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惡之家-「神」救不了的世界

2021-03-02 推理之源

 

Do you believe in god?

Yes,I believe.

I can’t believe in people.

I have to believe insomething,

or I』d fall.

Fall down through the cracks…

andnever stop falling.

 

一個封閉的大廳,

一個自殺的女人,

一群狂歡的貴族,

以及一串必然的巧合。

這個故事,發生在1912年,潮溼陰暗的英倫。

你會想起什麼?

我的答案,是《罪惡之家》(又名:《探長來訪》)。

夜色漆黑,古爾探長叩響了宅院的大門。

大廳裡,一家人歡聚一堂,舉辦著訂婚宴。

面對這個不速之客,眾人十分不耐,希望快點把他打發走。

這時,探長道明來意,三小時前,一位年輕的女人死在了醫院裡。

她是自殺的,名叫伊娃·史密斯。

而他,則來此調查她真正的「死因」

每個人都表示並不認識這個女孩,同時對於探長犀利的態度表現出了不滿。

於是,探長拿出了女孩的照片,並表示自己每次只給一個人看。

 

第一個接受審問的,是一家之主,亞瑟。

一個成功的資本家,且不久之後即將加官進爵。

當他看到照片之後,一改之前的決斷,但依舊態度強硬。

他承認了,自己認識伊娃,不過已經是很久之前的事了。

僅聽他的一面之詞,似乎伊娃才是那個索取無度的人。

然而事實卻是,他以遠低於市價的工資僱傭她們。

房租在漲,物價在漲,而工資卻始終靜如死水。

終於,姑娘們決定以罷工來抗議。

可令人絕望的是,她們所能做出的最強烈的反抗,在他的眼中,不過是小打小鬧。

亞瑟算準了,這群沒有積蓄的女孩,遲早會為了生計而不得不回到工廠。

而這個勇敢的帶頭人伊娃,則被無情地解僱了。

難道,事情真的只有這一種解決的方式嗎?

明明只要加薪,既不會落下進程,也不會造成損失。

最可笑的是,他並不認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有何不妥。

真正貪婪的人,究竟是誰呢?

 

當眾人以為這已經結束,探長將矛頭對準了下一個人。

在伊娃離開工廠後,一度過得非常艱苦。

但好在,她又找到了一份新的工作,在米爾沃茲做銷售員。

如今,她不需要每天面對冰冷的機器、微薄的薪水,每天徜徉在漂亮的衣服和輕鬆的氛圍裡。

人生,似乎終於有了好轉。

可是,她又被開除了。

聽到這兒,大小姐希拉的神色逐漸怪異,她開始追問探長。

探長拿出照片,遞給了希拉。

只一眼,記憶便如同潮水湧來。

那天希拉和母親一起購物,當她看中一條裙子後,母親卻對她說,這衣服的樣子不適合她。

然後叫來身為店員的伊娃,一邊拿著裙子在她身上比量著,一邊對自己的女兒冷嘲熱諷。

希拉在所有店員面前出醜,但仍堅持試穿這條裙子。

當站在鏡子前的那一刻,她看到身後的伊娃笑了,憤怒支配了她的大腦。

她叫來了店長,叫囂著,如果下次在這家店再看到這個姑娘,她就會讓父親立刻關掉帳戶,以後去別處購物。

這個可憐的女孩,伊娃,又一次失業了。

因為希拉的嫉妒

 

