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工匠精神的潰敗,中國應該反思些什麼?

2020-12-22 騰訊網

近年來,"工匠精神"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流行語。說起這個詞語人們自然而然地將它與傳統手工藝聯繫在一起,並賦予它絕對崇高的內涵。

近年來,日本許多曾靠工匠精神佔領國際市場的知名企業陸續潰敗的現實,讓日本工匠精神跌落神壇,使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日本工匠精神潰敗的原因以及這帶給中國工業發展什麼啟示

一、日本工匠精神——"成也是它,敗也是它"

日本是一個異常崇尚工匠精神的國家,這種淵源可以追溯到久遠的飛鳥時代。日本人將那些具有工匠精神的手工藝人稱為職人,並由此發展出根深葉茂的職人文化。

這種文化深刻地影響著日本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上到製造電子產品、飛機太空飛行器,下到製作壽司、和果子,都有相應的職人"一生專注一件事",20世紀50年代,日本還專門將那些擁有高超手藝的人認定為"人間國寶"加以保護。

對於日本職人來說,自己生產的產品發生了問題是一種巨大的恥辱。這種工匠精神是二戰後日本經濟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經濟狀況滿目瘡痍。

當時的日本靠著美國的援助將製造業作為起跑線,將日本民族的工匠精神融入現代製造業的發展中,如通過終身僱傭制、年功序列、企業內工會,加大在科研上的投入力度,尊重技術員工等保障員工能夠一生衣食無憂地在一個領域內精耕細作,使得他們不斷在模仿的基礎上銳意創新、追求品質

就拿夏普來說,20世紀70年代當它發現液晶電視領域大有可為之後,便毫不猶疑地加大了科研投資力度。即使在因科研速度太慢,大量虧損的情況下,他們仍然專注於研發,並最終創造出液晶電視品牌AQUOS

到20世紀70年代的時候,日本在汽車、數碼、家電等行業中已經領先他國,日本的工匠精神一時之間也備受人們推崇。

而近二十年來,靠著工匠精神發展起來的日本製造企業,如我們所熟知的夏普、索尼、佳能、鈴木、尼康等等都漸漸走向衰落。從2012年開始夏普液晶電視被後來居上的韓國三星液晶電視一路超越,終因過於崇尚工匠精神追求品質,導致綜合成本太高失去市場競爭力

曾經生產出風靡全球的隨身聽幾乎可以收購蘋果公司的索尼也因保守、傳統難以適應數位音樂時代。曾經以"工匠精神"徵服人們的鈴木以及其他一些日本汽車企業頻頻爆出造假的消息,自己砸了工匠精神的金字招牌。

二、日本工匠精神為何潰敗?

華中師範大學副教授嚴鵬在其文章《工匠精神:概念、演化與本質》中提到"在當下的中國弘揚工匠精神,仍然需要在倫理、制度與技術三個層面同時並舉",嚴鵬教授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工匠精神不是一種抽象的主觀精神,它也要受到市場規律的制約,要有制度的約束和保障,要有合適的生存土壤。

日本工匠精神潰敗的原因也要從這幾個方面去尋找,具體如下:

其一,日本工匠精神失去了合適的生存土壤,逐漸走上了脫離市場和消費者的邪路。

日本工匠精神的成功是因為它幸運地遇到了合適的歷史生存土壤。二戰後,日本被納入美國主導的市場體系同發達國家同臺競技。想要在這種競爭中取勝,只能在模仿的基礎上提高產品質量,這恰恰是日本工匠精神最為擅長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生存土壤消失。本應順應時代勇敢創新改革,許多日本企業卻仍然沉迷於對品質近乎偏執的精益求精,完全忽視市場導向。我們可以從"液晶之父"夏普和三星在液晶屏電視領域的競爭中對此有更深刻的了解。

2010年,為了在液晶屏領域內繼續引領前沿、脫穎而出,夏普在已經臻於成熟的液晶技術基礎上不惜成本繼續精益求精,推出增加黃色的四色調色(紅黃藍色)電視機。

夏普像以往一樣以為繼續精進產品就一定能獲得消費者青睞,卻沒有從消費者的角度考慮:這種在色彩上的細微調整對普通消費者來說並沒有什麼差別,反倒因為提高了價格降低了顧客的購買慾望

而夏普的對手三星在仔細考量了人們的需求後,製造出了一款超薄的可掛在牆上的低成本液晶電視。因此,這次競爭的結果是夏普的液晶電視庫存大量積壓,陷入危機。但三星生產的液晶電視因其低廉的價格、新穎的設計迅速佔領了液晶電視市場

