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豆豉做得好,也能當上「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

2021-01-18 紅星新聞

7月18日,四川省鄉村旅遊協會舉行「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活動新聞通氣會,紅星新聞記者從會上了解到,今年的農村手工藝大師的評選重點將放到發掘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傳承大師方面,計劃評選手工藝大師60名,豆瓣、豆豉、牛肉乾等傳統美食民間技藝也在評選類別中。「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將獲得優先推薦參與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資金扶持等政策支持。

據介紹,四川已連續3年開展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活動,共評選出122名「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為積極開展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與傳承,助力鄉村振興,今年四川省鄉村旅遊協會還新成立了鄉村工匠分會。

中國十大民間藝術家司徒華先生向協會贈送字畫

四川省鄉村旅遊協會鄉村工匠分會會長李君告訴紅星新聞記者,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工作將持續到2020年9月,重點是發掘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傳承大師,計劃評選手工藝大師60名。農村生產生活遺產,是指具有歷史傳承和民族地域特色、與日常生產生活聯繫緊密、主要使用手工勞動的傳統製作技藝及相關產品,是創造性的農村手工勞動和因材施藝的個性化製作,具有工業化生產難以替代的特性。

往屆手工藝大師作品

四川農村生產生活遺產門類眾多,歷史悠久,涵蓋衣食住行,遍布各族各地。

往屆手工藝大師作品

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堅持精神獎勵和政策支持相結合。對評選出的農村手工藝大師由省鄉村旅遊協會授予「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生產生活遺產類)」稱號。還將優先推薦農村手工藝大師參與國家級、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工藝美術大師等評選活動;經自願申請,農村手工藝大師可認定為新型職業農民,同等享受培訓、服務和資金扶持等政策;支持農村手工藝大師創辦家庭工場、技能大師工作室、手工藝合作社等。

