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會毀容?會改變基因?來自胎兒細胞?匪夷所思……

2020-12-23 中國青年網

隨著英國和美國等多國相繼開始大規模接種新冠疫苗,關於疫苗將威脅人類安全的陰謀論再次在社交媒體上大肆傳播。英國廣播公司(BBC)近日表示,由於這些謠言可能對人們產生致命的誤導,拖慢西方「戰疫」成功的步伐,各國醫學專家們正努力揭示其中的科學真相。

疫苗改變人類基因?

在西方的社交媒體上,最流行的謠言是新冠疫苗會改變人類DNA。因為輝瑞公司開發的新冠疫苗,是使用mRNA疫苗原理,即抽取病毒內部分核糖核酸編碼蛋白(或者稱信使核糖核酸)製成疫苗。與傳統疫苗不同,該疫苗不含減毒或滅活病毒,只攜帶新冠病原體的遺傳信息。因此今年5月開始,社交媒體流行的一段視頻就宣稱,mRNA疫苗技術此前「從未被測試或批准過」,注射mRNA疫苗將改變人體DNA。

BBC就此採訪了多名科學家,他們異口同聲地表示「沒這回事」。牛津大學教授傑弗裡·阿蒙德說,「注射核糖核酸到人體不會改變人體細胞的DNA。」因為化學結構不同,mRNA不可能與DNA整合到一起。而且mRNA本身的化學性質非常不穩定,慕尼黑工業大學病毒學研究所所長烏爾裡克·普羅策表示,mRNA進入細胞後很快就會被降解。

過去幾年裡,全球持續對mRNA疫苗展開研究。自從新冠疫情暴發以來,這類疫苗已在全世界數萬人身上進行了測試,並通過了嚴格的安全審批程序。即使在mRNA疫苗獲準使用後,相關安全性監測仍在繼續。

疫苗來自胎兒細胞?

還有說法稱新冠疫苗來自被墮胎胎兒的肺部組織細胞。很多反墮胎團體為此發起抵制新冠疫苗的活動,並宣稱「使用這種道德汙染的人類細胞製造疫苗,是對人類尊嚴的極大不尊重。」

BBC稱,臉書某反疫苗帳號發布的視頻稱,有證據顯示阿斯利康公司和牛津大學聯合開發的疫苗使用胎兒細胞,「但敘述者的解釋是錯誤的」。報導稱,該研究主要探討疫苗在實驗室中被引入人體細胞後的反應。研發疫苗的一個步驟是使用實驗室內生長的細胞,但絕對沒有用墮胎的胎兒進行疫苗研究。

牛津大學疫苗的研發人員說,他們使用的是克隆細胞,但這些細胞「本身並不是流產嬰兒的細胞」。布裡斯託大學的大衛·馬修斯補充說,在製作疫苗的最後階段,所有細胞痕跡都將在純化過程中完全被移除。南安普頓大學的麥可·海德博士說:「任何疫苗生產過程中都沒有使用胎兒細胞。」

疫苗將產生嚴重副作用?

關於新冠疫苗的另一種常見陰謀論是其副作用巨大。在社交媒體中流傳著一些毀容的人或動物的圖片,相關注釋通常是「第一個接種疫苗的人」或者「接種疫苗無傷害?」

哈佛大學講師、反謠言專家瓊·多諾萬說:「社交媒體將負面信息與流行文化聯繫在一起,會特別令人難忘,並促使人們分享。但這會導致我們失去對科學的信任。」BBC表示,這些聳人聽聞的圖片與新冠疫苗並沒有關係,調查發現,它們通常只在強烈反對接種疫苗的群體中分享。科學家們表示,新冠疫苗確實會有副作用,但這些副作用大多很輕微,比如手臂酸痛、頭痛或一兩天內體溫升高等。

注射疫苗不如直接感染?

最近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另一段視頻更讓人啼笑皆非:它宣稱新冠肺炎的治癒率為99.97%,因此直接感染新冠病毒以獲得免疫力,比接種疫苗更安全。

BBC表示,這種說法並不正確。牛津大學統計學學者賈森·歐克說,約99%的新冠肺炎感染者能活下來,相當每1萬人中就有100人死亡,遠高於社交媒體所說的萬分之三。即便如此,歐克補充說,99%這個數據並未考慮到感染者的年齡因素,也沒有考慮到即使存活下來,新冠病毒對健康的長期影響。「感染新冠病毒後,除了重症患者必須入院治療外,還有長期存在的後續健康問題。它還會佔用大量醫療資源,導致因其他疾病或受傷需要治療的患者受到影響。」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的利阿姆·史密斯教授說,是否接種疫苗關係到的不只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

疫苗在人體植入微晶片?

