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克里先宮:草民的世界文化遺產

2021-02-13 文化遺產

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是一個奇特的國家,除了是現在熱門的《權力的遊戲》的拍攝地,以及個別的體育明星之外,我原先對它知之甚少。出行前做了一點功課,驚訝地發現克國擁有多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位於斯普利特的戴克里先宮(Diocletian's Palace),因為戴克里先的鼎鼎大名。

戴克里先(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是羅馬帝國史上最為知名的皇帝之一,除了他長久而穩定的執政之外,最為世人所熟知的歷史怕是那段對基督教的殘酷迫害。基督教史上恐怖的「黑色的十字」指的即是這位皇帝,他逼迫基督徒們逃往了蒂塔諾山,從而創立了後來的聖馬利諾。正是這樣一位專制而霸權的皇帝在亞德裡亞海東岸的斯普利特海邊建立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夏季行宮和城堡,而且他退位後也居住於此直至去世。這座宮殿後來就被稱為戴克里先宮,是克羅埃西亞南部達爾馬提亞地區最重要的歷史遺蹟之一,1979年就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而且在建築專業內似乎也頗為知名。

戴克里先宮的還原圖

單單以上這段背景,就令人充滿了遐想。維基百科上搜了一下,戴克里先宮原先的模樣真是令人驚嘆,與其說是宮殿不如說是一座城市,傍山面海,城中還有兩個大型庭院式宮殿和一個傳統的羅馬教堂。從網上的其他圖片來看,不是充滿歷史滄桑感的殘牆斷瓦,就是藍天大海的南歐風情。既然是世界文化遺產,一定是充滿了宏偉壯觀的羅馬帝國的遺風,令人充滿了想像。

網上可以搜到的關於戴克里先宮的照片大多是這樣的,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

這是網上另一種常見的斯普利特印象,充滿了南歐風情

然而,到達斯普利特老城後,首先看到的是城牆外大量的小商品市場,以及毫無標識的城門入口,看著進進出出的人流,第一感覺像是一個農貿市場。(好吧,我承認我當時的第一印象很混亂,反正完全不是我之前想像的樣子,因此也忘記了拍照片,以至於現在想起來有些後悔)。進入戴克里先宮(老城)後,裡面的主要場景都是這樣的……

當然,網上那些照片中所拍攝到的殘牆斷瓦也都在,但只剩下了一小部分。令我詫異的是,這個所謂的「宮」其實就是一個老城,充滿了狹窄的道路和中世紀的建築,跟西歐國家常見的那種老城的感覺很類似……說好的古羅馬遺風呢?!

在狹窄的巷子裡面逛了半天,終於在南面的一個城門的地下室裡面找到了一個關於戴克里先宮的博物館,終才了解到了這座城市全部的歷史和有趣的地方:原來隨著戴克里先王朝和整個西羅馬帝國的衰亡,孤立在亞得裡亞海東岸的戴克里先宮變成了一座廢棄的空城。後來,從公元七世紀開始,躲避戰爭和災荒的難民發現了這座「現成」的宮殿,並且逐漸把它發展成了達爾馬提亞地區最大的城市。跟大部分老城的命運一樣,由於居住人口的增加和土木工程的需要,戴克里先宮的巨大建築被一點點地拆毀了,以用於當時的城市建設。所以,除了具有防禦功能的外圍城牆和一部分原有的地基得以保留之外(博物館就是設在這個地基之中),戴克里先宮早就不復存在了。

地下室中還保留著部分戴克里先宮的水渠和勞動工具

我在威斯康辛大學的圖書館找到一本開放的電子書,裡面詳細地介紹了戴克里先宮被破壞的過程

我在老城外找到了這個模型,跟第一張圖片中的還原圖相比,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除了那個古羅馬八角型寺廟基本得以保留之外,其他的建築幾乎全部都被改建了。而且從這個俯視角度來看,中世紀城市的特徵很明顯。

儘管從宣傳資料上來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年把斯普利特老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似乎還是強調了戴克里先宮的遺址,但其實人們今天所看到的,就是一個中世紀的城市。最為標誌性的建築,就是基督徒們直接把戴克里先的古羅馬寺廟改成了天主教堂,高聳的塔樓成了老城最醒目的標誌性建築。如果「黑色的十字」戴克里先皇帝「穿越」到今天來看看的話,一定會被他老家的現狀氣死回去的。

