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任掌門人突然離世,大亞聖象家族爭權的戲劇性反轉

2021-02-10 中國經營報

5年前第一任掌門人突然離世,沒有安排,沒有遺囑,令一家蒸蒸日上的家族企業陷入慘烈的爭權宮鬥。2020年5月31日,第二次掌門人的突然離世,卻讓這場家族爭權內鬥出現了戲劇性反轉。

2020年6月1日,大亞聖象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31日不幸逝世。陳氏兩兄弟焦灼的實控權紛爭竟然是以這樣的方式落下了帷幕,不免令人唏噓。

但這一發展超40年曆程的「商業帝國」將如何擺脫此前「內耗」帶來的債務逾期風波呢?讓我們回顧一下這件事的始末。

創始人意外離世,三年後家族內鬥掀起「腥風血雨」

如果2015年4月28日上午,陳興康沒有意外摔傷身亡,大亞集團或許就沒有今天的煩惱。

陳興康一手締造的大亞「帝國」,經3次創業、數度變革,發展成為包括家居、包裝、汽配和轉型產業四大業務板塊的民企巨鱷,大亞集團還是中國民營企業製造業500強。其間,陳興康還於1999年將集團旗下子公司江蘇大亞新型包裝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大亞聖象」)送上A股。

2015年,年近古稀的陳興康,仍掌控著集團公司和上市公司大權,也似乎沒有考慮過接班人和家族財產繼承的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在世之時,陳興康個人直接持有意博瑞特51%股權和卓睿投資100%股權,兩家公司分別持有大亞集團63%和18.87%股權。大亞集團為大亞聖象控股股東,陳興康就此實現對大亞集團及上市公司的控制。

此外,陳興康和遺孀戴品哎育有一女二子,分別為陳巧玲、陳建軍和陳曉龍。但其生前並未給妻兒分配任何股份,甚至沒有安排子女在公司擔任重要職務。幼子陳曉龍在大亞集團的最高職務為財務總監助理,長女陳巧玲和長子陳建軍從未參與家族企業管理。

 

▲陳建軍與陳曉龍(左)兩兄弟,圖片來自網絡。

由於去世太突然,陳興康並未就遺產分配、集團接班等重大問題留下遺囑,這為家族後來的內鬥留下禍根。

陳興康去世後,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其妻戴品哎繼承其遺產的50%,剩餘50%由戴品哎與一女二子平均分配。最終,戴品哎持有意博瑞特和卓睿投資31.875%、62.5%股權,3個子女平均持有兩家公司6.375%、12.5%股權。

另外,上述四位創始人親屬還於2015年8月籤署了一致行動人協議,共同成為大亞集團、大亞聖象的實際控制人。若四方難以達成一致意見,則由戴品哎按照其意見決策並執行。

至於接替陳興康的人選,彼時有傳言稱,陳氏家族成員之間約定,由陳建軍、陳曉龍兄弟二人「輪流坐莊」,三年輪換一次,但這一傳言並未得到陳家人證實。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7月,陳曉龍率先出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任期三年。同年9月,又當選大亞聖象董事長。在其掌舵期間,大亞聖象形成了當前純木業格局,營收規模雖有所波動,但歸母淨利潤從2015年的3.18億元增加到了2018年的7.25億元。

如果傳聞的家族「三年之約」屬實,那麼2018年7月,當是陳建軍走馬上任之時。而2017年5月,陳建軍當選大亞聖象董事,似乎是在為兄弟之間的輪值做準備。

然而,看似平靜的局面之下驟起波瀾。

兄弟矛盾公開化,母親「關鍵一票」投給長子

2018年7月,大亞聖象突發公告稱,解除陳建軍上市公司董事等職務,並推薦吳文新為新任董事,理由系「防止公司出現家族企業的詬病」。陳曉龍大權在握,在董事會上投出反對票的陳建軍未能改變這一人事調整。

至此,陳氏兄弟矛盾公開化,而此時,母親戴品哎把「關鍵一票」投給了陳建軍。同時,戴品哎將其持有的意博瑞特31.525%股權和卓睿投資54.5%股權轉讓給陳建軍。至此,陳建軍持有的兩家公司股權升至37.9%和67%,實際成為大亞集團控股股東。

 

