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綜合訊】Netflix宣布續訂美劇《艾米麗在巴黎》(Emily In Paris)第二季,並發布了主創慶祝視頻。這部講述「美國人在法國」的劇集充斥著錦衣華服和各種時尚元素,受到全球劇迷追捧,但法國人瘋狂吐槽,批評劇情充斥刻板印象,都是對花都巴黎的「過時描述」。
美國人在法國:有文化衝突笑料,也有時尚看點
綜合北京《新京報》、臺北ETtoday報導,《艾米麗在巴黎》由好萊塢女星莉莉·柯林斯(Lily Collins)主演。第一季於今年10月2日上線,講述20多歲的芝加哥女孩艾米麗(莉莉·柯林斯飾)因工作搬到巴黎,在一家法國營銷公司負責改進公司的社交媒體策略。這個美國女孩在巴黎的新生活充滿了冒險,她要克服文化上的挑戰,努力與法國同事打成一片,結交新朋友,還要利用社交媒體為客戶做推廣,把美國人的市場營銷理念帶到巴黎。
該劇主創丹倫·思達(Darren Star)曾參與製作《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擅長描繪時尚名利場,到了時尚之都巴黎,客戶都多為時尚品牌,艾米麗自然成了時尚代言人。劇中造型由《欲望都市》及時裝電影《穿Prada的惡魔》(The Devil Wears Prada)造型師Patricia Field親自操刀,劇中角色造型換不停,色彩豐富大膽,十分吸引眼球。
《艾米麗在巴黎》劇照。(圖片來源:Netflix官網)
法國人不高興:充滿了刻板印象
法國娛樂網站《Critique》批評該劇「呈現出美國人對法國一成不變又不切實際的刻板印象」,還諷刺:「編劇是不是想過要讓《埃米莉在巴黎》裡的法國人都拿著法棍、可頌麵包,通通戴上貝蕾帽。不然就是煙不離身,不停地調情?」
法國AlloCiné網站對該劇的評分僅2.9分(滿分為5分)。有網友留言:「法國被形容成一種自大、骯髒、怠惰、苛薄、辛酸的地方,我們還都要感謝這位年輕的美國女孩,來教導我們該怎麼過生活。」
不過,也有人認為法國觀眾太嚴苛,「法國人自己拍的劇集也很多這類刻板印象」。
艾米麗(右)與華人閨蜜敏迪(左)。(圖片來源:Netflix官網)
「中國閨蜜」說中文:符合歐洲家庭愛僱傭「中文保姆」現狀
《埃米莉在巴黎》中有個中國人角色敏迪(Mindy Chen),是艾米麗在巴黎結識的第一個好友。敏迪的父親是中國富商,她因為不想繼承家業,加上曾參加選秀節目「翻車」被網民嘲笑,因此離鄉背井當起了「法漂」,在巴黎當保姆。
劇中的敏迪和她照顧的法國小孩說話時使用中文,但帶著口音,讓華人觀眾覺得出戲。不過,飾演敏迪的演員艾希莉·樸(Ashley Park)看名字就知道是韓裔,中文說得不好也很正常。但有挑剔觀眾認為,說不好乾脆就不要說,「硬說中文」感覺像是討好華語市場(註:該劇在Netflix臺灣站同步播出。)
對此,臺北ETtoday網站的記者蕭採薇撰文稱,「法國華人說中文」的設定其實很符合歐洲的現實情況。歐洲很多家庭僱傭「中文保姆」,要求保姆和孩子說中文,營造語言學習環境。她自己就曾在義大利當過「中文保姆」,還被僱主強調「絕對禁止和小孩說英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