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匠技藝」成功申遺,含榻榻米製作傳統工藝

2020-12-24 大洋網

日本傳統的榻榻米製作工藝(朝日新聞)

海外網12月18日消息,當地時間17日,日本的「傳統建築工匠技藝」成功申遺,主要包括榻榻米製作等17項傳統工藝,這也是日本的第22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日本傳統的建築技藝(共同社)

據日本共同社17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當天舉行線上會議,通過了將日本「傳統建築工匠技藝」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申請。

日本申報的「傳統建築工匠技藝」包括17個領域,主要有傳統木匠、瓦匠、茅草屋頂和瓦屋頂工藝、塗裝工藝和榻榻米製作工藝等,多使用木材、草和土等天然素材,建成了奈良法隆寺等日本傳統建築。

資料圖:奈良法隆寺(日媒)

隨著「工匠技藝」成功入遺,日本共擁有22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歌舞伎、能樂和日本料理等。

相關焦點

  • 日本「工匠技藝」成功申遺 含榻榻米製作傳統工藝
    日本傳統的榻榻米製作工藝(朝日新聞)海外網12月18日電 當地時間17日,日本的「傳統建築工匠技藝」成功申遺,主要包括榻榻米製作等17項傳統工藝,這也是日本的第22項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日本傳統的建築技藝(共同社)據日本共同社17日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政府間委員會當天舉行線上會議,通過了將日本「傳統建築工匠技藝」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申請。
  • 日本「人形」工藝尋跡
    無論是銷售作品的店鋪,還是製作作品的工坊,抑或是賣二手作品的古董店,都表現出了當代日本節日文化的演變,給傳統人形技藝帶來的消極影響。張宇  我常聽到關於日本工藝的各種傳聞,一直想實地看看日本工匠的工作環境,了解他們對傳統審美的看法,所以曾特意委託朋友,聯繫日本傳統工藝協會,並最終得以參觀訪問日本傳統人形工坊。除此之外,我還特意到幾家日本人形專賣店和銷售古代人形的古董店走訪,進一步了解整個工藝行業的各個環節。
  • 大國工匠!傳統工藝第一人!他是福建人的驕傲!
    評選出的十位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來自國防、軍工、裝備製造、交通運輸、傳統工藝等多個行業,都是所在行業的頂尖技術技能人才。  來自福建莆田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春輝先生榜上有名,並且是作為傳統工藝類領域第一人獲選
  • 傳統工藝 | 日本雛人偶製作過程
    雛祭是日本女孩子的節日,亦稱偶人節、女兒節等。家中有女兒者均於當天陳飾雛人形(小偶人),供奉菱形粘糕、桃花,以示祝賀並祈求女兒幸福。▼日本偶人節陳列的身著傳統宮廷禮服的偶人。         頭部及髮型 ▼頭部材料由細木屑與膠混合,在模具中翻制而成。晾乾後粘上眼珠,表面塗白堊與明膠的混合劑。
  • 全國勞動模範王一君:以工匠精神把傳統工藝往前推一把
    為了生存,王一君曾在路邊租一間房子,給人加工刻瓷工藝,50元一件。 有一次,為燒制一個高質量、高水平的窯變陶品,冬天天冷得伸不出手來,王一君和妻子在室外的窯爐邊一守就是幾個晝夜,手起了凍瘡,一爐燒完,一連幾天重感冒。王一君就這樣堅持了下來,手中的技藝亦未因苦難而荒疏。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符號,是我夢開始的地方。
  • 德州英翔眼鏡手工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張鵬:「工匠精神」讓行業更...
    齊魯網德州11月30日訊(通訊員 郜靜)「把產品做好,必須要有工匠精神,而是否具備工匠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品牌能否走的更遠。」 英翔眼鏡手工製作技藝第五代傳承人張鵬說。但他並不滿足於僅是做好基礎的驗配服務,為了滿足配鏡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需求,他拿起接力棒,沿襲和傳承英翔先輩的手工製作技藝,力求將傳統的手工製作與現代高端工藝結合。多年來,他先後多次在省市級技能大賽中嶄露頭角,屢次獲獎。
  • 【中國夢·大國工匠篇】張安秋:傳承古法技藝 堅守匠人匠心
    活動旨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採訪報導基層工匠典型,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網全社會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3月28日,張安秋在郫縣豆瓣傳統製作技藝示範生產區抹平翻曬的豆瓣。
  • 日本傳統工藝沒落?年輕木雕設計師挑戰「龍蝦」傳承自在置物工藝