從遠處來看,這個教堂塔樓是斯普利特老城最顯眼的建築了

雖然跟我原先想像的古羅馬宮殿有著極大的差距,但是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城市了。歷史的變遷在這個城市的脈絡中層次分明地累積起來了。世界上不存在永恆的權力和輝煌,曾經不可一世的戴克里先的宮殿最終不還是被屌絲們逆襲了麼?這種歷史的反諷是多麼精彩啊,這才是今天的戴克里先宮最具有魅力的地方,這是一個屬於草民的世界文化遺產。

外圍的城牆外就是「草民的小商品市場」。更為有趣的是城牆上的那些窗戶,一戶一戶的應該都是住人的民居了吧,真是「皇帝家的一扇窗就是窮人家的一套房」啊。

最後插一個題外話,克羅埃西亞真的是一個非常值得推薦的旅行目的地,有歷史、文化和政治等人文特色(當然現在還有「權力遊戲」的加持),還有奇特地貌的自然景觀,更有各種美食海鮮。最最重要的是:物價便宜、民風熱情!持多次往返的申根籤證的中國護照都可以入境,無需額外的手續,大家(趁咱們國人還沒有一窩蜂地出現的時候)趕緊去吧!

相關焦點

  • 鳥瞰世界文化遺產
    其制定了《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和《實施世界遺產公約的操作指南》,並以「突出普遍價值」作為一大核心衡量標準,以給下一代更好地呈現這些自然和文化遺蹟。一項文化或自然遺產一旦要正式載入名錄,其需要滿足相應的「突出普遍價值」,並符合十項篩選標準中的至少一項。
  • 《權力的遊戲》:世界遺產的冰與火之歌
    全劇以電影製作的水準,認認真真跑了六個國家拍實景,從撒哈拉西隅的摩洛哥,到極光飛舞的冰島,譜寫了一首現實世界的冰與火之歌——且每一處實景幾乎都匯聚了當地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的精華。這些「精華」,也是本文將一一如數家珍的地方。它們在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中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世界遺產(World Heritage)。
  • 【世遺】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網圖片庫 李維君 攝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這次申報的三處遺址為中國規模較大、格局完整、遺存豐富且最具價值特徵代表性的土司城遺址。至今,這些遺產所在地的居民仍傳承著各自典型的民族習俗與文化傳統。
  • 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
    日前,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在杭州餘杭良渚古城遺址召開。會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是建設文化強國、促進文明交流互鑑、突顯文化自信的珍貴資源。
  • 澳門教堂匯總|世界文化遺產專題
    1972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通過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一個影響人類文化與自然遺產命運、改變全球文化觀念的世界性公約誕生,「世界遺產」、「文化遺產」、「自然遺產」等概念由此成為世界熱門的關鍵詞。世人開始認識到,世界遺產是全人類文明歷史的精華,是極其罕見和不可再生、不可複製的,在它們受到威脅之前,就應該建立一個制度,把它們保護起來。
  • 首屆世界遺產影像創作培優計劃 | 哭泣的敘利亞——戰火中的世界文化遺產
    這組作品記錄了我對敘利亞世界文化遺產在戰火中的現狀和變遷的觀察。對於我來說,這組照片有著特殊的兩重含義:作為一個敘利亞人,我懷著對自己祖國文明的熱愛,自發的按下快門,記錄下千年歷史的遺存的璀璨壯美,我也看到敘利亞人民在和這些世界遺產頑強共生中迸發出的愛國情懷和不屈的生命力。
  • 雲遊37處世界文化遺產!
    今天推薦的中國文藝網「相見不如上線 展覽雲上見」系列線上展覽,為您呈現37處世界文化遺產,足不出戶雲遊萬裡。如果您還覺得不過癮,給您同步推薦一部《中國世界遺產影像志》,屏幕與字裡行間同步,暢遊祖國大好河山!
  • 我國已擁有52處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原標題:拿什麼守護你,我們的世界遺產編者按:7月初,我國青海可可西裡和福建鼓浪嶼成功進入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名錄。至此,我國已擁有52處世界遺產,在世界遺產擁有量上名列前茅。申遺成功帶來喜悅與自豪之餘,民眾對這兩處世界遺產的探知欲愈發強烈。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了 這些珍貴世界遺產你了解多少?
    中新網客戶端6月13日電(記者 上官雲)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全國各地會舉行豐富的活動,從不同角度讓大家認識到保護各類珍貴文化、自然遺產的重要性。  在各類文化、自然遺產中,各項世界遺產無疑備受關注。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遺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 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在浙江召開
    本報杭州11月4日電  (記者曹雪盟)4日,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召開。會議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政府主辦。本次會議以「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傳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與會者分享關於世界文化遺產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就世界遺產第三輪定期報告、世界遺產與考古、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狀況、良渚遺址保護實踐經驗等交流研討。會議發布了《良渚宣言——關於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傳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
