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天工開物》到底是本什麼書?

2021-02-23 看歷史

1

用史學家黃仁宇的話來說,萬曆十五年(1587年),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年份。

江西人宋應星,出生在這個無關緊要的年份。

他出生之時,家、國雙衰——比國家衰落得更快的是他的家族。從三代俱封尚書的高光家族,到暗淡無光的普通家族,只用了三四十年。

據說,宋應星少年天才,過目不忘。但這個本事對於他個人命運、家族命運的扭轉,毫無益處。

他一生最大的光榮,就是和哥哥宋應昇在江西鄉試中,雙雙考中舉人。

此後,他五次進京考進士,每次都當了炮灰。

沒辦法,縱有凌雲志,他一輩子也只能苟且在縣城教諭這樣無權無錢的職位上。

但他始終心有不甘,時常沒日沒夜、吭哧吭哧地寫書。

大概50歲的時候,他的書殺青了。這時,他告訴世人:

傷哉,貧也!欲購奇考證,而乏洛下之資;欲招致同人商略膺真,而缺陳思之館。隨其孤陋見聞,藏諸方寸而寫之,豈有當哉!

翻譯過來就是,貧窮限制了我,我沒有錢購買參考資料,也沒有條件邀集同人集思廣議,只能寫成這個樣子了,能不傷心嗎?

還好,他有個好朋友塗伯聚,幫他把書印刷出版了。

這一年是1637年。

很多很多年以後,歷史學家說起1637年,總會強調這是一個奇特的年份。這一年,東西方分別出版了一本深刻影響人類歷史的書。

一本是歐洲近代哲學奠基人笛卡爾的《方法論》,另一本,正是宋應星的《天工開物》

令人嗟嘆的是,這兩本偉大之書的命運截然不同。前者樹立起理性主義的大旗,藉助科學實踐掀起產業革命,科技文明的曙光照亮西方。

而後者,卻開啟了一段過山車般的奇幻傳播旅程。

▲宋應星,一個奇人寫了一本奇書。圖源/圖蟲創意

2

宋應星是個奇人。在《天工開物》問世大約300年後,地質學家丁文江如此評價他:

士大夫之心理,內容乾燥荒蕪,等於不毛之沙漠,宋氏獨自闢門徑,一反明儒陋習,就人民日用飲食器具而究其源,其活力之偉,結構之大,觀察之富,有明一代,一人而已。

這幾乎是把宋應星捧上天了。

《天工開物》到底是本什麼書,會讓宋應星贏得「有明一代,一人而已」的極高讚譽?

簡單說,這本書總結了大量農業、工業中所需要的培育、生產知識,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科普體系,並有意識使用數據記載,使整本書更加實用。

西方人稱這本書為「中國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這本書初版時,在國內的銷量並不好。沒幾年,大明亡了。清初,有個叫楊素卿的福建書商發現了這本書,並把他包裝成了暢銷書。

當時很多人因此知道並讀到《天工開物》。

宋應星撰述此書,目的是通過實學,來達到富國強民。他的骨子裡還是有為時代把脈,並開出藥方的想法。

晚明的思想、經濟以及科技發展勢頭,實際上並不落後於西歐。當時,資本主義萌芽在江南產生,一些思想家呼籲人性解放,另一些人倡導實用主義,擺脫既往的道德話語束縛,不再將科學技術視為「奇技淫巧」。

他們通過田野考察、收集整理、記錄數據、歸納分類等方法,寫出了一批科技著作。比如,地理學有徐霞客的《遊記》,藥物學有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水利工程有潘季馴的《河防一覽》,農學有徐光啟的《農政全書》等等。

大家公認,宋應星的《天工開物》,是這股實學潮流的集大成之作。

如果沒有清軍入主中原,並在康雍乾時期實行倒退的政策,按照晚明的發展勢頭,中國並非沒有可能走上類似西歐的近代化之路。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明清易代之後,晚明重視科學技術的潮流就逐漸被掐斷了。

▲《天工開物》中的插畫。圖源/圖蟲創意

3

宋應星的《天工開物》在清初火了一陣子之後,突然間銷聲匿跡,完全絕版。

他本人在貧困中度過了晚年的時光,大約在康熙五年(1666年),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把一生的經驗教訓,作為「宋氏家訓」留給子孫們:一不參加科舉,二不去做官,只在家鄉安心耕讀,以書香傳家。

也好,他死得倒是時候,看不到自己寄予厚望的書將被冷落到何種程度。

乾隆時期,朝廷以編修《四庫全書》的名義,對全國的圖書進行大規模的審查。原先流通的許多書籍,在這次號稱「偉大的文化工程」之後,就在歷史上無故「失蹤」了。

嚴格來說,《天工開物》並未被禁毀,它只是被四庫館臣置之不理。

這麼好的書,為何被官方無視?

