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令人心動的offer》第一季的口碑收視都非常不錯,觀眾們很愛看,期待著第二季的早日到來,節目投資製作方看到好成績肯定會馬不停蹄地做第二季。
盼望著、盼望著、《令人心動的offer》第二季終於上線了。目前已經播了幾期,但是豆瓣的評分卻在逐漸的下降,現在已經變成7.1分了。從上一季的8.4分下降到7.1分,這樣的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同時,網上節目的熱議度也非常高,大部分都是關於丁輝的。很多人為丁輝抱不平,因為丁輝身上有著網友身上自己的影子,更多的可能是為自己抱不平吧。有的自媒體傳言丁輝在後面的節目會被替換,希望這只是謠言而已。
1.
第二季中,節目也有所升級改變。首先就是選擇了紅圈律所-君和律師事務所。
紅圈,中國頂尖八大律所的代稱,進去的門檻那是相當高的,當然薪資也是很不錯的,實習生進去能夠轉正的話起薪就是2萬。
紅圈的八大律師事務所具體是哪些?這就是金杜、君合、方達、競天公誠、通商、環球、海問以及中倫律師事務所。當然除此之外中國也有很多其他的精品律所,比如大成、盈科律師事務所等。像第一季中的錦天城律師事務所也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在上海乃至華東區域也是頂尖存在。
2.
君合律師事務所於1989年創立於北京,是中國最早的合夥制律師事務所之一。發展至今,君合已在海內外擁有十三個辦公室和一支由超過240位合伙人和顧問、640多位受僱律師和法律翻譯組成的逾880人的專業團隊,是國際公認的、最優秀的中國大型綜合律師事務所之一。
其實,君合最重要的是五位創始合伙人。他們分別是王之龍、武曉驥、肖微、儲賀軍、段海海。
而《令人心動的offer》這檔綜藝節目能夠進入君和的拍攝,就是通過創始人拍板決定的,相信很多人沒有看這個綜藝節目之前,君合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只是在法律界而已。普通人很少知道紅圈或者類似這樣的中國頂尖律師事務所。
3.
為什麼說君合是中國頂尖的律所之一?先看看創始合伙人的學歷背景等就清楚啦。
肖微1984年北京大學法律系經濟法專業,法學學士學位。
198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國際經濟法專業,法學碩士學位。
1991年至1992年,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及司力達律師事務所進修。
199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法律碩士學位。
武曉驥1983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並於1985年-1988年間,以訪問學者身份赴美國亞利桑那州大學法學院學習,對公司併購和國際貿易等相關法律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同時在學習期間觀摩和考察了當地各種規模的美國律師事務所,在美國律師界、工商界有一定的人脈資源。
王之龍早在195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前燕京大學)法學院,在1986-1987年,王之龍作為首都經貿大學教授,相繼到美國紐約、波士頓的大學教書,還是哈佛大學的訪問學者等。目前早已退休了。
儲賀軍於1984年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獲得文學學士學位
1987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1998年在中國人民大學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
2001年在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獲得法學碩士學位
4.
節目中最大的爭議就是在丁輝這裡,可以說裡面很多的律師面試官對待丁輝就是特別雙標,這才是觀眾們最反感的地方,但願是綜藝節目為了突出矛盾效果吧。
其實,現實也是遠比節目更殘酷的。按照君合這樣頂尖律所,既然是起薪2萬,絕對不是所以實習生隨隨便便就能留下來拿到offer。君合的選人標準是特別嚴格的,甚至可以說有點苛刻。基本標準如下,前三條還是比較具體的,後面的兩條具體還得看面試情況,有時候主觀性也比較強。其他紅圈所的標準也大同小異吧!
(1)國內外知名法學院本科或以上學歷;
(2)已通過中國國家司法考試;
(3)英文聽說讀寫熟練,能作為工作語言;
(4)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5)能適應高強度工作壓力。
5.
教育背景本科一般都得是五院四系,當然清華、浙大、復旦等學校也是可以的。
學歷至少都是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如果只有本科學歷,是清華北大的話,簡歷通過的可能性還行,其他學校本科的話,想進君合或者其他紅圈律所,真的是機會渺茫。
專業方面一般沒有特別的要求,法律相關專業都可以的。但如果是非法本的話,這基本上也是不可能了,除非其他方面真的特別優秀。
司法考試一般是硬性條件,這也是基本門檻。越早通過越好。
英語要求是非常高的,英語書面能力是必須的,需要良好的書面英漢互譯能力,比如給份合同就能輕鬆英譯漢或者漢譯中。口語能力不太好也不會直接pass,但是這可是減分項。
因為紅圈所一般會有很多涉外業務,所以口語熟練,雅思託福成績分越高越好。如果有留學經歷,讀了知名院校法學碩士,英語工作語言無障礙,那當然是加分項。
很多知名律所合伙人都是國內知名本科畢業,然後去歐美讀個知名大學法律碩士,在美國留學順帶考上了一個州的律師執照最好不過了,這樣的履歷就是優秀的範本,金光閃閃。當然,自己家裡有條件的話去歐美找個中等的正規學校,踏踏實實學點東西,這層金鍍的也還是可以的。
可千萬不要為了鍍金而鍍金,去海外找了個野雞大學,天天和中國一起來的同學混了一兩年。到最後,連個英語都說的不清楚磕磕巴巴,交流困難,更別說專業實踐能力了。這樣的海龜每年多了去了,回來最後立馬變成了海帶。
最後說下,面試官雖然都表明自己是公正客觀的,但是人的主觀性還是不可避免,特別重要的。面試前,把自己收拾得像個律師的樣子,不要怯場緊張。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第一印象很好,那麼後面就比較容易了。如果給面試官第一印象很差,然後就沒有然後啦!