  • 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在杭州召開
    中國網11月6日訊 4日,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召開。會議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政府主辦。本次會議以「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傳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與會者分享關於世界文化遺產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經驗,就世界遺產第三輪定期報告、世界遺產與考古、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狀況、良渚遺址保護實踐經驗等交流研討。會議發布了《良渚宣言——關於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傳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伍策 宋卿)
  • 金山嶺長城亮相2020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
    【點睛】日前,2020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城市市長論壇在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召開。金山嶺長城是世界文化遺產,是中國十大典藏攝影旅遊聖地,被譽為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旅遊者的樂園,觀光者的勝地。2020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以「世界文化遺產價值傳承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期間舉行專業培訓,發布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狀況年度報告、推薦優秀監測年度報告、特色保護管理案例,並舉辦了監測成果展、遺產地攝影作品展、以及調研、沙龍等一系列公眾活動。金山嶺長城 1987年12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金山嶺長城四季如詩如畫。
  • 努拉吉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今天,它們已正式被提名列入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裡,爭取與已經認可的義大利阿爾卑斯地區史前木樁建築遺址和Val Camonica巖石雕刻榜上齊名。位於Barumini的Su Nuraxi考古遺址在公元前二千年到公元前三世紀期間一直有人類居住,它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白川鄉 世界文化遺產村的日與夜
    1在大熱日劇《legal high》第二季中,有一集關於世界文化遺產村紛爭的劇情:老居民想要維繫舊有生活方式
  • 浙江出臺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浙江出臺大運河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2020-10-13 11: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天,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中國55項世界遺產圖鑑來了!
    【今天,收藏這套中國55項世界遺產圖鑑】世界遺產,既有名山大川、名勝古蹟,還有很多非遺在身邊,與你我息息相關。你知道嗎?我國現有37項文化遺產、14項自然遺產、4項文化與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還有40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轉發收藏全名單!
  • 「霍童洞天」開啟「洞天福地」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序幕
    本次會議由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人民政府、寧德市文化和旅遊局、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文保中心聯合主辦,開啟霍童洞天聯合申報洞天福地世界文化遺產的序幕。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劉曙光及中共蕉城區委書記毛祚松,蕉城區人大常委會主任何邦恆等區領導出席會議,蕉城區副區長黃曉鶯主持開幕式。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張金濤專門為會議發來了祝賀視頻。
  • 【方志快訊】元侯祠舊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日前,河北省人民政府頒發了的一批世界文化遺產紀念碑,元侯祠舊址名列其中,不日將舉行揭碑儀式。 元侯祠位於清河縣滕蒿林村,為紀念清河縣明代嘉靖年間神童滕經而建。 滕經,天資聰慧、過目不忘,明嘉靖年間應試不第,23歲落水而終。
  • 重慶大足:守護石刻世界文化遺產
    1999年,大足石刻作為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近年來,重慶實施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寶頂山大佛灣臥佛水害綜合治理等工程,成效顯著。中新網記者 劉湃 攝
  • 紹興這個地方,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紹興這個地方,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萬年上山、世界稻源」,上山既是「萬年浙江」之源,亦是人類文明起步階段的重要例證。記者獲悉,近日 「上山文化」遺址聯盟發布宣言,19處「上山文化」遺址將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