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四庫全書》的收錄,沿襲傳統尊經重史的慣例,對科技書籍不感冒;另一個是,宋應星這本書中對明朝的推崇、對女真族的鄙夷,觸犯了政治禁區。

然而,不被《四庫全書》收錄本身並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被收錄後的命運

由於《四庫全書》的態度傳達了官方輿論導向,致使《天工開物》被無限上綱上線成為政治不合格的書籍。在政治正確的主導下,以及文化的權力控制下,再也沒有人敢印刷這本書了。

這一文化高壓的結果,導致《天工開物》在中國消失近300年。

弔詭的是,這本書在中國銷聲匿跡的同時,在另外的空間卻異常火爆。

《天工開物》在歐洲,被翻譯成12國語言,傳播甚廣。歐洲學者稱,這本書「直接推動了歐洲農業革命」。宋應星則被稱為「中國的狄德羅」。狄德羅是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百科全書派的代表人物。

在日本,這本書從17世紀末傳入後,就火得一塌糊塗,不斷被再版和重印。因為這本書,日本還曾流行過富國濟民的「開物之學」。日本人將此書奉為「植產興業」的指南,非常實用。

一直到了民國時期,這本書「出口轉內銷」。中國人通過日本的版本,才知道我們原來有這麼偉大的一部書。

▲北京地鐵站內的《天工開物》壁畫。圖源/圖蟲創意

4

同樣的事情發生一次還不足以證明清朝統治者的愚蠢,必須讓它發生兩次才行。這是最可悲的地方。

時間已經到了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鴉片戰爭後,大清在天朝上國的良好幻覺中,挨了英國一頓暴揍。又是賠錢,又是割地,慘痛至極。

這一年,湖南人魏源的《海國圖志》在揚州刻印出版。

這部書第一次全面而系統地描述了天朝之外的世界狀況,不僅包括各國地理,還包括關於外國造船技術和武器生產的儘可能完備的論述。

在大清新敗的時候,出版這樣一部大書,無疑是想為習慣了閉關鎖國的中國人,打開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窗戶。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條古訓,並不過時嘛。

然而,魏源還是太天真了。

甫一出版,頑固派的罵聲就撲面而來。他們無法接受書中對西方蠻夷的「讚美」之詞,他們的自尊心強到聽不進一句別國的好。在他們的心裡,鴉片戰爭輸了,但天朝還是天朝,蠻夷還是蠻夷,世界未曾因為一場戰爭而改變。

有官員主張將《海國圖志》付之一炬。

遭到無端非議的《海國圖志》,在國內僅印刷了1000冊左右,隨即就被列為禁書。

再後來,連談論這部書都成為禁忌。左宗棠曾無奈地指出,《海國圖志》問世20年,中國根本沒變樣,「事局如故」。


▲《海國圖志》的傳播:牆內開花牆外香。

5

魏源公開刊印《海國圖志》,其實需要極大的勇氣。尤其是,他在書中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更讓動輒「老子天下第一」的帝國統治者備感不爽。

就算是林則徐,昔日的對英強硬派,在真切感受到中英的實際差距後,也選擇了沉默。

從政經驗豐富的老林,或許早已悟到:你不可能叫醒一個裝睡的帝國。

在發配充軍的前夜,林則徐約曾經的幕僚魏源長談,將自己未編纂完成的《四洲志》託付給他。

魏源勇敢地站了出來,這才有了《海國圖志》。

假如魏源當時能夠預見到在他死後20年,光緒年間一個湖南老鄉的命運,不知道他會作何感想?

