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人追悼送行陳曉龍,大亞集團未來走向何方?

2021-02-15 家居微新聞

從追悼會現場人們的交談中,多數人認為不幸與陳曉龍平日的操勞有關。熟悉陳曉龍的公司員工說,44歲的他早在多年前兩鬢之處已有白髮。「不在那個位子真的不知道他要操心多少事情,大亞集團下屬十幾個子公司,過去的遺留問題也是董事長親自盯著。」

對於大亞聖象董事長陳曉龍的家人來說,這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讓人無法接受。6月3日的追悼會上,陳曉龍的妻子難抑悲痛,被扶出追悼廳,坐上救護車緊急吸氧。

(6月3日,陳曉龍追悼會在丹陽殯儀館肅穆舉行 每經記者 張韻 攝)

最後一個走出來的是哥哥陳建軍,他坐在追悼大廳外的長廊上,雙手撐著膝蓋,與兄弟二人共事多年的戰友們很快圍了上去,相顧無言。

「他見我的時候總是笑嘻嘻的,其實把苦埋在心裡。」陳曉龍的親屬細數著他的過往,他們說他是一個內斂的人,不多言語,只可惜他三個孩子,最大的也就上六年級,還不能完全明白爸爸走了是什麼意思。

遠方有琴,愀然空靈,聲聲催天雨。6月3日清晨6時28分,載有遺體的靈車緩緩從陳曉龍的丹陽老家駛出,這個靠父輩創業蓋起的老房子是陳曉龍的根,也是他的歸宿。「精神不逝,風範永存」。當靈車行至大亞工業園,大亞集團總部及分子公司的員工們拉起黑底白字的橫幅,目送陳曉龍董事長離去,願他一路走好,氣氛凝重而悲痛。上午9時,丹陽殯儀館內,花圈在追悼大廳兩側一字排開,裡裡外外都站滿了手持白菊的弔唁者,約有數百名公司員工、同窗好友及社會各界人士趕來送他最後一程。

排隊等候進入追悼大廳的人群

輓聯高懸,哀樂低回。「一生奮鬥、一生拼搏、受人尊敬。」大亞集團董事長、總裁陳建軍在致悼詞時回顧了弟弟的過往成就,他說:「創新求變,砥礪前行是曉龍的精神特質;樂善好施,大愛無垠是曉龍的高尚情懷。」作為陳曉龍同期進修的班長,華揚聯眾(603825,SH)董事長蘇同懷著萬分沉痛的心情來到丹陽。「曉龍凌雲壯志,篤實好學,」蘇同這樣評價這位昔日同窗:「他擁有多渠道掌控力,擁有宏大的視野和格局,值得我們學習。」一切都太過突然,沒有徵兆。「陳董是非常自律的一個人,吃飯也講求營養,他平常的運動就是打高爾夫、羽毛球、桌球,之前和他出差,早上會先出門跑幾公裡再回來和我們一起吃早飯。」大亞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意外讓人措手不及。中國林產工業協會在唁電的最後寫道:「陳曉龍先生的逝世是我國木材加工、家居行業的一個重大損失。」2015年,從父親手中接管大亞集團後,大大小小的公司事務佔據了陳曉龍大部分生活。從追悼會現場人們的交談中,多數人認為不幸與陳曉龍平日的操勞有關。熟悉陳曉龍的公司員工說,44歲的他早在多年前兩鬢之處已有白髮。「不在那個位子真的不知道他要操心多少事情,大亞集團下屬十幾個子公司,過去的遺留問題也是董事長親自盯著。」陳曉龍生前說過,2015年他接手集團時的對外擔保高達60億元,任期三年過去,互保額下降至3億元。

(大亞集團總部新大樓 每經記者 張韻 攝)

