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科技 發表於 2020-12-20 10:59:17
12月19日消息,知情人士周五透露,微軟正在為該公司雲服務伺服器開發處理器,這是整個科技產業減少對英特爾處理器技術依賴的又一努力。受此影響,英特爾股價周五在納斯達克證券市場暴跌6.3%,報收於47.46美元。
據知情人士稱,微軟當前正採用ARM架構開發處理器。這款處理器將被應用到微軟數據中心的伺服器當中。此外,微軟還在探索在部分Surface計算機中使用另一款自主開發的處理器。
此舉是微軟自主提供其使用的最重要硬體的一項重大承諾。微軟在雲計算服務領域的競爭對手,如亞馬遜已在進行類似的努力。他們認為,自主開發的處理器更適合一些需求,與主要由英特爾提供的處理器相比,具有成本和性能優勢。
目前,蘋果iPhone和亞馬遜的伺服器處理器均採用了ARM的架構,該架構與英特爾主要使用的x86架構有所不同。知情人士表示,微軟更有可能推出一款伺服器處理器,而不是用於Surface設備的處理器。該公司的晶片設計部門向Azure雲業務負責人傑森·詹德(Jason Zander)匯報工作,而不是向負責Surface產品的帕諾斯·帕奈(Panos Panay)匯報工作。截至目前,ARM發言人拒絕就微軟是否正在開發伺服器和PC處理器發表評論。
微軟發言人弗蘭克·肖(Frank Shaw)對此表示:「因為矽是技術的基礎構件,我們繼續在設計、製造和工具等領域對自主能力進行投資,同時也在培養和加強與各種晶片供應商的合作夥伴關係。」近年來,微軟加大了對處理器工程師的招聘力度,從英特爾、AMD、英偉達、高通等晶片製造商挖來了一批人才。
AMD目前是全球第二大PC處理器製造商。在過去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AMD都被英特爾排擠在伺服器處理器市場之外,不過該公司近年來又開始在該市場發力。AMD股價周五下跌1%,正在被AMD收購的另一家晶片製造商Xilinx股價下跌了1.8%。
英特爾至強(Xeon)系列伺服器處理器目前為企業伺服器的核心處理器,也是該公司利潤最高的業務。儘管AMD最近在伺服器處理器市場取得了一些進展,但英特爾仍擁有該市場約90%的份額。一些至強型號的價格相當於一輛小型汽車。
微軟等客戶越來越多地轉向替代解決方案,讓雲計算和智慧型手機產生的海量數據變得有意義。採用人工智慧來自動化這一過程引發了新晶片設計的熱潮。Office 365等服務背後的大型數據中心所有者最大的擔憂是為不斷增長的硬體提供電力的成本。基於ARM架構的處理器通常更節能。
微軟當前在部分Surface PC中採用了來自高通的ARM架構的處理器。如果該公司決定為Surface自主開發處理器,該公司將是繼蘋果之後,又一家將自主開發處理器替代英特爾產品的PC製造商。之前有消息稱,蘋果正計劃最早在2021年推出一系列全新Mac處理器,運算性能將超越英特爾最快的處理器。據悉,蘋果晶片工程師正在研究M1定製晶片的多款繼任產品。M1是蘋果在11月推出的第一款Mac主處理器。如果不出所料,新一代蘋果處理器的性能將遠遠超過搭載英特爾晶片的最新設備。
蘋果此前在新一代入門級MacBook Pro中展示了M1處理器。知情人士透露,蘋果計劃在最快於明年春季、最晚於明年秋季發布下一代處理器。這些晶片將會出現在MacBook Pro的升級版本中,包括入門級和高端MacBook Pro、iMac臺式機,以及Mac Pro工作站。蘋果路線圖表明,該公司有信心憑藉自身的技術實力使其產品脫穎而出,並正在採取果斷措施,從其設備中設計英特爾組件。蘋果接下來的晶片計劃比一些行業觀察人士對明年的預期更加雄心勃勃。蘋果此前曾表示,預計將於2022年完成從英特爾向自有晶片的轉型。
在截至9月末的上一財季,英特爾銷售PC處理器的部門營收為98.5億美元;銷售伺服器處理器的數據中心集團營收為59.1億美元。近年來,英特爾在製造晶片方面面臨挑戰。與其他晶片設計廠商相比,英特爾控制著自己的晶片工廠。而其他晶片設計公司與亞洲代工製造商籤訂合同,按照客戶規格製造晶片。目前,英特爾的晶片採用了10納米製造工藝,而臺積電等代工製造廠已開始採用技術上更優越的5納米製造工藝。
英特爾執行長司睿博(Bob Swan)在今年年初曾表示,該公司正考慮像蘋果一樣外包晶片製造業務。截至目前,英特爾方面對微軟自主開發處理器一事未予置評。
責任編輯:tzh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