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中國首家「民辦公助」的職業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即將於2019年9月19日迎來成立10周年的日子。
作為全國唯一由民營企業出資創辦運營、政府扶持的貴陽交響樂團,在國內率先成功探索了交響樂團經營發展的新機制,在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對外開放、豐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十年磨一劍的不平凡歷程,打造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片。貴陽網從今天起推出系列訪談回顧報導。
【回顧篇】
貴陽交響樂團演出現場。(資料圖片)
它創造了全國交響樂領域的「貴陽模式」——
從2009年9月19日首演至今,已演出800餘場高品質的音樂會,吸引40餘萬名觀眾走進音樂廳;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國家大劇院藝術總監陳佐湟、世界級指揮家裡科·薩卡尼以及上海歌劇院首席指揮張國勇等音樂名家,相繼擔任樂團音樂總監;頻頻在國內外巡演、亮相各類高端表演平臺;
……
這一切始於10年前,中國第一個民營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的誕生。
貴陽交響樂團的誕生,填補了我國交響樂領域多年來沒有民營資本註冊進入的空白,被中國音樂界最權威的報刊《音樂周刊》譽為交響樂領域的「貴陽模式」。
2009年2月19日,全國首家「民辦公助」職業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落戶築城。在貴陽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貴陽大劇院裡有600個座位的音樂廳成為該樂團無償使用的演出場所。樂團創建之初,獲得市政府撥款100萬元用於購買樂器,在連續四年每年獲得地方政府撥款200萬元購買樂團的公益性演出服務後,第五年起,這筆撥款增加至300萬元。
作為股份制企業,貴陽交響樂團的建設和運轉管理,都由本土企業星力集團董事會監督,至今,星力集團已經為樂團的發展注資1.5億元。
體制創新,讓貴陽交響樂團迅速完成了品牌塑造,成為貴陽城市文化新名片。10年來,他們以無數次高水準的演出,讓「貴陽」二字在各地發光——
2010年元旦,貴陽交響樂團代表中國民營交響樂團,在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為全國人民呈上新年音樂會;
同年4月,貴陽交響樂團作為全國10家優秀樂團之一,受邀參演「第二屆中國交響樂之春」音樂會,被業內評價為在地方職業交響樂團「名列前茅」;
2010年8月,樂團成功舉辦了國內首屆「森林音樂會」;
2012年6月起,赴韓國、新加坡、北京、上海、香港、廣州、深圳、成都、瀋陽等地演出;
2014年參加「第四屆中國交響樂之春」,被譽為「中國最強音」;
……
特別令音樂家們難忘的還有:2016年4月,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舉辦的「歷史的回聲」特別音樂會上擔綱開幕式音樂會演出,陳佐湟先生執棒貴陽交響樂團,演奏了20世紀50年代前的10部中國管弦樂作品,成為這場中國交響樂盛宴的重頭角色。
陳佐湟在當天的音樂會結束後非常感慨:「成立才7年的貴陽交響樂團,在中國交響樂團的版圖上,佔據了不容忽視的、光榮的位置,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是貴陽的驕傲!」
2019年5月22日,樂團應邀參加北京現代音樂節展演,於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向聽眾獻上交響音樂會《大地頌歌》。堪稱完美的演奏,在音樂節上贏得了極大的反響。中國音協主席、北京現代音樂節藝術總監、著名作曲家葉小綱當即邀約貴陽交響樂團承擔2020年北京現代音樂節開幕音樂會演出任務……