紅星新聞記者 張映莎 何箏

編輯 柴暢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四川舉辦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
    通氣會現場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18日訊(記者 戴璐嶺 攝影報導)18日上午,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活動新聞通氣會在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召開。主要類別包括傳統美食類(釀酒、曬醋、熬糖、醬油、紅油、豆瓣、豆豉、豆腐、魔芋、掛麵、涼粉、涼麵、粉條、年糕、泡菜、花生酥、牛肉乾、手撕鴨、叫花雞、臘肉醃製等民間技藝),茶藝類,刺繡、染織類(蜀繡、羌繡、彝繡、藏繡、染織),編織類(竹編、藤編、草編),手工畫類(唐卡、年畫、剪紙、烙畫),雕塑類(木雕、石雕、根雕、竹雕),陶藝類,金屬工藝類等。
  • 振興鄉村旅遊 四川省今年計劃評出60名手工藝大師
    封面新聞記者 郭可欣7月18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活動新聞通氣會獲悉,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活動已經啟動,本屆評選重點是發掘農村生產生活遺產傳承大師,計劃評出手工藝大師60名,活動時間持續到今年9月。
  • 第四屆四川農村手工藝大師榜單出爐!44人獲評大師,19人作品獲優秀...
    四川在線記者 史曉露9月11日,記者從四川省鄉村旅遊協會獲悉,近日,四川省鄉村旅遊協會公布了第四屆「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生產生活遺產類)」稱號及「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優秀作品獎」的獲得者名單。根據四川省委農辦、省農業農村廳印發的《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生產生活遺產類)評選活動實施方案》,以及《四川省第四屆農村手工藝大師評選辦法》,經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評審委員會評定,決定授予李明生等44人為第四屆「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大師(生產生活遺產類)」,授予劉玲傑等19人的作品為第四屆「四川省農村手工藝優秀作品獎」。
  • 郫縣豆瓣、北川羌繡、富順豆花……四川省首批農村生產生活遺產...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2日訊(記者 戴璐嶺)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落實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決定》「加強農村傳統手工藝和生產技藝的挖掘、傳承和保護」的精神,農業農村廳2020年部署開展了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出臺了《四川省農村生產生活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方案》。
  • 分享一種農村比較神奇的食物-豆豉,它的味道就在你身邊
    大家好,我是農村老彬,今天我們不談天論地,不談古論今(你要我談我也沒這方面的知識)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種我們農村比較神奇味道的食物-豆豉以前我們農村一到冬天爐子旁邊總是會放一個容器放在旁邊。這裡面很有可能是豆豉(我們老家念shi)。現在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農村豆豉的做法挑選顆粒飽滿的黃豆,文火炒香,農村的大鐵鍋比較大方便翻鍋。加入我們農村山泉水煮熟直到黃豆起皺,撈起來瀝乾水。
  • 農村一種蔬菜,是養豬的代名詞,和豆豉是絕配,味道好還下飯
    農村一種蔬菜,是養豬的代名詞,和豆豉是絕配,味道好還下飯在農村長大的朋友都知道,我們幾乎每家每戶都會自己養一些家畜,不單單只是為了拿來賣點錢,主要是逢年過節的時候能吃一些葷菜,所以在以前,我們最喜歡的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了,因為在這個時候總可以吃到很多好吃,一般養豬都會養一年左右,
  • 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啟動 線上線下全域聯動
    封面新聞 記者 田之路為擦亮四川農業金字招牌,助力天府農博品牌建設,打造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9月22日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將在坐落於成都市新津區的中國天府農業博覽園,開展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四川省慶豐收活動啟動儀式。
  • 中國三大名「豆豉」,老乾媽豆豉落榜,第一種堪稱「調味神器」
    在我看來,世界上只有美食是無與倫比的,能夠直擊人心的各種無與倫比的美食更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所以發現美食,品嘗美食,做美食,分享美食,是我人生中的一大樂趣。現在我又來跟你們分享美食了!作為一個文明古國,中國有豐富的文化,有獨特的傳統工藝,有不計其數的美食,有時我們要為老祖宗的智慧和他們探索美食的精神所折服,甚至一顆小小的豆子,也能研究出幾十種食法,可以做成豆芽、豆漿、豆腐、豆皮、豆餅、腐乳、豆豉等多種美食。來和大家聊聊老祖宗留下的美味調味品——豆豉。
  • 豆豉