▲戴品哎股權轉讓前後,陳氏兄弟持股情況。

但股權的轉讓未能順利推進權力的交接,兄弟二人仍交戰不絕。2018年8月2日和27日,意博瑞特、卓睿投資分別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委派陳建軍擔任公司執行董事兼經理,並同時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時指出,因陳曉龍拒絕移交公司證照、公章印鑑、財務帳冊等公司財物,兩家公司已向丹陽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019年4月17日,卓睿投資又發布決議,撤回對陳曉龍大亞集團董事長的任職委派,改為委派陳建軍出任大亞集團董事長,並宣布實施臨時特別措施,期間一切需審批事項需報送陳建軍籤字。

但陳曉龍並未服從,隔天2019年4月18日便通過其掌控下的大亞集團發出紅頭文件,宣布卓睿投資委派董事長以及頒布的臨時管理措施均無效。此外,關於移交公司證照等事宜也未執行。

你來我往之下,「兄弟反目」已經演變成對簿公堂,紛爭也從公開互懟延伸到法庭之上。

2019年7月23日,江蘇省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終審判決,裁定意博瑞特於2018年8月2日作出的股東會決議有效。3天後,江蘇省丹陽市人民法院做出裁定,要求陳曉龍返還意博瑞特公司證照及印章。

企查查信息顯示,受此影響,大亞集團法定代表人已於2019年8月10日由陳曉龍變更為陳建軍,並由陳建軍出任集團董事長、總經理。但陳曉龍仍是大亞聖象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董事。

據報導,針對這起控制權紛爭,雙方發起了一系列訴訟,除上述鎮江中院終審判決外,還有一些尚未結案,處於二審程序中。陳氏家族的紛爭愈演愈烈。

股權質押率達91.65%,債務違約風險加大

2019年8月15日,大亞聖象發公告稱,大亞集團為江蘇晶工工具有限公司在招行南京分行貸款本金1900萬元及相應利息提供連帶擔保責任,因被擔保人無力償還,大亞集團持有的大亞聖象700萬股份,被強制執行司法凍結。

截止公告日,大亞集團累計被司法凍結的股份數量由2019年7月27日公告的263.36萬股升至963.36萬股。此外,大亞聖象2.33億股被質押,質押率達91.65%。

2019年8月27日,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000910.SZ,以下簡稱大亞聖象)發布2019半年度報,上半年營收30.83億元,同比下滑2.45%,為近三年來首次負增長;而1.97億元的歸母淨利潤雖同比增長9.57%,但增速較去年同期減少18.97%。這個數據並不令人意外。

股份遭凍結背後,大亞集團及旗下子公司面臨資金壓力。3.69億元銀行借款逾期未能及時。7筆借款逾期中,有5筆出現在2019年大亞家族內鬥最激烈的時候。除此以外,招商銀行鎮江分行向大亞集團連發三道《提前還款通知書(擔保書)》,要求立即履行擔保責任,歸還借款人所欠全部貸款本息及相關費用,涉及金額超過1.5億元。

在二級市場上,大亞聖象的表現也非常差。自2018年1月以來,公司股價從最高的26.30元一路下跌至10元以下,截至6月1日記者發稿,股價15.80,比上一個交易日上漲10.38%,不知是否與如今兄弟紛爭塵埃落定的新聞有關。但其市值從最高的127.71億元縮水至6月1日的87.37億元,仍然是縮水40億元。而此前遺留的債務「黑洞」問題該如何解決,記者仍未看到相關說明。

繼承問題在中國家族企業中普遍存在

現如今,中國的家族企業已經佔全部私企85%左右。據普華永道發布的2018年全球家族企業調研中國報告《價值觀和理念打造中國家族企業競爭優勢》顯示,在2018年的調查中,僅有21%的內地家族企業表示目前有制定繼任計劃,而2016年的相關比例為35%;這一比例也低於香港43%以及全球49%的平均值。

為何內地家族企業並不傾向於制定繼任計劃,普華永道中國中區私人財富服務主管合伙人王蕾分析稱:「第一代企業主對所創立企業的情結或許是他們不願意放手的部分原因。但另一方面,第二代繼承人對職業有著新的想法。相比其可能將要繼承的家族企業,更多人將視角轉向更熱門及新興的行業,比如銀行、投資和科技行業。」

