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推廣工匠傳承 義大利讓傳統手工藝保持生機

2020-12-26 騰訊網

製衣、皮具、鑄鐘、制琴……在義大利各地,人們時常能看到延續上百年的手工藝老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對傳統手工藝的存續造成挑戰。從政府到行業聯盟,從企業、學校到民間,義大利多方發力,讓傳統的「義大利製造」不斷延續發展,繼續保持了生機和活力

提供財政、勞務、商業推廣等諸多服務

在威尼斯穆拉諾島,玻璃手工藝自公元10世紀起便有記載。直到今天,島上仍保留著不少玻璃工坊。從餐具、雕像到鎮紙、燭臺,再到造型各異的飾品,穆拉諾島的玻璃製品外形精美、包羅萬象。

古老的玻璃工藝傳承至今,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威尼斯大學藝術史教授薩布麗娜·拉斯特利表示,「政府將掌握傳統玻璃工藝的工匠視為『重點保護對象』,對當地玻璃工坊進行稅費減免,盡全力保存這項手工技藝。」

義大利將手工藝視為「國粹」,1946年就成立了總部設在羅馬的手工業聯盟。該聯盟在義大利各個大區都設有分部,為60多個行業的傳統手工藝發展傳承提供服務。以中北部城市普拉託為例,當地手工業聯盟不僅協助政府部門共同商定對手工藝企業的保護政策,幫助它們維權,還為其提供財政、勞務、商業推廣等方面的服務。

義大利政府還常年聯合博物館、行業協會等機構舉辦各類手工藝品展覽,例如一年一度的佛羅倫斯全國手工藝創意作品展、米蘭國際手工藝品展銷會等。這些展會促進了該國手工藝企業對國內外市場的開拓,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義大利人工成本高昂,傳統手工藝企業大多規模較小、經濟實力有限。為支持手工藝發展,義大利為從業者制定了諸多財政保護政策。據義大利手工業聯盟副主席法比奧·貝齊介紹,該國政府為手工藝企業和工匠設立了專項補助基金,如果是國家認定的大師級工匠,在退休後還能領取國家特殊津貼。「這些舉措極大提升了手工藝從業者的自豪感,讓他們擁有進一步精進技能的經濟能力,更好面對技術創新與行業競爭等方面的挑戰。」

依據各地情況,義大利政府還對手工藝企業設置了不同標準的減稅或免稅優惠。在羅馬所在的拉齊奧大區,當地政府對手工藝企業的產品只收10%的增值稅,比一般企業產品所徵的稅費減少了11個百分點。

政府的財政支持免除了手工藝從業者經濟上的後顧之憂。義大利珠寶藝術家阿曼達·特裡西表示,「稅費減免有效鼓勵了青年人在手工藝領域的創業,手工藝的興盛一定程度上也能促進地方旅遊發展。對各級政府而言,其產生的綜合效益彌補了稅收減免造成的損失。」對此,該國玻璃雕塑領域的大師級工匠西蒙妮·塞內塞斯認為,「手工藝在義大利能夠保持生機,與政府的積極支持密不可分。」

推廣「一鎮一藝」的特色小鎮模式

在義大利中部莫利塞大區的阿尼奧內小鎮,鑄鐘手藝是一大特色。年過六旬的帕斯誇萊·馬裡內利正在為鐘體雕刻精美的花紋圖案。他驕傲地表示,「我的家族從公元1000年起就開始鑄鐘了,我是第二十六代鑄鐘人。」

阿尼奧內的鑄鐘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鎮上有很多傳承數代的工匠,至今仍沿用中世紀的鑄鐘方法。馬裡內利說,「根據時鐘直徑的大小,報時的音色各不相同。學習鑄鐘前我們要充分了解時鐘參數、通曉音律。不論在世界任何地方,我們都能立刻識別出家鄉出品的時鐘,因為它們擁有特別的聲音。」

義大利人約有一半以上居住在規模不足20萬人口的小城鎮,這些小城鎮擁有不亞於大城市的發展活力。義大利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推廣「一鎮一藝」這一以傳統手工藝為核心標籤的特色小鎮模式。被稱為「羊毛紡織機」的桑迪利亞諾、「珠寶之城」的維琴察,以及皮具及古代鞍具製作工藝的傳承地卡斯特迪特……像阿尼奧內這樣的特色手工藝小鎮在義大利多達上千個。

