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非常討厭「追夢」格林,其實在生活中,格林這樣的人無處不在。那麼問題來了:你願意跟「追夢」這樣的人做同事,或者當大學室友,或者一起創業嗎?
格林其實知道他很招人討厭,但他還是會我行我素,想說什麼說什麼。
比如,這些天「追夢」就持續去招惹杜蘭特,把他們在上賽季一些恩怨揭秘,公諸於眾。要說那些秘密,其實外人早看出來了,但由格林親口說出來,等於把恩怨實錘,這在職業籃球圈算是忌諱,畢竟大家都現役,還沒有退休呢。
格林重點回顧了上賽季他和杜蘭特的爭吵——
「那年剛開始,我跟(總經理)鮑勃(邁爾斯)和斯蒂夫(科爾)說:『我現在跟凱文關係不好,得有人幫幫我,太煩人了,我需要有人出面管一下。』可是連放個屁的人都沒有。於是我就很尷尬,但愛誰誰吧。
「有一次我們打快船,你們知道我這個人——我還會跟你打配合,我會為你擋子彈,我會讓記者都衝我來,我會為你被停賽,為你交罰款,我來吃T,怎麼都行——只要是為我兄弟。可是總得有回報,我只需要你知道,你是我兄弟……
「可他到隊席上,拍著椅子好像說:『喂!你他媽把球傳給我啊。』我就回罵:『滾他媽一邊兒去!愛幹嘛幹嘛!』可他還是拍著椅子說:『你他媽聽我說沒?把他媽球傳給我!』我就跟他說:『喂,你他媽最好安靜點,我不知道你他媽到底在跟誰說話!」
那場比賽很多細節大家都記得很清楚,比如:本來應該杜蘭特拿到籃板,推進,完成個人進攻,但籃板被格林搶走了;杜蘭特拍手要球,格林不管不顧準備一條龍,但球被掏走,籃板上的紅圈亮了。
當然,我們不是要回顧那場比賽,而是重新體會格林的做派和為人。格林說,賽後邁爾斯和科爾都要他跟杜蘭特道歉,而他不願意,所以被停賽一場。這更加深了格林跟杜蘭特之間的不快——
「我跟他們說,你們對我停賽可是犯了錯誤,因為惟一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人是我……可他們還是照停不誤……後來我息事寧人,但從那以後,就跟以前再也不一樣了。然而對我來說,早就今非昔比,至少有一年跟以前不一樣了,現在只是由不好變得更加糟糕。」
我個人覺得,這並不是導致勇士隊沒拿到總冠軍的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杜蘭特和湯普森的受傷。但格林的這些表現,讓杜蘭特很失望,他是奔著勇士的家庭氛圍來的,也在第一年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但後來他越來越覺得自己是一個「外人」。
「追夢」格林這樣的人,到底適不適合作為同事,一起愉快地玩耍?
我認為一個團隊當中,需要有格林這樣的人,但更需要有一個能管住他的核心。一旦給格林套上籠頭,他會玩命地替團隊賣力,卻又不至於把車拉向懸崖。很可惜,在勇士隊沒有這樣的人,包括庫裡、杜蘭特、科爾、總經理邁爾斯,都沒有管住他的嘴。
格林雖然看上去脾氣火爆,嘴巴又大,城府不深,其實有很狡猾的一面。他非常懂得利用別人,來凸顯自己的價值。比如這次爆內幕,看上去是在家淡出鳥了,又沒管住嘴巴,其實是杜蘭特已離開,格林藉此重新樹立自己在隊中的地位。
在杜蘭特到來之前,格林的身價雖然比不上庫裡和湯普森,可他物超所值,因為勇士的戰術體系中,他是組織中鋒,戰術樞紐,防守又好。勇士能打五小,關鍵在格林用不到2米的身高能佔據5號位。所以,格林敢發炮有足夠的自信。但杜蘭特的到來,削弱了他的戰術地位,勇士的五小配合變得簡單了,關鍵時刻可以用杜蘭特一打一,這是格林不滿的根本原因。
一個團隊,應該有各種性格、各種能力的人,同時還需要一個鎮得住場子的領袖。
在理想中,我們希望一個團隊每個人都有超群能力,但這樣的團隊只能打全明星賽,而不能一起創業、共度難關,經不起長時間的考驗。
我記得25年前的《體壇周報》只有五六個人,在湖南體育局一間車庫的樓上辦公。這五個人,都是對體育有著滿腔熱忱的年輕人,但五個指頭伸出來還不一邊齊,怎麼可能每個人的能力都很強?
