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略工藝之美 感受工匠之魂
很多人都熟悉周杰倫的一句歌詞——「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傳說中,只有當雨過天青之時,空氣的溫度、溼度和陽光的強烈程度剛剛好,此時燒出的青瓷才有完美的「煙雨天青之色」。
為了製作驚豔世界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大師們傾其畢生而鑄一劍,將宇宙的哲學、歷世的煙火、人間的美好都化於針線陶土、紙木方金,熔鑄成傳世珍品。這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一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內涵,一份人類對美好生活的赤誠之愛。
五集紀錄片《遇見工匠》正是用紀錄片的獨特視角和精美畫面來展現中國及世界頂尖手作匠人們的「工匠精神」。他們懷著滿腔熱情耕耘不綴,傳承珍稀技藝並不斷超越創新。
《遇見工匠》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紀錄頻道與加拿大藍蟻傳媒(Blue Ant Media)旗下的海濱別墅影業(BHP)聯合攝製。本片將於7月1日起,在央視紀錄頻道和央視頻APP同步播出,帶您領略工藝之美,感受工匠之魂。
《遇見工匠》分為燒窯造器、樂從中來、金石之工、紙上乾坤和錦繡華服5集,每集選取來自世界不同國家的4位工藝匠人,通過他們的視角和故事,展現陶瓷、紡織、金屬、紙類等藝術工藝中紛繁複雜、令人驚嘆的製作過程和製造技藝,探索工匠們生活中引人入勝的人文故事,揭示手藝背後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在本片中,你將看到一大批世界頂尖手工匠人的身影:當今唯一能將清宮景泰藍功法導入現代藝術美學的景泰藍大師李佩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雲錦代表性傳承人金文;龍泉青瓷國家級傳承人徐朝興和子承父業的工藝美術大師徐凌;義大利克雷莫納手工小提琴製作大師馬可·畢索羅蒂;葡萄牙制瓷專家費爾南多·利馬·卡瓦……正是這些技臻至善的大師們孜孜不倦地探索追求,才有了一件件驚世絕倫的藝術珍品。他們的故事,就是工匠精神最好的詮釋和註解。
在這個批量生產的時代,機器生產能夠完全取代代表傳統的手工製造嗎?葡萄牙堪稱「瓷磚的國度」,瓷磚不僅集美觀與功能於一體,還成為了這個民族生命力和身份的象徵。在美麗葡萄牙水城阿威羅,瓷磚工匠費爾南多·利馬·卡瓦略,已在這裡做了一輩子手工瓷磚。如今,他的女兒也受他感染,加入了這一行業。費爾南多說:「那些製造瓷磚的機器,正在取代我的角色。但是,我還幹著這一行,是因為我知道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將來的人們會看到我們製作的這些瓷磚,雖然他們不知道我們長什麼樣,但卻知道這是某個人的作品。哪怕重來一次,我還會幹這行。我不後悔自己的選擇。」
費爾南多和他製作的葡萄牙手工瓷磚
人類是喜歡溝通的物種,我們與另一個人產生關聯的重要方式是音樂。為了保持這種關聯,人類創造了樂器。在西班牙的古城格拉納達,吉他工匠愛德華多·杜蘭·費雷爾傳承著家族技藝,精益求精地製作著久負盛名的弗拉明戈吉他。愛德華多說:「弗拉明戈誕生于格拉納達所在的安達盧西亞地區,吉他是弗拉明戈的靈魂。沒有人能做出完美的吉他,我們只能竭盡所能地追求完美。有時你覺得自己做出了一把完美的吉他,但下一把,可能更優秀。」如今,愛德華多正在將製作技法傳授給他的兒子,希望將來他能繼續經營這家始於1875年的吉他老店。
愛德華多和他的西班牙手工吉他製作
公元105年,蔡倫發明了造紙術。隨後,紙張成為了人們思想的載體,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在這個數位化和機器製造的時代,仍然有人對手工造紙術不斷探索追求。在中國安徽宣城市涇縣,宣紙匠人毛勝利仍在用當地特有的原材料製作宣紙,讓這門古老技藝穿越時空,綻放新的光彩。毛勝利介紹到:「只有我們這個安徽皖南山區的青檀樹皮和沙田稻草,加上我們涇縣的山泉水和獼猴桃藤汁,經過特殊的工藝加工,才能造出這樣的宣紙。在近20年時間,我們見證了宣紙的一種突破,從2000年的「兩丈宣」到2015年世界上最大的手工宣紙「三丈三」,這是宣紙的一個突破,也是我們一代一代人,不斷地摸索、團隊合作的結晶。」
宣紙匠人毛勝利和中國傳統宣紙製作
這樣的故事在本片中還有很多很多。這些工藝藝術大師們體現的工匠精神,是當今人類很多美好品質的綜合體現,承載了我們很多共同的美好願景。這種精神不僅是職業技能的體現,更是內在品質的彰顯,注重傳承、不斷創新、追求完美……
你心目中的工匠是什麼樣的人,你認為的工匠精神是什麼樣的品質?五集紀錄片《遇見工匠》,帶您在璀璨輝煌的藝術世界和工匠們追求卓越的內心世界中探索倘徉。
遇見工匠
7月1日—7月5日
每晚21:00
關注我們
微信號 : 央視紀錄
新浪微博:@CCTV9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