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巧匠宋應星——什麼是工匠精神?

2021-02-07 璞什文化


隨著《我在故宮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國》等紀錄片的熱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手藝人這一群體。國家同時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一時間甚囂塵上。中國自古就不缺能工巧匠的,更有「求巧」的工藝取向,但什麼是「工匠精神」,你真的了解嗎?

【工匠精神】


太大的一個命題,篇幅限制作者難以發揮,且聽我從歷史上著名「匠人」宋應星的故事,來品「大國工匠」的風採。


宋應星是位能工巧匠嗎?如果對他那本奇書《天工開物》略有耳聞,我想你會說,是的。所以,宋應星是怎麼成為青史留名的匠人的呢?這必然要從他的經歷說起。

宋應星出身於奉新宋氏,一個不顯貴也不清貧的家族,從小和哥哥一起就讀家塾,推崇宋代四大家之一張載的學說,也從中接受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對天文學、聲學、農學及工藝製造之學產生很大興趣。29歲他參加鄉試,在一萬多人中考中第三,但當年與此後三次會試他都名落孫山,不得不斷絕了科舉考試的念頭,在江西省分宜縣學擔任教諭,而他的很多主要著作都發表於這個時間段。

【梁楷(傳)右軍書扇圖卷】


遺憾的是,能夠留下姓名的很少有「純粹」的匠人,譬如《核舟記》裡在核仁上雕刻栩栩如生的小船的匠人。士農工商,「工」雖然不是社會底層身份,但仍舊是「難登大雅之堂」。往往具有「士」與「工」雙重身份的人才能做出成績。譬如宋應星因讀書能力才能讀懂工部相關書籍,又因為身有官位才能深入研究現實工學問題,有條件廣泛詢問直操人員,且運用紙筆記載而下從而達到著書立言、名流千古的境界。

【周文矩文苑圖卷】

但反過來看這些人都有個特點就是「以工入道」,這也正是他們被稱頌的地方——因為鑽研工藝,參透了人生的哲理,能夠應用到現實中去。筆者認為這二者都有可取之處,手藝人不一定非要從做活中學會什麼難懂的道理,參悟哲理的手藝人也不一定非要有最為精湛的技藝才受人尊敬。從前的人無法明白,是社會的無奈,可現在的你仍舊閉目塞聽,那大概是個人的悲哀。

【《天工開物》】


說到宋應星的著作,許多讀者可能脫口而出高中考點——《天工開物》。《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


【《天工開物》】


農業是其中最主要的敘述部分,在書中,宋應星敘述了各地種植作物的不同,完善了農業體系;記載了種植作物的各種高效方法,探究農業變遷的規律;記錄了養蠶繅絲的流程與方法。

對於以農業和手工業為主的小農封建社會來說,《天工開物》幾乎記載了根本行業的所有關鍵信息。


不止如此,宋應星還頗具創新精神,記載了染色行業和機械工程行業的諸多技術,譬如對動物染料的使用和當時水車、紡織機的改進,使後人能夠完整地了解到技術的傳承與更迭。就此而言,《天工開物》記錄著明朝當時大部分技藝的現實,也自然成了記錄那個時代技術的百科全書,值得閱讀。

【點翠鈿子】

人文科學:《野議》、《畫音歸正》、《雜色文》等

文學創作:《思憐詩》、《美利箋》等

介於各領域之間:《原耗》、《卮言十種》等

《考工記》曰:「天有時,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


筆者寫宋應星,不僅想說說這巧匠技藝,更想說說宋應星本人,以及,什麼是匠人,什麼是「工匠精神」?工匠一般是指從事器物製作的人,工匠精神狹義是指凝結在工匠身上、廣義是指凝結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製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態度與品質。

古代文人讀書做官講究個三立,即「立德立功立言」,而工匠一行也有自己的規矩,真正受尊敬的手藝人,講究三點——能力、品性、德行。能力:就是下手的輕重緩急,這要從學徒開始慢慢培養,熟能生巧也就有了「滴油入銅錢」的功夫;品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心性,做手藝人要沉得住氣,穩得住心。德行:真正高明的工匠,對技藝和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並不是他們的真正目的。他們希望通過手中的技藝領悟到「道」的真諦,從而實現人生意義的超越。

