藝工匠負責。因此一套普通的人形娃娃價格約需15萬~50萬日元,昂貴的更是高達100萬日元以上。

 詳細步驟觀看視頻,時長13:27分 


相關推薦:

▶  最美的日本娃娃——後藤人偶

▶  和式中國風:日本博多泥人偶

▶  當冬夜來襲,淺睡入夢,純潔的聖靈還會降臨嗎?

▶  絕活兒:一位日本糖藝師的超逼真手工棒棒糖!

▶  悽腕職人街:精湛工藝令人嘆服!

相關焦點

  • 女兒節,日本女孩的專屬節日!還有雛祭人偶做女孩們的「保護神」!網友:有點酸
    看柯南時有一集《夕陽染紅的女兒節人偶》裡面介紹了女兒節也就是雛祭り是日本女孩的專屬節日這些人偶娃娃很多是長輩贈送的在過去,它甚至成為女性出嫁時重要的嫁妝雛人形的樣子是模仿古代宮廷人物裝束製作而成的有天皇
  • 11區制初音未來雛人偶 傳統和二次元文化的邪神碰撞_遊俠網 Ali213...
    所謂雛人偶,即雛人形。日本傳統文化中「女兒節」時所擺放的人偶模型。源自日本鳥取縣傳統,模仿古代宮廷人物形象製成玩偶,和貢品一起放置於圓蓋上,放入河中順流而下,以祈福祛災。同時也是人偶娃娃的起源,因為其裝飾華美,造價高昂,常常以嫁妝的形式由母親傳給女兒,可以說是傳家寶式的藝術品。
  • 日本雛人形的製作過程
    每年的3月3日,是日本的女孩節,日本稱「雛祭」。這個節日又稱雛遊、偶人節、上巳、桃花節、女兒節,最具標誌性的物品就是:雛人形。
  • 揭秘日本傳統節日之雛祭 日本物語
    3月3日是日本傳統的女兒節。
  • 角色微解讀 | 琉胡與寄託美好願望的雛祭人偶
    3月3日是日本的女兒節,又名雛祭,作為日本五個盛大的民間傳統節日之一,人們用桃花,精緻人偶與米花糖妝點街道與家中,為女兒帶去關於前程、婚嫁、與幸福的美好祝福。唐代的上巳節流傳到日本,便演變成了如今具有日式風味的雛祭了,經過多年的發展,現在已經與中國慶賀的方式大相逕庭,唯有節日的主角仍未變化。
  • 含蓄內斂、壓抑幽暗|淺談日本人偶藝術
    日本人偶日本江戶時期出現了人偶藝術。作為傳統的民族工藝品,在日本的武士家族中,「人偶」情結極其深重,一般來說,人偶作為一種嫁妝被賦予消災解難的寓意和祝福的美好願望送給女兒。由此可見,人偶是一種寄託了精神願望、具有心靈撫慰,甚至是靈魂寄附的載體的文化工藝物質。
  • 人形之美丨可愛又可怖的日本人偶
    在這裡,人偶既是兒童手中把玩的玩具,也是藝術家記錄生活表達情感的媒介,既是傳統節日必不可少的裝飾物,也是日本民俗文化重要的物質載體。「人偶」文化滲透了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能人偶始於室町時代(1338-1573)的能劇,是日本著名的傳統戲劇之一。主要以日本傳統文學作品為腳本,表演形式為演員們頭戴面具,身著華麗的衣服隨著伴奏和唱念舞蹈。能人偶塑造的便是能劇中的經典形象。
  • 11月10日,到石景宜藝術館看栩栩如生的日本人偶
    雛在古語裡是代表小而溫柔的前綴詞。C 能人偶能劇是日本室町時代(1392-1573AD)開始盛行,是日本代表的傳統藝能。是一種邊打著拍子邊唱著歌謠的舞頌劇。演員帶著面具,穿上華麗的衣服起舞。能人偶,在能劇舞臺上表現抽象的美和嚴格遵守能劇的裝束,其曲調風格獨特。
  • 「日本人偶」全球巡展-瀋陽站
    日本人偶雖然不同於拼布,但在很多綜合類的日本手工雜誌中,也經常會有人偶出現。人偶身上的服飾、簪花等等小細節非常精緻,箇中微妙值得品味借鑑。日本人偶的特色在於兩點。一個是由胡粉(牡蠣貝殼的粉末。用動物膠溶解後厚厚地塗在人偶上,再用小刀雕琢細微部分)工藝製作技術帶來的雕刻上的平靜的表情美;還有一個就是表現了古今衣飾風俗的色彩美。
  • 日本「工匠技藝」成功申遺 含榻榻米製作傳統工藝
    日本傳統的榻榻米製作工藝(朝日新聞)海外網12月18日電 當地時間17日,日本的「傳統建築工匠技藝」成功申遺,主要包括榻榻米製作等17項傳統工藝,這也是日本的第22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本傳統的建築技藝(共同社)據日本共同社17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當天舉行線上會議,通過了將日本「傳統建築工匠技藝」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申請。
  • 日本「工匠技藝」成功申遺,含榻榻米製作傳統工藝