採用音樂季的運作方式,貴陽交響樂團成立迄今已連續舉辦10個音樂季。音樂季從每年9月到次年7月,由音樂總監總體構思,提出方案,排出時間表,定好每場要演出的曲目,包括從國內外邀請哪些音樂家來演奏等,均一一落實。據介紹,這樣的運作可謂高難度,國內僅有四五家交響樂團能夠做到。
專業化的運作,不僅確保了交響音樂會的質量,更吸引了國內外音樂大師「扎堆」而來——
世界著名指揮家卡爾·聖克萊爾,著名鋼琴大師、費城柯蒂斯音樂學院前院長加裡·格拉夫曼,世界著名小提琴家伊利亞·卡勒,中國國家交響樂團樂隊首席劉雲志,曾獲帕格尼尼國際小提琴比賽第一名的著名小提琴家寧峰等音樂大師們魅力四射的表演,不斷給築城聽眾帶來驚喜。
樂團首演以來,每場音樂會上座率都在八成以上,一些重量級音樂會甚至連加座都售罄。十年間,樂團收穫了2000多名固定消費的會員。
走過碩果纍纍的十年,貴陽交響樂團在交響音樂界留下了讓人難以忘懷的風採,更讓貴陽這座城市孕育了獨有的高雅文化氣質。
【訪談篇】
王小星近照。
「記得10年前貴陽交響樂團為進行首場演出,用了三個月時間排練,而現在樂團舉行一場音樂會表演只排練兩三天。10年時間,貴陽交響樂團從稚嫩走到成熟,實屬不易。我衷心希望樂團不斷發展壯大,走得更遠。」著名鋼琴家、貴陽交響樂團人事總監王小星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感慨地說。
10年前,中國首家「民辦公助」的職業交響樂團——貴陽交響樂團在築城誕生。她的誕生,為剛剛榮獲「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地區」稱號的貴陽增添了一大亮點。
而該樂團的組建,源於貴陽星力集團董事長黃志明的一個美好心願——曾經任職於貴州省歌舞團樂隊大提琴手的他,希望能致力於貴陽地方文化事業發展。
王小星回憶,貴陽交響樂團的成立,得到了貴陽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貴陽市不僅無償提供貴陽大劇院音樂廳作為貴陽交響樂團的辦公、排練和演出場所,每年還投入數百萬元向樂團購買公益性演出服務。
樂團組建之初,一切從零開始。樂團人事總監王小星一次次赴京,邀請國內最具活力的著名青年指揮家、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和中國交響樂團樂隊首席、小提琴演奏家劉雲志幫助做好建團的基本工作。
讓王小星至今印象深刻的是,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劉雲志對於貴陽交響樂團民辦公助的模式非常驚訝,說:「這種模式,連歐美國家都未曾有過。」
了解貴陽市委、市政府對組建樂團的支持力度與樂團的發展理念後,劉雲志欣然接受了樂團的邀請,出任名譽團長及名譽首席。
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李心草,因為看到了貴陽交響樂團的發展希望,決定出任樂團首任音樂總監。
中國國家大劇院藝術總監陳佐湟,在劉雲志的推薦下來到貴陽,對見到的一切激動不已,當即同意應邀擔任樂團藝術指導,之後成為該樂團任期最長的一位音樂總監。
王小星回憶,為了能如期展開排練並揭幕首演,相關負責人面向世界廣羅人才,從400多名應徵者中遴選出46人組成樂團的最初班底。從2009年6月6日開始,經過三個多月的高強度排練,到9月19日首演,交響樂團收穫了陳佐湟、劉雲志等國內著名交響樂音樂家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由衷讚嘆。
貴陽交響樂團成立10年來,毫無疑問成為了貴陽這座西南內陸城市裡的一張閃閃發光的文化名片。她不僅為世界推開了一扇看貴陽的文化之窗,更為高雅藝術飛入築城尋常百姓家打開了一條光明的通道,讓貴陽市民為之而驕傲。
王小星說,貴陽交響樂團的演奏員時常會遇到計程車司機不肯收他們車費的「幸運」;有的演奏員上牛肉粉店吃早餐,店主得知他們的身份後,硬是要給他們免費加量。
「這些小事,足以讓我們能掂量出貴陽交響樂團在市民心中的分量。這些小事,讓我們感覺樂團成長所經歷的所有艱辛努力都是值得的!」王小星說。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趙紅薇/文 郭然/圖
編輯:楊阿敏
編審:吳亞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