「陳董周末也會來公司加班,幾乎沒有休息日,有時候頻繁出差,今年的公司年會就因為和其他會議衝突而無法參加。他的身份很多,一些安排好的活動也有可能臨時有事而抱憾缺席。」大亞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據司機事後描述,陳曉龍5月31日在上海一家高爾夫球場洽談生意結束後,回家途中仍在通過電話溝通工作,但當車輛行駛在高架上時,陳曉龍突然不再說話,司機察覺後座異樣,隨即採取措施並立刻送至醫院,只可惜最終還是回天乏術。從近幾年的大環境來看,木材加工行業並未處於上行通道,經營表現直接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家做的每一個決定、講的每一句話都與風險息息相關。2018年10月,陳曉龍走訪聖象地板門店與一線員工共謀創新時說道:「我們積極響應針對年輕主流消費群體而主動改變,未來才有更大空間的發展。」彼時,上市公司大亞聖象已經擁有大亞人造板與聖象地板兩個500強品牌,這得益於陳曉龍的海外留學經歷,2016年他希望公司的組織架構和運營方向有一些改變,在提出五大戰略轉型的同時開始重視企業文化、戰略規劃和品牌推廣。

(聖象集團廠區 每經記者 張韻 攝)

工作之餘,在員工的生活上,陳曉龍也同樣關心。上述大亞集團相關負責人回憶起陳曉龍生前的種種:「公司裡有許多像我這樣非丹陽本地人,要是我們生活上有什麼問題,陳董都會想盡辦法幫助我們。」而本地員工更是把兩位陳董的家人當作自己的家人。據說大年初一是丹陽老家最熱鬧的日子,住在丹陽鎮上的老員工每年去董事長家裡拜年,有一些也會留下,吃過中飯再走,幾十年來,年年如此。事事掛心或許是大亞集團「家文化」的一種體現。「曉龍董事長會常常囑咐負責的部門要為非本地員工安排好的居住條件,建軍董事長還提出要組織大家每個月在食堂有一次聚餐」,公司員工告訴記者,事實上兩人的關係沒有外界認為的到了難以調和的地步。

(聖象家園專為非本地員工提供住宿 每經記者 張韻 攝)

雙方曾經的爭議點來自於2015年家族內部籤署的一份《一致行動人協議》,此前陳曉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態:「根據協議規定,若未出現經營重大失誤,不可以隨意更換大亞集團董事長人選。」不過,從2018年8月大亞集團控股股東的股權變更來看,或許兄弟此前存在「三年之約」的可能性,母親戴品哎支持哥哥陳建軍後,雙方矛盾一觸即發,陳曉龍當即決定解除陳建軍在大亞聖象的一切職務。直到2019年7月,大亞聖象自曝母公司債務危機的兩份公告與大亞集團控股股東的一則登報聲明再次掀起輿論焦點,「兄弟內鬥」迅速成為大亞集團的第一大標籤。經法院判決,2019年8月,大亞集團董事長正式變更為陳建軍,旗下上市板塊及非上市板塊事務都需要向陳建軍匯報,而陳曉龍則擔任上市板塊大亞聖象和聖象集團的董事長、總裁。上述大亞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儘管兩位陳董在大亞集團與聖象集團的身份對調,但公司內部的組織架構並未發生改變。「唯一不同的只是匯報人不一樣而已。」當爭權風波有了定論後,公司內部逐漸發現兄弟之間的關係開始有了緩和跡象。2019年10月,在聖象集團贊助的國足活動上,員工們已經看到陳家三姐弟和母親有說有笑,一起拍照,「很和睦的狀態」。

(6月2日,陳曉龍的丹陽老家 每經記者 張韻 攝 )