從個人履歷來看,大亞集團長女陳巧玲一直在當地銀行工作,從未參與家族企業管理;長子陳建軍長期任職當地機關,沒有管理過企業;幼子陳曉龍在大亞集團的最高職務為財務總監助理,也未進入過權利核心。這也正是說明了,大亞集團中確實存在著一代和二代的磨合問題。

而這樣的磨合問題在內地的家族企業之中也經常出現。杭州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後之女宗馥莉,就曾明確表示不希望接手父親打下的江山。

那麼,家族企業面對繼承難題,有什麼方法可以有效緩解家族內部矛盾,避免出現繼承糾紛呢?對此,北京維京律師事務所楊林峰律師表示,有三種方法可以有效地規避股權繼承糾紛。

首先,家族企業的繼承問題更多是商業問題或者是社會問題,當然也包含了法律政策。比較可行的方法是提前制定家族企業繼承規劃,確定和培養家族企業實際經營繼承人,讓該實際經營繼承人逐步獲得其他股權繼承人的認同。對於家族企業而言,讓下一代參與業務非常重要。這種方法也可以有效解決一代、二代之間的磨合問題。

其次,家族信託的方式也可以對家族企業進行集中管理,但是目前受限於相關政策法規的不完善以及相關信託人才的缺乏、相關信託市場的認可度和規範化水平不高等因素,實施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第三,通過同股不同權的方法也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我國公司法規定同股必須同權,但目前有一些國外公司,以及在外國(地區)上市的國內公司,實行AB股制度,即將公司股票分高、低兩種投票權,高投票權的股票每股具有2至10票的投票權,稱為B類股,主要由管理層持有;低投票權由一般股東持有,1股只有1票甚至沒有投票權,稱為A類股。實行投票權與財產受益權分開的方法,使得管理層可以持有少量股權但擁有大量投票權的方法來控制公司的實際運營。

總之,雖然繼承難題普遍存在於國內家族企業之中,但也並不是無法解決。企業家們想要自己的子女順利繼承家業,還是需要提前規劃好企業的繼承規劃,讓下一代實際參加到公司運營之中,一些公司還可以通過家族信託、AB股的形式有效規避家族繼承難題。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ID:jiazuqiyezazhi)

本文資料來源:綜合其他媒體報導

點擊大圖 | 235個億!A股"最貴離婚":B肝"疫苗之王"刷屏!網友:又玩套路?

