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靈樨
「兒童走失」事件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關注,近年來也成為了影視劇中的熱門題材。對大多數家庭來說,孩子無疑是銜接家庭情感的核心樞紐,孩子的缺失會導致家庭矛盾井噴式爆發。
由王迎執導,王雷、秦海璐、張鐸、韓童生、範明、朱茵、楊昆等眾多戲骨主演的《親愛的,你在哪裡》正在北京衛視熱播,騰訊視頻同步播出。該劇聚焦中國式「一地雞毛」的家庭生活,由於女兒媛媛的失蹤,丁家的矛盾一觸即發,使原本就面臨感情危機的丁宇何雪琳夫婦更加崩潰。劇集並沒有局限於講述「丟孩子、找孩子」的破案過程,而是以「孩子丟失」為引線,牽引出婆媳矛盾、姑嫂衝突、夫妻誤解等各種隱藏在中國式家庭背後的情感痛點,以極盡真實的敘事手法力圖引起廣大觀眾的共鳴感。
在昨晚更新的劇情中,媛媛丟失的24小時內,丁家的矛盾已經到達了爆發的頂點,婆婆精神崩潰、心梗住院;姑嫂徹底決裂,小姑子懷疑嫂子出軌暗中調查;丁宇父子被丁父退休前辦案抓獲、剛剛出獄的二虎糾纏……正所謂「禍不單行」,失去孩子的丁家面臨著來自各個方面的阻礙和壓力。
從今晚的預告片中得知,張鐸醫生似乎與媛媛失蹤案件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任性幼稚的小姑子丁燕子正拉著男友方決秘密調查,何雪琳父母的到來似乎為丁何兩家的矛盾爆發埋下了更深的隱患。劇情愈演愈烈,劇中的每一個「線頭」似乎都牽引著觀眾的敏感神經。
戳痛點:捕捉「中國式家庭焦慮」
《親愛的,你在哪裡》描寫了媛媛失蹤之後,丁家三代人的情感和生存狀況,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個性特徵和行為動機,通過彼此之間隱藏多年的矛盾衝突的突然爆發,展現出成年人世界中不同層面的焦慮和困擾。
丁宇(王雷 飾)本是擁有夢想且專業過硬的畫家,卻因為家庭的責任感被迫放棄了夢想,成為了裝修公司設計師,事業不順的他每日還要遭受著妻子的埋怨和不解。他極力調和維護著與何雪琳的小家,卻仍舊被妻子逼迫離婚,因此心力交瘁。
何雪琳(秦海璐 飾)同樣為了家庭而放棄了事業,由於女兒媛媛的出生以及傳統價值觀下女人對於家庭的付出和責任,她放棄了忙碌的醫生工作,轉行做了來錢快、掙錢多且時間自由的銷售工作。或許是出於對工作的認真和拼搏的幹勁,她晉升很快,年紀輕輕就坐上了總監的職位,工作愈發忙碌的她不得已忽視了對女兒的關愛和對家庭的關注,也正因如此,她越發看不上顧家而沒有上進心的丈夫。她努力平衡著家庭與事業,卻又無法忍受丈夫與自己生活不同步的困擾,終於向丈夫提出了離婚。
小姑子丁燕子(王妍之 飾)年輕衝動、脾氣暴躁、心直口快,一向看不爽嫂子的作風,再加上目睹嫂子和其他男人來往,懷疑嫂子出軌,對何雪琳更是惡言相向。另一方面,她與富二代方決的感情也一直不安定,並沒有辦法忽視家庭束縛的她始終沒有給方決一個明確的答案。
媛媛(張熙唯 飾)的走失是劇情推進的關鍵,是引發全家矛盾井噴的催化劑,但她的走失並不是意外造成的,而與丁、何兩家矛盾根源息息相關。媛媛並不是被動拐賣,而是主動走失,原因在於偶然聽到了父母即將離婚的消息。
「孩子走失」雖然是劇集最重要、最關鍵的情節推動要素,但觀眾在關注這一情節大爆點的同時,更應該抽絲剝繭地關注強情節背後的「中國式家庭焦慮」的痛點問題。這些痛點問題恰是孩子走失的關鍵原因,《親愛的,你在哪裡》所輸出的核心主題與「純惡人」題材的兒童拐賣情節完全割裂開來,不由令觀眾驚喜萬分。
引爭鳴:從劇情爆點引發現實議題
隨著劇情的推進,兩性相處、親子教育、代際溝通、中年危機、婆媳關係等問題也逐漸成為了觀眾熱議的話題。這些話題是當今社會的每一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常見問題,既有現實生活的溫度,又有多層討論的維度,既有效抓住了觀眾的共鳴點,又易於引起社會爭鳴。在這一點上,《親愛的,你在哪裡》似乎為現實主義家庭劇提供了一個優秀的書寫範本。