    中國的許多手工傳統工藝,隨著從事者越來越少,開始慢慢沒落,乃至於消失。而實際上,不只中國,傳統的傳承問題,每個國家一直都存在。實在是因為,很多傳統技藝,複雜難學,願意下苦功研究者甚少;另一個也因為工藝的傳承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計回報的年輕人更加稀少。
  • 日本榻榻米職人山田憲司以山水、龍鱗拼貼疊蓆,翻轉舊工藝
    俗稱榻榻米的日式疊蓆(tatami)是日本和室最主要的材料和空間語彙之一,知名 榻榻米職人 山田憲司 「為岐阜縣羽島市「山田一疊店」經營者,其工藝能謂之翹楚,除了傳統紮實的編織,更在於多元造型以及圖騰式鑲嵌的創新應用,讓傳統鋪面材料在韜藏工藝質感之餘,也傳遞當代應用的一面。
  • 解密·日本國寶級釜師荒井幹雄的獨家制壺技藝
    「一個模具只製作一把鐵瓶」,一直以來荒井工房都堅持沿用最傳統鐵瓶的製作工藝,留住鐵壺最極致的美。而且由於砂鐵礦開採成本過高的原因,現存的砂鐵僅夠再製作300餘把的鐵壺,所以很多人把他當作藏品來對待。除了傳統的印刻技術外,荒井工房還掌握了非常出色的金銀鑲嵌技藝,尤其以大片的鏨刻銀片最為出眾,這在山形當地堂口中獨樹一幟。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他們中,既有脫胎漆器、建盞和藥香製作等福建非遺傳承人,也有臺灣文物修復、手繪燈籠、刺繡等工藝行業的佼佼者。匠人大會為大家提供了一座開館收徒、讓技藝跨海傳承的橋梁。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科普工作,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工匠精神」「非遺」「創新」等熱詞,組成了閩臺匠人大會的高頻話題。  「工藝傳承,重在一個『傳』字。
  • 韓國嘗到申遺甜頭,又想拿笙去申遺,被我國民樂大師姐弟成功阻止
    」道出了蘇軾在中秋之夜對弟弟的無限思念,同樣也說明了中秋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著豐富的歷史。然而前一段時間韓國竟然要去拿著中秋節去申遺!儘管結果失敗了,卻依舊沒有反思自己,再一次拿著「笙」去申遺了,不過這一次同樣的還是碰了一鼻子灰。
  • 日本這樣保護傳統工藝,當現代化
    迪斯尼與日本傳統工藝人共同策劃的「Disney Japan Classics」項目最近登錄迪斯尼日本官網,設計都是從大家中意的迪斯尼人物中獲取靈感,再結合日本傳統手工藝匠人的各類專業技術,創造出一系列可愛,精緻,實用感一百分,大人小朋友都會喜愛的迪士尼周邊產品。
  • 領略工藝之美 感受工匠之魂五集紀錄片《遇見工匠》今日21:00起首播
    他們懷著滿腔熱情耕耘不綴,傳承珍稀技藝並不斷超越創新。 《遇見工匠》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與加拿大藍蟻傳媒(Blue Ant Media)旗下的海濱別墅影業(BHP)聯合攝製。本片將於7月1日起,在央視紀錄頻道和央視頻APP同步播出,帶您領略工藝之美,感受工匠之魂。
  • 清朝「傳統技藝」面臨失傳,全國僅2人在做,失傳原因很現實
    中國傳統手工藝面臨無人傳承、瀕臨失傳的局面,造成今天這種局面的原因是什麼?一、傳統技藝面臨失傳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類的發展,人們的觀念和社會的性質也在日益變化。當今社會已經成為一個急功近利的社會,今天的成功更多的是用金錢來衡量。
  • 清代紫檀嵌琺瑯雕塑人物樓船:凝聚匠心,盡顯廣州工匠精湛技藝
    廣琺瑯是廣州金屬胎琺瑯工藝的一種,主要的作法是在金屬胎上鏨花,貼金銀片花紋裝飾,再罩塗透明的琺瑯釉料燒制而成。廣琺瑯也是廣州傳統工藝中極具代表性的技藝之一。不得不說,這座小小的樓船真是融會了廣州能工巧匠的智慧。
  • 印尼工匠用傳統手工工藝製作鐮刀,被農民用來在花園裡割草!
    當地時間2020年6月4日,印度尼西亞中爪哇三寶壟,工匠們用傳統手工方法製作鐮刀,這些鐵製的鐮刀通常被農民用來在花園裡割草。印度尼西亞中爪哇三寶壟,工匠們用傳統手工方法製作鐮刀,這些鐵製的鐮刀通常被農民用來在花園裡割草。
  • 特色推廣工匠傳承 義大利讓傳統手工藝保持生機
    古老的玻璃工藝傳承至今,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威尼斯大學藝術史教授薩布麗娜·拉斯特利表示,「政府將掌握傳統玻璃工藝的工匠視為『重點保護對象』,對當地玻璃工坊進行稅費減免,盡全力保存這項手工技藝。」 義大利將手工藝視為「國粹」,1946年就成立了總部設在羅馬的手工業聯盟。
  • 「銅」心未泯雕刻時光,走進成都非遺——傳統金銅製作技藝
    今天,我們走進「銅」心未泯的雕刻時光——傳統金銅製作技藝。金銅製作是一個複合型工種,製作之前,先用牛膠將金屬板材固定,配製焊藥、摹繪圖案。隨後,一手持鏨子、一手握錘,在一件半成品香爐蓋上不停敲打,根據其紋路鏨刻出花紋。經過反覆敲打,香爐蓋上的「蔑巴紋」逐漸清晰,金銅製作技藝演變歷史從塵埃中向我們走來。
  • 永勝琺瑯銀器:銀器製作工藝的奇葩
    真可謂:南有至元藍,北有景泰藍,同為中華傳統工藝瑰寶。明朝洪武年間,大量內地軍屯漢人定居永勝,進一步帶來內地傳統手工技藝,使永勝琺瑯銀器工藝更加成熟。永勝琺瑯銀器在繼承傳統琺瑯工藝基礎上,巧妙地融入了雲南少數民族銀器製作中的「掐絲」技法,因而創造了具有我國獨特民族風格的新工藝——銀胎掐絲琺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