相關焦點

  • 大亞聖象的董事長爭奪戰
    於是在2017年5月,哥哥陳建軍當選大亞聖象董事,任期到2020年5月。這一人事變動,是在為哥哥陳建軍和弟弟陳曉龍(當時任董事長)之間的輪值做準備。然而,就在2018年7月,兄弟輪莊出現「意外」。大亞聖象突然發公告:根據控股股東大亞集團提議,解除陳建軍上市公司董事等職務。
  • 百億帝國內鬥,戲劇性大結局:父子兩任董事長暴斃而亡!
    5年前,白手起家的父親突然離世,沒有留下任何遺囑及繼承人安排。百億家產的資本帝國,使兩個兒子陷入慘烈的家族宮鬥。5年之爭,哥哥依然是第一大股東,弟弟是實際管理者和控制人。然,意外突然而至。作為實控人的弟弟,如其父一樣突然離世。這場「內鬥」劇情如此反轉,確實讓局外人感覺太戲劇性。哥哥又該如何?
  • 44歲董事長意外猝死 兄弟內鬥大戲暫歇 大亞聖象財富悲喜劇有無續集?
    他於2015年9月接替意外離世的父親就任上市公司董事長。公告並未披露其具體病情,《華夏時報》記者從大亞聖象證券事務部門獲悉,陳曉龍死於心源性猝死,病發前一刻還在工作。近兩年,大亞聖象因兄弟鬩牆頻頻引發關注。如今,隨著陳曉龍的驟然離世,這場爭鬥也徹底落幕。大亞聖象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各項經營和管理活動正常。
  • 上市公司董事長突然離世
    董事長突然病逝,兄弟反目成仇股權之爭的戲碼落幕了?今天早間上市公司大亞聖象(000910.SZ)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先生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31日不幸逝世。說起大亞聖象很多人可能都並不陌生,這家公司成立於1999年,一直是我國人造地板行業的龍頭。但有意思的是,這家公司自成立到今天一直都充滿了許多的變數!大亞聖象的創始人陳興康,從上世紀70年代起,他一步一步將一家瀕臨倒閉的小廠做成了今天的地板龍頭——大亞聖象。
  • 大亞聖象董事長突然病逝,兄弟爭鬥徹底結束 ——兄弟爭鬥,從一代逝世開始,到二代病故而終
    5月31日,大亞聖象董事長陳曉龍突發疾病,搶救無效逝世,當初他父親突然死亡而開啟的兄弟爭奪戰就此徹底結束,只留下對其他家族企業的警示。董事長去世,沒留下遺囑6月1日早上,大亞聖象發布公告,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在2020年5月31日不幸逝世。連一份遺囑都沒來得及留下。
  • 江蘇本土最具戲劇性家族控制權之爭再生波瀾!44歲董事長突發疾病...
    (見飛魚財經此前文章:丹陽「陳氏家族」兩子一女的控制權之爭) 6月1日早間,大亞聖象突然發布公告,「公司董事會沉痛公告,公司董事長陳曉龍先生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31日不幸逝世」。
  • 木業龍頭44歲掌門人猝死!曾因百億資產與家人反目成仇,死前關係剛緩和
    6月1日,「木業龍頭」大亞聖象發布公告稱,董事長陳曉龍先生因突發疾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5月31日不幸逝世。據大亞聖象內部人士透露,5月31日晚,陳曉龍正在回家的路上,還在一直打電話處理工作,司機突然發現他癱倒在了後座座位上。當時車行駛在高架橋上,司機立刻送到最近的醫院搶救,車開到醫院的時候,陳曉龍已經處於昏迷狀態,最終因搶救無效於當晚去世。
  • 百億豪門上演「宮鬥」大戲,大亞聖象內耗「爭扛雷」!
    一紙公告揭開了家喻戶曉的聖象地板(大亞集團)3.69億元借款「黑洞」,背後是「老掌柜」意外離世,兩兄弟鬧翻,70歲老母果斷出手。。。。。。01百億帝國無力支付2000萬一度被市場稱之為優質公司的大亞聖象(000910。SZ)因無力支付2000萬又一次上了熱搜。
  • 大亞集團控股股東公開指認現任董事長「無證上崗」
    據了解,從去年7月傳出大亞集團高層人事動蕩之後,多名高管陸續離任,集團掌門人至今仍存疑義。大亞集團掌門人之爭在兩個多月前其實還有一場正面交鋒。《華夏時報》記者4月17日獨家獲悉:陳建軍、戴品哎當天聯名籤署了一份文件,宣布大亞集團進入「臨時特別措施時期」,撤回對陳曉龍大亞集團董事長(法定代表人)的任職委派,同時委派大亞集團董事陳建軍出任董事長(法定代表人)。陳曉龍連夜迅速作出反應。
  • 數百人追悼送行陳曉龍,大亞集團未來走向何方?
    大亞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據司機事後描述,陳曉龍5月31日在上海一家高爾夫球場洽談生意結束後,回家途中仍在通過電話溝通工作,但當車輛行駛在高架上時,陳曉龍突然不再說話,司機察覺後座異樣,隨即採取措施並立刻送至醫院,只可惜最終還是回天乏術。從近幾年的大環境來看,木材加工行業並未處於上行通道,經營表現直接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企業家做的每一個決定、講的每一句話都與風險息息相關。
  • 朱玲玲的兩任婆婆,為何一個含笑離世,另一個百歲在和兒子打官司
