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巴爾幹半島的克羅埃西亞是一個奇特的國家,除了是現在熱門的《權力的遊戲》的拍攝地,以及個別的體育明星之外,我原先對它知之甚少。出行前做了一點功課,驚訝地發現克國擁有多處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位於斯普利特的戴克里先宮(Diocletian's Palace),因為戴克里先的鼎鼎大名。
戴克里先(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是羅馬帝國史上最為知名的皇帝之一,除了他長久而穩定的執政之外,最為世人所熟知的歷史怕是那段對基督教的殘酷迫害。基督教史上恐怖的「黑色的十字」指的即是這位皇帝,他逼迫基督徒們逃往了蒂塔諾山,從而創立了後來的聖馬利諾。正是這樣一位專制而霸權的皇帝在亞德裡亞海東岸的斯普利特海邊建立了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夏季行宮和城堡,而且他退位後也居住於此直至去世。這座宮殿後來就被稱為戴克里先宮,是克羅埃西亞南部達爾馬提亞地區最重要的歷史遺蹟之一,1979年就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而且在建築專業內似乎也頗為知名。
戴克里先宮的還原圖
單單以上這段背景,就令人充滿了遐想。維基百科上搜了一下,戴克里先宮原先的模樣真是令人驚嘆,與其說是宮殿不如說是一座城市,傍山面海,城中還有兩個大型庭院式宮殿和一個傳統的羅馬教堂。從網上的其他圖片來看,不是充滿歷史滄桑感的殘牆斷瓦,就是藍天大海的南歐風情。既然是世界文化遺產,一定是充滿了宏偉壯觀的羅馬帝國的遺風,令人充滿了想像。
網上可以搜到的關於戴克里先宮的照片大多是這樣的,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
這是網上另一種常見的斯普利特印象,充滿了南歐風情
然而,到達斯普利特老城後,首先看到的是城牆外大量的小商品市場,以及毫無標識的城門入口,看著進進出出的人流,第一感覺像是一個農貿市場。(好吧,我承認我當時的第一印象很混亂,反正完全不是我之前想像的樣子,因此也忘記了拍照片,以至於現在想起來有些後悔)。進入戴克里先宮(老城)後,裡面的主要場景都是這樣的……
當然,網上那些照片中所拍攝到的殘牆斷瓦也都在,但只剩下了一小部分。令我詫異的是,這個所謂的「宮」其實就是一個老城,充滿了狹窄的道路和中世紀的建築,跟西歐國家常見的那種老城的感覺很類似……說好的古羅馬遺風呢?!
在狹窄的巷子裡面逛了半天,終於在南面的一個城門的地下室裡面找到了一個關於戴克里先宮的博物館,終才了解到了這座城市全部的歷史和有趣的地方:原來隨著戴克里先王朝和整個西羅馬帝國的衰亡,孤立在亞得裡亞海東岸的戴克里先宮變成了一座廢棄的空城。後來,從公元七世紀開始,躲避戰爭和災荒的難民發現了這座「現成」的宮殿,並且逐漸把它發展成了達爾馬提亞地區最大的城市。跟大部分老城的命運一樣,由於居住人口的增加和土木工程的需要,戴克里先宮的巨大建築被一點點地拆毀了,以用於當時的城市建設。所以,除了具有防禦功能的外圍城牆和一部分原有的地基得以保留之外(博物館就是設在這個地基之中),戴克里先宮早就不復存在了。
地下室中還保留著部分戴克里先宮的水渠和勞動工具
我在威斯康辛大學的圖書館找到一本開放的電子書,裡面詳細地介紹了戴克里先宮被破壞的過程
我在老城外找到了這個模型,跟第一張圖片中的還原圖相比,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除了那個古羅馬八角型寺廟基本得以保留之外,其他的建築幾乎全部都被改建了。而且從這個俯視角度來看,中世紀城市的特徵很明顯。
儘管從宣傳資料上來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當年把斯普利特老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似乎還是強調了戴克里先宮的遺址,但其實人們今天所看到的,就是一個中世紀的城市。最為標誌性的建築,就是基督徒們直接把戴克里先的古羅馬寺廟改成了天主教堂,高聳的塔樓成了老城最醒目的標誌性建築。如果「黑色的十字」戴克里先皇帝「穿越」到今天來看看的話,一定會被他老家的現狀氣死回去的。
從遠處來看,這個教堂塔樓是斯普利特老城最顯眼的建築了
雖然跟我原先想像的古羅馬宮殿有著極大的差距,但是反而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城市了。歷史的變遷在這個城市的脈絡中層次分明地累積起來了。世界上不存在永恆的權力和輝煌,曾經不可一世的戴克里先的宮殿最終不還是被屌絲們逆襲了麼?這種歷史的反諷是多麼精彩啊,這才是今天的戴克里先宮最具有魅力的地方,這是一個屬於草民的世界文化遺產。
外圍的城牆外就是「草民的小商品市場」。更為有趣的是城牆上的那些窗戶,一戶一戶的應該都是住人的民居了吧,真是「皇帝家的一扇窗就是窮人家的一套房」啊。
最後插一個題外話,克羅埃西亞真的是一個非常值得推薦的旅行目的地,有歷史、文化和政治等人文特色(當然現在還有「權力遊戲」的加持),還有奇特地貌的自然景觀,更有各種美食海鮮。最最重要的是:物價便宜、民風熱情!持多次往返的申根籤證的中國護照都可以入境,無需額外的手續,大家(趁咱們國人還沒有一窩蜂地出現的時候)趕緊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