追悼會上,陳建軍提起了5月與弟弟一起出席股東見面會的事。他說在回答所有投資者的問詢時,陳曉龍業務精湛,對答如流。當提及兄弟問題時,陳建軍說了三點:「第一,兄弟各有所長,各有分工;第二,曉龍在資本市場,精通投融資及併購業務,擅長在產品線、業務線和產業鏈上下遊進行整合;第三,曉龍非常清晰上市公司家居戰略。」而相對熟悉大亞傳統產業的陳建軍未來將如何踐行弟弟未了的心願?大亞集團又會走向何方?其中的答案,或許就像陳建軍所說的需要集團上下「精誠團結、同心同德」,才能在關鍵時期真正化悲痛為力量。原標題:大亞聖象董事長陳曉龍追悼會舉行 現場數百人送了他最後一程聲明:轉載出於傳播更多行業資訊之目的,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如涉及侵權,請與我方取得聯繫。歡迎各媒體合作並投稿,QQ:935785802。

相關焦點

  • 大亞聖象的董事長爭奪戰
    原本大亞集團的創始人陳興康通過100%持股卓睿投資及持有意博瑞特51%的股權,實際控制著大亞集團,為大亞聖象的實際控制人。其控制的大亞集團持有大亞聖象股份 2.51億股,佔大亞聖象股份總數的 47.65%。
  • 大亞集團控股股東公開指認現任董事長「無證上崗」
    大亞集團掌門人之爭在兩個多月前其實還有一場正面交鋒。《華夏時報》記者4月17日獨家獲悉:陳建軍、戴品哎當天聯名籤署了一份文件,宣布大亞集團進入「臨時特別措施時期」,撤回對陳曉龍大亞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的任職委派,同時委派大亞集團董事陳建軍出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陳曉龍連夜迅速作出反應。
  • 獨家丨股東會決議糾紛案落槌董事長變更 大亞集團逾5億元短期債務...
    記者查詢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發現,受此影響,大亞集團法定代表人已於今年8月10日由陳曉龍變更為陳建軍,並由陳建軍出任集團董事長、總經理。而截至記者發稿,大亞集團官網「經營團隊」一欄仍顯示公司董事長為陳曉龍。不過,對於剛接過大亞集團「權杖」的陳建軍來說,正面臨著逾5億元的債務償還壓力。
  • 44歲董事長意外猝死 兄弟內鬥大戲暫歇 大亞聖象財富悲喜劇有無續集?
    陳曉龍生於1976年,今年僅44歲。他於2015年9月接替意外離世的父親就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公告並未披露其具體病情,《華夏時報》記者從大亞聖象證券事務部門獲悉,陳曉龍死於心源性猝死,病發前一刻還在工作。近兩年,大亞聖象因兄弟鬩牆頻頻引發關注。如今,隨著陳曉龍的驟然離世,這場爭鬥也徹底落幕。大亞聖象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各項經營和管理活動正常。
  • 連續兩任掌門人突然離世,大亞聖象家族爭權的戲劇性反轉
    公開資料顯示,在世之時,陳興康個人直接持有意博瑞特51%股權和卓睿投資100%股權,兩家公司分別持有大亞集團63%和18.87%股權。大亞集團為大亞聖象控股股東,陳興康就此實現對大亞集團及上市公司的控制。此外,陳興康和遺孀戴品哎育有一女二子,分別為陳巧玲、陳建軍和陳曉龍。但其生前並未給妻兒分配任何股份,甚至沒有安排子女在公司擔任重要職務。
  • 大亞聖象董事長突然病逝,兄弟爭鬥徹底結束 ——兄弟爭鬥,從一代逝世開始,到二代病故而終
    於是,陳建軍分別持有意博瑞特37.9%和卓睿投資67%的股權,對大亞集團實際持股比例上升到了52%,也就成為了打壓集團的控股股東。這就壓過了弟弟一頭。陳曉龍的反擊來得很快。7月份,大亞聖象公告稱,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提議解除陳建軍擔任的公司董事等職務。同時,大亞集團推薦吳文新為公司第七屆董事會董事。