這,也僅僅是伊娃餘生痛苦的開端。

她離開米爾沃茲後,由於沒有推薦信,一直找不到工作,生活極度艱難。

在經過幾個月的孤獨與飢餓後,她走投無路,只能決定去嘗試別的。

她換了一個名字——黛西·倫頓。

這次輪到了希拉的未婚夫傑拉德怔住了。

那年夏天,在皇宮劇院的酒吧,他為被騷擾的黛西解圍,並帶她去了一間公寓,收容了她。

順水推舟的,黛西就成了他包養的情婦。

但是,對於黛西,他也僅僅是出於喜愛,就像是我們喜歡一件精美的裝飾品一樣。

他清楚,不論是因為家世,還是因為婚約,這段關係已經到了結束的時候了。

他留下一筆可支持她活到年底的錢,就離開了。

等他回來時,黛西已經離開,他再也沒有見過她。

黛西獨自前往海邊一個安靜的地方,待了兩個月,為了記住這段雖不光彩卻美好的記憶。

這一次,她不是被解僱,而是被拋棄了。

如果說失業所造成的傷害,是饑寒交加的肉體折磨。

那這段情事的終結,則是一把尖銳無比的剜心利刃。

女孩真摯的感情,被男人骯髒的色慾踐踏成泥。

 

在他們三人各自將秘密全盤託出後,比爾林太太進了房間。

態度一如既往地專橫跋扈,以一種上位者的傲慢態度,不可一世地評價那個女孩。

探長沒有強硬的反駁她,只是問她,是否是布倫利女性慈善組織的成員之一。

比爾林太太承認了,並自豪的說她們幫助了很多人。

伊娃也曾去過,卻鎩羽而歸。

一開始他用了比爾林太太的名義,卻被這位貴婦人無情的拆穿,然後她化名愛麗絲·格雷,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那時的她已經懷孕了,可孩子的父親卻無法承擔撫養的責任,沉迷酒精且偷竊成癖。

當她發現他的錢是偷竊而來後,就不再收他的一分一毫,但迫於生存的壓力,她只能到這兒尋求幫助。

可她得到的,仍是拒絕。

這群貴婦人,穿著華麗的衣袍,戴著昂貴的首飾,喝著能抵平常人一周生活費的精品咖啡。

她們活在有錢的父輩和丈夫的庇佑下,從未體驗過貧窮的煎熬。

卻裝模作樣的,對那些只是活著就已費盡力氣的人們評頭論足,最後再施捨的給予「救助」,體現自己的大義。

可面對那些已被折磨到窒息的人時,她們選擇了冷眼旁觀。

 

最後,輪到家中的獨子,艾瑞恩。

比爾林太太滔滔不絕時,艾瑞恩重回大廳,向探長索要女孩的照片。

他,就是伊娃腹中孩子的父親,那個不成器的男人。

花光了傑拉德留下的那筆錢後,伊娃又一次陷入絕境。

不得已,她只能又回到皇家劇院酒吧。

同一個地方,她遇到了艾瑞恩。

這個被父權和酒精壓垮的青年,侵犯了她。

事後,他包養了她,用的卻是盜來的公款。

這時的伊娃已經傷痕累累,卻給這個男人帶來了少有的溫暖。

在他失意時,她鼓勵他、陪伴她,可回應她的,卻是謊言與怯懦。

當父親亞瑟聽到這一切後,質問他為什麼一切發生後,不第一時間來找他。

艾瑞恩告訴他——

但這一切,都已無用,他的懦弱,是壓垮伊娃的最後那根稻草。

 

當探長了解了他想知道的一切後,他離開了。

在霧靄瀰漫的夜裡,徘徊到了伊娃屋下。

原來,女孩還沒死。

古爾探長,也查無此人。

莊園裡的眾人,知道了這個事實。

他們剛剛確認過,今晚沒有人死掉。

他們鬆了一口氣,重新舉起了酒杯,為這解脫慶祝。

可探長呢?

他在那扇孤單的窗口下注視著女孩,

看著她如何在日記上寫完最後一筆,

如何將那照片夾在日記裡,

如何一個人踏入寂寥的公園,

又是如何飲下那瓶致命的消毒水。

有人救起了她,把她送進醫院。

急診室裡,女孩死前還在承受巨大的痛苦。

她望向病房中空無一人的方向,探長出現在那兒。

眼中帶著慈悲的憐憫,那是沉默的告別。

女孩死了,孤獨的,痛苦的死去了。

探長,也消失不見。

接著,一家人接到了電話,一個女孩在醫院去世了,探長正趕來調查。

酒席,結束了。

電影,也結束了。

 