    羅鷹石在2006年離世,他離世前把600億資產的所有權交給了杜莉君。如今已經十幾年過去了,這筆資產至少已經增值至上千億。老二羅旭瑞對這筆巨額資產也是念念不忘,他在2018年突然找到母親杜莉君,讓母親把自己也加入家族信託基金的收益人中,這時杜莉君已經98歲了,畢竟都是親生的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她答應了二兒子的請求。
  • 韓媒:韓國大財閥家族一二代相繼離世謝幕 新生代財閥進入接班高峰期
    中國小康網10月26日訊 老馬 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25日辭世,引領韓國實現「漢江奇蹟」和奠定產業基礎的大企業集團一二代掌門人近兩年相繼離世,這些企業也正在加速實現由第一二代經營體系向第三四代的過渡。金宇中於1967年創立了大宇集團的前身——大宇實業,領導大宇成長為國內第二大企業。具滋暻是LG集團創始人具仁會的長子,領導LG集團25年,為LG成長為國際化企業打下了堅實基礎。2018年6月,LG集團的第三任會長具本茂去世,時任集團常務的其長子具光謨成為第四任會長。
  • 從單一品冠到一體化方案引領者,聖象正重塑中國家居新格局!
    (聖象集團董事長陳建軍)據2019年財報顯示,大亞聖象營業收入約為72.98億元,其中木地板營收達到51.2億元,是行業的絕對冠軍;對比同行其他上市公司地板業務,德爾未來7.8億、大自然26.5億、菲林格爾7.1
  • 劍指家裝增量市場,聖象地板的整裝設計+這步棋好在哪?
    2021年開篇,木地板產業起家的行業領軍企業大亞聖象以一支精兵強將團隊的莊嚴亮相,展開了「地、門、牆一體化」整裝、定製家居的全新業務版圖。行業人士分析稱,憑藉聖象特色的整裝設計+新商業模式,大亞聖象或將與同品類產品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實現在2021實現業績的高速增長。
  • 首富家族的兩樁人事震蕩,引出的家族企業4.0版本
    兩樁人事大變動,窺探首富家族企業「4.0」6月28日,臺灣中華徵信所發布的最新一期「臺灣地區5000大企業排名」顯示,老牌的大型企業臺灣電力、臺塑石化已被洗牌,擠出十大榜單之外提早讓後代進入家族企業「實習」,其實是接班的公司治理和戰略思維培訓,這與李嘉誠對兩個兒子的培養方法類似。蔡宏圖家族有兩大旗艦企業——國泰金控和國泰人壽,其中,國泰人壽連續十多年被臺灣《管理》雜誌評為深得消費大眾認同的「理想品牌第一名」,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宏圖這位國泰系二代掌門人。
  • 何鴻燊離世不久,廳王洗米華出事,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賭王何鴻燊離世已經3個多月了,關於何家的爭產爭權風波一直沒有斷過,何家最大的爭奪戰發生在二房長女何超瓊是何家的新任掌門人,同時也是一位商界的奇女子,她在2000年結束和豪門公子許晉亨的家族聯姻之後,就一直沒有再婚而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家族事業上,有著超越賭王的趨勢
  • 約會大作戰第四季,老阿姨二亞血腥反轉,居然是因為士道感動了她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聊到約會大作戰小說十三卷中老阿姨二亞突然反轉了,二亞也就成了繼十香、摺紙大師之後第三個實現反轉的精靈,而這一切都是源於威斯考特的精心設計,所以二亞的反轉是必然的結果。威斯考特通過對十香反轉的測試發現十香是因為五河士道而反轉,所以認為精靈的反轉與五河士道有很大的關係,於是就有了威斯考特故意放走二亞的戲碼,但是由於時崎狂三當時在找二亞,並且襲擊了DEM社的運輸機,而且這個運輸機還是被暴走下的士道意外轟下來的,所以順理成章地幫助了威斯考特,以至於沒人想到二亞背後是存在陰謀的。
  • 獨家丨股東會決議糾紛案落槌董事長變更 大亞集團逾5億元短期債務...
    本報記者 張家振 江蘇丹陽報導自大亞科技集團(以下簡稱「大亞集團」)陳氏家族去年爆發「家族內耗」風波至今一年多來,「兄弟反目」已經演變成對簿公堂,紛爭也從公開互懟延伸到了法庭之上。而陳曉龍目前為大亞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大亞聖象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亞聖象」,000910.SZ)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陳氏家族圍繞大亞集團的控制權紛爭也由此公開化,陣地也由互發聲明轉移到了法庭之上。對於上述終審判決結果,陳曉龍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獨家專訪時並未多言,僅表示「以判決書為準」。「判決書已經出來了,沒什麼好說的,最終還是認可了股東會會議決議的有效性。」陳曉龍表示。
  • 何鴻燊離世不久,洗米華出事,這背後的原因可不是那麼簡單
    01賭王何鴻燊離世已經3個多月了,關於何家的爭產爭權風波一直沒有斷過,何家最大的爭奪戰發生在二房長女何超瓊和四太梁安琪之間。何超瓊是何家的新任掌門人,同時也是一位商界的奇女子,她在2000年結束和豪門公子許晉亨的家族聯姻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