【金嵌珠寶點翠盤長式耳環】


宋應星此人,奔忙於民生基層,做活積攢有能力;科舉三次不中而不頹,以政績升官,為官不忘本,鑽研技藝,是以品性上佳;至於其本人更是著書立說,留存文化珍典,是以有大德行,可堪當「匠人」。

【明  掐絲琺瑯勾蓮紋雙耳三足爐】


雖時代不同,但筆者認為這樣的「工匠標準」與「工匠精神」依舊在當代建設中具有重要意義,歷史上真正高明留下文化遺產的匠人,也不應該被我們忘記,至於何等具體看待,且聽看官各自分說。


相關焦點

  • 【歷史】《天工開物》到底是本什麼書?
    一本是歐洲近代哲學奠基人笛卡爾的《方法論》,另一本,正是宋應星的《天工開物》。令人嗟嘆的是,這兩本偉大之書的命運截然不同。前者樹立起理性主義的大旗,藉助科學實踐掀起產業革命,科技文明的曙光照亮西方。▲宋應星,一個奇人寫了一本奇書。圖源/圖蟲創意2宋應星是個奇人。
  • 「蘇作」中的工匠精神
    他們一代又一代,用自己精湛的技藝、敬業的精神,將心血和智慧投入所從事的行業中,打造了「蘇作」品牌,創造了人間天堂。今天,工業4.0又重新展現了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的前景,為了在更高層次上回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們應該重視挖掘傳統「蘇作」這一文化富礦。
  • 大國巧匠——中國製造的青春未來
    新華社北京12月15日電題:大國巧匠——中國製造的青春未來新華社記者徐金鵬、王攀、黃浩苑、鄧瑞璇技術工人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在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激勵下,更多勞動者特別是青年一代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從「國賽」中走出的他們,將走向世界職業技能大賽,在更高的舞臺上展現「中國製造」的青春未來。
  • 工匠造句和解釋_工匠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4、藏戲)工匠參考例句:1、那位打鐵工匠技藝精湛,所造的鐵器件件精良。2、這根木樑日漸腐朽,快要撐不住屋頂了,得趕緊找工匠更換。3、任何人都是自己幸福的工匠。4、當時的造紙配方現在還在,當今的工匠都可以依此按部就班。5、聰明的人時常清除內心的汙穢,就如同工匠清理銀礦中的雜質。6、我們北京的白塔寺是尼泊爾著名工匠阿尼哥監造的。7、技術再高的工匠也會出差錯。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 《天工譜》爐生:熱血少年的天工之路
    《天工譜》是非人哉工作室最近推出的,是一部熱血漫畫。漫畫連載中,每周日更新,目前更新至第十六話。主角爐生是個15歲的少年,生活在工匠村。從小的夢想,是成為天工(上界的工匠,為神仙打造適合自己的法寶)。紅孩兒和哪吒爐生以一技之長(遇事冷靜敢於冒險),成功地通過了八仙過海的實習天工考試項目。
  • 日本工匠精神的潰敗,中國應該反思些什麼?
    近年來,日本許多曾靠工匠精神佔領國際市場的知名企業陸續潰敗的現實,讓日本工匠精神跌落神壇,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日本工匠精神潰敗的原因以及這帶給中國工業發展什麼啟示。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盆景人的工匠精神
    盆景能作為藝術品和收藏品, 不可或缺的一點是創作人的匠心精神,幾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為我們呈現精美的盆景。然而現在市場上的大部分盆景都缺乏匠心的,有的追求速成、有的模仿精品造型、有的過於「新穎」人工氣息重。「工匠精神」的主要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這四方面的內容。
  • 明朝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圖中桌案分析及與相似實物對比鑑賞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明朝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你了解多少?聊書中家具之坐具篇》 接上文,今天的主題是明朝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裡的桌案篇。桌案,依照其用途歸納為承具。它包含桌子和几案,是家具五大類中品種多做的一類。桌類按有無束腰來分,又分為無束腰與有束腰兩種造法。
  • 金伯利鑽石斬獲 「天工精製」國際時尚珠寶設計大賽三項大獎
    金伯利鑽石斬獲 「天工精製」國際時尚珠寶設計大賽三項大獎 2020-12-18 16:12:00來源:中國山東網