還有陰謀論直接針對積極推動新冠疫苗研製的美國富豪、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典型的說法是,新冠疫情只是一個「幌子」,目的是在人類身上植入可追蹤的微晶片,比爾·蓋茨就是幕後主使。今年3月,比爾·蓋茨在一次採訪中表示,可以採用數字證書來顯示誰感染過新冠病毒後復原,誰接受過檢測,誰接受過疫苗注射。那次採訪中,他並沒有提及微晶片,但謠言從此出現,有媒體聲稱「比爾·蓋茨將利用植入微晶片對抗新冠病毒」。

BBC表示,這個說法聽起來令人匪夷所思,疫苗裡面不可能含有微晶片,也沒有證據顯示比爾·蓋茨在實施這個「龐大」的計劃。

(來源:共青團中央)

相關焦點

  • 【網絡闢謠】打新冠疫苗改變基因?放心打!改變不了!
    【網絡闢謠】打新冠疫苗改變基因?放心打!改變不了!連細胞核都不能進入,怎麼會有機會整合到人的基因組裡呢? ——張洪濤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名藥劑師故意將500劑mRNA疫苗長時間放置於室溫,導致疫苗失效。據調查人員的報告,該藥劑師故意毀壞疫苗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攜帶有新冠病毒基因片段的疫苗會通過改變人們的DNA而導致傷害。
  • 改變人類基因?新冠疫苗真的做不到!放心打
    ——張洪濤 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副教授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2020年的最後一天,美國威斯康星州一名藥劑師故意將500劑mRNA疫苗長時間放置於室溫,導致疫苗失效。據調查人員的報告,該藥劑師故意毀壞疫苗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攜帶有新冠病毒基因片段的疫苗會通過改變人們的DNA而導致傷害。
  • 改變人類基因新冠疫苗真的做不到
    據調查人員的報告,該藥劑師故意毀壞疫苗的原因,是因為擔心攜帶有新冠病毒基因片段的疫苗會通過改變人們的DNA而導致傷害。因為此前,有美國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論文表明:在添加了逆轉錄酶之後,可以在體外細胞實驗中將新冠病毒的RNA逆轉錄為DNA,並整合到人體細胞的基因中去。新冠病毒的RNA會整合到人體DNA嗎?接種mRNA疫苗真的會導致人體的基因被改變嗎?
  • 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體,會影響疫苗有效性嗎?
    聖誕節臨近,英國出現新冠病毒變體,感染了大量人群。很多人開始擔心,這是否會影響現有疫苗的有效性?幸運的是,疫苗有效性短期內不會受到威脅,但我們仍需要提高警惕。
  • 科普|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疫苗的種類及優缺點詳解
    儘管生產安全有效的病毒滅活疫苗面臨挑戰,但病毒滅活疫苗的生產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生產程序也很完善且相對簡單。首先,滅活過程中,必須充分滅活所有病毒,且不過多改變病毒蛋白,使其誘導弱免疫應答。其次,滅活過程不能以導致免疫應答異常或改變、以及暴露於天然病毒後疾病增強的方式改變病毒蛋白。與所有疫苗一樣,必須嚴格檢測新病毒滅活疫苗的免疫原性,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打新冠疫苗可以改變人體基因?這是謠言!
    【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打新冠疫苗可以改變人體基因?這是謠言!原標題:《【網絡謠言粉碎機】原創|打新冠疫苗可以改變人體基因?這是謠言!》
  • 注射輝瑞疫苗會變成轉基因人嗎?讓理性與事實說話
    在一個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HIV的RT基因,他們還利用人類DNA序列(稱為LINE-1元素)提供RT。研究小組在12月13日發表在bioRxiv上的預印本中報告說,製造這兩種酶的細胞導致一些SARS-CoV-2rna片段轉化為DNA並整合到人類染色體中。這就是說,SARS-CoV-2(「COVID-19」)的RNA是會通過反轉錄改變人類的遺傳物質的。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一、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進展疫情爆發初期,我國就已並行安排了五條技術路線,分別為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含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mRNA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除此之外,慢病毒載體修飾類細胞疫苗的相關研究也在開展,如慢病毒載體修飾樹突狀細胞疫苗等。
  • 單位通知新冠疫苗報名,我要不要報?
    很多人告訴小編說:之前剛打了流感疫苗?新冠疫苗接種到底要不要報名?今天小編幫助大家梳理一下關於新冠疫苗的那些事。1)滅活疫苗:將病毒滅活,然後把滅活病毒注射入體內,抗原呈遞細胞識別病毒特徵後,誘發免疫細胞產生免疫應答,產生保護作用。這也是最為經典的疫苗研發種類。2)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將抗原的基因植入到相應的細胞中,利用細胞擴增抗原,生產疫苗。即,讓其他細胞生產代表新冠病毒身份的蛋白質,再將這種蛋白質注射到人體,供免疫細胞識別,產生特異性免疫。