他的這個湖南老鄉叫郭嵩燾

擔任駐英公使後,郭嵩燾在日記中說了英國的好話,穿了洋人的衣服,學了洋人的禮節,這就引起官民兩界人神共憤。

在湖南長沙準備鄉試的考生,不僅燒毀了郭嵩燾修復的玉泉山林寺,還揚言要搗毀他的住宅,開除他的湖南省籍。連郭的老友劉坤一也質問他:「何以面目歸湖南?更何以對天下後世?」

你要知道,《海國圖志》的初版,還在此之前30年。魏源沒被逮起來,僅把他的書當作禁書,已算萬幸了吧?

▲魏源:睜眼看世界,怎麼這麼難?

6

可是,比起日本人初見《海國圖志》如獲至寶的興奮,我又感覺大清治下的中國確實是不幸的。

在《海國圖志》初版8年後,1851年,一艘中國商船駛入長崎港。日本官員在例行檢查違禁品時,翻出了3部《海國圖志》。

從此,日本人對這部書上了癮。

當時,黑船事件使得日本面臨中國同樣的命運。列強向日本伸出侵略之手,日本的有志之士都在尋找出路。《海國圖志》的出現,恰是時候。

日本人通過這部書「睜眼看世界」。

一時間,《海國圖志》成為日本官員和學者研讀的經典著作。因為過於暢銷,一書難求,短短幾年間,這部書的價格就漲了三倍。

日本維新派人士將此書作為「必讀之書」,引魏源為「海外同志」。佐久間象山、吉田松陰、西鄉隆盛等等都深受此書影響,以至於梁啓超後來說,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海國圖志》間接促成的

▲梁啓超:明治維新是《海國圖志》間接促成的。

與此同時,在中國,兵部左侍郎王茂蔭向皇帝推薦《海國圖志》,奏請廣泛刊印。結果,收不到一點兒反饋。

難怪得到《海國圖志》滋養的日本人,不好意思地感慨說:

嗚呼!忠智之士,憂國著書,不為其君所用,而反被琛於他邦。吾不獨為默深(魏源,字默深)悲矣,而並為清帝悲之。

在近代的國家較量中,中國並非沒有機會。只是清朝皇帝和官僚階層普遍不給力,盲目自大和排外,以至於一次次錯失變革的機遇,悲哀啊。

等到甲午戰爭,中國被日本碾壓。思想認知的差距,終於變成了兩國的實力差距

後來,伊藤博文高調訪華,面對日本崛起經驗的求教,他只是淡淡說了一句:你們應該好好讀讀《海國圖志》!

唉!從《天工開物》到《海國圖志》,大清帝國親手扔掉的寶貝太多太多了,連馬克思都看不下去,尖銳預言了這個帝國的末路:

一個人口幾乎佔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這個帝國註定要在一場殊死決鬥中被打垮……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最愛歷史,作者:最愛君。獲取更多好看文章,請關注最愛歷史。