在助力保護各類手工藝的同時,「一鎮一藝」鼓勵小鎮將旅遊業和當地特色手工藝相結合。在「提琴之鄉」克雷蒙納,幾百年來,鎮上幾個代表家族的制琴師代代相傳,嚴格按照古法手工製作小提琴。鎮上開設了數家博物館,通過展示不同年代的提琴藏品,向遊客介紹小鎮制琴的歷史文化和傳統工藝。一些博物館開闢虛擬音樂廳,運用電子模擬設備,為遊客和制琴師提供不同年代、不同種類提琴音色的試聽體驗。

近年來,克雷蒙納還發起了有「提琴製作界奧運會」之稱的斯特拉底瓦裡國際提琴製作比賽。比賽以該鎮三大制琴家族之一——斯特拉底瓦裡的名字命名,每3年舉行一次,為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提供手工提琴作品的展示機會。此外,小鎮每年秋季還舉辦制琴節、手工市集、手工藝品展銷會等活動,吸引了各國遊客,讓克雷蒙納「提琴之鄉」的形象深入人心。

「一鎮一藝」促進了同類型手工藝小鎮形成集群化效應。目前,義大利各地形成了紡織品、家具、皮鞋與皮革製品、首飾與金屬製品等各式各樣的手工業集群地。義大利手工業聯盟主席丹尼爾·瓦卡裡諾認為,「『一鎮一藝』模式的發展,讓各小鎮的手工藝特色優勢得以強化。」

開辦學校培育人才保持競爭優勢

「襯衫口袋只有通過手工縫製才能實現完全平順,一個完美的口袋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縫好……」在那不勒斯基頓服裝工廠附屬的裁縫學校,塞巴斯蒂奧·伯萊裡正在把自己長期積累的技藝傳授給年輕學生。

基頓是那不勒斯的高檔男裝品牌,一直堅持手工縫製。自2000年起,該品牌開設裁縫學校。學校堅持「小而精」的原則,起初每年只招收約10名學生,現在每年招收的學生也不到30名。學生從縫紉基本功開始,了解不同服裝板型,進行成衣結構搭建。學成後,很多學生都被分配到基頓在世界各地的分店。

隨著時代變化,手工藝強國義大利也面臨工匠數量逐年「縮水」的困境。據統計,僅服裝產業,全國高級裁縫數量就從上世紀50年代的400萬名減少到如今不足70萬名。其中,編織、刺繡等品類的手工藝更被列入「瀕危」名單。這一變化讓伯萊裡深感遺憾,「我從十幾歲起就開始了裁縫生涯。幾十年來,我對這一職業充滿感情,不希望後繼無人。」

為了「挽救」該國引以為傲的手工藝,不少企業紛紛開辦學校培育工匠。1985年,男裝奢侈品牌布裡奧尼開設了裁縫學校。「學校採取4年學制,每周有40個小時的課程。3年的課堂學習結束後,最後一年學生還要進行裁縫實踐。」安吉洛·彼得魯奇是學校的首批學生。如今,他已成為該品牌的首席裁縫大師。幾十年來,該校為義大利男裝市場培養了大量裁縫人才。

與此同時,一些職業學校與企業或經驗豐富的手工藝工匠合作,採取學徒制的二元制教育體系。為吸引更多年輕人,有的職業學校還將高等教育學位引入學徒制。以克雷蒙納提琴製作學校為例,該學校採取理論知識與制琴工藝相結合的課程設計,為畢業學生頒發學士至博士的學位。學校發揮特色優勢,聘請當地國寶級大師傳授制琴技藝,過半學生畢業後都留在小鎮從事制琴行業。

「從家族傳承到學校教育,工匠傳承體系為義大利守住了大批手工藝人才。這是我們保持手工藝競爭優勢的關鍵。」瓦卡裡諾表示,「未來,義大利還將繼續致力於各項手工藝的傳播和復興,不斷弘揚其文化藝術內涵。」