6.
要不說這個是綜藝節目呢,按照正常君合的選人標準,這幾個實習生好幾位都不符合標準,特別像丁輝這樣的,能夠進節目,也是為了增加看點吧。
丁輝在紅圈是處在鄙視鏈的底層,無論你承認不承認,這個就是社會現實。
一個普通二本,學歷沒有競爭力,還是非法律專業。碩士還是工作一年後才考的,這都29歲了還來做實習生,最重要的是目前還是裸辭。
這樣的簡歷,參加紅圈社招的話,肯定第一時間會被刷下去,根本沒有機會參加實習工作。所以,丁輝實話實說將這次機會形容為背水一戰。
可惜,面試官們並沒有認可這點,甚至覺得這樣的人生很辛苦,把別人搞得也辛苦。
7.
第一次任務,丁輝思路清晰,率先動筆,面對問題有針對性、考慮問題全面、效率高準備上交。帶教律師也首先肯定了丁輝的專業能力,本以為可以逆風翻盤。沒想到,丁輝犯了個巨大錯誤,把「君合」打成了君和。
梁律師說:「這是個大問題,這個必須扣分。」
這個扣分是理所當然的,相信觀眾們也沒意見。但是,沒想到的是丁輝的任務完成材料居然是最後一名。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因為其他的實習生基本都有巨大錯誤,就像斯坦福學霸在國內讀了那麼多年法律,司法考試也通過了,可是完成材料中使用的法律依據基本全錯。
場外嘉賓徐靈菱,作為原上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看完斯坦福學霸的材料後說第一個拿下,撒貝寧也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畢業,主持法制節目多年,認為斯坦福學霸從根上錯了。
既然錯的這麼離譜,材料都完全不能用,這就是垃圾材料。這樣居然也得第四名。
8.
這樣的結果能不免讓觀眾們多想嗎?難道是斯坦福的就牛X了,普通二本就不行了麼?這究竟是什麼樣的評判標準。
難道不應該是專業能力排第一位的麼?
9.
人生中最沒用的就是抱怨,只有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行動才是要做的。節目中看到君合的某些律師骨子裡的傲慢和無處不在的雙標,現實生活也有很多這樣的。
學歷歧視,這是現實問題,很難改變。其實你就不要想成學歷歧視,把它想成這也是另一種公平。畢竟,我們高考的時候落後的差距那麼大,參加工作想一時半會就補上來站同一位置,哪裡會這麼容易呀。
只要是法律碩士畢業一下子就能進紅圈所成為傳奇大律師,不要做夢啦!普通的一二本能夠進精品律所做個助理打雜就已經非常不錯啦。只有極少人出生一開始就是在羅馬。在條條通往羅馬的大路上,只要目標明確堅持,最終會到的。就算到不了,也會距離越來越近。
10.
丁輝能夠來君合實習一段時間,也是一個財富,讓他知道君合對於他的要求是怎麼樣的。況且王律師還是安慰了丁輝一番:因為做了一年的律師,相對其他的實習生要求就更高了,打分也會手緊一點。
王律師看他挺緊張的,勸他沒必要。讓他自信起來,建議他表現出自己做過律師的優勢,調動過往的經驗到現在的活動中。這也許是整期節目中最溫暖的片段,讓我眼眶也紅紅的。
做人除了自信以外,也得認清現實,有自知之明。除了紅圈所以外,頂級的投行證券像東方花旗、上投摩根、中金等公司,對於本科學歷也特別嚴格要求,不要說普通一二本,就算是985.211也大多不行。他們只考慮國內Top4和極個別985、美國藤校等等。
還有麥肯錫埃森哲等諮詢公司也是特別嚴格的,如果你本科都是普通一二本,就不要痴心妄想。如果真的就是非麥肯錫這類型的不進,也可以在大學努力,或者工作兩三年能夠努力申請到沃頓商學院或其他全球頂尖名校,那麼你離麥肯錫等諮詢公司就沒什麼距離啦。
11.
當你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你會成長,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近。就像丁輝一樣,他雖然開始是普通二本,非法律專業,即使在做了一年多銷售工作,仍然考上了華東政法大學全日製法碩。
在研究生期間,進到了法院和大成律所實習。畢業後,還能在錦天城這樣不錯律所工作一年。他和以前的自己相比,已經是越來越優秀。
丁輝能夠進錦天城工作一年,能力沒啥問題,絕不是花花架子。如果沒能進入君合,人生難道就失敗了嗎?他再找個錦天城類似的精品律所工作應該不難吧。
說實話,他這樣的履歷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大學生了,他的工作生活也會比大多數人過的好。只是他想要的工作或生活目標離他目前的綜合實力還有一定差距,所以還得努力超越,讓自己德才配位。
12.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大學只是人生的重要過程。不是普通二本沒有出路,你說二本沒有出路,你讓三本的怎麼看?你讓大專的怎麼看?
即使在清華北大還是會有學生混日子畢不了業,就算在大專三本還是有人在圖書館奮鬥考研。不是普通學校畢業沒出路,而是不繼續努力學習就沒有出路。
不要自卑,「大專人,大專魂,大專都是人上人」。
學歷當然是特別重要的,但也是錦上添花而已。人生的跑道還很長,就算211、985進了BAT還是TMD,過了35歲也得考慮以後的發展問題。
只有保持提升內在的核心素質、能力,讓自己有足夠的競爭力,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奮鬥吧,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