    豆豉草然而要真吃上美味的豆豉,還得過一陣。此時的豆豉能看、能聞、能抓,不能吃,原因當是黴菌活現。當你試著揭去石板,打開塑料紙,在豆豉草中間刨出個縫,伸手抓起一把,見先前的豆子表面有層薄薄的白膜,一股類似腳臭的氣味撲鼻而來,還粘粘的,拉得起絲子,並異常高興,十幾斤豆子沒有作廢!而後忙著去側院摘些茴香葉,利落地把它切碎,與鹽一起拌入豆豉,上甑蒸半小時,弄得整個廚房都香香的。開甑那一刻,你嘴裡忍不住滿了口水,發覺後趕緊咽了回去。
  • 豆豉肉皮入蒸鍋,如大師閉關修煉,出鍋佳餚如萬鈞劍出世演繹江湖
    豆豉肉皮入蒸鍋,如大師閉關修煉,出鍋佳餚如萬鈞劍出世演繹江湖周忠應 曾經讀過一篇文章,說很多人喜歡吃扣肉上面的這層皮,尤其是愛美的美女。事實上,扣肉最好吃的部位也就是這層皮了,油而不膩,糯軟鮮甜,入口即化。文章還說,肉皮附在肉上,永遠是美味,脫離了肉塊,肉皮便沒人青睞了。
  • 別出心裁 匠心獨運 ——專訪亞太手工藝大師高公博
    高公博在上海同濟大學培訓班上指導學生上課。 「我們不是在複製過去,而是在創造未來。」「在黃楊木雕的創作過程中,不做搬運工,做一名有創意的建築師。」說採訪,其實是在交流,高公博大師說出了個人多年來創作的思想感悟和心聲。他向記者講述了個人創作的幾個階段,以及作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的職責和感想。作為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高公博在創作工藝品的同時,經常自問:「自己擁有的這門技術,能為國家做些什麼?」他認為創作應與時代同步,要緊扣時代的脈博,這樣才有意義。提起2003 年那場SARS 帶來的災難,很多人仍心有餘悸。
  • 輕鬆做好吃的豆豉蒸排骨
    比如做加了松露的豆皮啊,分享我最近愛到不行的蘋果派啊,甚至因為一直在看國外的美食節目,滿腦袋一度都是披薩、意面之類的。昨天我甚至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研究威靈頓牛排的詳細做法。儘管如此,我倒是沒有忘記最早做這個公眾號的初衷,我覺得每周我還是要發一些家常菜譜。
  • 竹林裡常見的一種植物,做豆豉必備的豆豉苗——扁竹根
    每年三月份時是做豆豉的時候,老家的人們就會把扁竹根一株一株完整地割回來,刷洗乾淨,倒掛著吹乾水氣。等豆子煮好了,在竹筐裡用穀草鋪一個深深厚厚的窩,把吹乾水氣的扁竹根鋪在穀草上,然後把豆子用筲箕瀝起來,倒進竹筐裡,迅速把四周的扁竹根連同稻草一同收攏,裹住熱氣騰騰的豆子,上面壓塊石頭,用稻穀草蓋上,把豆子捂得緊緊的,接下來就等著發酵。
  • 豆豉魚和龍蝦
    裡面鋪滿了一層黑黢黢的豆豉,我趕緊拿筷子扒拉出裡面僅有的兩條魚裝進盤子裡,魚被油浸泡得亮晶晶的,散發出誘人的香。        聞著這似曾相識的香味,我想起了小時候,嬸嬸做的豆豉魚。        那是一個初夏的傍晚,天陰沉沉的,還有淅淅瀝瀝停不下來的雨。我看夠了一天的電視,百無聊賴地朝嬸嬸家走去。
  • 刷爆B站,飆升9.9,傳統手工藝該如何「出圈」?
    這部紀錄片同樣在豆瓣上也收穫了很好的口碑,三部平均8.87分。這部紀錄片的導演賣掉了北京一套房去拍片,他的團隊都是臨時搭的,用了129天,跨越23個省,尋訪了199位手藝人,記錄了144個項傳統手藝。花了三年,《尋找手藝》第一部才終於製作完成,但卻被近20家電視臺拒絕了,原因是這部紀錄片:土得掉渣,外加「非主流」。但卻在網絡平臺上一炮而紅。有評論認為:這在中國紀錄片歷史上,絕對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在他「粗糙」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傳統手工藝最真實的生存狀態。都已經2020了,AI無人駕駛都上路了,為什麼還會有人堅持做「傳統手工藝」?
  • 【額娘的廚房】豆豉排骨麵
    都說正宗的長沙人一日三餐帶夜宵都能吃粉,偏偏我一提到這個話題就眼前發黑。為著這一點我沒少被爹媽說是「假洋鬼子」,麵包麥片吃得上好,一到老祖宗傳下來的粉麵包點就各種挑剔。每每額娘提出來「明天早上吃麵吧?」我都是乾脆利落一句「我不。」唯一能動搖我的決心的,就是額娘的豆豉小排,少面多澆頭,的面。    儘管如此,當額娘問我好不好吃時,我還是會誠實地回答說:「排骨和豆豉好吃,面不好吃。」
  • 國際手工藝大師KaffeFassett的藝術拼布作品展丨第四屆手工博覽會
    拼布是一種在國際上非常流行的古典唯美主義的手工藝。把布料按照一定的圖譜或圖案一塊塊地拼接起來做成實用性或藝術性的布藝作品。由於這門技藝帶有很強的創作性,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人享受著這種DIY帶給人們的生活樂趣。拼布分為生活拼布和藝術拼布。在中國,拼布主要是實用性的生活拼布,即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各種實用布藝,比如手提袋、零錢包、圍裙、抱枕、床罩、被子、壁飾、玩偶娃娃等。
  • 又是四川家常菜:豆豉苦瓜
    連續做了幾天菜之後,有朋友留言說,四川人真的會吃。然後我驚覺,住在上海十幾年,潛意識裡,我一下手,做的還是四川菜。比如今天,這道豆豉苦瓜。豆豉,用的是四川永川豆豉。畢竟苦瓜的好處大家都知道,清熱下火,是酷暑的好選擇。先說怎麼處理苦瓜。網上找張圖給大家看。苦瓜對半切,用湯匙挖掉中間的瓜瓤。儘量把白色的瓤和膜刮乾淨!颳得越乾淨越好。
  • 豆豉回鍋肉的做法 豆豉回鍋肉的家常做法
    今天教大家做豆豉回鍋肉的做法,這道菜裡加入了豆豉作為配料,口感更加豐富。豆豉回鍋肉是一道地道的川菜,色澤鮮豔,男女老少都愛吃。豆豉回鍋肉的家常做法食材:五花肉200克、香辣豆豉60克、蒜末適量、青蒜30克、紅椒20克、薑片適量、料酒1湯匙
  • 農村收入低?傳統手工藝紛紛亮相|設計師們都在用的配色方案
    這個時候正值農村澆地灌溉,剛收完玉米,就要為種小麥做準備,保證來年有吃的。這時一位老人孤獨的站在田間地頭,望著那片收割完,正在灌溉的土地,我上前問了老人一句,「大爺,怎麼您在這裡看著啊,您兒子兒媳呢」,大爺說,「他們去外面打工了,多賺些錢,我現在還能動,幫著管著家裡這些事,好了,我去看水去了。」當時,我就慢慢走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