相關焦點

  • 義大利Nicoline手工沙發,兩代工匠傳承,純正意式美學!
    打造一個溫馨的家,家具是不可缺少的,對於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上層人士,在家具的選擇上往往多以義大利家具為主,義大利家具把藝術與功能結合得十分緊密。而在義大利眾多家具品牌之中,義大利Nicoline手工沙發,經過兩代工匠傳承,賦予產品家的溫度和獨特的人情味。
  • 傳承突破:設計介入傳統手工藝美學的意義,以成都銀花絲工藝為例
    當代設計在傳統手工藝上的應用,有可能使傳統手工藝發生質的改變。本文以成都銀花絲工藝為例,通過對成都銀花絲工藝技藝傳承及文化變遷的研究,探討當代設計介入傳統手工藝的意義,從而尋求有利於推動傳統手工藝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有效之道。
  • 昌江南海系列人才風採:南海工匠唐麗金揮灑熱血 傳承黎族文化
    在基層一線從事黎族文化傳承工作10多年,通過開展非物質文化宣傳活動、舉辦黎族手工藝培訓等形式,保護傳承黎族特色文化,打造昌江特色旅遊品牌,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獲評昌江黎族藤竹編技藝縣級代表性傳承人,2020年獲評海南省第二批「南海系列」育才計劃「南海工匠」稱號。
  • 北京畫室傳統手工藝設計:傳承中華之美
    北京畫室全體系教學,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北京畫室傳統手工藝設計乾貨,讓我們一起傳承中華文化瑰寶,感受中華之美。主題:中國傳統手工藝——一本剪紙集(2019年央美設計設計基礎單科第一,馮欣然的作品)手工藝與裝飾藝術是大眾日常生活和審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不是科學技術和意識形態的必要組成部分。他與科學技術保持聯繫,但卻獨立於技術文明之外。它不是人類物質需求的結果,而是審美需求的結果,並不伴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而隨之發生改變。
  • 「中國傳統手工藝玻璃燈工作品展」首演活動
    首演活動藝術家及項目負責人等合影(青雲國際文化藝術園區) 讓中國傳統手工藝---玻璃燈工走進大眾的視野,以現場表演的形式拉開本項目系列活動的帷幕。這個項目以「保護、交流、傳承、推廣」為主旨,保留傳統手工藝原有本色特徵,充分挖掘潛在內涵和經濟價值,更好的為當代生活服務。並持續致力於讓玻璃燈工藝術品、工藝品在不同的公共空間中循環展示。不斷通過適度的創新,讓古老的傳統手工藝術在現今的市場下,紮根這片土壤,與國際接軌,走向多元化的道路。
  • 豆瓣、豆豉做得好,也能當上「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
    7月18日,四川省鄉村旅遊協會舉行「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活動新聞通氣會,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的農村手工藝大師的評選重點將放到發掘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傳承大師方面,計劃評選手工藝大師60名,豆瓣、豆豉、牛肉乾等傳統美食民間技藝也在評選類別中。
  • 《甘肅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研究》驗收結項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施秀萍)近日,由省文化藝術研究所承擔的文化和旅遊智庫項目《甘肅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研究》通過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評審驗收,順利結項。《甘肅地方特色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研究》是2017年8月經全國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立項的文化和旅遊智庫項目,省文化藝術研究所作為項目承擔單位,由周奉真擔任首席專家,苟曉飛、戚曉萍、高莉花、李淑琴、於哲分別擔任《甘肅地方戲曲劇種傳承發展研究——以曲子戲為例》《「花兒」在甘肅的品牌建設研究》《甘肅藏族民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研究》《甘肅民間手工藝藝人的保護模式與傳承機制研究
  • 刷爆B站,飆升9.9,傳統手工藝該如何「出圈」?
    首先,傳統手工藝的傳承方式多以血緣、師承的小作坊形式,如果掌握某種手工藝技術的人驟然離世,就會「帶走」這項技術,從而導致失傳。另外,傳統手工藝從業者大都分布在農村,且日益出現老齡化趨勢。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由於我國在科技與工業完全落後,輕、重工業品在國際上都處於滯銷狀態,只有具有精湛工藝和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深受東南亞乃至歐美國家的歡迎,成為當時國家換取外匯的重要來源,傳統手工業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時期」據數據顯示,手工藝行業在1952-1956年間,換匯從900萬美元猛增到2800萬美元,為我國工業化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 【平南工匠·美食工匠】大安美食傳承,匠心獨運,不忘初心!
    同時,集中宣傳推廣一批立足本職崗位,勤奮學習、刻苦鑽研、追求卓越、技藝超群、甘於奉獻,為我縣餐飲、食品等行業健康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優秀典型,進一步打造有影響力的本土特色「美食工匠」。粉角—是平南大安傳統特色小吃,對於米粉皮也是較為講究的,皮薄才好吃。
