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雙腿並沒有殘疾,為什麼打仗要坐輪椅上?司馬懿:這就是最可怕的

2020-12-25 騰訊網

「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這是司馬徽對諸葛亮的評價。不僅如此,史書中對諸葛亮的描寫也是勾勒出了一個智者的形象。他在208年參加了赤壁之戰,219年參與了樊城之戰,又在228年北伐。可以說諸葛亮參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戰爭。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戰爭狂人」在打仗的時候喜歡坐輪椅。「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哪怕是坐著高級戎車也尚不能保證安全,就更別提輪椅了。有的人不禁好奇起來:坐輪椅不是很不方便麼?萬一出現了敗況也不好逃跑啊。但是諸葛亮何許人也,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就連司馬懿見了都不由得感嘆一句,這才他是最可怕的地方。

關羽斬顏良的時候就是看到了戎車。因為這是品級較高的人才有資格坐的,一般在戰場上自然就是布陣排兵的將軍或者是統帥可以乘坐的。關羽也是根據這個細節迅速找到了顏良,進而一舉射殺。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諸葛亮自然知道保護好自己。

想控制一場戰爭的全局,不是看坐的什麼車,也不是看車上有沒有麾蓋,而是懂得藏起鋒芒。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惹眼,那敵軍也就不能「槍打出頭鳥」了。無獨有偶,歷史上還有不少人跟諸葛亮一樣,哪怕自己的腿沒有毛病也依然喜好在戰場坐輪椅。「艾遂引兵出城。夜有二梟鳴於衙中,諸軍皆以為兇。艾曰:「六博得梟者勝,今有泉梟衙中,克敵之兆也。

汝等何疑?」次日率眾,身先出與趙戰,未及十餘合,大破之。王擢退兵二百裡。」謝艾就是其中一個。他武文雙全,謀略過人。而且他還很喜歡坐小車出戰。他曾經帶著自己的士兵抵禦三千黑槊龍驤軍的偷襲。就在雙方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謝艾突然間做到了一個胡凳上,而且表情特別淡定自然。

這就很讓人疑惑了,敵軍也不敢上前,以為這其中有什麼貓膩。結果敵軍貽誤了最好的戰機,謝艾大獲全勝,擊殺對方13000餘人。謝艾的輪椅就是一場心理戰,他越是表現得淡定從容,對方就越是狐疑不已。韋睿也是一個著名的「輪椅軍師」。

他參與了504年的合肥之戰以及506年的鐘離之戰,不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孱弱了。不過千萬不要看輕只能坐著輪椅指揮的韋睿,他的外號是「韋虎」。就單從這個綽號而言,也可見其驍勇善戰。《孫子·勢篇》中有這樣一句話:「勢如彍弩,節如發機。」有的時候,戰機就掩藏在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裡面。

諸葛亮坐輪椅就是一個最好不過的例子。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孫子兵法》還有一句話,就是「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最好的將軍知道根據現實的需要來改變作戰的方式與方法。其實只要是戰爭戰況需要,輪椅也並非是首選,諸葛亮也肯定會選擇其他的出行工具進行調換的。

