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認真地在追《offer2》,哪怕看到了很多周邊的八卦,例如王驍和李晉曄才是君合的標準,例如翟澤林是備選方案,因為之前有入圍者不想參加真人秀才出鏡,例如王驍的斯坦福人設不是節目組給賦予的,又比如首位被淘汰替換的是網友們最心疼的丁輝,也許節目的結局已經註定,但作為綜藝粉,還是樂在其中。
哪怕不是法學專業的,大概通過節目也會知道進入君合的門檻是不低的,只是海投的話,丁輝、朱一暄的簡歷甚至都不會出現在面試官面前,君合的價值和魅力,行外人覺得是「紅圈所」,「新人2萬元俱樂部」的更有看點,但每個法學專業的學生,將成為合格、專業且優秀的律師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那麼他們為什麼不去嚮往君合?
借用第一季的一張圖
第一期:寫客戶回復
第二期:針對案件進行分組法理辯論
第三期:與外所大律師針對案件進行談判
從選題到案例,其實都是節目組與律所之間溝通構建的結果呈現,讓我們在每期短短的2個多小時看到律所實習生可能會面對或遇到的事件,當然也可以看到用人方對新人的要求和評判標準,標準其實是很主觀的,但並不是一言堂。
第四期之後,可以感受到節目希望呈現真實職場的用意。
八個人按照帶教律師小組分成4組兩隊,分別針對案件進行取證調查。
在我看來8人匯報中比較大的亮點有:丁輝針對調查人做畫像的專業性、王穎飛調查取證的細緻、李晉曄和詹秋怡匯報中的後續調查思路延展、王驍和劉煜成的邏輯思路清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但人外有人,競爭中總會有淘汰。
最後的結果是:王驍、劉煜成組以及王穎飛、瞿澤林組獲勝。
在這期節目中新出現了三個來自君合的面孔
創始合伙人肖微律師
1987年至1989年在中國法律事務中心從事律師工作及海南辦事處主任。1989年,肖微律師作為創始人之一創辦了君合律師事務所。
他才是真正的大佬
人力資源部總監曹主任
她約談了丁輝、王驍、劉煜成、翟澤林四位排名靠後的實習生,專業度就連加油團都直呼「可怕」,曹主任說自己二十多年可能更了解什麼樣的律師能夠留下了,所以她直接指出了幾位身上的問題,從觀眾的角度看,這不是逢場作戲,而是很真實的實習約談了。
其實被約談的四個人中,王驍、劉煜成算是學霸類型的,丁輝是比較特殊的類型,儘管不屬於以往被君合看好的人選,但曹主任也給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要太想成,先好好做。
在這次談話之後,王驍和劉煜成也做出了很大的改變,以合作為前提,像一個TEAM一樣對外競爭,這樣才能發揮出最大的優勢,而且王驍有一個自己的想法:我不知道我表現出來的是不是一個真實狀態下的實習的我,在真人秀的舞臺上,他說是把自己最醜的樣子留了下來。而曹主任也表示理解王驍的國際法專業面對民商法暴露短板的處境。
曹主任說包括史律師都是當年她去北大招的,一路從實習生做到合伙人。
爭議四組訴訟律師:尹蕭律師
尹簫律師2003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並獲得法學學士學位;2009 年獲得美國天普大學比斯利法學院法學碩士學位,2014年加入君合。
風物長宜放眼量,有的人在面試的時候就有自己的高光時刻,有的人在測試中總是勝出,有的人像長跑選手需要時間來綻放自己,在不劇透的前提下,我們無法預測最後的勝出者,也許在一段漫長的時光之後,律師界才會有他們的一席之地,這不就是職場麼?
歡迎大家一起分享追綜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