  • 中國八大傳統手工藝
    中國傳統手工藝有哪些,是什麼樣子的呢?今天就帶大家看看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手藝。
  • 傳統文化魅力 傳承工匠精神——訪老世興銀樓傳承人張震宇
    對於銀飾相關的傳統行業而言,意味著文化是核心要素,銀飾和銀杯、銀壺等銀文化製品讓更多具有深刻文化內涵的產品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文化與銀飾傳承的魅力來源於傳統工匠精神。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也和新經濟也曾一起被媒體評為兩會報告十大新詞。工匠精神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工匠精神則讓人感覺更多的是當時人的一種理想和情懷。
  • 四川舉辦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全面貫徹落實2020年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精神,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關於「加強農村傳統手工藝和生產技藝的挖掘、傳承和保護」的部署,按照《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方案》關於積極開展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大力挖掘農村能工巧匠、弘揚工匠精神、助力鄉村振興的要求,聚焦我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經省委農辦、農業農村廳批准,省鄉村旅遊協會決定啟動「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
  • 中國人不可丟棄的十大傳統手工藝
    中國是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手工藝可想而知有多少,個個都能堪稱極品,每一種老手藝都值得我們去保護與傳承。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不可丟棄的傳統手工藝。隨著人們對傳承意識的加強,在陶瓷手藝人們的共同努力下,許多失傳的技藝重新得到傳承玉雕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玉石經加工雕琢成為精美的工藝品,稱為玉雕。工藝師在製作過程中,根據不同玉料的天然顏色和自然形狀,經過精心設計、反覆琢磨,才能把玉石雕製成精美的工藝品。
  • 課程思政優秀案例 | 「文化傳承、感恩教育」之《服飾手工藝》課程
    一、課程簡介《服飾手工藝》課程是一門專業選修課程,在課程體系中處於重要的地位。具有專業的廣度是時裝學院各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這要求學生既要有手工藝技能的拓展和支持,也要有服飾手工藝文化的底蘊。由於服飾手工藝所涉及的範圍較廣,因此本課程分為結藝、刺繡工藝、鉤針棒針工藝等3個方向,任課教師可自選其中一個方向進行教學。本次的課程思政案例針對的是結藝方向。結藝承載著非物質遺產的傳承功能,因此我們將其作為課程思政的一個切入點,將特定節日與結藝相結合融入到思政課程設計中。
  • 即墨區特色手工藝產品——「即墨花邊」的藝術傳承
    1918年,荒窪村(今屬移風店鎮)手工藝人盧忠溪通過英商在煙臺開辦的德仁洋行,引進一幅義大利「手拿花邊」底樣,試做成功後,便出資在即墨城北閣裡創辦起「裕民花莊」,專司經營和傳播技藝。隨著「手拿花邊」的流傳發展,許多民間藝人在加工製做過程中,不斷吸收「小扣鎖」、刺繡等工藝特點和針法,逐漸形成一套獨特的具有民族傳統特色和地方藝術風格的工藝針法。
  • 中意雕刻工匠攜手覓新機
    義大利雕刻師在青田石上打樣。受訪者供圖 新華社上海12月21日電(記者黃安琪)在中國的石頭上雕刻出天使的臉龐,東西兩種古老的文化在此刻碰撞到了一起。今年10月,歷經近20小時的飛行和中轉、3次核酸檢測、14天隔離,義大利雕刻師奇羅·埃斯波西託和義大利商人馬可·魯索抵達上海,參加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馬可的家族是義大利那不勒斯貝雕界的古老家族之一,主要經營在海螺殼上雕刻製成的手工飾品;奇羅是他們的首席雕刻師,也是家族傳承的第四代雕刻師。
  • 義大利手工製造品牌:NATALINI
    蘭博基尼、瑪莎拉蒂、法拉利、範思哲、Prada、Armani、Gucci、FENDI、Dolce & Gabbna...提起「義大利製造」,這些世界頂級品牌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如果探究一番,不難發現在這片享受著地中海宜人氣候的土地上,許多以「純手工」為傲的品牌分布在規模較小,生活節奏緩慢的小鎮上。
  • 這場傳統手工藝培訓課,織就了一道藍白相間的風景線...
    這場傳統手工藝培訓課,織就了一道藍白相間的風景線...這些作品,都是扎染手工藝培訓課的學員 自由創作的,而這堂手工藝培訓課,由三灶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 數百名非遺傳承人等齊聚福州 讓傳統工藝跨海傳承
    守匠心,做匠人,傳承工匠精神。匠人大會為大家提供了一座開館收徒、讓技藝跨海傳承的橋梁。  「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科普工作,營造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工匠精神」「非遺」「創新」等熱詞,組成了閩臺匠人大會的高頻話題。  「工藝傳承,重在一個『傳』字。師徒制是中華文明史上知識傳播、技藝傳承的重要形式,它傳的不僅僅是手藝,還有一種情懷叫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