相關焦點

  • 諸葛亮腿並無問題,為啥打仗總在「輪椅」上?司馬懿:這才最可怕
    諸葛亮腿並沒有問題,為什麼打仗卻總在「輪椅」上?司馬懿:這才最可怕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漢末三國,英雄輩出,謀士雲集,尤其是諸葛孔明,因著一本《三國演義》,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那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明明諸葛亮的雙腿並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打仗卻非要坐在「輪椅」上呢?冷兵器時代,打仗之時坐在輪椅上指揮了,左右不過戰國時期的孫臏和三國時期的孔明。
  • 諸葛亮雙腿沒毛病,為啥打仗總坐「輪椅」?司馬懿:這才是最可怕
    後來孫臏逃亡齊國,成為齊國的大將軍,他不能站起來,於是就坐著打仗,即便是坐著,他也把龐涓打敗了。孫臏坐輪椅打仗是因為身體殘疾,那麼諸葛亮為啥也坐著打仗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諸葛亮雙腿沒有毛病,他能站起來走路;其次,諸葛亮會騎馬,也能駕馭馬。既然諸葛亮會騎馬,腿也沒有毛病,為啥總是坐著輪椅呢?
  • 諸葛亮沒有腿疾,為何行兵打仗總要坐輪椅?司馬懿:這才是最令人畏懼的
    諸葛亮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之一,他不僅是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還是軍事上的天縱奇才,因此備受世人的喜歡。在君主看來他更是一個百年難遇的稀世之才,因此劉備就算三顧茅廬也要請諸葛亮出山,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將諸葛亮收入麾下成為他的一名得力助手。
  • 諸葛亮腿又沒瘸,為啥打仗時要坐輪椅?因為有一項特殊含義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是蜀漢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非常地有智謀,同時,他也是一個發明家,留下了許多讓人震驚的發明。但是,諸葛亮卻有這麼一點,讓人感到奇怪,那就是,為什麼諸葛亮每次出徵的時候,都要坐著輪椅呢?至少,我們在影視劇當中,看到的都是差不多這個樣子。是因為諸葛亮的腿腳有什麼問題嗎?
  • 諸葛亮四肢健全,但是每到打仗時都坐輪椅,這究竟是何原因?
    諸葛亮四肢健全,但是每到打仗時都坐輪椅,這究竟是何原因?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是三國時期的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他可謂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足智多謀,打了很多漂亮仗!為蜀國光復漢室立下汗馬功勞。
  • 不愧是大軍師:司馬懿其實沒有敗給諸葛亮的空城計(圖)
    怕一個人,司馬懿。有人說不對啊,俗話說了,「死諸葛嚇走活仲達」,一個司馬懿有什麼可怕的?其實司馬懿不可怕,可怕的是司馬懿後面帶著的15萬大軍。按說15萬大軍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眼前小小的西城只有2500多名士兵,而且諸葛亮身邊沒有一個戰將,全是文官。一群書生帶著2500多名士兵,如何能抵擋司馬懿的15萬大軍呢?這些士兵都很絕望,都指望著神機妙算、呼風喚雨的諸葛丞相能給大家找到一個活命的辦法。
  • 為什麼司馬懿在和諸葛亮三軍對峙時,會穿上諸葛亮送給他的女裝?
    諸葛亮為什麼要北伐?這一次在五丈原的對峙,諸葛亮帶來了十萬大軍,而司馬懿領軍20萬,明明是2倍實力,司馬懿就是不願意進攻諸葛亮,而是選擇了龜縮,司馬懿的龜縮堅守讓諸葛亮和蜀漢大軍異常著急,這不是諸葛亮願意看到的,蜀漢大軍最大的問題是自己的後勤補給非常不給力,在三國時代,那個交通非常不便利的時代,蜀漢從蜀中轉運糧草顯得極為困難,就連後世的李白入川時都說:「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 為什麼《軍師聯盟》裡只有司馬懿,沒有諸葛亮?
    因此當柏夫人不再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妻妾時,這對于謹小慎微的司馬懿來說會形成非常大的心理刺激。對於本來就」懼內「的司馬懿來說,他未來將如何在正室張春華和側室柏靈筠之間搖擺,也會成為一大看點。」   在張永新看來,現在很多劇組拍戲都快的驚人,而他在拍《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的時候也很痛苦,想拍的快一點,但又不捨得放棄能磨出來的好內容。「我經常跟劇組開玩笑說,我懂得如何拍得快,一天搶拍十幾頁紙是可能的。但我也知道那樣拍的質量是什麼樣的,你一個人坐在那兒說幾萬字的話,還要說很長的時間呢,更何況要演。」
  • 為何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就再也沒有伐蜀了?
    諸葛亮是劉備成就霸業的最重要貴人。可以這麼說,沒有諸葛亮就沒有三國時代的蜀國。西蜀建立以後,諸葛亮解鎖了北伐模式,而六出祁山則就是他的代表之作。然而這位蜀漢名臣的伐魏事業卻不是一帆風順。他就是「鬼才」司馬懿,司馬老爺子堪稱是諸葛亮最大的對手。公元227年,諸葛亮上表給皇帝劉禪,正式開啟了北伐模式。戰爭初期,諸葛亮揍得曹魏大敗,然而「重出江湖」的司馬懿立馬扭轉了戰爭的局勢,最後擊退了蜀軍的進攻。第1次北伐,諸葛亮通過與司馬懿的直接對話感受到了這個對手的可怕。此後,諸葛與司馬又有5次交鋒。
  • 司馬懿為什麼害怕諸葛亮?答案來了
