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臥龍、鳳雛。」這是司馬徽對諸葛亮的評價。不僅如此,史書中對諸葛亮的描寫也是勾勒出了一個智者的形象。他在208年參加了赤壁之戰,219年參與了樊城之戰,又在228年北伐。可以說諸葛亮參加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戰爭。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戰爭狂人」在打仗的時候喜歡坐輪椅。「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哪怕是坐著高級戎車也尚不能保證安全,就更別提輪椅了。有的人不禁好奇起來:坐輪椅不是很不方便麼?萬一出現了敗況也不好逃跑啊。但是諸葛亮何許人也,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就連司馬懿見了都不由得感嘆一句,這才他是最可怕的地方。
關羽斬顏良的時候就是看到了戎車。因為這是品級較高的人才有資格坐的,一般在戰場上自然就是布陣排兵的將軍或者是統帥可以乘坐的。關羽也是根據這個細節迅速找到了顏良,進而一舉射殺。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大家都明白,諸葛亮自然知道保護好自己。
想控制一場戰爭的全局,不是看坐的什麼車,也不是看車上有沒有麾蓋,而是懂得藏起鋒芒。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惹眼,那敵軍也就不能「槍打出頭鳥」了。無獨有偶,歷史上還有不少人跟諸葛亮一樣,哪怕自己的腿沒有毛病也依然喜好在戰場坐輪椅。「艾遂引兵出城。夜有二梟鳴於衙中,諸軍皆以為兇。艾曰:「六博得梟者勝,今有泉梟衙中,克敵之兆也。
汝等何疑?」次日率眾,身先出與趙戰,未及十餘合,大破之。王擢退兵二百裡。」謝艾就是其中一個。他武文雙全,謀略過人。而且他還很喜歡坐小車出戰。他曾經帶著自己的士兵抵禦三千黑槊龍驤軍的偷襲。就在雙方打的不可開交的時候,謝艾突然間做到了一個胡凳上,而且表情特別淡定自然。
這就很讓人疑惑了,敵軍也不敢上前,以為這其中有什麼貓膩。結果敵軍貽誤了最好的戰機,謝艾大獲全勝,擊殺對方13000餘人。謝艾的輪椅就是一場心理戰,他越是表現得淡定從容,對方就越是狐疑不已。韋睿也是一個著名的「輪椅軍師」。
他參與了504年的合肥之戰以及506年的鐘離之戰,不過那個時候他已經很孱弱了。不過千萬不要看輕只能坐著輪椅指揮的韋睿,他的外號是「韋虎」。就單從這個綽號而言,也可見其驍勇善戰。《孫子·勢篇》中有這樣一句話:「勢如彍弩,節如發機。」有的時候,戰機就掩藏在這些不起眼的小細節裡面。
諸葛亮坐輪椅就是一個最好不過的例子。不過也不能一概而論,《孫子兵法》還有一句話,就是「勢者,因利而制權也。」最好的將軍知道根據現實的需要來改變作戰的方式與方法。其實只要是戰爭戰況需要,輪椅也並非是首選,諸葛亮也肯定會選擇其他的出行工具進行調換的。