相關焦點

  • 明朝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你了解多少?聊書中家具之坐具篇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天工開物》被譽為十七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它收錄了農業、多項手工業諸如機械、紙、火藥、紡織、染色等多種生產技術,偏重於科學而非科考。這些手工業技術大者關乎國計民生,小者關乎百姓生活。百行百業,有人工作與生活的地方,就會使用家具,書中配圖較為真實的反映了當時的生產勞作場景,是我們研究明代家具的寶貴資料。
  • 天工巧匠宋應星——什麼是工匠精神?
    如果對他那本奇書《天工開物》略有耳聞,我想你會說,是的。所以,宋應星是怎麼成為青史留名的匠人的呢?這必然要從他的經歷說起。【《天工開物》】說到宋應星的著作,許多讀者可能脫口而出高中考點——《天工開物》。《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
  • 鴻蒙:天工開物的悟空2
    精彩提示:「三無」的明朝誕生了三大名著,誕生了《天工開物》,歷史還真的有黑幕。精彩提示:鴻蒙是華夏文化的原點,鴻蒙正是東蒙,就在國家地理坐標原點的緯度上?精彩提示:程序猿是數學家,數學也是神器,會計是思想方法,千年大計是定海神針。
  • 天工開物,茅臺醇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徵程!
    天工開物,「四升三降」中的品質密碼!酒是造物主的天工,也是人類的開物。巧奪天工的匠心品質,是茅臺醇打造成「金字招牌」的密碼。在茅臺集團老領導季克良、趙書躍、呂雲懷等誦讀的《茅臺醇天工開物節序》聲中,首屆茅臺醇天工開物節暨2020年茅臺醇品牌年度盛典拉開帷幕,同時,也全景展示了技術開發公司和茅臺醇砥礪奮進的一年。
  • 明朝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圖中桌案分析及與相似實物對比鑑賞
    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明朝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你了解多少?聊書中家具之坐具篇》 接上文,今天的主題是明朝工業百科全書《天工開物》裡的桌案篇。桌案,依照其用途歸納為承具。它包含桌子和几案,是家具五大類中品種多做的一類。桌類按有無束腰來分,又分為無束腰與有束腰兩種造法。
  • 天工開物 茅臺醇年度盛典將啟
    12月23日,「覓知己,籌將來」首屆茅臺醇天工開物節暨2020茅臺醇品牌年度盛典將在茅臺舉行。這場盛典不僅是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復盤「十三五」之作,也是「十四五」開啟百億新徵程的總動員。戰略定位——做好「服務商」「開發商」2020年是技開公司管理提升年。事實證明,技開公司瘦身整改後持續發展動能強勁。技開公司表示,既有集團層面的「貼身緊逼」,也有技開層面的「刮骨療毒」,更有技開上下同欲者勝的決心和信心。
  • 助力產業創新升級,百度天工物聯網亮相2020百度雲智峰會
    在智慧城市專題論壇上,百度智能雲物聯網部總經理曹楊發表了「百度天工物聯網——連接城市神經、感知城市脈動」專題演講:隨著AI、物聯網、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融合,智能物聯網AIoT技術正在成為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強大驅動力,為發展智慧應用,建立新型的、可持續的城市發展模式,打造未來智慧城市提供強力技術支撐。
  • 書是別人的好?——香港書展側記
    比如香港早年的電報機、收音機,以及一些面具和樂器等等;而這些舞臺劇都改編自他的小說,比如《體育時期》、《天工開物·栩栩如真》。在一系列董家老照片前,意外遇見了董啟章的父母和他的兒子。董爸爸指著老照片說:「好多都不記得是什麼時候拍的了。」除了家庭老照片, 還有「董富記」厚厚的帳本,而「董富記」是促使董啟章寫下長篇小說《天工開物·栩栩如真》的直接來源。
  • 大學生應該讀什麼書?這所老牌名校發推薦書單了,你都讀過嗎?
    《九章算術》、《天工開物》、《物種起源》、《天體運行論》、《基因論》、《5G+:5G如何改變社會》、《呦呦有蒿:屠呦呦與青蒿素》等古今中外科技智慧入選自然科學類圖書。中小學生的書單已經有了指導和推薦了,那大學生應該讀什麼呢?與其空閒時間打遊戲,不如來看看西安交通大學推薦的大學生讀物。