任何企業在發展中應克服的難題都是如何以最低的成本生產出最符合顧客需求的產品。利用工匠精神提高產品質量不過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種手段,而且這種手段同任何方法一樣都有適用範圍。

其二,曾經能夠保障日本工匠精神發展的終身僱傭、年功序列等制度逐漸瓦解。

人性是複雜的,從本質上來說,人都有貪圖安逸的特點。工匠精神卻要求人能夠始終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它的實現就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和約束。二戰後,日本工匠精神能夠延續就得益於終身僱傭、年功序列等制度的保障。

終身僱傭制度也就是說只要一個人大學畢業後同一家企業籤訂合同就能夠在這家公司一直幹到退休。年功序列說的是工資完全依據工齡增長。這兩項政策在今天看來似乎不益於激發人的創造力,但它卻是促進二戰後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戰後的日本,一切百廢待興,急需大量勞動力發展經濟。終身僱傭制度所做出的承諾滿足了人們最樸素的生活願望,使得他們能夠死心塌地地將企業看作自己的另一個大家庭,一輩子用心在一個領域內鑽研

除此之外,現代日本企業中還夾雜著歷史悠久的學徒制,這種制度使得員工之間具有高度的默契,員工對企業具有高度的忠誠。這些都使企業獲得了強大的凝聚力,創造力,使日本工匠精神的發揮獲得了制度上的約束和保障。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終身僱傭制度的弊端逐漸顯現出來,它使員工喪失了創新意識、增加了公司的人力資本,發展至後來出現了日益僵化、效率嚴重低下的問題。於是,許多企業開始在僱傭制度上進行變革,摒棄終身僱傭制度,聘用合同工、臨時工

這使能夠培育工匠的土壤逐漸消失,頻繁跳槽、較低的企業凝聚力、不穩定的生活保障,使得員工很難一生在一個領域內精耕細作。二戰後終身僱傭制度下的工匠精神自然也就逐漸衰弱了

其三,日本工匠精神的衰落還受民族主義抬頭的社會風氣影響,過分守舊,創新不足,未能適應新時代。

當時的日本社會將講求工匠精神的製造業與整個民族的命運聯繫在一起,將工匠精神看作一種不可戰勝的民族神話,自我沉醉式的迷戀其中。

所以,我們發現許多靠著工匠精神在二戰後崛起的日本企業在遭遇到新技術以及更多競爭對手的挑戰時,不是選擇以一個商人的頭腦去積極的應對挑戰,而是有些自我的在追求工匠精神的路上越走越遠。

如索尼在面對數位音樂時代時反而沉迷過去,在發展理念和技術轉型上變得越來越保守。松下電器也沒有對新技術人工智慧、電子消費等做出快速的反應。夏普更是在工匠精神的死胡同中越走越遠。這就導致他們在面對世界範圍內的技術變革風潮時,未能及時轉型,離追求品質的工匠精神越來越遠。

三、帶給中國的啟示

一則中國遊客瘋狂購買日本馬桶蓋的新聞曾在網上盛傳。這看似荒誕不經引人發笑起的新聞,其實反應了中國工業供給側質量不高,難以滿足人們逐漸升級的消費需求的問題。

所以,近年來,工匠精神這個詞語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但說起工匠精神人們卻總是對它作泛泛的理解,這是非常危險的,日本工匠精神的潰敗恰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首先,工匠精神不能單單從個人精神層面將其理解為一系列崇高的詞語,如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等等。人不是聖人,不能單純依靠人的意志力實現工匠精神。要想弘揚工匠精神,還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制度保障人們能夠無憂地在一個領域內長期工作,還要用相關的制度去約束人與生俱來的惰性。

其次,工匠精神不是傳統手工業的專利,工匠精神不等於手工、效率低下。在科技越來越發達的今天,如果能生產出更為精良的機器為什麼還要用即使再怎麼精確也達不到機器水平的手工方式呢?及時適應和運用更為精良的新技術也是發揮工匠精神的途徑

最後,任何企業所要解決的問題都不過是生產出更適應消費市場的產品,發揮工匠精神追求產品的品質,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種手段。在利用這種手段的時候,要把握度,以避免過猶不及。