    日本傳統的榻榻米製作工藝(朝日新聞)海外網12月18日消息,當地時間17日,日本的「傳統建築工匠技藝」成功申遺,主要包括榻榻米製作等17項傳統工藝,這也是日本的第22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本傳統的建築技藝(共同社)據日本共同社17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當天舉行線上會議,通過了將日本
  • 日本傳統工藝髮飾
    anzashi是一種日本傳統髮飾,從日本Jōmon時代就開始廣泛使用。在那個年代日本人迷信這個髮飾有神秘力量,可以驅邪。玳瑁(Eretmochelys imbricata)是一種海龜。這種材質在日本的髮飾中應用得極為廣泛。
  • 日本多路徑發展傳統工藝產業
    日本於1973年頒布《傳統工藝品振興法》(以下簡稱《傳產法》),旨在從國家層面推動傳統工藝產業發展。經過近半個世紀的努力,在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導、資金支持下,日本傳統工藝產業實現了產品創新,成功打造了一些地方品牌,還由點及面地帶動了其他產業發展。本文擬簡要分析日本傳統工藝產業的四個發展策略。
  • 詭異與神秘的結合——日本人偶
    人偶是流傳相當久遠的日本特色文化產物,日本人對其一直懷有特別的情感,隨著時代跟使用方式的不同,分支出很多不同的種類甚至稱呼,例如動漫周邊「手辦」和日本人偶似乎千差萬別,也算得上是衍生的形式之一,人們對人偶的喜愛一直傳承下來。
  • 日本六大國寶級手作品牌「製作工藝」
    日本六大國寶級手作品牌「製作工藝」【最陶瓷 周一 工藝學堂】自 吾舍 wushefurniture-近幾十年中國一直處於快速現代化過程中,以至於傳統手工藝的存在處於一種尷尬的境地與中國不同的是,彼岸的日本 傳統手工藝一直存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也越來越現代化。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今天的分享得到一些新的感悟,希望是對我們自身有幫助的。日本手制(JAPAN HANDMADE)是來自京都的一個品牌,集合了六家傳統工藝老字號,包括當地的手工藝人和傳統手作的品牌。日本手制任務就是將這些傳統的設計品通過設計與商業手段推向國際市場。
  • F:NEX 聯合百年人偶店推出的1/4和服蕾姆!
    日本知名手辦廠商 Furyu(フリュー株式會社)旗下高品質模型品牌 F:NEX 與知名日本人偶老鋪吉德合作,發表最新商品「雷姆 -日本人偶- 1/4比例手辦」。吉德大光是日本一個傳統和服人偶製作老鋪,商品售價基本都高於10w日元 。首先,這次的手辦是由一家300年老店所製作,品質肯定是有保證的。
  • 日本這樣保護傳統工藝,當現代化
    迪斯尼與日本傳統工藝人共同策劃的「Disney Japan Classics」項目最近登錄迪斯尼日本官網,設計都是從大家中意的迪斯尼人物中獲取靈感,再結合日本傳統手工藝匠人的各類專業技術,創造出一系列可愛,精緻,實用感一百分,大人小朋友都會喜愛的迪士尼周邊產品。
  • 日本的雛娃娃
    日本女兒節是日本女孩子的節日,又稱人偶節、在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明治維新後改為西曆3月3日。這一天,父母會為女兒設置階梯狀的陳列臺,由上至下,擺放穿著日式和服的木偶娃娃,這種木偶娃娃在日本被稱為雛人形。
  • 揭秘日本傳統武士刀工藝:一年才做一把還賣不出去!
    一、日本傳統武士刀工藝 提及日本的傳統文化與技藝,那麼呼之欲出的自然是茶道、武士道、唐風等諸多詞彙,而武士刀的鑄造工藝亦是日本傳統文化技藝之中不可多得的璀璨一筆
  • 日本傳統工藝沒落?年輕木雕設計師挑戰「龍蝦」傳承自在置物工藝
    中國的許多手工傳統工藝,隨著從事者越來越少,開始慢慢沒落,乃至於消失。而實際上,不只中國,傳統的傳承問題,每個國家一直都存在。實在是因為,很多傳統技藝,複雜難學,願意下苦功研究者甚少;另一個也因為工藝的傳承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計回報的年輕人更加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