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一 / 文
「 幸福路上 」/ 圖
中國動畫曾憑著一部《大鬧天空》聞名海內外,有一猶記得兒時坐在電視前看著《隋唐英雄傳》、《神筆馬良》 、《雪孩子》等優秀的動畫百看不膩,水墨畫、剪影片 等類型駁雜繁多,那時候中國動畫還能與日本動畫一較長短。
但是進入21世紀以後,中國動畫逐漸就沉寂了,再也難以出現優秀的作品了。
但是在去年的時候,有一部中國臺灣地區的動畫卻享譽國際,包攬了各大動畫獎。
2018 德國斯圖加特動畫影展最佳動畫長片獎 。
2018 東京動畫大賞最佳動畫長片獎
2018 臺北電影節最佳動畫片、百萬首獎、觀眾票選獎三項大獎。
同時,它也是去年金馬影展的閉幕影片。
這部動畫就是《幸福路上》
動畫的劇情不複雜,講述的是一個叫做林淑琪的小女孩,成長在一條名為「幸福路」的街道上,她像所有的孩子一般,按班就部的上小學、初中、高中,報考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名新聞記者,然後後來前往美國念書,認識了一個美國人,與其戀愛結婚,最終定居在了美國。
《幸福路上》是一部大河動畫,它將視角放在林淑琪身上,觀察著臺灣80年代至今的變遷歷史,講述著一個華人熱誠的塵埃落定的美國夢。
林淑琪出生於1975年5月4日,導演用新生命的誕生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以及專權的毀滅,這一天蔣介石去世。
林淑琪與任何一個小女孩都一樣,喜歡甜食,富有想像力,任何的醜惡落在她的眼裡,都仿佛成為天鵝的絨毛般,她也像個公主般憧憬著自己的白馬王子。
雖然蔣介石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白色恐怖統治的影響力依舊存在著,觸及社會的方方面面。
看這部動畫的時候,有一忽然想起了《松子被嫌棄的一生》,兩部作品同樣用繽紛絢爛、暖烘烘的色調掩飾著故事悲傷的內核,雖然《幸福路上》在敘述上更為溫情,但是它隱喻的批判卻絲毫不遜於《松子被嫌棄的一生》。
就像《松子被嫌棄的一生》裡的向日葵田一般,臺灣社會的種種不幸,在林淑琪眼裡都變成了群魔亂舞的世界。
例如,學校在林淑琪的眼裡就是個魔窟。
老師嚴厲而殘忍,仿佛一個隨時都會變身的怪物,教導學生的時候,就仿佛在餵鴨子一般,這裡不是學校,而是養殖場。
林淑琪在課堂講過一個故事,在一個叫做禁書國的國度,裡面有個王子被有毒的茶水弄傷了眼睛的故事。實際這個故事是林淑琪根據表哥的事情改編的,林淑琪的表哥因為看了一本《臺灣人四百年史》的書籍,就被查水錶了,額頭上留下了傷疤,眼睛也受傷了,從此世界沒有色彩,只剩下黑白。
那是個恐怖的時代,雖然蔣介石去世了,但是政治氛圍仍然充斥著恐怖、滯納。
在當時臺灣社會為了完成工業化與國際化,不由得逐漸滋生了逆民主主義傾向,從而產生了一條文化鄙視鏈,人們嚮往美國文化,用著漢族文化,歧視原住民文化。
其中為了推行國語運動,老師一旦在學校用閩南話,甚至會被學校罰錢。
林淑琪的心目中,原本自己的父親是能打跑惡狗的英雄,結果現在因為不會說國語,墮為了狗熊。
在原住民文化遭到鄙視的時候,林淑琪的班級裡充斥著美國文化崇拜,混血兒貝蒂因為父親是美國空軍而受到崇拜。
這種文化氛圍與傾向,造成了社會的撕裂,以及產生了新一代年輕人與老一輩人的文化代溝。
那時的臺灣的年輕一代都有一個美國夢,林淑琪也是,她躺在高雄的老房子裡,拿著貝蒂送的美國巧克力,做著一個甜蜜的美國夢,在林淑琪的夢裡,美國的房子都巧克力建的。
在林淑琪上大學的時候,恰逢發生了學運。
以此為契機,促發了林淑琪思想的啟蒙,她突然去思考對社會真正的有用的事情,她參加工人運動,為工人們爭取權益。
後來林淑琪跟隨表哥前往了美國讀書,在那裡戀愛、結婚,最終兒時就流淌著的美國夢最終塵埃落定。
但是在安穩過後,林淑琪回首幸福路的二十餘年,她發現,美國既沒有想像中的那般美好,而臺灣也沒有那麼差。
年輕的時候我們躊躇滿志,憧憬著外面的世界,急欲探索向前,對於狹窄、無趣的家園棄之如敝履。但是等待我們真正的離開家鄉後,渾然發現,無論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繁華,也略顯寂寞,真正彌足珍貴就是我們平凡、不起眼的家鄉。那一刻,家鄉令人躁膩的瑣碎也成了最溫暖的記憶。
所以,無論走多遠,也不要忘記家鄉的路,無論你離開時多麼決然,家鄉始終包容著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