    從諸葛亮第四次北伐開始,諸葛亮就遇到了他人生中最後的對手司馬懿。在諸葛亮和司馬懿的交手中,留下過一個故事,那就是「死諸葛嚇走活仲達」。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按實力如何排名,第一沒有爭議
    他們分別是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和周瑜。那麼,他們實力高下又該如何排名呢?我們看這五個人,屬於曹操陣營的有司馬懿和郭嘉,屬於劉備陣營的有諸葛亮和龐統,屬於孫權陣營的有周瑜。如果從他們對三個陣營的貢獻來說,我認為貢獻最大的是諸葛亮、司馬懿和周瑜。那麼,剩下的兩人就是龐統和郭嘉了。龐統和郭嘉之所以排在末尾,主要是他們對自己陣營的作用是在戰術上。
  • 為什麼司馬懿要等到自己七十歲,才開始造反,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要等到他70歲才開始謀反呢?這個時候的司馬懿才拿到所謂的兵權,於是才開始造反,而司馬懿是在自己70歲的時候造反,原因是是因為這個時候的很多曹操家的人都覺得古代人活不過70,吃屎已經算得上是古稀了,在古代非常稀有,所以此時的司馬懿造反著實超過了很多人的想像,也因此曹操努力了大半輩子的江山也是給司馬懿做了嫁妝,那為什麼司馬懿不在曹操在世的時候造反呢,這其實是因為曹操實在是太勇猛了,很多人都是通過三國演義了解曹操的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毛澤東評價司馬懿、諸葛亮
    如果從純功利的角度講,司馬懿的才能是要遠遠大於諸葛亮的。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可以從當年二人在渭水前線打的一仗看出來。我們都知道,在戰場上沒有什麼公理法則,不管用什麼辦法,只要最終打敗了敵人,就是勝利者,而勝利者是不受責備的。當年諸葛亮伐曹操受到司馬懿的阻擊後,一籌莫展,無計可施,說得難聽一點已經是黔驢技窮了。而反觀司馬懿,卻處之泰然,遊刃有餘。
  • 司馬懿vs諸葛亮,到底哪家強?
    全文383字,閱讀約需4分鐘小編最近最愛的一部劇,追了許久終於完結了,過癮又失落。回想自己從上半部開始,一直追劇到現在,有時看到半夜4點都不捨得睡覺。演技在線、劇情精彩、細節好評…看起來酣暢淋漓,這部劇就是——《虎嘯龍吟》。劇中司馬懿憑藉自己的智謀、膽識,以及「忍」字神功,最終使得司馬家族成為亂世中的王者。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虎鬥,司馬懿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司馬懿這輩子最怕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主子曹叡,另一個就是疆場上的對手諸葛亮。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其中第4次,第5次的對手就是司馬懿。得知司馬懿帶大軍要到上邽,諸葛亮留下討寇將軍王平繼續攻打祁山。自己親率大軍直奔上邽,要和司馬懿剛正面。上邽的郭淮和費曜想趁諸葛亮立足未穩,打諸葛亮一個措手不及,結果反被諸葛亮擊敗。諸葛亮趁機毀壞魏國上附近的麥子。司馬懿匆忙趕到東面的小隴山依險據守,雙方對峙了一個月,司馬懿始終不出戰。諸葛亮見魏晉不出,就假裝退軍,司馬懿見狀,緊追不捨,當諸葛亮到達滷城的時候,司馬懿也尾隨到了滷城。
  • 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周瑜,這五人實力排名是怎樣的?
    這年頭比的是綜合素質。在三國亂世綜合能力大概就是:行軍打仗,治國安邦,出謀劃策。本文以這三點作為排名標準。第五,「宇宙戰神」郭嘉。郭嘉曾和藏獒特斯拉並列的網絡流量巨頭,歷史上的他的主要作用是幫助曹操下決心。從職位看曹操特意為他搞個軍師祭酒的職位,此公絕對是曹操的親信心腹,軍師祭酒郭嘉幹了11年,這些年這位既沒有行軍打仗,又沒有治理一方。
  • 司馬懿為什麼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這一回的「戲眼」,就是諸葛亮的編導的「空城計」。說的是,司馬懿率領15萬大軍,擊潰馬謖奪取街亭,又乘勝連下三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逼蜀軍的後方機關西城。諸葛亮來不及撤退,手下只有兩千五百名老弱殘兵,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諸葛亮導演了一幕精彩的「空城計」,以玄虛威懾,哄走了膽小多疑的司馬懿。後人也據此編排了一出百看不厭、久演不衰的京劇傳統劇目《空城計》,現已成了當今的國粹。
  • 諸葛亮每天吃一斤米,飯量也不少啊,為何司馬懿判斷他陽壽已盡?
    在《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松之的註解中,引用了一段《魏氏春秋》的記載,說諸葛亮的使者到司馬懿軍中,司馬懿問及諸葛亮平日飲食,使者回答「所啖食不至數升」。《晉書宣帝紀》也提到這件事,司馬懿問諸葛亮「食可幾米」,使者回答「三四升」,司馬懿由此認為諸葛亮吃得少,判斷他命不久矣。
  • 司馬懿到底有沒有看破諸葛亮的空城計?
    司馬懿被諸葛亮這一出給整懵了,以為是諸葛亮是在故布疑陣,在給他下套呢,所以二話不說,直接掉頭就走。 那麼問題來了,身為頂尖智者的司馬懿為什麼這麼輕易的就被諸葛亮騙過了呢?他當時到底有沒有放水的嫌疑?
  • 諸葛亮送司馬懿一件禮物,看司馬懿的反應,便知諸葛亮鬥不過他
    在一次蜀魏的戰役中,諸葛亮帶兵進攻司馬懿,但是司馬懿採取以守為攻的措施,兩軍僵持不下。這個時候司馬懿便派屬下給司馬懿送去了一件女人穿的衣服,這是因為諸葛亮對司馬懿使用的「激將法」。諸葛亮為什麼要這張做呢?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蜀軍糧草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