英國,是最早開始,也是最早結束工業革命的國家,一躍成了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

乘著這股鋼鐵與電氣的熱潮,投機者與資本家獨攬財富,成為社會主導。

資產變為衡量社會地位與社會價值的最主要因素。

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無產階級只能位於底層,即使辛苦勞動,也無法跨越巨大的社會鴻溝。

面對這樣的境況,針對物質主義和利己主義的批判作品層出不窮。

《罪惡之家》中,女主角伊娃象徵著真善美

在天生既定的出身下,她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不斷抗爭著。

面對種種困境,她從未放棄掙扎,不論是不斷地被解僱,還是被包養,她都努力在夾縫中摸索著活下去的機會。

她的身上,散發出人性的高光,這是「小人物」的偉大之處——即使被摧毀,也不會被打敗。

而一家人所代表的原罪——貪婪、嫉妒、色慾、偽善和懦弱,是伊娃的對立面,也是真善美的對立面。

對於弱勢群體,他們只想剝削,而非援助。

在這種強烈的惡意下,太多像伊娃這樣的人不堪重負,喪命於無情的車輪之下。

這樣的體制,在他們枉顧群眾的意志時,就已經開始走向了滅亡。

那古爾探長所擔任的又是什麼角色呢?

有人猜測,他是可預見未來的巫師,他是獨立在外的時空穿梭者,最受認同的觀點是他擔任著「上帝」的角色。

我更傾向於將他看作「正義」的化身,而他的探長身份,也或多或少象徵著「法律」的意義。

他來到莊園,誘導出眾人的秘密,將真相血淋淋的剖出。

他以道義為武器,審判眾人,斥責眾人,卻無法制裁他們。

罪惡感只能懲罰良心未泯的人,已經腐朽的人又怎麼會在乎縹緲的正義的鞭笞?

這一切究竟是因何而起呢?

是物質時代吞噬了人心,還是人性本惡造就了那樣的年代?

 