  • 韓召善追悼大會營口舉行 隊員行「三叩拜」大禮
    昨日上午8時30分,盼盼集團董事長韓召善的追悼大會在營口市殯儀館舉行。  韓召善的身上有著無數的頭銜,董事長、人大代表、副會長、常務理事、執委……但是在昨日到場的千餘名悼念者中,有那麼一部分人,永遠只記得他身上一個特別的頭銜——「老闆」。
  • 著名小品演員去世,萬千粉絲送行,趙本山宋丹丹悲痛追悼
    著名小品演員去世,萬千粉絲送行,趙本山宋丹丹悲痛追悼說到有名的喜劇演員,宋丹丹跟趙本山在我們心目中已是老藝術家級別的演員了,但近些年有不少老藝術家都離開我們而去了,高秀敏
  • 親屬因疫情不能出席葬禮 數百人線上為去世老人送行
    美國老人艾達·法裡斯於近日去世,雖然很多親屬都不能參加她的葬禮,但數百人還是通過直播為她送行。(圖源:The Journal Times)據The Journal Times報導,艾達·法裡斯本應該有一個盛大的葬禮。她在77歲生日的前兩天不幸去世,生前有5個孩子,19個孫子,13個曾孫和3個曾曾孫。
  • 亞虎集團溢價100%收購,看中花王股份未來成長空間
    近期,A股市場有多個上市公司高溢價收購關聯資產的案例,還有上市公司引入的戰略投資者看好上市公司價值及其未來成長空間高溢價收購上市公司股權,如花王股份(603007)近日披露公告稱,擬引入戰略投資者北京亞虎聚合生態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亞虎集團」),而亞虎集團基於對上市公司價值及未來預期的認可,按照上市公司近期股票均價7.5 元/股並溢價
  • 金屬3D列印未來走向何方?
    原標題:金屬3D列印未來走向何方?為了擴大3D列印技術的應用規模, 金屬增材製造技術正在朝著低成本、大尺寸、高效率、高精度、多材料方向發展。  常規金屬3D列印技術同樣存在致命缺陷:一是沒經過鍛造,綜合力學性能不及鍛件,尤其是韌性和疲勞性能;二是冶金質量難以控制,易產生氣孔、未熔合等冶金缺陷。如何消除這些影響成件質量的因素,也就成為了業內人士接下來需要攻關的重點難題。
  • 「獵雲早報」陸正耀徹底退出神州租車,北汽集團接盤;蘋果將投3.3億...
    北汽集團將成為神州租車第二大股東,地位僅次於聯想控股,而神州優車將不再持有神州租車任何股份,這意味著一手打造了神州系的陸正耀將徹底出局。陸正耀徹底退出,北汽集團接盤:神州租車股價上漲逾23%@稜鏡 6月1日,在香港上市的神州租車發布公告,稱公司已經和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汽集團」)籤訂了一份戰略合作協議,雙方約定,北汽集團將向神州優車收購不超過4.5億股股份,相當於已發行總股本的21.26%。
  • 三百多人為亞亞送行!鏡頭前,親友的淚水讓人動容!(附視頻)
    他們都是來為亞亞送行的網友元元媽媽:亞亞一路走好!天堂沒有病痛,天使一直活在我們的心裡!網友俞小蝦:昨天知道這個消息整個人都懵了,想想去年我們還一起出車,你是那麼活潑開朗的辣媽,願你一路走好!這兩天,他的電話被打「爆」了,幾乎所有人來電的第一句話是「這不是真的吧?」。  他們不願接受這個噩耗,無法相信笑容燦爛的她會這樣永遠定格在37歲。  「亞亞是我們團隊裡的骨幹!」陳軍浩頓了頓,又強調說,「是骨幹中的骨幹!
  • 進擊的巨人最終章,艾爾迪亞人的未來究竟走向何方
    但初代王為什麼要拋棄一部分艾爾迪亞人留在馬萊這個暫時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馬萊人以自己的祖先被艾爾迪亞人壓迫為藉口處處欺壓艾爾迪亞人。為什麼即使艾爾迪亞人被欺負成那樣馬萊人還是不放過他們呢,在這一季中作者表明了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