  • 教師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妙手生花 CFP供圖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談及「供給側」改革時,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眾多媒體的關注熱點。其實,不僅是經濟改革需要培養工匠精神,教師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輕視工匠精神將導致「教學荒蕪」  幾千年來,工匠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藝經驗與「知識」「真理」無緣,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思想中,孔子對「學稼、學圃」不以為然。孟子更將它稱為「勞力」,斷言其被「勞心」者統治。這並非「中國特色」。
  • 讓勞模工匠精神在杭州蔚然成風
    讓勞模工匠精神在杭州蔚然成風發布時間:2020-12-15 15:41:35提煉新時代工匠文化倡導全社會崇尚勞模工匠精神培育工匠精神,需要不斷完善激勵制度,也需要持續營造全社會崇尚勞模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圍。
  • 我沒有任何工匠精神
    我做了一些事情,因此最近在留言裡讚揚我有「工匠精神」的人也就多了起來。我知道,這是人們對我的褒獎,不接受未免太不識趣。不過我想了又想,始終覺得我沒有任何工匠精神。這不是自謙,只是我有自己看待世事的方式。遠在2014年3月18日,自媒體方興未艾的時候,我就寫過一篇《自呀麼媒呀麼體啊》。
  • 秋山利輝的工匠精神
    日本文部省用五年時間為他拍攝了個人紀錄片,代表日本工匠文化之最,在飛往德國的航班上固定播放。我一直很好奇什麼人、什麼做法,才能夠在講求傳承的日本社會裡拔得頭籌。秋山利輝並非世家、名師出身。無論與木材還是與人在一起,秋山身上都不見傲慢,但他的微笑帶著一種鋒利的勁道,會隨時切中話題要害。日本家具定製行業歷史悠久,秋山為日本皇室、國會、國賓館等場所製作家具,但除了神奈川緊鄰工坊的展示廳,秋山家具從不會出現在市場上,連照片都不能用作對外宣傳。
  • 明朝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你了解多少?聊書中家具之坐具篇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天工開物》被譽為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它收錄了農業、多項手工業諸如機械、紙、火藥、紡織、染色等多種生產技術,偏重於科學而非科考。這些手工業技術大者關乎國計民生,小者關乎百姓生活。百行百業,有人工作與生活的地方,就會使用家具,書中配圖較為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勞作場景,是我們研究明代家具的寶貴資料。
  • 工匠精神是成就一件事情的關鍵
    其實它的整體文化在全世界是領先的,這種情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納粹上臺之前,德國仍然在精神文化和科學文化上是領先的。它的諾貝爾獲獎者人數是世界之最,它當時是超過了美國和英國的總和。德國整體文化的精彩和德國製造、工匠精神的精彩之間有沒有一種關係?
  • 建盞的匠人精神是什麼?何為工匠精神?怎樣才能燒出有溫度的作品
    近年來「工匠精神」逐步回歸,其實這不是偶然的,是有著時代背景的。很長的一段時間內,為刺激市場,大量的流水線產品,忽視了質量和個性,有的甚至以次充好,粗製濫造。那什麼是「工匠精神」呢?其實是內容生產者對產品進行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理念。總結幾個詞就是:從容獨立、踏實務實,摒棄浮躁、寧靜致遠,執著專一。建盞的匠人精神就是挖泥和練泥的過程,工匠必須有良好的身體素質,要有一種不怕做苦力的精神。從泥到盞,不是說說就能成功的,這個過程需要把握強度,不怕流汗是建盞工匠的基礎。
  • 青平:「勞模、勞動、工匠」三大精神的時代意義
    會上提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勞模精神是什麼?在疫情爆發的這一年,湧現出臨危受命的鐘南山院士、身患漸凍症依然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張定宇院長等抗疫英雄。他們身上愛崗敬業、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甘於奉獻的精神詮釋了什麼是勞模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