就拿「媛媛丟失後,婆媳在尋找過程中第一次相遇」那場戲來說,觀眾們關於「何雪琳對婆婆的態度」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何雪琳的態度是那時心境下的正常反應,孩子丟失,著急的母親口不擇言、怨念全世界也是正常現象;但另一派觀眾卻持相對溫和的意見,認為當下應該團結找孩子,把恩怨放在一邊,畢竟婆婆也不是有意的。
除了婆媳衝突之外,丁宇夫婦的相處方式以及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也值得觀眾深思。劇集一開始,秦海璐飾演的何雪琳就對丈夫開啟「炮轟」模式,吐槽丈夫不捨得花錢,不願意做丈夫的電動車非要打車,與客戶談生意讓老公一個人在外面等到夜深,與婆家人吵架毫不嘴軟,當著孩子的面貶低丈夫,也正是連綿不斷的吵架和負能量的爆發,讓女兒媛媛的心靈受到了損傷。
劇中所描繪的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他們擁有普通人的缺點和弱點,通過極具戲劇化的情節抒發普通人的情感,才能與觀眾共情共振。觀眾在「問題家庭」、「問題夫妻」、「問題婆媳」、「問題兒女」的身上找到自己生活的縮影,隨著劇情的發展,與主人公一起獲得情感上的救贖。
爭鳴與探討是影視劇播出之後難以避免的,不同的受眾由於自身的經歷、學識、年齡、閱歷等各種差異,對影視劇情節內容的理解也會存在偏差。不同群體針對劇集所爆發出來的不同聲音,對於創作者來說無疑是用戶思維的勾勒,對內容創作起到了指引的作用。
推創新:以「溫情」打破家庭劇固有模式
以往的家庭劇往往以婆媳衝突、夫妻情感危機亦或是育兒教育、女性問題等為敘事主線,以強情節、強衝突、強矛盾博人眼球,隨著觀眾審美需求的嬗變,對家庭劇的書寫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強情節」是一部優秀且大眾化的電視劇所必要的因素,《親愛的,你在哪裡》並沒有摒棄傳統的電視劇創作思維,而是在「孩子走失」的強情節基礎之上,輸出了更多的情感內容。該劇的立意重點並不是一部 「找孩子」的懸疑劇,或是單純的婆媳家庭倫理衝突劇,而是一部地地道道、聚焦現實且十分接地氣的家庭主義現實關懷劇。
或許在已播出的三集劇情中,「衝突」與「矛盾」佔據了大量的書寫篇幅,「誰是人販子」的問題也一直縈繞在觀眾的心頭,但從劇情的發展趨勢和官方爆出的「終極預告」中可以看出,「溫情」是該劇的主要特色。
原本分崩離析、矛盾重重的家庭雖然因為女兒的意外走失而徹底爆發矛盾,但也正因為媛媛的失蹤才讓這一家人更加明白了珍惜與愛。每一個人在這段尋找的經歷中都有成長,要強的何雪琳堅持離婚、找不到孩子的絕望之際甚至想要放棄生命,但正是在這樣脆弱的時候,一向軟弱的丁宇卻勇敢地站在了雪琳的身邊,教會了她堅持和永不放棄。夫妻的力量在那一刻凝聚在了一起,當離婚章蓋下的那一刻,夫妻二人悔悟與覺醒了,並且決心齊心協力尋找女兒。
「縱使一地雞毛,也要一室溫暖」。在這段尋找的歷程中,夫妻彼此理解、姑嫂和解、對婆婆的原諒才是劇集所要表現的主要內容,失去孩子後家庭成員的心理和精神的變化才是劇集所想要表現的重心。孩子是父母的天,但是天塌以後,丁、何兩家人並沒有因此而破碎、決裂,反而有了共同使勁兒的地方,並且在尋女過程中更加明白彼此情感珍貴,共同完成情感救贖、與生活和解、與自我和解的過程。
《親愛的,你在哪裡》是對傳統家庭劇的一次本質回歸,在甜寵、古偶劇當道的當今市場,戳心、扎心、走心的真實接地氣的生活矛盾劇情和戲骨演員們精湛的演技所還原出的人物真實情感,是否能夠獲得市場的普遍認可以及觀眾廣泛的關注度,還需要在未來播出的情節中尋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