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前不久,貴陽交響樂團官微發布了指揮家張國勇執棒貴交演奏拉赫馬尼諾夫《第二交響曲》(第三樂章)的現場視頻,演繹之完美令人驚嘆。其後,張國勇對本報記者表示,這場演出自己和貴交的「家人」們都深有感觸,尤其是樂團團長黃志明的夫人,激動得熱淚盈眶,百味雜陳。作為民營樂團,貴交一路跋涉艱辛。本期,本報特約張國勇撰文,談談他與貴交的這些年。
文 | 張國勇
音樂是遺憾的藝術。作為音樂會指揮,在自己近40年的藝術工作中,「追求完美,臻於至善」是一貫的要求,我告誡自己:把每場演出的結束當作新的開始,在不斷完善中超越自我,永不滿足。然而秋分前夕,與貴陽交響樂團合作的音樂會卻是例外:樂團幾近完美的表現、拉赫瑪尼諾夫悽美壯麗的史詩旋律,不僅讓我激蕩不已,也令現場的同事、同行、聽眾們為之動情。樂團團長、星力集團董事長黃志明的夫人更是「喜極而泣」,這是一場酣暢淋漓的音樂會,亦是凝聚著一眾創業人心血的縮影。
貴陽交響樂團成立於2009年,是由民營企業資助的音樂表演團體。董事長黃志明酷愛藝術,從小學習提琴,後在中國改革的大潮中抓住機遇,成為一名出色的企業家。事業成功之際,他始終不忘音樂夢想,促進交響音樂普及、成立一流交響樂團,為貴陽的文化市場帶來活力是他一直的夙願。
2011年,在樂團發展初期,為事業的長遠計宜,黃總便注資成立了貴陽交響樂團基金,首創了「董事會管理運營」的模式,以基金年收益作為樂團運營經費,這為當時貴陽交響樂團的發展提供了持續不斷的經濟支持。同時,黃總深知樂團發展的核心是演奏人才,他不遺餘力地招賢納士,千方百計地解決、提高演奏員工資待遇,更將樂手視如家人,為樂手解決實際生活困難,甚至陪他們選房子。黃志明的藝術情懷、對夢想的執著、對樂團發展所謀劃的運營策略、對同事及屬下的人文關懷,無不體現出其獨特的企業家氣魄。
然而,一個民營交響樂團的發展怎可能一帆風順。首先,作為樂團支撐的企業,在跨行業運作的初期,總會出現制度與管理的不完善和對藝術規律的不適應,這是難以避免的;其次,隨著古典音樂國內環境的向好,市場資本活躍,樂團樂季音樂會預算成本節節攀升,加之部分演奏員持續不合理的漲薪要求,使得樂團財政吃緊,基金已經難以維持排演工作的正常運轉;此外,樂團不合時宜地推出大型歌劇、編制龐雜且晦澀艱深的音樂會曲目安排,也逐漸超出了貴陽聽眾的欣賞能力,冷清的上座率、低迷的市場使樂團漸入窘境。內憂外患,貴交不得不嘗試轉型。
2017年,我來到了這支傳聞中風雨飄搖的樂團,面對黃總的誠邀與信任,深為感懷、只爭朝夕:樂季方面,我們儘量選擇聽眾容易接受的曲目,只有「聽得懂」,方能常來聽,比如像蕭士塔高維奇、布魯克納這樣相對艱深作品,雖然自己比較熟悉,但直到今年樂季開幕,才真正安排了一部(「肖七」)演出。在音樂會曲目的安排上儘量體現通俗性,最大程度地照顧聽眾,上座率頓時有了起色。同時,交響樂市場的培養,「臺上臺下面對面」一樣重要。我每年都會專門進行多場免費講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積少成多地發展樂迷、吸納會員。疫情前的一次講座,內容已經觸及復調,這個程度在國內是非常領先的。另外,在運營管理上,相較於國有體制下的樂團,民營樂團樂手們更專注於個人業務能力的提升與發展,更具有危機與緊迫感。而藝術生產中這種緊迫性恰是追求質量的重要動力,貴交的獨特就體現於此。樂團這個大家庭,只有每個人都不遺餘力地去提升自己、奉獻自己,才能抵禦更多的風雨。
作為身居內陸的樂團、一個城市的文化名片,如何宣傳自己非常關鍵。首先,在樂季的演出中,我們遴選知名的藝術家合作,「把錢花在刀刃上」,通過音樂會加深與聽眾的交流,獲得了很好的口碑。其次,積極帶領樂團走出去,陸續參加北京現代音樂節、「金鐘獎」比賽、「蓉城之秋」國際音樂季等演出活動,力求使外界了解貴陽、認可貴陽、關注貴交。
如今,樂團的票房收入已經大大超過前些年,尤其每年新年音樂會的門票,剛發布便早早售罄,不得已只能加開一場。在貴陽,這確實是很了不起的變化。我們力求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當下,團隊又開始策劃發起社會捐助與監督模式,已經有眾多樂迷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資助樂團。這是一種主人翁意識,這種參與是可喜的社會現象,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民營樂團與政府資助樂團的發展道路或許不同,但它同樣能擔負起普及藝術、惠及大眾的社會責任。貴陽交響樂團未來的路還很長,需要樂團每一個人不負託付,繼續探索。同時,在當下經濟實力增長、文化內需越來越強的背景下,如果能有更多像黃志明夫婦這樣的企業家創立、扶持藝術團體,音樂文化事業定會枝繁葉茂、百花齊放,這才是國家之所需、人民之所幸。
- THE END -
熱門文章精選
孩子鋼琴彈不好,是家長自己沒努力!
劉沙:時代變了,不能讓大眾再認為民樂「土」 | 人物
西方媒體給郎朗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都打了多少分?
為中國合唱擠一擠「泡沫」,理一理亂象
鋼琴「基本練習」:練什麼、如何練?
第12所音樂學院來了!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音樂學院8月開建
亞健康!中國歌劇之現狀
好的合唱團,好在哪裡?
聲樂老師,你的聲樂理論從哪裡來?
Q:想訂閱《音樂周報》?
A:請進入「音樂周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