探長離開前的一段話,令人心悸、難以忘懷,雖然說教意味濃重,卻是對每一個人的警鐘。

兩年後,一戰爆發。

戰火、鮮血以及苦痛的教訓降臨了。

也許你還喜歡

微不足道-所有反轉源於你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影評 《罪惡之家》
    豆瓣評分:8.7《罪惡之家》
  • 87分鐘的人性拷問,《罪惡之家》裡的眾生相
    可是,說起這種關於人性罪的影視作品,BBC在15年9月13日推出的電視電影《罪惡之家》就很少有朋友討論。在今年剛好70周年之際,《罪惡之家》由BBC改編成電視電影。導演艾斯林·沃什把這部精彩絕倫,經久不衰的戲劇濃縮成一部87分鐘的小成本電影,無異於賭博。
  • 周影《罪惡之家》—深入人心的懸疑
    第一次的周末影院推薦的是這部神作《An inspector calls》,中文譯名《罪惡之家》。
  • 神怎麼看宗教騙子和罪惡?我們當作什麼?
    【結3:18】我何時指著惡人說:『他必要死』,你若不警戒他,也不勸戒他,使他離開惡行,拯救他的性命,這惡人必死在罪孽之中,我卻要向你討他喪命的罪(原文作「血」)。【結3:19】倘若你警戒惡人,他仍不轉離罪惡,也不離開惡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卻救自己脫離了罪。
  • 電影的靈魂——《罪惡之家》(2015年版)的人性拷問
    《罪惡之家》原名《偵探到訪》,是由英國現代文學家代表之一的約翰.博因頓.普裡斯特利在1946年創作的戲劇,與《捕鼠器》/《黑衣女人》並稱為倫敦西區三大名劇。我們都知道的話劇轉變電影改編的難度高是因為二者注重的形式不一樣的原因,話劇著重在語言的表現和舞臺形式的表現,而電影則是一個畫框裡面的畫面構造出來的故事,著重畫面的表現力,因此鏡頭語言的表現十分重要。《罪惡之家》的改編可以稱得上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礎上做到了充分運用電影的鏡頭語言,無論是光線造型還是鏡頭的表現,場面的調度,都做到恰到好處。
  • 罪惡痛苦來自於神嗎?
    神是至善的,他就應該消滅罪惡;神是全能的,他就能夠消滅罪惡。但是罪惡沒有消失,所以全能至善的神是不存在的。這是很多非基督徒對我們的非難推論,也是一些基督徒的疑惑,為什麼神不消滅罪惡,他明明有能力這麼做。我們必須考慮清楚,消滅罪惡,意味著必須消滅自由。沒有自由,一切就井然有序了,也就不會產生惡了。
  • 英國懸疑電影《罪惡之家》觀看精彩影評
    今天推薦的是一部來自英國的經典懸疑電影《罪惡之家》。本片2015年上映,豆瓣評分8.3分,由大衛·休裡斯、米蘭達·理查森、蘇菲·蘭朵、肯·斯託特、芬恩·科爾主演。本片1.1G。劇情介紹:亞瑟是一位成功的資本家,在不久之後即將加官進爵。
  • 懸疑電影《罪惡之家》觀看資源及影評
    下面是收集網友觀看《罪惡之家》電影的精彩評論:電影觀看地址:關注本公眾號後留言「電影資源」,可獲得該電影資源。影評一:      罪惡之家,英文卻是 An Inspector Calls,直譯過來是一個探長的來訪。看之前只是知道口碑爆棚,所以看到中英文名還不太了解:這翻譯是什麼情況?
  • 【今日電影推薦】罪惡之家
    類型: 劇情 / 懸疑官方網站: www.bbc.co.uk/programmes/p02z80kq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5-09-13(英國)片長: 87分鐘又名: 探長來訪 / 神探駕到 / 探長駕到 / 檢察官來訪罪惡之家的劇情簡介 · · · · · ·  亞瑟(肯·斯託特 Ken Stott
  • 關於話劇改編的電影,《罪惡之家》太拿得出手
    文字 〡 黃佳詩圖片 〡 英劇《罪惡之家》這些天,由話劇《驢得水》改變的電影版正在熱映。然而⋯⋯忙於找房子的我,已經很久沒有時間進電影院看自己想看的電影了。雖然有朋友紛紛反應,不夠黃⋯⋯然後作為話劇版的粉,我還是希望能去看一下。
  • 天龍人是神一般的存在還是罪惡的化身?
    提示:點擊上方"海賊王人物分析"即可關注本篇為小楊飯飯原創內容,如有轉載務必註明來自「海賊王人物分析」(否則追究其侵權)天龍人雖然出場的次數不多真是看不順眼啊~~今天的海賊王人物分析飯飯來為大家介紹下天龍人究竟神一般的存在還是罪惡的化身?天龍人——神一般的存在?
  • 《罪惡之家》推理驚悚電影
    《罪惡之家》是艾斯林·沃什執導的推理驚悚電影,由大衛·休裡斯、蘇菲·蘭道爾共同演出。與其說是一部推理驚悚電影,更不如說是一部高情節的劇情片,畢竟整部電影基本上沒有推理的環節,更別說驚悚的片段了。這是一部拍攝成本極低電影,主要的拍攝空間都聚集於伯靈的家中,輔之以每個角色的回憶片段。作為一部從舞臺劇改編而來的電影,《罪惡之家》最大的特點就是其劇情的高巧合程度。聚集在屋子裡的一家五口,每個人都對女孩伊娃的自殺負有一定的責任。故事發生在1912年,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