其中有一位也是創始級元老,但始終沒有成長為獨當一面的編輯,也從不寫長篇文章,《體壇周報》壯大以後,別人都當副總編、主任了,他始終還在原來的位置上做著平凡的工作。他們的「老大」瞿優遠跟我解釋說,一個團隊需要這樣的人,看上去很不起眼,但踏實、肯幹,有很多小事、雜事別人都不願意做,但總得有人做,所以這樣的人非常重要。
很多球隊都有這樣的角色球員,上場時間不長,數據也很差,但他總能留在隊裡,拿到不大的合同。這樣的角色球員,極致如哈斯勒姆,一直是熱火隊的隊長。
格林當然不是那種能力不強的人,但作為勇士原生態冠軍陣容的一員,他對自己有超強的自信,但杜蘭特打破了原有的平衡。
國內有不少企業都有這樣的傳統:高管跳槽走了,你心中竊喜,自己為公司辛辛苦苦工作七八年,終於可以提拔上去了吧?沒想到,老闆找獵頭挖來一個臺灣或香港的職業經理人,直接空降在你上面,你說你氣不氣?更氣的還在後頭,幹一兩年這個職業經理人又走了,老闆又空降來一個香港或臺灣的,還是在你上面,你說你氣不氣?
格林的情況還要特殊,就像一個創業團隊,大家一起在車庫裡起家,吃苦,公司發展壯大,上市成功,這時候來了一個名頭更大的,跟老大平起平坐,你說格林氣不氣?
所以我很理解「追夢」格林的心態,勇士高層肯定也理解,但他們什麼也沒做。
如果是我,很願意跟格林這樣的人做同事,因為他玩命,較真,把球隊的勝負當成自己的性命。但跟這樣的人做同事,必須有技巧。
庫裡、湯普森能跟格林平安相處,原因是他們共同創業,彼此了解,知道格林在球場上沒有私心。更重要的是,「水花兄弟」懂得忍讓和犧牲。庫裡都當了兩回MVP,也沒一點老大的架子,杜蘭特來了,自己的出手數和得分譁譁往下降,一點怨言沒有。
但庫裡不是喬丹、科比那種「老大」,他不會管人。湯普森更是,你看兩人在對罵時,湯普森也擺擺手說格林,但他說兩句就不說了,他天生就不愛說話。
我們用1997-98的公牛和勇士做對比,同樣是追求三連冠,「禪師」的本事就顯得高明。公牛隊也有一個刺頭,那就是羅德曼,愛出風頭,誰都看不上,但他在公牛那三年,除了蹬腿踢了一次攝像記者,從沒做過有損球隊的事。他不亂說話,老老實實躲在喬丹和皮蓬的後面,即使最後一年鬧成那樣了,也沒他的事。
其中的原因,是1995年「禪師」請他時,已經把話都挑明了,羅德曼誰都不服,就是服「禪師」。年輕時「禪師」也是個嬉皮,長發飄飄,騎哈雷帶女友兜風,他上門找羅德曼,就是騎著大哈雷去的,當場把羅德曼鎮住了。擺事實講道理,告訴他不能跟以前那樣。而且,連平均籃板球數都定好了標準,搶夠了就給錢,不夠就扣錢,犯事兒也扣錢,亂說話還扣錢。
後來公牛隊一散,羅德曼一會兒去小牛,一會兒去湖人,哪回都犯事兒,故態復萌了,原因是什麼?沒「禪師」管著了。
「追夢」格林這樣的人,是非常好的同事,拿錢沒你多,什麼活都幹,而且能幹相當關鍵的組織工作,省了自己好多事。
無非是讓他多說幾句,讓他把心裡的悶氣撒出來,就什麼事都沒有了。
尤其要珍惜他為團隊辛苦的付出,要肯定他的作用和價值。其實勇士高層很清楚格林的價值,杜蘭特一走,就給了他4年9960萬的合同,雖然並不是頂薪,但對格林這種從小窮慣的人來說,已經可以過上天堂般的生活。既然你很早就知道他的價值,為什麼不早一點說出來呢?
任何一個團隊,都不可能人人是庫裡。一個團隊需要湯普森這樣訥言敏行的人,也需要格林這樣愛放炮的大嘴。
團隊沉悶需要活力,格林可以做那條鯰魚;團隊個個成了明星,格林仍可以去幹髒活累活雜活。
但在他幹著髒活累活雜活的時候,你得拍拍他跟他說:你已經是大明星,還幹這些事,你真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