  • 香港書展中10本最香港的書
    館長的前同事、湖南《晨報周刊》編輯廖方舟同學剛從第25屆香港書展「趕集」歸來,回來後大呼買書已經差不多將上個月的工資花光了。縱然危機處處,但港人非但沒有退縮,反之在堅毅不屈、努力不懈的努力下,轉危為機,成就了1970年代以來香港經濟騰飛的奇蹟。這段艱苦的年代,卻是攝影史上技術大躍進的年代。這期間的香港景物攝影圖像開始從黑白單色進入了直接彩色年代。書中精選的140多幅彩色圖像,正是依據原本顏色來複製的直接彩色攝影科技而產生,是香港最早一批高度存真的圖像,極其難得。
  • 殺青最初是什麼意思 殺青最初的意思是什麼螞蟻莊園[多圖]
    殺青最初意思是什麼呢?殺青這個詞在我們聽到過最多的兩個地方就是影視作品的拍攝跟茶葉的殺青。哪麼殺青這個詞出自哪裡呢?最開始的殺青又是什麼意思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詳細的解答。殺親意思大全:1、殺青最初是指什麼殺青儀式中的殺青最初是指:制竹筒的一道工序,並不是繪畫的一個步驟,所以大家要區分清楚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殺青最初的意思是:制竹筒的一道工序!制竹筒的一道工序!
  • 物言非遺|人巧極天工,家庭女紅——上海顧繡
    顧繡精工奪巧,同儕不能望其項背,人巧極天工,錯奇矣。顧繡繡品多為家庭女紅,世稱「韓媛繡」,基本用於家藏或饋贈。錢月芳介紹《飛天》顧名世次孫媳韓希孟善畫,在針法與色彩運用上獨具巧思,顯著提高了這種繡法的藝術品格,顧繡由此又稱「畫繡」。
  • 《天工譜》爐生:熱血少年的天工之路
    《天工譜》是非人哉工作室最近推出的,是一部熱血漫畫。漫畫連載中,每周日更新,目前更新至第十六話。主角爐生是個15歲的少年,生活在工匠村。從小的夢想,是成為天工(上界的工匠,為神仙打造適合自己的法寶)。紅孩兒和哪吒爐生以一技之長(遇事冷靜敢於冒險),成功地通過了八仙過海的實習天工考試項目。
  • 鴻蒙:天工開悟的悟空3
    在疫情最肆虐的時候,《天工開物的悟空》橫空出世,九九八十一難,從苦難到輝煌。相信比國寶《功夫熊貓》有價值。畢竟《天工開物》和《悟空》都是本土化的創意和精華,是鴻蒙宇宙中最珍貴的文化IP。有一種童年叫悟空,這是中國人的幸運。
  • 天工武器降世,涅槃之火燃燒一切!
    天工級別的武器,因其威力太過於強大,往往沾染了世間人們的信念,想要獲得這柄非常人可得的武器,往往需要擁有超大的毅力。 但若真有性情堅毅之人獲得了天工武器,那就能如傳說中一般,將獲得無上的天之力量。天工武器附帶的強大念力,能助主人浴火新生,脫胎換骨,抬手間可破銀河星辰,宛若人間修羅。
  • 金馬提名《村戲》的幕後:大有天工只做好故事
    記者分別採訪了出品方大有天工的總裁許剛、總編輯吳濱和編劇李保羅,請他們聊聊《村戲》乃至電影的創作。《村戲》不是戲,是記憶和野心《村戲》根據賈大山小說改編,攫取賈大山原著中的記憶方式和生活氛圍,從農村的生態環境出發,去思考歷史轉折時期的利益抉擇,沿用賈大山平實的白描筆觸繼續描摹那些人那些事,並深刻挖掘人性,試圖以平民視角蠡測和延展他的悲憫情懷。
  • 《逆水寒》武器裝備全新品質【天工】現世!
    武器裝備全新品質【天工】現世!1) 角色到達70級後,可將身上的百鍊武器在天工爐鐵匠處通過消耗【天工石】、【承天玉笏】、一定量的交子提升為天工武器並進行後續階段提升,提升後的武器將擁有更高屬性與特殊外觀。a) 天工武器一共分為6個階段,3個分塊單獨進階,每次進階都將提升武器的攻擊屬性。
  • 熱愛 | 天工綠能,建造城市的夢
    我們到何處去》來到天工綠能之後,我們被家人、朋友問到最多的問題是:123年前,一位偉大的畫家在巴黎誕生,他早年出海,後來成為股票經紀人。在他38歲事業順風順水之際,他離開巴黎來到布列塔尼的小鎮作畫,之後,選擇將自己流放到太平洋上的大溪地島,在這裡創作出了《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誰?我們向何處去?》等作品。高更在做什麼?
  • 萬家樂攜手天貓首發天工白玉燃氣熱水器,智能新品顛覆行業認知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典型耐用消費品的熱水器,會在人群流動性大的商業綜合體做品牌發布活動,而有著35年發展歷史的萬家樂不但這麼做了,還俘獲了一大批年輕用戶粉絲。天工白玉燃氣熱水器驚豔亮相杭城1月7日晚,在浙江杭州濱江龍湖天街內,萬家樂攜手天貓舉行了萬家樂X天貓天工白玉燃氣熱水器首發儀式,作為萬家樂天工白玉星推官的國際鋼琴大師李雲迪也來到現場站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