  • 《罪惡之夜》:為什麼大家對真相其實不感興趣
    今年夏天的美劇自從《權力的遊戲》第六季收官後,出現了大戲的真空,直到《罪惡之夜》(或《罪夜之奔》)開播。然而,即使如此,劇情沒有快速推進到法庭舌戰,卻前所未有地自信地展示著細節,讓我看得十分享受——這也許是時代進步的結果,每當發生什麼事情,總會在微博上你來我往,一會是謠言,一會又闢謠,我們逐漸不那麼輕易下結論,願意觀察、思考細節了。《罪惡之夜》就像嫌犯的報告文學,把這個說無辜也無辜、說不無辜也活該的倒黴當事人交代得過目不忘。
  • 【佳片推薦】罪惡之家 An Inspector Calls (2015)
    類型: 劇情 / 懸疑官方網站: www.bbc.co.uk/programmes/p02z80kq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5-09-13(英國)片長: 87分鐘又名: 探長來訪 / 神探駕到 / 探長駕到 / 檢察官來訪罪惡之家的劇情簡介 · · · · · ·  亞瑟(肯·斯託特 Ken Stott
  • 又是一部神劇?聊一聊美劇《罪惡之夜》
    這也應該從開始《真探》開始讓我覺得,HBO拍電視劇真有點不講道理了。從劇本到拍攝甚至配樂完全都是電影級別。畢竟有錢真任性!(真探第一季第四集最後6分鐘的長鏡頭就足以載入美劇史冊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網上去看看)
  • 罪惡的漫延
    ,人生活在罪惡中,但卻不知道原來自己正被罪惡的侵害,正一步一步邁向死亡。若我們偏執地活在自我的世界裡,我們的生命就再沒有了任何從神來的警號,因為我們被罪汙染了,良心麻木了,而且.25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¾¾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26因此,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27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
  • 244、約雅敬與希底家——罪惡的代價(之二)
    約哈斯、約雅敬、約雅斤和西底家四個末代之王,在最後的22年時間裡,親自領受和見證他們自身的罪惡和他們列祖的罪惡給他們自己和整個猶太民族所帶來的巨大災難。下面我們通過亡國被擄、聖殿被毀、耶路撒冷城被焚這三件大事,領悟聖經要啟示我們的屬靈真理。1,亡國被擄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 《罪惡之家》:一家人接力逼死了一個人,全部受到上帝的審判
    是的我信,我之所以相信上帝是因為我不相信人類。我的心靈需要有所依靠,否則我就會墜落,會跌入永無止境的深淵。這是電影《罪惡之家》開篇的對白。這好像是來自靈魂深處的聲音,深藏著多少的無助與絕望。《罪惡之家》又翻譯為《探長來訪》,是由愛爾蘭導演艾斯林·沃什執導,上映於2015年。電影通過資本家伯林先生一家人的所作所為,展開對於黑暗人性的審判,電影從不同的視角來表達對於當時人們所處時代的警告和批判。從伯林先生一家人的視角看當時的世界和他們所作所為事件的背景是1912年的英國。
  • 《高臺之家》隱藏罪惡女人:東野圭吾精神導師筆下的人性之惡
    很多時候,故事裡並沒有複雜的暴力犯罪,也不需要像福爾摩斯或者波洛這樣的大偵探。比如這部《高臺之家》。貳故事以32歲的大學老師山根辰雄的視角展開。山根老師有一次在舊書店淘到了幾本俄語書,對他的專業很有幫助。好奇的他向書店老闆打聽,想知道舊書主人是誰?還有沒有這樣的書了?
  • 與其叫《咒怨:詛咒之家》不如叫《咒怨:罪惡之家》只有怨,沒有咒的童年陰影。
    1997年新搬來的懷孕夫妻,丈夫暴躁異常,不聽規勸要住鬼屋,差一點被招魂來的1952年的變態男殺害。相較於原版的大開殺戒,三宅唱更想描繪的是怨,怨中暗含的人性之惡,而不是咒。因為就算到了結尾,長達53年的詛咒都很難講清楚,當年咒怨究竟如何在慘案中誕生,誰又能被放過一命,同款網飛出品,我喜歡《鬼入侵》裡的鬼宅自有精魂的無差別虐殺,多過於這部《咒怨:詛咒之家》,前者多了一分被房子低氣壓控制後,精神全面潰散,被惡靈打敗的過程,後者幾乎是一個日本當下社會,因為人性之惡而引發的多重血腥案件,這也就是我不害怕這部劇版的原因,因為會有那麼一絲僥倖——如果我不做壞事,不住進詛咒之家,我就不會被鬼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