此外,還要注意,同任何方法一樣,工匠精神也有自己的適用範圍,超出了這個範圍就是一種不必要的偏執,脫離了市場和消費者的工匠精神只能是曲高和寡。

相關焦點

  • 多些大國工匠 少些「差不多先生」
    糟糕的是,當下在中國製造領域中,「差不多先生」不在少數。如今,我國有約220種工業品產量居世界第一,是響噹噹的製造業大國。然而在全球市場上,談起「品質」「質量」,卻很少把中國製造排在前頭。中國製造產量大,附加值偏低,產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市場,叫得響的國際大牌很少。究其原因,就是「差不多先生」太多,企業缺乏工匠精神。
  • 天工巧匠宋應星——什麼是工匠精神?
    國家同時大力提倡「工匠精神」,一時間甚囂塵上。中國自古就不缺能工巧匠的,更有「求巧」的工藝取向,但什麼是「工匠精神」,你真的了解嗎?【工匠精神】太大的一個命題,篇幅限制作者難以發揮,且聽我從歷史上著名「匠人」宋應星的故事,來品「大國工匠」的風採。
  • 秋山利輝的工匠精神
    「我喜歡日本的木材。比較容易溝通,一棵老樹會告訴我,『我這裡不舒服,你來敲一敲』。」 我一直很好奇什麼人、什麼做法,才能夠在講求傳承的日本社會裡拔得頭籌。秋山利輝並非世家、名師出身。無論與木材還是與人在一起,秋山身上都不見傲慢,但他的微笑帶著一種鋒利的勁道,會隨時切中話題要害。
  • 從生日晚餐看日本料理的工匠精神
    原創 曉田 上海老底子上海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組打開塵封的記憶,尋覓往昔的歲月敘上海老底子事 憶上海老底子人訴上海老底子情從生日晚餐看日本料理的工匠精神她並講了幾種用來煲湯食材的日本名字,我也搞不清楚是什麼,但一喝,其味道確實不同一般,清而不淡、鮮而不俗。一盅十分美味的海鮮湯然後給每人端上一小竹排上四種不同的料理,服務生給我們交代了各用何種佐料配食。其中有兩片比麻將牌稍大的藍鰭鮪金槍魚刺身,她說這是用該魚身上最上好的部位做的生魚片。
  • 他將日本的工匠精神發揮到極致
    說到日本人熱愛工作和日本文化,我們更熟悉稻盛和府,這位88歲的老人享譽世界,曾幫助三家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稻盛和丈夫的第一份工作與陶瓷材料有關,他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去下一個世界是很難得的,你的生活真的是有價值?」和富的任務是研究最先進的陶瓷新材料。作為一個只學了一點無機化學的非專業人士,稻盛把所有的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
  • 一年賣出10億件,傳承日本工匠精神,這個襯衫品牌要放棄中國?
    在日本,有一個家喻戶曉的襯衫品牌。它每年的銷量是10億件,一間店相當於銀座三越百貨所有襯衫店的總銷量。日本男人平均擁有5件襯衫,其中3件都來自於它。這個品牌就是鎌倉襯衫。聽名字就很有文化範兒,鎌倉是日本古城,第一個幕府「鎌倉幕府」的所在地。
  • 我沒有任何工匠精神
    我做了一些事情,因此最近在留言裡讚揚我有「工匠精神」的人也就多了起來。我知道,這是人們對我的褒獎,不接受未免太不識趣。不過我想了又想,始終覺得我沒有任何工匠精神。這不是自謙,只是我有自己看待世事的方式。遠在2014年3月18日,自媒體方興未艾的時候,我就寫過一篇《自呀麼媒呀麼體啊》。
  •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 用工匠精神打磨「中國製造」_新華報業網
    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提高創新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製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當前,我國製造業面臨大而不強、轉型升級迫在眉睫的現狀,工匠精神便是在產品裡注入創新和活力,代表著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這就要求我們秉承求異思維,以技術和理念驅動創新,在一線生產製造中注重過程、敬畏職業,嚴把生產製造的每一個環節,不斷提升行業技術水平。
  • 工匠精神是成就一件事情的關鍵
    對工匠精神,我想提一個問題,盧大使剛才講的故事是德國製造曾經是一種羞恥狀態,從1876年的博覽會,到1887年的英國議會的決議,是假冒偽劣的一個符號,然後德國人就自強不息,把恥辱變成了光榮。我有一個問題,事情是那麼簡單嗎?中國製造現在也是受到很多非議,我們僅僅靠自強就能改變嗎?我想德國不只是在工業製造上厲害,製造工業崛起之前,德國就開始文化崛起了,早一百多年。
  • 工匠精神日本壽司之神小野二郎2015TOP44