  • 分析:黃金承壓 新冠疫苗會是「遊戲改變者」嗎?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新冠疫苗的推出。Sunshine Profits投資顧問Arkadiusz Sieroń對此作出分析。11月份,輝瑞和BioNTech宣布,他們的基於mRNA的候選疫苗BNT162b2在首次中期功效分析中已證明對COVID-19的有效率超過90%。當時輝瑞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阿爾伯特·布爾拉博士(Dr.
  • 科學家用基因工程製造出MERS病毒候選疫苗 對新冠病毒也可能有效
    科學家用基因工程製造出MERS病毒候選疫苗 對新冠病毒也可能有效  Winnie Lee • 2020-04-10 17:
  • 西媒:病毒變異會否讓新冠疫苗失效?
    會不會對疫苗研發產生影響?》的報導稱,新冠病毒仍在持續變異中。這句話聽起來讓人膽戰心驚,但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所有病毒都依靠變異生存,病毒變異是一種常態。因此,根本的問題不是病毒是否變異,而是探討病毒如何變異,以及這些變異是否影響疫苗的有效性。 讓我們先從頭說起:什麼是病毒突變,如何研究病毒突變?當病毒在我們的細胞內繁殖時,它要為每一個「子」病毒複製一份遺傳物質。
  • 關於新冠疫苗緊急使用的集中答疑(僅作為個人觀點供參考)|新冠疫苗...
    新型冠狀病毒會引起什麼疾病?答:在後期的標準學名叫做COVID-19(2019冠狀病毒病),但是由於主要引起肺部病變,於是國內前期稱之為新冠肺炎而後被官宣定為國內標準稱呼,至於對錯其實無所謂,反正大家知道是一種很嚴重的疾病就好了。10. 病毒是如何感染細胞的?
  • 疫苗是什麼做的?解碼Moderna公司新冠疫苗成分表
    圖源:Google最近的報告表明,Moderna公司的mRNA-1273疫苗預防新冠肺炎感染的有效率超過94%。這是今年這個黑暗而又充滿挑戰的一年中的一束光。既然疫苗即將推出,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成分表吧。
  • 新冠疫苗有這麼多種,哪一種更適合你
    新冠疫情暴發後,新冠疫苗就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從各種媒體的宣傳報導當中,我們了解到,新冠疫苗的種類不只一種。那麼,哪一種更適合自己接種呢?各類型疫苗之間又有哪些優劣勢呢?冠狀病毒是一類病毒的總稱,它們的蛋白質外殼上都有一個個刺突,形成了皇冠一樣的外表。
  • 艾美疫苗集團:納米顆粒新冠疫苗研發獲重要進展
    (下稱「浙江鼎持」)研發的納米顆粒新冠疫苗已獲得突破性的階段成果,成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納米顆粒候選疫苗。該集團目前擁有B肝疫苗、A肝疫苗、狂犬疫苗、腮腺炎疫苗、出血熱疫苗、流腦疫苗等產品。艾美疫苗集團稱,納米顆粒新冠疫苗是一種亞單位蛋白疫苗,本身不包含新冠病毒,所以安全性高。同時,該疫苗能呈現出與新冠病毒類似、冠狀刺突蛋白整齊排列的病毒外殼結構,能高效誘導機體免疫系統產生攻擊新冠病毒的抗體,達到免疫目的。
  • 學術頭條:牛津新冠疫苗疑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供氧不足促進腫瘤轉移...
    reaction),由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 III 期臨床試驗被叫停。這幅圖像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School of Medicine)Camille Ehre博士及其合作團隊。為了觀察感染情況,研究團隊在嚴格的3級實驗室環境下將新冠病毒接種到了人支氣管上皮細胞上。病毒顆粒與目標氣道細胞的比例為3:1。96小時後,研究團隊通過電子顯微鏡來觀察這些細胞。
  • 抗體沒了,記憶細胞還在!新冠疫苗至少可以保護5個月
    要抗擊新冠病毒,疫苗絕對是人類能夠掌握的最有力的武器。所以,當輝瑞宣布其開發的mRNA疫苗對新冠的保護力超過90%的時候才會引起國內外的一片歡騰。但興奮之餘也引發了不少擔憂,因為之前有一些研究發現,自然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康復後,體內的抗體水平會隨著時間推移以較快的速度下降,這意味著疫苗誘導機體產生的抗體很可能也面臨著同樣的窘境,那這是否意味著,疫苗產生的保護力也會很快消失?
  • 引發歐洲混亂的英國新冠變異毒株如何發現的?對疫苗意味什麼
    前述研究發表於4月19日,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團隊報告了11例新冠患者來源的病毒分離株的功能特徵,它們都至少有一個突變。重要的是,當感染Vero-E6細胞時,這些病毒分離株在細胞病變效應和病毒載量方面表現出顯著差異,差異高達270倍。
  • 上海研發新冠人源細胞疫苗,科學家已親試第一針
    目前相關動物試驗已經進入到後期階段,如果初步數據顯示效果良好,這種令人期待的疫苗將很快推至臨床試驗。全球新的疫苗平臺2月26日,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的徐建青研究員給自己注射了一針新冠核酸(DNA)疫苗,大約兩周後,他還將接受第二針疫苗的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