    匠人之夢2011年,美國導演大衛賈博拍了一部叫《JIRO DREAMS OF SHUSI》的紀錄片,直接翻譯應該叫《次郎:壽司之夢》。因為簡單,所以簡單,人們總會說:「壽司,不就是如此簡單的東西嗎?」中國人是這樣,日本人更是這樣。就如小野二郎說的,現代年輕人的想法,是希望收入高,假期多,工作還要輕鬆。他們覺得簡單的事情就應該有簡單的處理方法,對於這種不斷失去的認真態度,90歲的老人感到惋惜。在日本,工匠精神同樣正在不斷凋敝,但猶如永遠燒不完的香火。
  • 大潰敗!民進黨執政兩年,經歷了些什麼?
    國民黨遭受前所未有的潰敗。2年後,蔡英文上臺,全島「飄綠」。又過2年,2018年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韓國瑜,隨著「韓流」一路逆襲,國民黨士氣高漲,一路「過關斬將」。這2年半,臺灣經歷了什麼?民進黨經歷了什麼?
  • 精日分子口中的所謂工匠精神到底是什麼鬼?
    我國國內一直存在著這麼一群人,他們熱衷日本電影、電視劇,以去日本旅行、說日語為榮。當他們提到日本的時候,口不離「工匠精神」。他們就是所謂的精日分子。精日分子穿舊日本軍服合影的確,日本人在製造業某些方面,體現著精益求精的精神,但是這些精日分子並不知道,所謂的「工匠精神」,背後實際上是日本一個階級上千年的血淚史。
  • 教師教育:重拾「工匠精神」
    其實,不僅是經濟改革需要培養工匠精神,教師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輕視工匠精神將導致「教學荒蕪」  幾千年來,工匠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藝經驗與「知識」「真理」無緣,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思想中,孔子對「學稼、學圃」不以為然。孟子更將它稱為「勞力」,斷言其被「勞心」者統治。這並非「中國特色」。
  • 「蘇作」中的工匠精神
    他們一代又一代,用自己精湛的技藝、敬業的精神,將心血和智慧投入所從事的行業中,打造了「蘇作」品牌,創造了人間天堂。今天,工業4.0又重新展現了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的前景,為了在更高層次上回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我們應該重視挖掘傳統「蘇作」這一文化富礦。
  • 日本、德國"工匠神話"破滅後…
    [19]此情此景,令曾經煊赫一時的日本工匠神話看上去就像只是一種被誇張了的想像。然而,問題不止出在日本一國。另一個塑造了工匠精神形象的國家德國,2015年曝光了大眾汽車尾氣檢測造假醜聞。這一醜聞與神戶制鋼和東麗公司的醜聞具有相同的性質,也令人質疑大眾汽車是否真的具有追求卓越品質以及誠實守信的工匠精神。
  • 《八佰》之後,我們該反思什麼!?
    憑什麼要去妄議他們,他們就應該死嗎?就因為他們之前穿著一身國軍服裝,是國民黨的士兵嗎?不要忘了他們叫國民革命軍!他們是中國軍人,是中國抗戰中的一份子!就是你現在生活的地方就有他們的鮮血,你今日的和平生活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你沒有經歷過那段屈辱的日子,憑什麼去否定磨滅他們的功績?誠然,他們跟隨國民黨拿起槍去抗戰,甚至他們都不知道去幹什麼?也許他們就是為了活著,為了填飽肚子。
  • 青平:「勞模、勞動、工匠」三大精神的時代意義
    會上提出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鼓舞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風雨無阻、勇敢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勞模精神是什麼?在疫情爆發的這一年,湧現出臨危受命的鐘南山院士、身患漸凍症依然戰鬥在抗疫一線的張定宇院長等抗疫英雄。他們身上愛崗敬業、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甘於奉獻的精神詮釋了什麼是勞模精神。
  • 日企再曝造假醜聞 工匠精神墮落?中國製造意外得到了什麼
    日本製造在造假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三菱菱電機公司自2017年6月起至今年10月的這三年期間,該公司對歐洲車企出口了大量不合規的車載音響零部件,數量為335000餘件。歐洲從2017年6月開始實施了無線電設備的新規,三菱電機這批零件並未達到新規標準,因此屬於不合規產品。
  • 盆景人的工匠精神
    盆景能作為藝術品和收藏品, 不可或缺的一點是創作人的匠心精神,幾十年如一日的耕耘,為我們呈現精美的盆景。然而現在市場上的大部分盆景都缺乏匠心的,有的追求速成、有的模仿精品造型、有的過於「新穎」人工氣息重。「工匠精神」的主要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這四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